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第一大盗-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杨丰也没指望这些老古懂能理解现代政党选举的手段,别说这些必备手段了,该动手时玩真人PK那都是必须的,你感觉台湾议会上演全武行丢人?

人家那是在告诉投自己票的选民,我会用一切手段来对你们负责,为什么我们的人民daibiao大会从来没有这种事?

因为那些代表们根本就不需要对屁民们负责,他们只是去举个手而已,又怎么可能有冲突呢?

虽然这些老古董们的思维方式,跟杨丰有着明显的代沟,但是对他提出的一些建议,还是很有兴趣的。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临时约法中写进去的,而且是民国法律的基础,用不着杨丰说。

不过他所说的明确提出在多少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还是很值得最为纲领宣传的。

这明显很对本来就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江浙一带士绅的胃口,使统一党更容易获得他们的支持。

民国初年的民主实际上是士绅的民主,跟屁民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当然,dang国以后,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了。

至于杨丰所说的宣传手段,办报纸之类的本来就是这些人的强项,倒是拍宣传电影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老古董们明显对此保持谨慎。

杨丰在杭州并没有呆多久,因为此时已经是阳历一月底,再有十来天宣统就该退位了,所以他随即启程北上。

因为他这一次只是威远号过来,舰队还在上海,所以他依然先到上海,正好把章炳麟等人捎过去,不过后续的事情他可没兴趣搀和,接上艾琳娜母女跟四胞胎以后,立刻北上烟台。

因为是冬季,营口港已经封冻,他把舰队留在烟台,而自己带着艾琳娜一行乘火车回奉天。

一路上再拖延点时间,又去了承德一趟,看了看自己的航空基地,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以冯如为首的制造团队,已经给他造出了十架信天翁式战斗机,另外仿造的容克ji型对地攻击机也已经有了两架,这些飞机都经过了试飞,质量没有问题。

不过这样一来也出现了问题,因为担心泄密,飞机不敢飞高,更不敢飞出基地范围,所以飞行员的训练非常受影响。

“先这样吧,现在是非常时期,以保密为主。”杨丰说道,对此他也没有好办法,这些东西越晚让外界知道越好。

基地与外界隔绝,冯如等人并不知道民国已经成立,清帝即将退位。

杨丰不想瞒他们,索性集会所有工人,向他们公开了这件事,同时告诉他们,他们现在是在为中华民国工作,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工作。

这下子这些工人的干劲更大了,不过受制于铝合金的产量,生产速度依旧缓慢,这一切只有等到汉冶萍的电解铝投产才能得到彻底改变。

杨丰此前已经在河南巩义买下了铝土矿,不过因为革命的爆发,正在建设中的矿区已经停下,所以未来至少半年以内,杨丰还不可能大规模生产。

还有就是那些稀有金属材料,杨丰此前都是从德国和美国进口,如果一战爆发,他再想弄可就不容易了,所以这些也必须在国内生产,这让他感觉十分头疼。

这些东西里面,铜无所谓,其他的无论是镁,锰,锂都不是中国能够生产的,甚至在欧美也没有真正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要想在中国建设这样的工厂谈何容易。

离开基地重新北上,路过南票时他又去见了吴仰曾和王承尧等人,现在这里的一条总长30多公里的单轨铁路已经完成,煤矿已经开始大规模开采。

这对杨丰来说,应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因为这又给他增加了一个赚钱的地方,接下来杨丰又给吴仰曾一个新任务。

动用他的关系网,尽一切可能网罗足够多的钢铁业人才,他要正式开发麒麟山铁矿,而且要在那里建设一个与汉冶萍同样规模的钢铁基地。

“资金如何解决?”吴仰曾一脸凝重地问,这个计划太庞大了,不由得他不问。

“我个人出资五百万两,同时向日本贷款四百万日元,另外在民间募股五百万元。”杨丰说道,这件事他已经在杭州跟张謇商议过。

因为有汉冶萍的例子在那里,张謇明确表示,他自己就能在江浙一带,给他弄两百万以上的投资,而剩下的盛宣怀应该能够解决。

他因为惹出了保路运动,而被清廷直接革职,然后担心遭到革命党的报复,干脆跑到日本躲了起来,后来杨丰给他发电报,又从日本去了奉天。

这家伙拿个三两百万,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他可不只汉冶萍一处投资,这家伙还是招商局的主要股东,另外手上还有纺织厂。

第二四一章     东北边防军

在外面晃悠了好几个月以后,杨丰终于在宣统皇帝宣布退位的第二天,返回了奉天城。

他首先把张玉林等人送到了他师傅家中,同时把艾琳娜母女也暂时安置在那里,然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回到自己在军械所的家。

“回来了。”玉飞燕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淡淡地说道,那语气让杨丰感觉很是不妙。

“嗯。”他心惊肉跳地回答。

“说吧,这次带了谁回来。”玉飞燕现在的状态很像当初,准备和荣龄决战的时候。

“张玉林还有四胞胎都回来了。”杨丰赶紧回答。

“还有呢?”

“还有艾琳娜也和他们一起来了。”

“还有呢?”

“好吧,夫人,我错了,我当初送她的时候没把持住,和她发生了关系,然后,然后她就给我生了个女儿,说好了,打我可以,别打脸啊!”杨丰索性豁出去了,一抱头拱进了她怀里,一副任凭处置的模样。

“滚一边去!”玉飞燕又好气又好笑地踢了他一脚接着说道:“还不快去把她们接来!”

“啊?你不生气呀?”杨丰目瞪口呆地说。

“行了,别装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有孩子,现在你有了后代我又怎么会生气,再说了我和艾琳娜也是好姐妹,现在久别重逢应该高兴才是。”玉飞燕瞪了他一眼说道。

“夫人,你真是太贤惠了。”杨丰一边说着,一边手在她身上抚摸着,心里却暗想:“这么多年我哪回不是让阿兹猫算准日子,才跟你做的,你要有孩子那还出问题了呢!”

把艾琳娜母女接回来以后,杨丰又愁眉苦脸地去了总督府,刚到门前就让陈仲恕给拦下了。

“杨将军,赵大人说了,他是满清遗老,跟您这革命功臣不宜有交往,容易影响您的声誉。”陈仲恕一本正经地说。

“给支个招呗!”杨丰腆着脸凑到跟前说道,他一看出来挡架的是和他关系最好的陈仲恕,就知道老赵在拿架子,试试他的忠心。

陈仲恕微笑了一下,指了指地上,然后扭头走了。

“唉!”杨丰叹了口气,跪就跪吧,反正这些年跟老赵也有感情了,自己在这儿没一个亲人,老赵对自己和玉飞燕,也的确视若己出,跪他一会儿也不过分。

杨丰又在总督府外面跪了一个钟头,满足了一下老赵的虚荣心,这才被陈仲恕叫进去,一进去才知道,裕庚也在这儿呢!

老老实实地接收了一顿劈头盖脸地炮轰以后,这才落得着坐下,详细地汇报了一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反正现在宣统已经退位,老赵两人也认命了,现在就该考虑东北的政局该如何处理了。

按照民国法律,各省都督由省议会选举,所以东北三省现在有有三个都督,奉天都督赵尔巽,黑龙江都督宋小濂,吉林都督陈昭常。

后两人原本也都是两省的巡抚,他们手中是没有丝毫兵权的,整个东三省包括热河的四个师,都名义上掌握在赵尔巽,实际上掌握在杨丰手里。

所以杨丰的意思是,跟袁世凯谈判,奉系军队可以支持他当大总统,必要时甚至可以入关作战,条件是在奉天设立东北边防司令部,由赵尔巽出任东北边防司令。

另外继续承认威远重工垄断在东三省和热河的采矿权,不过原本利润分配方面,可以重新谈判,改为威远重工股东,东三省和热河政府,中yang政府,三家分享,具体分配方式共同商讨决定。

不过这样一来基本上就可以说东三省正式成为半独立性质的割据势力了,当然杨丰并不担心袁世凯会不接受,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东北支持他成为大总统,其他的还顾不上考虑。

应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杨丰给急需要帮助的袁世凯,提供金钱和武力支持,而袁世凯则给杨丰控制东北提供法理依据。

对此赵尔巽两人都没有意见,他们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了,不可能看不出现在中国的形势,虽说民国已经正式成立,但各省自行其事,除非能够出现一个真正有势力统一全国的人物,否则割据已经不可避免。

但现在不论南京的孙汶还是北京的袁世凯,都明显不具备这样的那里,孙汶军事实力太弱,不可能和北洋系抗衡,袁世凯声望不够,而且北洋系的势力也仅限于北方几个省,同样不足以统一国家。

所以对东北来说,割据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虽然这样听起来似乎开了一个极不好的先例,但对于东北三省来说,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谈判的事由杨丰负责,不过在这之前必须先得跟黑龙江和吉林两都督,再有就是军队的主要将领,先通一下气,别到时候内部出问题。

其他人都好说,关键是吴禄贞和他那帮革命党,这些人现在还被孙烈臣软禁在长春,对于他们很难处理,继续留他们在军中肯定还会成为不安定因素,所以杨丰的计划是礼送出境。

虽然跟吴禄贞关系很不错,但这样的事情上决不能含糊,这些革命党都或多或少地跟孙汶有联系,一旦知道自己支持袁世凯,难免会在背后捣乱,必须干净彻底地清理出去。

吴禄贞倒也很痛快,现在东北的情况他也明白,没有杨丰的支持他们想在东北响应孙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去南方,帮助自己的同志们。

临走前杨丰特意赠送了十万大洋的路费,而且说了,如果谁愿意真心实意回来帮忙,他还是会欢迎的。

送走这些人以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由杨丰率领三省议会推选出的代表南下北京,同时驻奉天的第二十三师和第二十四师各出一个旅进驻山海关,随时准备南下支援北洋军。

杨丰跟袁世凯的谈判没有任何悬念,刚刚继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正面临孙汶恋恋不舍和南京临时政府逼他南下当傀儡的困境。

在这种双方拔河的关头,东北三省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至于东北边防司令部的问题,根本不算问题,东北三省本来就不在他控制之中,顺水人情而已。

也就是在威远重工利益分配方面,双方认真地谈判了一下,最终确定了分配原则,股东方百分之四十,财政部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归东北边防司令部充做军费,中yang政府不负责东北边防军的军费,剩余百分之二十归厂矿所在省政府。

这样一来杨丰便把从中yang到地方,从军方到地方,全部捆绑在了威远重工身上,任何触动威远重工利益的行为,都将触动这所有方面的利益。

解决了这些以后,赵尔巽等三都督立刻对外发表联名通电,要求南京的临时政府立刻北上,以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否则东北三省政府拒绝承认其合法性。

有了这份通电带头,袁世凯控制下的直隶,山东,河南等省也接连发表通电,敦促临时政府立刻北上。

这下子正在南京一门心思等袁世凯去,好把他架空成傀儡的孙汶等人慌了,紧接着在杨丰的联络下,浙江和江苏接连发表通电,要求临时政府北上。

这一记重拳彻底断绝了孙汶的最后希望,民国元年三月五日,孙汶正式停止临时大总统职务,六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七日临时参议院迁往北京。

半个月以后,袁世凯正式签署大总统令,以东北三省形势特殊,成立东三省边防司令部,以赵尔巽为司令,统一负责东北三省及热河的防务。

杨丰为副司令兼东北江防舰队司令,原东北的部队改名为东北边防军。

这下子杨丰彻底心满意足了,关内随你们折腾去吧!老子安安稳稳地当东北王去了。

一回到东北他立刻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折腾,所有四个师重新改编,原第九镇改为东北边防军第一师,孙烈臣为师长,担任吉林镇守使,驻扎长春负责整个吉林的防务。

同时拆出所部冯麟阁旅,扩编为三团制的第一混成旅,以冯麟阁为东边道镇守使,驻扎凤凰城。

原第二十镇改为东北边防军第二师,以马龙潭为师长,兼黑龙江镇守使,驻扎龙江,负责整个黑龙江防务。

同时拆出张作霖旅,扩编为三团制的第二混成旅,以张作霖为辽阳镇守使,驻扎辽阳,负责奉天南部防务,实际上是看着旅顺方向的日本人。

原第二十三镇改为第三师,吴佩孚为师长,驻扎奉天北大营,同时拆出马占山骑兵团,组建骑兵第一混成旅,驻扎新民。

原第二十四镇改为第四师,驻扎承德,以王永福为承德镇守使,同时拆出林海风骑兵团,组建骑兵第二混成旅,驻扎赤峰,主要任务是盯着那些蒙古王爷们。

另外将吴俊升巡防营扩编为第三混成旅,驻扎辽源,以吴俊升为辽源镇守使,也算是收买一下人心,毕竟老吴这些年还是表现不错的。

(气温下降太快,感冒了,头疼写得有点乱,请原谅。)

第二四二章      杨丰的新玩具

经过了整编以后,东北边防军扩充为四个师,加五个混成旅,总兵力超过八万人的庞大军团,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仅此于北洋系的第二大军事集团,至于装备水平更是远远超过北洋军,不过士兵的素质上还是要差些,毕竟这里面新兵的数量太多。

不过在战术水平上,却要优于北洋军,这一点并不单单是杨丰的功劳,还得益于他组建起了一支优秀的参谋团队。

以东北边防军总参谋长蒋百里为首的参谋部,结合杨丰的作战理论,吴佩孚的实际训练经验,欧美日本各国的战术,同时针对杨丰提出的两个主要作战对象俄国和日本,总结出了一整套战术。

所以说如果现在让杨丰把所有部队拉到关内,跟北洋军大战一场,杨丰至少有六成取胜的把握。

就像蒋百里开玩笑时说的,要是哪一天杨丰不高兴了,想推翻个大总统都不成问题。

“没意思,”杨丰吧嗒着嘴说:“军队是用来对外的,中国人打中国人有什么意思,再说了当个大总统又有什么好的?能像现在这样兄弟们喝着酒吹牛打屁吗?”

“杨兄弟,就冲你这句话,这辈子我蒋百里就跟定你了!”蒋大神有些动情地说。

军队训练方面杨丰完全教给了他和吴佩孚来负责,另外钢铁厂的资金已经到位,日本三井银行提供了四百万的贷款。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纯商业贷款,同样以杨丰部分汉冶萍的股权做抵押,年息五厘,还款期十年。

日本人很清楚杨丰的脾气,跟他打交道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任何用处,再说了他越早投产,日本会越早多一个钢铁供应源,这才是日本最需要的。

原本杨丰想让正好在奉天的盛宣怀来负责,后来感觉他年纪大了,别累出点意外来,所以干脆让他回汉冶萍,把陆宗舆替了回来,把整个工作交给他和吴仰曾来负责。

福州船政局已经收归国有,魏瀚担任局长,为了避免他们再次停工,杨丰索性又追加了一艘飞燕级轻巡洋舰订单。

河南的铝矿已经重新开工,预计再有两个月,汉冶萍就可以生产出第一块铝锭。

现在的汉冶萍,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印钞机,每年给杨丰创造的利润都超过两百万,而且它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