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幺妹-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寻常煮出来的还要鲜嫩,且那白菜叶又浸了肉味,竟比狮子头还好吃呢!”

果然如此,卢铁石就笑,“那灼八块,当年洛冰给我们做了,硬得咬也咬不动,大家因白白将一只嫩鸡做坏了还差一点要揍他呢,怎么你做出这样鲜嫩的鸡肉来?”

“我听了洛冰的糗事,就想他只是道听途说,从没有真正动过手才会如此的。”宁婉就细细地讲:“他所说的一只嫩鸡只切成八块用油炸了再武火烧熟,绝对是不可能的。我想着当初他家可能只拣鸡身上最好的两只腿和胸肉,因此才只切八块,油炸后外面已经有了一层硬皮,再用武火猛烧岂不硬得咬不动?只能用文火慢炖方才能将嫩鸡的味道保持住,今天一试果然不错!”

卢铁石听了再三叹服,“明日我告诉洛大哥,羞他一羞!”

原只当卢铁石与洛冰笑谈而已,不料洛冰第二日竟上门来访,向宁婉长揖道:“今日我来拜师!”

宁婉赶紧躲开,“不过是小道,洛大哥如何如此郑重?且你本不是屈居厨中之人,又何必来学,若是想吃哪一样菜,只管说来,我做了给你和铁石佐酒。”

洛冰就深深地看了宁婉一眼,“少夫人此言真是折煞我了!”

宁婉一笑,“我既嫁了副千户,就是洛大哥的弟妹,给你们做些酒菜又有何妨?”

还在很久之前,洛冰就知道卢铁石待宁姑娘不同,现在见他们情投意和、夫唱妇随不禁一笑,“我果真是想向弟妹学厨艺的。”

宁婉就不懂了,“大哥之才若是专心于厨艺岂不是明珠暗投?”

“非也!”洛冰就向宁婉笑道:“我听铁石转述弟妹之语,天下的菜都是一理,那么天事也都是一理,故而,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亦要用烹小鲜如治大国的用心学会厨艺。”

宁婉毕竟书读得还是少,因此便被他绕得有些糊涂,便请洛冰坐下,送了茶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说几句我做菜的悟出来的道理吧。”

“一家子,男人在外面辛苦,女人在家里做饭做菜,做之前就要想着做什么适合呢?首先要看时节,冬天与夏天吃的自然不能一样,夏天不论是谁一进家门最喜喝一碗井水冰过了绿豆汤,冬天就爱喝热热的肉汤,至于过年吃饺子、二月二炒黄豆、清明寒食、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都是有道理的;再次要看地点,要是在家里吃,自可以四盘八碗地摆出来,若是送到田中或者军中,自然要以方便为上,先前我婆婆便常给铁石带肉干、油茶面到军中就是这个道理;还有更要看家人的喜好,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不吃羊肉的你偏做羊肉,就是再好吃也不受待见,有爱吃咸的你偏做甜的更是白费工夫……”

“古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主食副食之间一定要相铺相承,更要根据人来调配,清瘦少食之人要多做吃养胃健脾的饭食;过于胖壮的要少吃肉;脾气急要多吃去火的东西,妇人要补血,老人要吃软烂之物……”

“到了下厨的时候,一定要真正用心,切不可怀着糊弄之意,同样的东西,用心做的与不用心味道完全不同。只要肯费心思,就是最平常的东西也能做出很好的味道,所以家里不必常用山珍海味,只寻常饭食就最为养人。只看贫家出来的少年,多是身强体健,反是大户人家天天吃燕窝养出的孩子反倒体弱多病……”

“再有想做好饭菜,更要耐心,有的菜要快做,就如炒鸡蛋要嫩才好,还有更多的菜火候不到味道就是不成。就比如说茶叶蛋,不烧上两个时辰,味道总要差上一筹;腌菜要一两个月,至于下酱,从冬天烀豆子到酱做好了要大半年;还有酿酒,十年八年只是等闲,急是急不得的!”

洛冰就击掌叹道:“不想弟妹能说出这一番道理,天下大事、兵法谋断竟也都在其间,我受教了!”

第195章 眼界

    宁婉听了脸一红,“洛大哥问我,我自然不能不胡乱说上一气,只是如今我也想请教洛大哥,我虽识得几个字,但见识不出厨房商铺,纵想读些圣贤之书,无奈我怎么也读不进去,只喜欢看些传奇话本,可怎么办好呢?”

洛冰就笑了,“传奇话本原是大家都爱的,读些也无妨,而那些聱牙诘屈的东西你读不进也没有关系。若是想上进,只拣史书读上几本眼界就不同了,第一本《史记》是必读的,若是读得通了,还可以《春秋》《战国》一路向下看去。”

“怎么叫读得通了?”

“看史第一遍往往就是看热闹,知道了那时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这还不行,要再细读,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发生;但此时还是不够,要再看下去,从其间悟出道理,这时可以勉强算通了。”见宁婉听得认真,就又点头道:“这些书铁石都有,你只从他那里取了看就可以了。”

卢铁石回家后果然拿了一套《史记》给宁婉,又笑着向她说:“洛大哥一再赞你,于细微之处能见大节,天赋过人,有如美玉,光华内蕴。”

宁婉就说:“他随意夸上两句,你就这样信了?我当时不过随口乱说的,其实借机请教他才是真的。”

“你多请教请教洛大哥倒是好,洛家文风极盛,家里藏书极多,他又有博闻强记之能,不只科举,就是兵法、民俗、地理、天文都涉猎极深,我每有不懂的就都问他。”

“今日他告诉我读史的法子就很好。”宁婉虽然识了字,但是从没有人告诉她这些道理,因此当晚就与铁石一同坐在桌旁将书翻开一页页读了起来。又见上面有许多批注,竟是铁石读书时所写,也一一看过,心里纵有些不解却不肯现在问,她要认真读上两遍再开口!

卢铁石见宁婉认真读书的样子十分可爱,就笑,“洛大哥说你还借机劝慰他等待天时,不要着急。又说你就仿佛那红拂女,慧眼识英才,只是我已经成了李靖,他不得不做虬髯客了!”

宁婉也笑,“当时我提了看过传奇话本,他就拿这话来逗笑!”

“虽然是逗笑,但是洛大哥看重你却是真的,他平日里很少如此推崇人的。”

“但是他推崇你!”

卢铁石就笑了,“我受过他许多教导,就连我的字也是他指点的,当然他也靠我的庇护才能活到现在,如今我们跟亲兄弟一般。”

其实比卢铁石的几个亲兄弟还亲呢!

宁婉读了几天《史记》越发觉得洛冰见识高,这本书并不难懂,就连不认识的字也少,她又能看得津津有味,且还不是闲书,若不是因为春节将到,还真舍不得放下呢。

早定好腊月二十三回卢家老宅,二十二宁婉一大早就带着白氏和了大盆的面,拌了一大盆酸菜猪肉馅包饺子,一共包了十几盖帘,都放到了屋外。

待所有的饺子都包完了,宁婉就带着白氏将这些饺子送到了隔壁,笑着向洛冰说:“这些饺子已经冻上了,可以放到大年三十,到时候你拿出来给大家煮了就可以吃,十分省事。”

洛冰就笑,“到辽东几年,我早学会了包饺子,哪里还用麻烦弟妹呢!”

“你纵是会做,也是你的,我包的饺子是我的一份心意。”

洛冰是多聪明的人,他立即答应下来,甚至将称呼也改了,“那好,等到三十晚上,我把少夫人包的饺子煮了给大家吃。”表明她领会了宁婉向铁石手下示好的意思。

宁婉固然想与铁石的同袍们友好想处,但她其实并不是急于讨好,而是因为有了特别的经历对他们果然满是好感,又觉得这些人多是孤身在军中,过年时恐怕会想家,因此特别在走前包了饺子送来。虽然觉得洛冰有些误会,但是她亦不想解释,大家相处的时间还长着呢,日久就见了人心。

两人又说了几句,宁婉就笑道:“我先走了,还要收拾去婆婆那边过年时的东西呢。”方要出门,却见羊家大小姐带着妹妹走了过来,姐俩儿手里都端着盆,盆里装着满满的衣裳,正是刚刚洗完的,见了宁婉就停了下来。

前几日赵太太请客时羊太太并没有带羊大小姐过去,可是宁婉早认得这姑娘,自铁石从多伦回来,她就时常过来帮大家洗过衣裳,表面是帮所有人,但其实是她对铁石另有一番心思。别人可能不知道,宁婉可是早晓得的!

羊大小姐平日在家里都不爱做家务的,听说尤其讨厌缝补洗涮,却只喜欢练武功,因此才会景仰和爱慕铁石吧。只可惜她后来被爹娘嫁给了许千户当填房,否则宁婉觉得羊大小姐其实配得上铁石,毕竟她在夷人南下时竟然能与男人一样上城墙守城,算得上女中豪杰了。

不想羊大小姐竟认得宁婉,向她撇嘴一笑问:“副千户夫人怎么到了这边院子里来了?”语气颇有些不善。

宁婉果然是第一次过来,可也轮不到羊大小姐来管,因此她就笑道:“到是羊小姐怎么也来了?”

“我爹先前去多伦送军械时曾遇过夷人,多蒙这些兄弟们出手相助,因此我自多伦来人后就每隔几天来一次帮他们洗衣裳报恩。”这个道理自然是冠冕堂皇的,但羊大小姐真正的目的是铁石,只是她总不好见铁石与自己成亲了就立即不再帮忙洗衣裳了,那样实在难看,也容易被人嘲笑。

宁婉眼睛利得很呢,早在许久以前就看出来了,她却没怎么放在心上,羊大小姐与铁石没有缘分,而且她长得太寻常了,方脸盘,浓眉大眼,英气有余而少了女子的娇媚之气,比起自己差得远了,铁石还曾对自己说并不认得她呢!

对于输给了自己的人,通常有会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宁婉就是如此,但她还是尊重羊小姐的,只做没有觉出羊大小姐对她的不满,微笑着说:“那么说我们家副千户的衣裳羊小姐也一定帮忙洗过,真是太感谢了。”

羊大小姐从一开口语气里就带了些刺儿,不想卢副千户夫人却笑嘻嘻地向她道谢,因此她就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好了。倒是跟在她后面的那位羊二小姐笑着上前说:“副千户夫人客气了,能给副千户洗衣裳可是我们的荣幸呢。”她要比姐姐长得美多了,也会打扮得多了,同样的红绫子裙羊大小姐穿着十分平常,在她身上就是婀娜动人。

宁婉对羊二小姐够印象也颇深,她其实不是羊小姐一母同胞的妹妹,而是羊百户妾室的女儿。虽然妾室不过是半主半仆,但是羊二小姐一向与姐姐什么都一样,而且她十分有心机,姐姐嫁了不久,她也被许千户接到了家里做妾,而且又比姐姐更得许千户的宠爱。当年夷人南下许千户带兵离开虎台县的时候,就只带了羊家的二小姐,把正妻羊大小姐留在了虎台县里,因此后来才有羊大小姐登墙守城的事儿。

羊二小姐如何进的许家宁婉并不大清楚,但当年她与姐姐同嫁给许千户时被县城里被议论了许久,虽然话本儿里有娥皇女英的故事,但其实谁家能将两个女儿一起嫁给一个人呢!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多半是许千户和羊二小姐先勾搭上了,羊家没有办法就让她嫁了,因为羊二小姐到许家不足十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孩子,许千户一再说是早产,但信的人其实没几个。

因此宁婉对羊二小姐并没有对她姐姐的耐心,只一笑点了点头,却侧身请羊大小姐进来,与她一同将衣裳在院子里晾好,又客气地道:“既然过来了,不如到我家里坐坐。”

羊大小姐向卢家院子里飞快地看了一眼,却摇了摇头,“家里还有事呢?我就回去了,以后有机会去看少夫人。”说着不管羊二小姐还在迟疑硬拉着她走了。

毕竟羊小姐并非丁三姑娘那般不知廉耻的人,她虽然没能将铁石忘怀,但铁石自己成了亲,她便不肯再亲近了。只看这一点,宁婉就觉得,她嫁给许千户还真是委屈了。

如此想着回了家,明日起就要回卢家老宅在那里住上十余日,比成亲时还要久,因此倒要带不少的衣物用品,包了好几个大包袱,就连那本《史记》也一同带了过去,过年时闲暇时间正可以再读几页。

平日宁婉每隔上几日必要回老宅看看婆婆,次次都要大包小包的,这次回家过年自然拿的东西更多,她又早嘱咐了吴婶等人,一应事情都交给自己,不许婆婆操心。

到了老宅,她先给吴婶等人发了工钱和赏钱,又放了他们假出去。然后拿出了鞭炮、年画儿、对联、福字、灯笼等许许多多过年时用的东西,一样样布置起来,然后做各种吃食。两三天的工夫,老宅里大变了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气。

吴夫人就是再无心,也被这喜气感染,出来东看看西看看,见宁婉还在厨房里炸丸子、炸枣儿、烀肉、煎面肠什么的做了许多吃食,就笑道:“往年只我一个人时,做了好吃的没有人吃,倒是都免了,去年铁石回来了我虽也做了几样却不如你的多。但我瞧着你做的都是辽东的菜式,不如我给你们弄些山东煎饼尝尝。”说着就拿出了几样家什。

宁婉见了都不认得,奇怪地问:“这都是什么呀?”

“这些都是做煎饼专用的,三足的大平底锅叫鏊子,这个扁竹做的叫竹批,还有用布缝的油擦子。”吴夫人就将鏊子先架好,“听说煎饼是过去行军时传下来的,不论什么地方架起来就能用十分方便,我们家里因为常做就有专门的灶。”

架好了鏊子之后和面,宁婉就见婆婆用了几样面混在一处和成稀稀的糊,一面和还一面说:“煎饼有许多种,用麦子、小米、高粱各种米糖都可以做,也可以像现在这样用几种混在一处,还有人在里面加了菜末和肉末,总之完全随意,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样的。铁石和他爹就爱吃麦子小米面做的白煎饼,我们今天就做这样的。”

第196章 开心

面和好了,婆婆就让人在鏊子下面点了火,先用蘸了油的油擦子在鏊子上面擦过一遍,然后拿勺子舀了一勺面糊放在鏊子上面,立即就用竹批将面糊在鏊子上摊平,转眼间面糊就变了颜色,也发出了诱人的香气,原来煎饼已经熟了,揭起来放在一旁又煎下一张。

宁婉看了几张,就笑着接过竹批子说:“婆婆,我来试试吧。”

“也好,不过手一定要快,否则煎饼就糊了。”

宁婉看着觉得很容易,果真自己做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想用一个竹批将面糊均匀地摊成一大张还真不容易,最初的几张果真都糊了,然后才慢慢好些。

卢铁石就将那几张糊了的卷在一起说:“我最爱吃有点糊的煎饼,不如趁着热的时候就吃几张!”

吴夫人就笑了,“家里有猪头肉,我给你卷着吃吧。”说着将猪头肉切成大片,用煎饼一卷递给儿子,却告诉宁婉,“这个吃法是我们老家人最喜欢的,铁石和他爹也都爱吃。还有人在煎饼里卷牛肉、卷肉丝、卷馓子,穷人家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就卷几根大葱,当年我和他爹常吃。”

宁婉此时已经做得上了手,就说:“果然方便,而且又可以配好多好多的菜,我们一会儿再炒两个小菜,切两盘肉,再煮个汤,就是一顿极丰盛的午饭了……”一语未了,铁石就将煎饼塞到她嘴里,“你尝尝。”

宁婉见铁石在婆婆面前也不避嫌疑地与自己亲密,只怕婆婆见了不高兴,从刚刚他吃糊煎饼时就偷看吴夫人,却见她没怎么样,且她果然也想尝尝新做好的煎饼,于是就着他的手咬了一口,嗯下后赞道:“果然好吃!”却不想冷落婆婆,笑着问:“婆婆,你喜欢卷什么?让铁石帮你卷一个。”

吴夫人就摆手说:“我年轻时爱吃卷肉丝的,现在不能吃肉了,煎饼也吃不多,什么也不用卷。”

宁婉就向铁石说:“把我们带来的果仁糖卷在煎饼里让婆婆试试怎么样?”

铁石就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