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不敢,微臣只求一句话,不做亏心事。因此当时研究琉璃时,我就想到它的一些作用,若是加上一些烈酒,再加上一些其他物事,那么许多将士不会因为受伤而早逝。包括古今往来,许多人因疽病而去世,实际一半非是真正的疽病,而是在战场上受伤,伤口感染,没来得及清洗消毒,导致积毒淤积,最终早去。微臣先父也是如此,当时病故时病情加重,痛不能眠,若是微臣,微臣……”宋九说到这里略有些感伤的,不管怎么说,若是那个宋德在,自己不象现在,整一个孤儿。

但许多大臣面面相觑,据传死于疽病的人太多太多,其他人无所谓,柴荣正是死于疽病的。许多人以为他是灭佛遭到的报应,原来是这个原因。实际何止是柴荣,包括后来的王韶狄青,都是因为伤口感染发作而死。柴荣死得不冤,王韶狄青死得才叫冤,死了,还被一群文人泼墨水。

宋九又说道:“实际一法通百法通,物格学研究的就是万物变化的原理,可以民用,可以军用。不用停下它,到时候一旦派上用场,不用陛下吩咐,微臣也会将它交给朝廷。微臣是宋朝的人,是宋朝的大臣。大道理微臣不懂,但懂得一句话,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这孩子,说得朕都有些感伤了。”赵匡胤对赵普说道。

赵普笑了笑。

“你忠心为国是好的,若能成,朕当再升你一级官职。”

“陛下,这个就算了,刚才微臣坐在庑下,看到卢制诰仅在微臣前面,吕知县却在微臣后面,微臣惶恐不安。不能再升了,人是要知足的。”宋九灵机一动,又道:“若是陛下赏赐,微臣,微臣……”

“说吧。”

“微臣斗胆请陛下赐婚,让微臣迎娶潘美将军家的小娘子。”

“你胡闹,朕可以赐你官,赐你钱帛,这是大臣们家的婚事,朕如何做主?”赵匡胤大笑,但心里面很畅快,这才是他心中的宋九,虽贪,但知道分寸,虽爱财爱官,但知道适可而止,而非是象下面一群大臣,口是心非,嘴上说得比谁都漂亮,做起来却是一套。当然,胸无大志是一个弊病,不过反过来想一想,这样的人用起来岂不是更放心?于是又说道:“这个要求还真将朕为难了,但朕会写一封给潘美,说你是朕的桃花。”

这内幕知道的人没有几人。

然而意思能明白,那就是当着这近千号大臣的面说,你是朕的人!

宋九现在最恨的就是桃花!

他抬头看了一眼赵匡义,赵匡义隐晦地冲他笑了一笑,那意思是你做得很好。

也有可能宋九得到这句话,脸一抹不认账了,不过赵匡义不会这么认为,这小子缺点实际很多的,包括妇人之仁,但也不得不承认宋九讲良心,重情义,自己暗中帮助他许多,他心中应有数的。

想得有些偏。

宋九看他,赵匡义以为宋九是征询他的想法,十分满意。

当然,两人皆不敢长时间对视,眼神一闪就飘了过去。其他人都没有注意,相反的,很是艳羡,宋九不要求官,但有了赵匡胤这句话,比什么官也好啊。而且觉得赵匡胤无耻,说不干涉大臣的婚事,有你老人家这句话,潘美不同意也得同意,比赐婚还管用哪。

“好好做。”赵匡胤话不是太多,今天看到强弩威力,他长就长在军事上,所以才破例多说了一些话,手一挥,新火礼开始。

几个小黄门在上面钻火,卢多逊悄声说道:“九郎,还是你耿直敢言哪。”

最开心的就是他,一个若大的知制诰,怎么就坐在庑下?

宋九不作声,心中说道,我只是不想碰你这个霉鬼罢了。

一个黄门终于钻出火,开始赐火,同时赐的还有一些财物,宋九在庑下坐得靠前,但在诸官员中不是靠前,赏赐不多,但若是包括献弩的两百金,又是他赏赐最多的,比赵普还要多。

宋九也取了一簇新火,而且让他苦逼。

现在京城居宅还没有那么紧张,别的官员离皇宫都不太远,举着“火炬”一会儿到家,但他离得远。皇宫里也不可能刻意为他制造一把大火炬,若是半路上熄灭,罪孽深重了。更不敢骑着大黑跑,若是跑得快,风将火炬吹灭,同样罪莫大矣。只好将赏赐的钱帛放在背囊里,好在大黑通人性,宋九在前面快步跑,大黑在后面紧紧跟着,跑到家中,火把还没有熄灭,先将自家的火点起,然后分给邻居。

寒食结束了,家家户户可以生火做熟食。

喝了一碗热茶,宋九心里面那个温暖啊,就不提了。

但忙碌并没有结束,甚至还没有正式教二年级学子的会计物格算术。

会计实际打算也就是教到二年级,往后去也许还有,那更复杂,宋九自己都要没有办法掌握,也教不起来。到了三年级,重点是算术与物格。

河洲上大堆的事务要忙碌,还要编写两种教材,宋九一人忙不来,得靠四十个学子帮助,权当是重温习一遍。影响了教习进度,但这种温习也有好处的,随着大家离开学舍,说不定几年后一起就忘记掉。他自己若不是有家教的历史,再教侄子,来到宋朝,同样记得不会太多。但在这之前,必须将伏瞄弩图纸画出,原理写出来,改进的方向也提了一提。

以后还会改进,虽然研究方向不同,交给朝廷,朝廷会往军事上改进,宋九却是用在游乐场。然而原理是相通的,并且游乐场一些器械原理更复杂。若是有改进方法,宋九也会继续上交。

可宋九心中还有一些遗憾,这些器械在野战上发挥的作用不大,也就是对宋朝真正敌人不会产生巨大的伤害。

但清明礼发生的故事渐渐流传,一是宋九是皇上的御用桃花,宋九反对也无效,都是这么说的。二是伏虏弩的威力。三是宋九闹出请皇上赐亲的事。

郁闷的潘惟德惟固兄弟俩于是找上门。

宋九不在,在河洲上,带着一大群学子正在忙碌,潘惟德一把将宋九揪到一边。若非宋九今非昔比,他能上去给宋九两拳,问道:“小九,你是什么意思?”

“啊,大郎,何解?”

“正经的提亲你不提,却闹什么赐亲,还将我小妹勾到城外混了一天。”

“大郎,你真冤枉了我,不错,是将你妹妹喊到城外,那是怕别人说闲话,我们什么事儿未做。”

“那是一整天!”潘惟德急了,这是一个白天,并且是春暖花开之时,什么事儿也都发生了!他做为大哥,能不急吗?

第一百六十二章 核心

“大郎,你怎能瞎猜疑呢,那天我就拉了一下手,说了两个故事,还说了一件事,我想秋后提亲更有把握,征求你小妹意见,别的什么也没做。”宋九说道。

“真的什么也没有做?”

“你怎能不放心人呢,别的不说,我就说玉苹,她来我家一年多时间,我又做了什么?”

兄弟俩终于相信了,至于拉拉手,还能将宋九杀了不成?潘惟固忽然担心道:“不是吧,你那个不行。”

“你们在想些什么?不如这样,我们去找一个浊倌人比一比。”

“比就比。”

“二弟,你胡闹什么!”潘惟德敲潘惟固的脑袋,那有大舅子带着妹夫去狎妓,还比拼那个本领的?

“潘大郎,潘二郎,每个人都有欲望,可能想不能做,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象王将军前去巴蜀,本来六十六天灭一蜀国,那是多大的功劳。而且在曹彬将军进劝他时,捞的好处还少吗?那时候听曹将军的劝,率军回来,巴蜀没有乱子,王将军将会立下多大的战功?”

两人一起点头,但不知道与宋九不近女色有何关系。宋九又说道:“你们小妹是好人家的娘子,家教森严,我还没有提亲呢,更不要说迎娶,玉苹也是一个好娘子,就是纳妾,也要行一些纳妾礼的。一未行娶礼,二未行纳妾礼,就是我想,能不能做得过份?”

“有道理啊。”潘惟固说道。

“那是,人都说我贪,可我贪是贪得来路正,凭智慧贪有何不可?自控能力我还是有的,南下是真看,西下一路与两百川骑同甘共苦,那个菜我吃得不习惯,那个酒我喝得不习惯,那个地铺我睡得不习惯,然而一路还不是受着?”

“宋九,你就自夸吧。”潘惟德道,但心中也不是承认宋九两次下去,做得是真漂亮,若是换成自己,只能做成“一大半”。忽然又问道:“那个玉苹……”

“大郎,我与你小妹说好,不久我就将几本教材印刷,随着就到你家提亲。你家是高门,我心中也戚戚啊,但成了,莫要以你家门楣欺负玉苹。她是一个好姑娘,再说了,河洲那一大摊子事务,我本身事情又多,必须一个可靠的人管一管。大姐小家小日子过惯了,管不来。谁来管,谁来抛头露面,让你妹妹管成吗?”

“这倒也是。”

“是什么,放心,不管是玉苹,还是你妹妹,我会对她们不薄,我这个人就是胸无大志,狠不下心肠,但做我的家人会很开心。”

“小九,若不是你这个性格,我们早反对了。”潘惟固说道,又道:“但我母亲那边……”

“你们替我帮帮忙。”宋九看到潘惟固要伸手,将他手打下去,道:“不要讨好处了,我带你们去看一样好处。”

将潘家兄弟带到河南,说了酒作坊的事。

想要办一个酒作坊,事情很多,河洲一切项目都是从无到有,包括酒作坊,第一必须有地皮,宋九本来想将自己那一百亩地划出来,切出五十亩腾作酒作坊。后来想一想贮藏以及复蒸复酿,必须要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又将计划做了修改。将自己的地让出二十亩,一是相连在一起好管理,二是水。

对这个水宋九不大懂,但看到过一些前世的白酒厂,例如五粮液酒厂所在的位置正是岷江与金沙江交汇的地方,不要说哪里水质有多好,相反的,宋九去看了,江水十分浑浊。但有一条,就是水流急。

茅台酒厂差不多,也很难说赤水河有多清澄,听这个名字也知道与清水无关,但水流同样很急。以及其他的一些有名气的酒厂,大多数所取水流皆十分湍急,甚至多在数条河交汇的地方。

不知道有没有科学原理,因此宋九打算将酒作坊往前沿伸,于两汴水交会地方设一大筒车取水再沉淀,用这个水来酿酒。作坊必须往东延伸。宋九让出二十亩地,诸衙内要购买八十亩地。

一百亩地面积基本差不多了,这个问题不是太大,现在贵的是河北地,河南地还不算太贵,好一点的地皮一亩也不过十贯钱,差一点七八贯钱。

第二件事就是买扑。

这个问题也不严重,严重的是宋九将来,赵匡胤说了你是我的桃花,至少看上去自己与赵匡义有些矛盾了,赵普乐于其见,说不定暗中偷乐,暂时不会对自己下手。赵匡义更不用说了,只不过变成暗处支持。

然而这未必是好事,总有一天自己要摆在台面上,那到时候里外都不是人。只有一个办法,不能升官,就象现在这样最好,什么开国伯别当真,那怕自己仅坐在卢多逊的下首,实际的官职只是太常博士,一个教书先生!

但再升下去,能上台面了,就等着几人切割吧。

眼下却有利,相信曲院不会为难自己。

第三件事就是酒匠,这个也不用操神,一百多个衙内发动起来,能在几天之内挖来十几个酿酒高手。当然,他们用什么方法挖来的,宋九不会傻呼呼地问,就象那些琉璃工匠一样,每每看到这些衙内,脸色皆不自然,天知道幕后发生了多少故事?

最后一件事就是钱。

将酒列上议程,宋九也去看,终于明白何为蒸了,是在蒸,但说蒸不准确,那不是蒸,是在熬,露天式的蒸,酒中有了一些酒精全部化成酒气扩散到空气里,那怕将酒熬干了,也蒸不出三十度的清酒。

宋九的蒸是试验室的产物,扩大到酒作坊,必须还要研究一番,规模庞大,这就需要大量钱帛。

再就是贮藏,以后会生产一些治疗伤势的消毒高度酒,那对酒要求不高,只要求度数,度数越高效果越好,就是高梁酒,能蒸馏到八十度以上,效果也胜过了五十度的米酒果酒。

但那不是谋利的主要渠道,甚至宋九打算用和买方式,主动让利给朝廷与各个药铺,用来救死扶伤。有的钱也不能赚的,赚了会作孽!特别是自己莫名其妙穿了,对道佛还能客观地看一看,但对鬼神也有些疑神疑鬼了。

主要的还是饮用酒。

想要最终走上台面,不仅要烈,还要口感好,这就得多蒸多酿,蒸一次后兑勾新酒复酿,一蒸一酿就要近一年时间,最少半年以上时间。若是调试出口感最佳的酒,再经过九蒸九酿,那么几年后,这种烧酒就能真正走上舞台,与那些极少数高端酒一样,一斤能售数百文钱。

这个用钱不会少数,一是贮藏了那么多酒,本身就需要本钱,二是贮酒的各个工具,大木桶,酒坛子,酒罐子,以及其他器械,三是厂房与工人的宿舍。

宋九将大多数说出来。

潘惟德狐疑地看着宋九,问:“那需要多少钱?”

“我盘算过账册,若要细心用,能省出两万缗钱,不过我又到市上看了一下,有些装饰材料却是很昂贵的。未来正店与客栈我想打造成京城最豪华的正店与客栈,就不能再用普通材料了。那样外面再华丽,里面却很寒酸,还是上不了档次。河洲用钱依是无底洞,若要用一用,能全部用下去。”

“九郎,当年唐朝造上阳宫才花了三十万缗钱。”

“那不同,比如这个码头,问朝廷官吏,他们账目上来不会超过八万缗钱,甚至更少。如果不是用铁多,甚至三四万缗钱就造起来。为何,人力成本大多数不计的,是厢兵是民役,甚至运来的石头都不计入成本。我朝还雇佣了一些百姓。唐朝连雇佣都没有,因此那不是真实的造价。若是让私人来造,一百万缗也不够。况且后面陆续的装修,史册是不记入的。”

“我懂了。”

“因此这个钱还是不能挪用,必须由各自衙内再掏腰包,但开始不用那么多投入,这是陆续投入,等以后几个项目赚钱了再投入反对声音不多。现在我想各股投入一百五十缗钱。去年的煤作坊一股已分到三百五十多缗钱,抽掉一百五十缗钱不多吧。”

“这个不多。”

“但九十多户,那就是一万四千多缗钱,还不够,这时你们可以问,然后抢在大家反应与犹豫不决之前说你们再拿五千缗钱。”

“九郎,我们那有这个钱。”

“我给,马上你们随我回去,我将陛下赏赐给我的二百金给你们,再抽两千两银子,你们自己再想法凑一千缗钱,五千缗钱就有了。”

“你想贿赂我们啊。”

“你们想左了。原来事务是你们与石大郎,高大郎与符二郎负责的,高大郎实际大家都害怕长公主,石大郎也不行,他家要洛阳,不经常在京城。你们原先关系……”

潘家兄弟不能作声,拉他们进来,不是他们家有多贵,是比宋家贵,但还赶不上前面三家,一个有长公主,一个是十大开国功将,符彦卿非是北宋开国功臣,但他的威名太盛,战功赫赫,甚至契丹人马生病了,诅咒说此间可有符王乎?两个女儿都是柴荣的皇后,因此赵匡胤一立国,就封为太师。更不用说他家与赵匡义联亲。潘美虽贵,但与他们三人比起来,什么也不是。

宋九拉他们,说句不好听的话,还是为了他们妹妹,现在衙内们多还是玩票性质,也承认是以宋九为首,离开宋九也玩不起来。于是默认了潘家兄弟成了四家帮之一。

宋九又说道:“不仅为你们,也是为了我,虽说二大王将我笞了二十下,倒霉的是我,符家兄弟说不定还能离我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