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

十人推着俘虏上船,有的俘虏不愿意,宋九喝道:“不听指挥者也格杀勿论。”

又说了一句:“何宽,这些人来到巴蜀后抢红了眼,杀红了眼,对他们不能同情。”

“喏。”何宽抽出朴刀,看到动真格的,几十个俘虏被迫走进货船的底艘,宋九对船主施了一礼,说道:“你此行十分重要,甚至关健到能对陛下产生影响,从而造福千千万万巴蜀子民。当然,对本官也重要,这一切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

“记住,未出忠州之前,切不可在路上耽搁,以最快速度驶出忠州。”

“遵命。”船主重重点了点头,正好天色开始微微亮,迅速将帆悬起,桨橹放下去,与两名伙计操纵着船顺流而下,向东驶去。

高琼默想一会,轻声说道:“能糊弄一时,不能糊弄一世。”

“高将军,放心吧,一旦丁德裕大军到来,也许某些人就不敢胡来了。况且也只是一个指使,某些人未必会为之袒护。他们不袒护,一个指使满额只有四五百手下,况且打到现在,所有营都会出现残缺不全,比如这一都兵马,只有八十七人,而非是一百人。再加上从康将军哪里调来两百川骑,足以应付。”

“好好的平定巴蜀本来是一件好事,何必搞得如此复杂?”

“我那知道?”宋九也无语,巴蜀那叫复杂,后来三赵之争才叫复杂,实际有何复杂的,二赵相争时各打五十大板,一起弄下去不就平安无事了?后来危机来了,扶立赵德昭为皇太子不就平安无事了?但赵匡胤偏偏要让它复杂化,结果将自己也搭了进去。一轮红日终于升了起来,宋九站起来,对高琼吩咐:“你率侍卫将帐蓬行李搬到村寨边上重新搭建。”

高琼带人下去,宋九又对葛霸说道:“你持我的印符去资州找到资州知州,就按我所说的汇报,但记住三件事,必须是似乎无意地说出无一活口,直到我带人打扫战场时,才发现他们是飞猛军兵士,还说我大发雷霆。第二件事必须透露我派人通知了康将军,让他调川骑过来支援。第三件事你必须说出你是二大王藩邸勇士。”

“我会意。”葛霸也骑马离开。

太阳渐渐升高,金色的光芒洒向大地,宋九看着荒野,这里有山有水,本来是一处富饶的场所,但现在一片荒芜,地上又躺满了尸体与血迹,变得很不可爱,很不美丽。

第一百四十章 对峙

下午天气阴暗下去,一会儿寒风呼啸而起,天空竟然卷起了一片片雪花。

高琼惊讶地说:“巴蜀也下雪?”

“高将军,不但巴蜀会下雪,湖南也会下雪,但多是水雪,不象京城的干雪,干的快成了石粉,干得能杀人。”

“不知南汉会不会下雪?”

“那边很少见雪了,不过若是遇大寒天气,还会落雪的,只是罕见。”

“九郎,论学问你在我朝当为翘楚。”

“哪里,杂学是有些的,但经史子集皆不行,现在教物格与算术了,一门心扑上去,经义诗词皆放了下去,一日不如一日,经义才是正道,它不行,我那敢说是翘楚?”

“经义管什么用!”高琼不屑地说。

“高将军,不要说它不管用,若是巴蜀我朝军队象这样没有节制,继续下去,为了治理国家,为了使国家秩序井然,只好用一物克一物,能克武的只有是文,扶持文,经义将会比什么都管用。”

“扶持文官?”高琼大笑。

宋九摇头。

但高琼也不得不说了一句:“军队若没有节制,是真的很可怕。”

“藩镇割据,五代混乱留下的后遗症哪。”宋九忽然停下,看着远方。

“九郎,来了好多人。”

“看样子资州两营军队全部开过来了。”

“康将军那边的人什么时候会到?”

“我想也快了吧,拉成直线不过一百来里路,绕一绕山道,也不足两百里。不过他们来要僵持数天,必须带一些行李与食物,又不会象我们这样奢侈地用驮马,估计要耽搁一会,这要看康将军如何想了。也无妨,我们先拖一拖吧。”

浩浩荡荡的一大群将士官员一起赶过来。

刚到桥边,高琼带着十人,站在桥这边喝道:“除官员主将外,余下人等勿得过桥,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这都是合理规则。

资州将两营禁军调过来,若事后朝廷查问,可以说保护。但在宋九一方,让飞猛军这一都兵士弄怕了。高琼做法也能理解,说完,高琼做了一个手势,十人从后背上取下弓箭。

一个官员从人群中走出来,问:“谁是巡察使。”

宋九骑马来到桥边,看着对面的官员问:“你就是赵刺史?”

他就是眉州的那个胆小刺史赵延进,眉州就在吕翰军队所驻扎的雅州东边,所以朝廷让段思恭替代了他的职位,康延泽拿下普州,资州稍稍安静,将赵延进调到资州。

这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官。

但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赵延进,与赵匡义有着一些亲戚关系,赵匡义第一个妻子是尹崇珂的大妹,赵延进取了尹崇珂的小妹。正在知襄州,兴修汉水水利。

两人同姓同名,才能却是天壤之别,就象驻扎在河北的勇将王继勋,国舅王继勋与之也同姓同名,但同样远不能与之相比。

“赵某就是。”

“我就是宣义郎太常博士两川巡察使骁骑尉开国子宋九。”

这一连串官职除了巡察使外,其他报出来未必能吓着谁,不过其背后含义不可忽视。年龄、升迁的速度!往深处想更复杂,仅是那个河洲就将他与几十家高门联系在一起。

王全斌的孩子加入进去了,那个不要当真,天知道王全斌在巴蜀弄到多少好处,还在乎那几千贯钱的分红?但很多人只能说是小康,包括潘美家两个儿子,他们拿了数千贯,对于潘家的资产来说,最少也占了四分之一以上。一旦出事,会产生什么后果?想到这里,赵延进额头上涔出汗水。

不能以年龄看人哪,况且这个巡察使之职说假也假,可以不当真,但当真了,同样不好玩,在唐朝必须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充任,是巡行地方的大吏,于灾后或者一些特殊情况,如现在的战乱,代天子巡行地方,考察官吏,赈济灾民。大事奏裁,小事立决,甚至说若是巡察使下去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是为不任职。如果自己给了宋九理由,宋九又较真了,将自己真当成巡察使,当场将自己斩立决,也不能说宋九犯了错误,顶多回去罚薪一两年,以后不让他出来罢了。

胆子小的人想的事儿就多,想到这里,又看着对面几十具尸体,他都快站不稳了,来到桥上,说道:“见过巡察使。”

“还有通判,以及两营指使呢?”

赵延进回头央求地看着数人。

宋九又喝道:“中使来了,也不出来迎接,难道你们连陛下也敢轻慢?”

几个官员与将领老大不快地走了出来。

高琼仍然在警戒,宋九将几人带到死尸面前,按照自己说的说法,大约说了一遍。

理论上是成立的,夜里雾气大,夜色黑,让宋九提前布置,抄了后路。这条河虽不大,也不能算是小河,现在枯水时季,仍宽达二十多步,通勉强通航三百石的小货船。若遇伏,想撤退只有撤向木桥,木桥被封锁了,想要逃命只能往河里跳。河水冷,又比较湍急,身体冻木,让水流一冲天知道冲到哪里。

二营的指使石振阴沉着脸,说道:“巡察使,我要将这些死尸带回去掩埋。”

“石指使,不行,我已派人汇报了吕相公,王相公,王将军,刘将军,曹将军以及康巡检使。等益州与普州下来人再说吧。”

石振脸色更阴沉。

宋九强自忍着恶心,来到李良尸体边上,指了指他的怀中,说道:“那就是金砂,为了这点金砂,这些兵士居然扮成盗贼,意欲屠灭整个村寨上下几百口百姓。”

从唐朝就开始淘,这里金砂越来越少了,能淘到的又碎又小,成色又不大好,不过宋九怀疑源头一定有一个金砂矿,产量也许不高,但没有这个矿,金砂早就淘空了。

对这个宋九不大感兴趣,不是铜铁煤炭,想赚金子,只要南方收复回来,海路打通,凭借自己一些技术,每年都可以从大食天竺那边赚回许多金子,而非是这种笨拙的淘金方式。

石振又问道:“那艘船呢?”

“我们激战时,船主带着两名伙计将船开跑了,追之不及。”

“没有一个活口?”

“没有,我自报了官职姓名,这些人反抗越凶残,居然击杀了我数名属下。直到打扫战场才发觉他们是我朝禁兵,你们是飞猛营的指使,这是谁人的属下。”

“是我的属下,但我也不知情。”

宋九心中一声冷笑,淡淡说道:“就这样吧,你们是驻扎在这里警戒,还是回去听候益州方面来人处理?”

“我们就在这里警戒吧。”

“那请回。”

几人走回桥那边,葛霸走过来低声说道:“九郎,要小心,那个石振未安好心,一路过来,不停地煽风点火。”

“我知道了。”宋九看了看天色,天色更加昏暗,黄云翻飞,雪花却落得紧。北风吹来,宋九不由地打了一个冷颤儿。

对岸开始扎营地,无论这群宋兵变成什么,他们的素质还在,就象一台严密的机器,精密地运转着。不停地有兵士将木砍来,甚至将那家酒肆眨眼之间拆掉。又有人在木桥那边建营,将木桥封锁。

老板娘从村寨中跑出来,说道:“中使,你要阻止他们。”

“大娘子,不要急,本官临行前会替你搭建一间更好的酒肆。”宋九安慰道,现在不能阻止,两岸局势就象一堆火药,那怕一点儿火星都会引起爆炸。

宋九说完来到村寨中,对百姓说道:“若是傍晚普州方向的援兵还未到来,你们全部借助夜色,逃到山中,提前准备避难。”

“中使……”一个老汉呆呆地说。

“老翁翁,你什么也不用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村寨中大乱,宋九叹了一口气走出来。李良有一句话说得不假,吕馀庆那么高的地位,来到益州也只敢杀一大校立威,不敢做得过份,都抢红眼了,什么朝廷国法,他也怕激起兵变。

天色渐渐晚了,援兵似乎未来,村寨中更乱,许多百姓在收拾行李准备要逃跑。然而这悲催的天气,还在落雪!

宋九将高琼与葛霸喊来,说道:“若是普州援兵还未到,我们今天晚上就不能睡觉,准备随时上马,自南岸逃向普州,对方的禁军太多,我们不是敌手。”

“这些人太胆大了。”

“葛壮士,一个军队若无军纪就会是这样的,多州禁军敢叛乱,就是这个原因。”

正说话着,远处一道黑线从地平线上升起。普州的川骑到了,宋九也在信上说过,勿要从北岸走,料定木桥会被封锁,因此在信中刻意嘱咐,从南岸小道过来。

看到这支军队就要接近,北岸一阵骚动,赵延进与那个通判在苦劝。宋九摇头,最后两个官员终于将骚动平息。不是他们劝动的,而是两百川骑已经快马到来了。

都是川马,个头小,速度也不快,但这种马有一门好处,适合山地奔跑,而且特能吃苦。两百个川骑兵齐齐勒马停下,领头的将校大声道:“指使娄肃参见巡察使。”

古怪的姓氏,古怪的样子,不象是汉人,也不知是蕃人还是羌人。

“你们来得正好。”宋九长长松了一口气。来了就能震慑,不然真的对岸宋军动手,自己做了预防,他们要动手不可能光明正大动手,还有顾忌的,那么天一黑,百姓撤走,自己也要撤走。不能让他们动手,一动手就象吴瓌、孙进、宋德威、冯绍文与王可僚他们一样,新的反叛又会发生。自己逃跑了,他们不动手,还是宋朝的官兵,资州就不会动乱……这个理儿没法说了,但就是现在巴蜀的实情。

第一百四十一章 草芥

“我们还是来得迟了。”娄肃又看了看对岸,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宋九不想挑起蜀宋仇恨,问道:“你们后勤呢?”

“我们来得匆忙,未带后勤。”

“这样,你派一名得力手下与马直抽调五十骑持我印符,立即去盘石县城,要求盘石知县调拨三四天的粮草与相关物资过来,但切记,不要将现在的情况向他禀报,否则他会因为害怕,一粒粮食都不会给。”

五十一骑再次离开。

娄肃也开始命令手下扎营。

实际此时对岸的宋军仍占据优势,虽是川骑,对面也有一些骑兵,战斗力也略略有川骑之上。但关健现在来了两百骑,至少能抵抗许久,而康延泽手中有数万名归降的蜀兵,普州离这里并不远,仅一百多里地。先是两百骑,若是后面有两千骑呢?勿用两千骑,两千步兵来了,又占据着大义,手下就不会听从自己召令。

赵延进又走过木桥,最苦逼的是他,两边都不是人。找到宋九问道:“巡察使,为何调这么多兵士过来?”

“赵刺史,你想不想反叛?”

“巡察使,你别冤枉我啊。”赵延进两条腿吓吹了,一旦戴上这个帽子,马上就是拉出去砍人头的交易。

“你不反叛,为何坐视那么多兵士将我围困在这里。”

“这不是保护你安全吗?”

“我从剑门来,一路又看了一些地方,行了近千里路,也这么过来了,何须这么多兵士来保护?”

赵延进语塞。

“说老实话,他们若再不来,我就让村民们逃到深山里,我也逃跑了。不然他们杀死了我,也会杀死你,并且据拥资州城又要叛变,这个后果你能承担得起?这么多人过来,是救了你一条命,还来责问我?我不知道你这个刺史是怎么做的。”

“巡察使,我也为难啊,你看看吕相公,还不是与我一样。”

“你回去吧,什么也不要说,不瞒你说,奏折我送走了,不久圣上就会得知。这件案子非是你能管的,也非是我能管的,等益州派人过来吧。”

“奏折?”

“这样的大案子我还能立断?”

“是,是。”赵延进面如死灰,在眉州犯了错误,到了资州又犯错误,自己这顶乌纱帽看来不保啊。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宋九忽然想到一件事,朝廷好心调良吏过来。然而在这种情况,良吏过来又起什么作用?

天黑了,兵士开始做晚饭,两边继续僵持,各自派人巡逻,高琼很无语,喃喃道:“难道这是两国开战?”

第三天,雪不大,第二天放晴,第三天又放晴,路面又干了,天气也稍稍暖和一点。这时代因为信息落后,百姓相对而言见识要少,可他们也有他们的是非观。

知道若非宋九,大前天那个夜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血色黑夜。他们知道感恩,悄悄跑到牛な水上游,捕来三条鲶鱼,还捉到一只六斤多重的老鳖。这是牛な水特产,一鳖二鲶。

看着这只大鳖,又看了看两条鲶鱼,也不小,一条两斤多重,一条四斤多重,宋九正淡出鸟来,大喜道:“谢谢乡亲们。”

开心万分地收下。

宋九肯定没有赵匡胤的号召力,但亲和力却不逊色。看到宋九收下,十几个村民雀跃地离去。葛霸说道:“九郎,你若为官,一定是好官。”

“葛壮士,别夸我,我这惫懒性格当不好官的,正好你替我到河那边,他们将酒肆拆掉了,但将酒肆里的调料拿过来,也对赵刺史说一下,问他有没有酒,给我抱几坛。”

“好来。”葛霸跑过去要调料与酒。

赵延进哭笑不得的照办,带着两个衙役过来,宋九道:“衙哥子,正好,替我打打下杂。”

开始做美食,高琼站在边上狐疑地问:“能吃吗?”

不要说鳖鱼了,就是这个鲶鱼全身也粘糊糊的,看着也不敢吃。宋九呵呵一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