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国军阀-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工业厅长邓孝可笑道:督军,这个毛刷厂,不过6个房间,员工不过200多人,督军,你去看这样一家小工厂?

笑道:邓厅长,这个你知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我们四川在生猪养殖方面是最富盛名的,我们养殖生猪,最大的副产品就是猪毛啊。

你也知道,现在正是欧战,欧洲人美国人非常希望采购我们猪毛,前两天我看英国泰晤士日报,甚至将我们的猪鬃被欧洲人列为战略资源,进行战略管控啊。

说来你不信,我们猪鬃比起欧洲人养的猪更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他们工业刷要用我们猪鬃,军用刷更是要用我们猪鬃,否则的话,根本刷不干净。

你也知道,前几年欧洲人到重庆采购的情景,我们的猪鬃、桐油,那可是采购一空,比生丝、茶叶更加畅销,可以说有价无市。

我们要发展工业,为何不利用我们现有资源,进行发展我们自己的实业呢?

你看欧美人所使用的毛刷,牙刷,有什么技术含量?

我们四川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猪养殖大省,既然如此,我们有自己的原材料,在未来为何要将猪鬃卖给洋人,他们要买,就买我们的毛刷,牙刷啊。

邓孝可恍然大悟,点头道:督军,这么说,这个毛刷厂,是大有前途的。一把牙刷2毛钱,到时候,若是西方人一年购买我们一支牙刷,那不是有几千万大洋的产值啊。

还有,这仅仅是牙刷,若再加上毛刷,他们一年购买这么多牙刷毛刷。

还有,听说西方人都使用牙粉(即牙膏),若是我们未能能够生产的话,那可是源源不断的钱啊。(中国于19世纪末开始生产牙粉,在1926年上海生产第一支牙膏)

杨兴拍拍邓孝可的肩膀,笑道:守源先生,生产这些东西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只是需要太多人力,而我们四川最多的就是人,那我们为何不大力扶持呢?走,我们去看看。

这些毛刷厂,丝绸厂,棉纺厂,制衣厂,制糖厂,桐油厂,我们有的是原材料,我们有的人力,只要那些有钱的资本家将大家组织起来,只要购买相应的机器设备,工厂就建成了。只要销往国内外,那就是源源不断的金钱,这可比什么金山银山强上一百倍啊。

邓孝可大喜,坐在轿车里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发展实业体会。

用了半个时辰,赶到工厂,远远的,看见6间低矮的平房,看见外面数十个人正将一些东西搬下马车,搬下自行车。

看到3辆轿车远远的开来,显得一阵慌乱,片刻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兴匆匆的跑来,看见邓孝可,大吃一惊,连连表示欢迎。

要知道这个时候川省多是手工作坊,工厂不多,也就是几百家,很多根本没有什么机器。

这些企业主对工业厅长邓孝可当然是认识的。

当听邓孝可说这个穿着军装的男子就是督军,男子大惊失色,连连表示迎接来迟。

杨兴笑道:刘先生,昨天听邓先生说,我们川省建立起第一家毛刷厂,感到很好,今天,今天前来,希望不打扰刘先生。

中国历来是商人害怕官家,一个毛刷厂,引来督军参观,那兴奋劲,可想而知。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杨兴不像其他人那样到办公室参观,而是直接赶到车间,边参观,边询问。

穿越之前,杨兴在工厂多年,为资深质量管理者,对生产现场管理,那当然不是民国初年生产管理人员所可比拟的。

重新回到工厂,杨兴兴致非常高。

虽然对牙刷生产,杨兴不懂,但是对生产现场,那可以说是超前的。

杨兴提了10多个大的问题,在前世,审核这些小公司,稍稍诳一圈,那次没有这样多问题。

回到办公室,杨兴不时在黑板上讲解,对刘厂主,对那些工头讲解,这可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

如此用了两个时辰,以及于天色变暗,杨兴才收住话题,笑着对刘厂主道:刘厂主,这些,只是我个人看法,你们是搞生产的,慢慢搞,慢慢研究,我相信你们,我相信我们四川的毛刷工业的。

刘厂主赔笑道:督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过去,过去我一直怀疑这个小小毛刷厂,今日听督军讲解生产现场管理,真的,真的大家受益匪浅啊。

笑了笑,看着天色道:刘厂主,若有其他问题,将来可以随时找我,大家一起探讨探讨。今天,若是没有其他问题,我,与邓厅长告辞了。

刘厂主面有难色,看着杨兴道:督军,你知道,刚刚开办这毛刷厂,总共投入10万大洋,如此,如此流动资金基本上告馨。

现在,要收购猪鬃,督军你知道,洋行实力非常强,如此我们虽然投入了5万大洋收购猪鬃。督军,你不知道,这猪鬃价格高得离谱,一箱猪鬃价格达到1万个大洋,而5万个大洋也才能收割5大箱猪鬃(在抗战时,猪鬃更为紧张,价格为5万法币,出口到美国竟然达到67万法币),但还是杯水车薪,难以与猪鬃商抗衡,难以与国外大财团抗衡。督军,你能否向民生银行徐经理打一个招呼,让民生银行贷点款给我们蜀山毛刷厂?

杨兴沉思良久,看着邓孝可道:邓厅长,你看这样可以不?为了保证毛刷产业的发展,由工业厅牵头,结合毛刷厂、猪鬃商,在民间建立一个毛刷协会,暂时由刘厂长担任会长吧。

你们负责起草一个毛刷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这几桩内容:

第一、逐步限制猪鬃的出口,对出口到省外、国外的猪鬃,征收较高额度厘金。

第二、对征收过来的厘金,拿出一部分,作为川省毛刷产业的发展基金,鼓励猪鬃商转变为毛刷生产商。

让那些鼠目寸光的猪鬃商知道,出口猪鬃那只是赚小钱,而生产毛刷,才是赚大钱。你看看,一箱猪鬃,也不过1万个大洋,而一箱猪鬃可以生产20多万把毛刷,在国外至少可以买40万个大洋,在国内出口的话,不论如何也能卖到20万个大洋,这一下可是翻了20倍啊。

你们看看,这毛刷制造工艺如此简单,只有傻子才不赚这种钱啊。

刘厂主一听大喜,想不到一下就成为红顶商人,就成为即将成立的毛刷工业协会会长,这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虽然如此,但是资金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看着杨兴,探寻道:督军,那你看,能否让民生银行贷一点款,以便我们多收购一点猪鬃,现在公司投入5万个大洋,收割5大箱猪鬃,也仅仅够目前人员半年生产啊。

杨兴看着邓孝可,说道:前年在重庆的时候,前几天时间,不是让民生银行支持各地实业吗?

邓孝可摇头道:督军,我也找了徐行长几次。他向我诉苦,说民生银行成立时才5百万大洋本金,在这两年下来,虽然兼并了很多钱庄,现在本金也才1千万大洋。

政府为了支持民生银行、浚川源银行发展,虽然将政府、议会日常开支,工资通过这两家银行发放,虽然将军队军饷、军队日常开支通过银行发放,即便如此,乡亲们还是颇为疑虑,一般人还是不愿将钱存入银行啊。

而那贷款量,实在太大了啊。

丝绸协会下面60多家丝绸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为了采购丝绸,向银行贷款。

纺织协会下面30多家纺织厂为了采购棉花,扩大生产规模,向银行贷款。

糖业协会下面10多家制糖厂为了采购甘蔗,扩大生产规模,向银行贷款。

………………。。

为了支持政府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村民凭借农会证明,也可以贷款5个大洋。

要知道,川省有这样大,前两年,民众在川东、川南开办了大量的工厂,从去年开始,在川省各个地方,也开办了大量工厂,如此银行资金不足啊。

杨兴不满道:这是什么话,丝绸、纺织、糖业这些行业,收购经济作物都是季节性的,现在,现在他们可没有收购丝绸、棉花、亚麻、糖业这些经济农作物啊。

邓孝可笑道:督军,这些厂主,一个个脑袋算得贼精,过去为了做生意,民间借贷,利息可是高达2成、3成,现在只要有抵押,就能从银行贷到款,年利息最高也不过1分5厘,半年利率那更是只有9厘,比过去方便多了。

现在银行都是按照年利率、半年利率结算,如此在收购经济作物后,很多工厂在这空闲时间高点其他营生,很少将钱重新存入银行。

杨兴沉思片刻,良久笑道:哦,这样的话,那是银行问题,可以让银行增加短期借款、短期存款业务啊,可以按照季度、月进行结算啊。

贷款现在半年利率不是9厘吗?既然如此,那么季度利率可以降低到6厘,月贷款利率可以4厘什么的,如此可以减少工厂的资金压力啊。

贷款如此,存款利息也是这样啊,年存款利率不是1分多吗?可以在半年存款利率、季度存款利率、月存款利率上面想办法啊。

这样既为工厂、银行都获得益处,是多好的事情啊。

你下去,让财政厅黄厅长召集浚川源、民生银行等银行行长,落实下贷款政策。让他们好好想想,为了支持银行发展,政府不但支持成立了这两家银行,而且还将全川政府有关费用、军队有关费用交与他们,全川省政府,十几个取政府,一百五十多个县政府,任何时候在银行里面的存款都超过1千万大洋,若再加上政府官员的存款,军人存款,那更多了啊。

邓孝可与伍非百一听,赶忙记下。

杨兴也从盛怒中平息下来,拍了拍刘厂主的肩膀道:刘先生,你看这样可以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暂时困难,我们会帮忙解决的。

你看这样可以吗?我回去与徐行长商议下,政府会大力支持毛刷产业的发展?

第225章 这是背叛

回到轿车里面,秘书长伍非百凑过来,说道:督军,广东护法军政府秘书长章太炎求见,现在正在都督府,你是见还是不见?

旁边的邓孝可惊讶道:谁?章炳麟,他怎么跑到这边来了?不会有假吧?

当即将章炳麟典故介绍了一番。

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汉族,中国浙江余杭人,

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

1900年第一个剪辫发,立志革命。

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

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

1906年出狱后,孙文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

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文总统府枢密顾问。

袁世凯称帝前,公开骂袁世凯,而被囚禁,认为其:彼一疯子,我何必与之认真也!”时称章太炎为“民国之祢衡”。

当即对邓孝可道:邓厅长,既然你与章太炎相熟,那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这一民国祢衡吧。可不要他挑了礼数。

当即回到都督府,会见章炳麟。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谈论彼此看法。

刚刚一开场,大家就争论起来。

章太炎对减租减息运动中出现批斗,游街行为非常不理解,虽然称赞减租减息运动在实现平均地权,实现民生方面功不可没,但也没有必要对地主进行批斗、游街示众,甚至关进监狱啊。

看到章太炎绷紧的脸,杨兴不得不多番解释,从三农法案将起,告诉章太炎,为了保证减租减息在可控制范围内,政府通过警察局,法院多方限制农会的权利,使其在可控制范围,使减租减息不失控。

点燃一支烟,杨兴若有深思的说道:太炎先生,这减租减息运动,全川是死了200多号人,其中60多个是地主及其武装,150多为农会干部、普通民众,如此大的伤亡,我认为在可承受范围内。

最初,在推行减租减息运动的时候,我是预备着上千人伤亡的,但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在推行过程中宣传非常得力,如此死了200多人,对此我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

一听杨兴对死了2百多号人还感觉满意,章太炎颇为惊讶,站起来,颇为质疑的看着杨兴道:杨兴,别人说你是一个屠夫,是一个独裁者,这么看来,你是名副其实的屠夫,独裁者啊。

这可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一个运动下来,竟然死亡了200多活生生的生命,对这个,你还满意?

杨兴也是火起,一把拉开椅子,无畏的看着章太炎道:太炎先生,这次,这减租减息运动虽然死亡了200多号人,但是可以避免乡亲们更大死亡,这就是这次运动价值所在。

你知道,在民国3年,4年,四川大旱,全川可是死亡了几十万人啊。

你可知道,在中国,由于地主残酷剥削,只要出现大灾荒,那次不死几十万人,几百万人。

而通过减租减息,压在普通民众高利贷、高地租这两座大山被搬走后,大家可以通过深耕作业,科学种植,逐步解决温饱问题,如此可以避免在未来更多人员死亡,这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啊。

在减租减息过程中,政府做了很多牺牲,太炎先生,你知道,政府有很多教育公田,为了支持土地改革,为了在未来民众利益,政府决定,租种政府土地的佃农,在缴纳4成地租后(其中1成为买土地费用,3成为正常地租),20年后,这些土地将无偿奖赏给民众。

双手掩面,章太炎声音嘶哑道:杨督军,但这毕竟是活生生的生命啊,这些人可能不死,就是因为你推行减租减息运动啊。

目光坚定,杨兴声音显得异常沉稳道:是的,他们可以不死,但是为了保证社会公正,保证社会和谐,他们又不得不死啊。

放下双手,颇为吃惊的看着杨兴道:杨督军,你,你,为了所谓的社会公正,为了所谓的和谐社会,你竟然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死亡?

一只手拿着香烟,看着远处正在动工兴建的议会大院,显得意味深长的说道:若一个阶层,绑架了全体国民,绑架了国家,政府机构就应该斩断这双罪恶的手,将这种势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国家,保证社会健康安全的发展,这才是和谐社会的真谛。

章太炎用手支撑着椅子,瞪着杨兴道:杨督军,若是,若是政府不这么做的话呢?就像高利贷、高地租,在全国都非常严重,若是政府不这么做,那会怎么样。

收回目光,目光坚毅的看着章太炎道:太炎先生,若是这样,那么民众就有权利起来反对这种势力,就有权利起来反对这个政权。

显得非常沮丧,看着地面道:杨督军,现在北方北洋军阀是无力解决这个问题,你是否矢志不移,去推翻北洋政府?

不假思索,杨兴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是的,太炎先生。虽然我现在要巩固土地改革成果,要发展川省实业,但当这些众人都看到成果后,我会率领数十万川军将士北伐的。

到那时,即使南方护法军政府已经与北洋政府达成妥协意见,再起战端,我也在所不惜的。

抬起头,章太炎惊讶的看着杨兴道:杨督军,若是孙先生,南方护法军政府不同意,你也会如此?

显得异常愤怒,杨兴一把将椅子甩开,口中骂道:太炎先生,这是背叛,是对整个同盟会的悲哀,是对革命先烈的背叛,这是无耻行为。

若孙先生,南方护法军政府真的要这样,那只能说明他走上历史反面,只能说他必将被人民所推翻。若真出现这种现象,领导这个政权的不论是孙文先生,还是蒋…。。,还是将来那个领导,都将如此。

太炎先生,满清推翻后,难道大家忘记同盟会誓言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推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