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幺妹-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也正是如此的磨砺,他才能成为了不起的将军,而那冷酷无情的性子应该也是这样养成的。想到这里,宁婉的神色不知不觉地缓和了下来,“其实许千户是个傻子。”

手下调来这样能干的副手,不知好好地任用他、提拔他,反而拼了命地打压,却不想锥子一定会从囊中脱颖而出的!原本许千户完全可以借助卢铁石功成名就,可是他却犯傻地去作死,谁又能帮得了他?

卢铁石毫不在意地一笑,“随便他怎么好了,我只做我自己应该做的。”

是的,宁婉知道随着冬天过去,卢铁石就要开始修缮城墙了,眼下没有人当成一回事儿,可是将来却是救下整个县城的功绩,因此她万分景仰地看了看身边的人,“今天家里中午要喝羊汤呢,你留下一起吃吧。”

卢铁石赶紧点头,“好。”他很喜欢宁家的氛围,一大家子人在一处,整日热热闹闹的,平日里辛勤地干活儿,又琢磨着弄些好吃的,虽然都是寻常之物,但吃起来再可口不过了。

宁婉就将卢铁石让到小厅里,“你坐着看看书,歇一会儿。”自己去厨房看灶上正炖着的羊汤。羊肉是很贵的东西,先前在三家村基本吃不不到,如今家里富了,吃食上更舍得花钱,逢了年节自然会买。

而宁婉做羊汤是很讲究的,头一天就与肉铺子定好了羊腿骨、羊排、各种羊杂,一早上杀了羊就取来收拾干净,吃过早饭将羊腿骨敲开并羊肉、羊杂炖在锅里,令小伙计盯着,眼下宁婉进了灶间看看火是不是正好,羊汤是要一直滚开的,时间久了膻味就没了,香味也越加浓郁。

灶上的锅里冒着腾腾热气,香味弥散开来,宁婉瞧瞧灶火,让小伙计添了一块木柴,然后洗了手将一早已经煮熟的羊肉和羊杂都切成薄片,一会儿大家回来,再将这些肉片下到汤里一滚盛出,就是一碗比任何羊汤馆都要货真价实又味道鲜美的羊汤了。

“我帮你切吧。”卢铁石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厨房,将宁婉吓了一跳,“你赶紧出去,这里哪是你来的地方!”

爹在家里是从来不做饭的,除了挑水很少进厨房,三家村也好,马驿镇也好,还有虎台县里也好,除了厨子哪家有男人下厨的?可卢铁石却说:“我会切肉。”

宁婉才不信,手里拿着菜刀将卢铁石赶了出去,“你要是闷了就去街上逛逛,等午饭时再回来。”

卢铁石退出厨房却没走,站在门口靠着门与宁婉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有什么逛的?要是你扮仙子我就去。”

城隍出巡后面跟着一众鬼神,皆由真人扮成,别的倒还罢了,唯有仙子之角一向是许多人家争的,非但要品貌出众,还要家世清白的未嫁女子,每年为了争扮仙子好多人家出尽手段,但一经选中,立于数人抬的大辇之上,身着华冠锦服随城隍出巡一次,身价倍增。

因此虽时有酸儒叽讽此风,但是虎台县毕竟处于辽东之北,民风颇为开化,不只寻常百姓,便是大户人家也不以为然,反而十分热衷,特别是排在众仙子之首位的仙子,普通人是根本争不到的。赵典史的女儿就在定亲前一年做过,赵太太曾给宁婉讲过她费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银钱方才办成,但也正是借此机会,让指挥同知家的长子对赵家女一见钟情一定要求娶,然后才能嫁到高门的。

去年的仙子是徐老知府的孙女儿,今年嫁到了京城徐家故交家中,而今年的仙姑则是虎台县里最大的山货铺子丁家的三女儿——方才巡游众人过去时,果然天仙般美貌,无人不赞的。宁婉先前就认得丁三姑娘,且知道这丁家虽然听着也是做山货生意的,但可不是与德聚丰同行,原来他家专做人参、貂皮、鹿茸、东珠、猴头等贵重山货的,根本瞧不上利薄的山野菜,家财无数自不待说,听说与京城里一位皇子有着姻亲关系,虎台县里无人不让上三分的。眼下能为丁三姑娘谋得扮仙子的机会,就可见丁家的本事了。

因此听了卢铁石提到自己扮仙子,宁婉就噗地一笑,“我可够不上,不必说最前面的一个,就是后面的仙子也不容易选上的。”再说自己也不想去凑那个热闹。

“可她们都没有你好看!”

“你胡说什么!”宁婉脸一红,觉得十分不妥,自己怎么与卢铁石说起这些!一时急切,口不择言地赶他走,“你赶紧出去,看看我爹我娘他们怎么还不回来?羊汤已经好了,面也发好了,只一会就可以开饭。”

第151章 心机

    卢铁石听了宁婉吩咐,答应一声就走了,剩下宁婉一人更觉得脸上发烧。要是别的男子与她这样说话,宁婉早骂了过去,可是卢铁石嘛,他一定是无心之言随口一说,因为他根本不会在意女人美不美的!

别人不说,只小周夫人,虽然她出身不好又与周夫人一心,但是相貌却是极美的,真是杏眼桃腮,袅娜娉婷,也没见卢铁石对她有一分喜爱,他的心就是石头,不,比石头还硬,正如他的名字铁石,心如铁石。

想到这里,宁婉的心境平复下来了,自己真不必多心,不说卢铁石不会有旁的心思,就是自己其实也是明白的,卢铁石是个英雄,是个好人都不错,但是他不适合当一个丈夫。在夷人南下时,一个连自己的妻妾都能忘记的人,他心里有的只是家国和军旅。

如此一来,待爹娘、大姑等带着一群孩子们与卢铁石回来时,宁婉早神情自如地将羊汤给大家盛上,“外面很冷吧,赶紧喝羊汤暖一暖。”特别在卢铁石的碗里多加了些羊肝,“听说吃羊肝明目,夜里看东西清楚。”

金山与几个孩子同在女人这桌,听了她的话远远地就喊,“小姨,我也要,我也要!”

宁婉心里叹了一声,这孩子真是他爹娘的亲儿子,什么都要多吃多占,明明还没有狐保和石头大,却一个劲儿地要这要那,也不管能不能吃得下。只是大节下的,家里又不缺这点东西,她也懒得说,就将煮好的羊排、羊肉、羊杂用盆子盛了上来,“这次买了一扇羊排、两只羊腿、一套羊杂、一个羊尾,尽够的。”

宁梁倒是面上一红,赶紧遮掩着向卢铁石笑问:“多伦那边的羊肉很多吧?”

“是,我们时常吃羊肉,架起火来烤,或者将一整只羊都扔到锅里煮,还有按夷人的法子做的肉干,”卢铁石就说:“还有牛肉,夷人的牛不是耕牛,而是肉牛,养大了就吃,肉一点也不柴;不过狍子肉和鹿肉比牛羊肉还要好吃;我们还打鱼,那里的江鱼长得特别大,有半人多长,要站在水里用棒子打,瞧准了一下子打晕就能捞上来吃……”

宁婉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奇事,在卢铁石的讲述中,似乎多伦并不是多么苦寒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过着很是欢乐的日子,也许他心里果然也是这样想的?

好像过去的卢铁石不是这样的他的脸上总带着沉重的苦难,也从不提多伦的事……

过了城隍巡游,冬日里一连串的节日就都完事了,宁婉早有了新的打算,她要开两个新作坊,正是要在春天之前谋划好办起来。

一个是腌渍猫爪儿菜的作坊,这还是从高齐两位客商那儿来的消息,原来辽东卖到京城的猫爪儿菜自不可能有鲜菜的,但是有人用盐腌渍起来运送过去,吃时洗去盐粒再泡上几个时辰,竟与鲜菜一般模样,不止味道一点也不变,就是颜色也依旧碧绿可爱。

腌渍菜其实不难,也不必请师傅,只要试上几次弄清盐量多少最适合就好了。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毕竟要用许多盐,价就高了许多倍,只恐怕不好卖。因此宁婉打算今年少做上一些,除了高、齐两位京城客商预定的,只少量摆在铺子里卖,看看销路究竟如何。将来若是生意好,就多腌渍一批,若是差,也只为京城供货就好了。至于作坊的选址嘛,就开在柳枝镇,给小柳加个副手,让他一并管着。

另一个作坊更是简单——晒干菜。其实三家村人这几年一直都在做,晒好了罗双儿和春玲嫂子收了送到德聚丰来。但是宁婉过年时看到大小形状不一的干菜与整齐好看的粉条炖在一处就突然悟到晒干菜也应该开一个作坊,将各种干菜也晒成一个样子的,这样不只卖相更好,也容易让人接受。

两个作坊说起来都很简单,但真正办起来各种杂事亦是不少,而宁婉做起事来又一向要做得最好,亦费了不少思量。

偏偏娘来给她捣乱。自过了年娘对她的亲事的急切再掩不住了,“在南边女儿家十六岁就嫁了,你现在已经十七了!”

宁婉就说:“辽东人成亲比南边晚着呢!”

“就算是晚一点,可是也不能超过十八呀!”娘搬着手指头说:“就算现在开始说亲,指不定要到明年才能成亲,那时你就十八了!”

所以她得出的结论就是宁婉的亲事必须赶紧张罗了!

这一次爹也站在娘的一边,特别背着石头向宁婉说:“生意虽然要紧,可是你的亲事却更要紧。女儿家不比男子,过了十七八就不容易嫁到好人了。”

“你爹说的不错!”娘赶紧又补上几句,“先前你说要忙生意,我们也等了;你又说亲事要自己做主,我们也应了。但是现在只要有来说媒的你都推掉,我们可不能再任你胡闹下去了!”

爹和娘平日里遇事想法就十分相似,今天更是到了极致,娘的话音一落,爹就立即说了一句,“你娘说的对呀!”然后又道:“我和你娘早说过,家里的铺子都是你的,给你做陪嫁。现在你只说你想嫁什么样的人,爹娘找媒婆打探打探。”

从梦境中醒过来的宁婉早决定要过正常人的日子,她也说过亲事要自己做主,但其实她真不知道应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平日里忙,也分不出多少心思去想,而且就是想了,也未必能想出来,因为她一点也不懂。她在梦中学会了许多东西,但是唯独没有怎么找个好人家。

甚至赵太太还告诉她,男人就没有好的,嫁了人就是受苦。赵太太最常叹的一句话就是,“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又总告诉宁婉,“我们这一世好好修一修,来生再投胎托个男身就好了。”她本是富家之女,嫁给了有权有势的赵典史,尚且有许多的不如意之处,更何况别人,因此劝宁婉时亦常说:“国茂虽然是痴儿,可是他却听话,又不会惹你生气,只这一点已经比世上九成的男人都要好了。”

就算赵太太有意为赵国茂开脱,但是宁婉比比赵家的大少奶奶、三少奶奶,还有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并不觉得赵太太说得错。赵国藩赌博、没本事,家里略平头整脸的丫头媳妇子差不多勾搭遍了,就是这样还要隔三差五在外面弄出些绯闻,大少奶奶今天与这个斗明天与那个斗,人都不大正常了;至于三少奶奶更是可怜,带了丰厚的嫁妆进了门,却被赵国葆一点点地用光了,想吃些燕窝花胶等补品都吃不起,一无所有时正好一病死了,宁婉还曾疑心过她是被赵国葆害死的;而自己的爹是大好人,娘嫁了他也不过能吃饱饭而已,平日并没有少受长辈的气;大伯人不坏,大伯娘一年忙到头也穿不上一件新衣裳;至于护不住罗双儿的郭夏柱、抛弃宁雪的郭秋柱;言而无信的郭冬柱、偷娶二房的刘五郎更是验证了赵太太的话一点也不错……

所以宁婉想过正常日子的同时,对男人也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毕竟没有人能像赵国茂一样完全听她的话,小狗一般地依恋她,绝不会到惹上风流债,也不会赌博输钱、闯祸犯事儿,真要算上一个极好的男子了,只除了他不是真正的男人以外。

重新有了机会,再成亲总要嫁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吧,事事有担当,不似与赵国茂在一起时样样都要自己操心,忙过了家里的事还要哄他好好吃饭睡觉。

可是有些本事的男人却又因为他们的这一点本事而生了许多毛病:老赵典史做典史是极油滑的,将赵家的势力家财都提上了一大截,但他多纳几个妾也就罢了,非弄出一个庶子赵国葆来,让赵太太半辈子心里都不痛快;卢铁石的亲爹卢指挥佥事从军后一路高升,可却在外面重娶了妻子;还有钱县令、丁掌柜等等许多人做过的许多事,这些皆非宁婉所不愿意接受的了。因此她越是想越是觉得没有合她心意的人,不知不觉宁婉倒是宁愿就这样留在家里,至少眼下的日子过得很好。

宁婉固然不大情愿,但是这一次爹娘可是拿定了主意,每天都要在她耳边不停地嘀咕嫁人的事,势必要在十八岁前将她嫁出去。

按说爹娘的性子都是很和软的,否则先前他们也不会受到村里人的欺负,宁家的铺子也不会由着宁婉一直掌着。但是宁婉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认准一件事也能如此坚持,大有宁婉不答应就誓不罢休的决心。

唯一令宁婉安心的事,爹娘到底不是十分强势,因此他们只逼着自己答应,并没有不管不顾地请媒婆说亲。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才越发为难的。

毕竟以爹娘的见识想法,自己好好地成一门亲比将生意做好还要重要,他们只怕女儿过了十八再嫁不到好人凄惨一生。而世情也是如此,女子到了花期不嫁人,不只自己,就是家人也都会为人指指点点,议论不已。

宁婉在爹娘两人一日复一日的唠叨劝说下,终于再也顶不住了,“再有来说亲的,我就相一相。”

宁梁和于氏当即就笑开了颜,“那好,那好!我们找媒婆打听打听去!”

宁婉就一皱眉,“爹娘就在家里等着不许去打听!总要是男方有心求娶的才好!”

“婉儿说得对,说得对!”于氏马上赞成,“就凭我家婉儿的人品相貌,上门来说的亲不是一大把?”

宁梁把头点得就像鸡啄米一般,“不是成心来求的我们不看!”又笑道:“先前来打听婉儿的就不少,现在只要放出风声,我们家一定被媒婆踏破门槛!”

于氏立即接喜洋洋地道:“开春说亲,到了冬天成亲,一点也不耽误!”

原来爹娘早算计好了,宁婉哼一声表示不满,“你们如今也有心机了,而且还用在我身上!”

第152章 捕快

    过年铺子关板闲了的几天,宁梁和于氏每到晚上就在被窝里悄悄商量的就是怎么让幺女答应开始相看亲事,不管是劝说还是生气逼催,正月里总要女儿答应,然后到了二月就开始物色,用上三五个月的时间订亲,年底成亲绰绰有余,就是推迟一些也不过是明年,如今第一步就很成功,正在得意,却被女儿一下子叫破,却也不难为情,“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

听了这话,宁婉就无话可说了。再者,她心里也明白得很,自己也确实应该议亲了,要知道,两个姐姐议亲成亲的年纪都比自己小呢,而虎台县里大户人家女儿往往在十三四岁就开始订亲了,自己着实不应该再推下去,既然要嫁,还是在正当年华时嫁了好。

虽然爹娘一直说自己什么都好,但是宁婉只当他们爱女心切,家里才搬到虎台县,与左邻右舍还不大熟呢,哪里会有许多人来求娶?因此事情也没有那样快就能成。

不想自从过了正月,媒婆竟成了家里的常客。

梦中的自己亲事可一直不顺,先是招赘不成;及离了三家村没了房子和地,也就无法招赘,她只要求带着爹出嫁,还要男方对爹有如亲生的爹娘一样好。那时大姑和大姐为自己的亲事操碎了心,但几乎没有人愿意自己带着爹嫁过去,有几家答应的也都是极差的,宁婉反而不能同意,只怕爹跟着她如此嫁了境况会更糟。

自己还是那个人,家境变了,许多事也就变了。宁婉并没有什么不平的,她早认识到钱的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