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分明他二人的命,都是因董俷而变。

曹操也傻了……

……

许劭在评定了董俷三人的命数之后,当夜吐血而亡。

董俷三人因此而名声大噪,一夜之间,雒阳城是家喻户晓。

消息传到了大将军府的时候,何进正和家人围坐在董俷送来的圆桌旁一起用膳。

听到这个消息,玉觞铛的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许子将,死了?”

“没错,就是在评完了董兵曹兄弟三人之后,死了……”

何苗绘声绘色的说:“大哥,你是不知道,当时那情况有多么的曲折。许子将本来被逼评定,指着董俷那两兄弟破口大骂。可没成想看董兵曹的时候,却突然吐血……然后又重新评定了董兵曹那两个兄弟。原来董兵曹的三弟,还是五溪蛮王子。”

何进那里会管一个蛮人王子的事情。

“那董俷可曾动手?”

“不曾!”

“许子将又怎么会吐血呢?”

“不清楚……后来那老头只说董兵曹是恶汉,就死了。”

何进还想要再问,这时候何真何老太公却开口了,“遂高,有道是天机难测啊。想必是那许子将泄露了天机,故而遭到天谴。这世上莫测之事诸多,还是不要追究,省的连我们也受到牵连……那董俷恶汉也好,善良人也吧,与我等有甚干系?”

“可许子将一死,只怕天下人都会把这笔帐算到我头上啊。”

“怕甚?”何老太公冷笑一声,“遂高,有些时候,你太谨慎了。天下人?嘿嘿,我看了不起也就是一群腐儒而已。难不成你还以为,袁隗会为那些腐儒站出来说话吗?许子将是什么人,长眼睛的人都知道。只怕他这一死,会有很多人开心还来不及呢。莫担心,事情没有到来,别庸人自扰。若是来了,那就如董家子说的,兵来将挡。想我何家,好歹也算是皇亲国戚,你手握天下兵马,怕个甚啊!”

一席话,说的何进也不禁连连点头。

没错,我怕个甚?

何真接着说:“不过那董家子闹出今天这一出来,恐怕也是闲的发慌所致。你把他召来雒阳,又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去做。年轻人,难免精力充沛,喜欢惹是生非。你最好还是给他个事情,别让他再闹出事端来……否则,你就让他回临洮去。”

何进闻听,苦恼不已。

他何尝想让董俷在京城里惹是生非来着?

不过老头子说的也有道理,不给那小子找点事情做,只怕这事情会越闹越大。

可是让他把何府兵马交给董俷,他还真的有点不太愿意。毕竟,满门大小的安全,交给一个毛头小子,实在不放心。但不管怎么说,那董俷也是大将军府的兵曹掾啊。

何苗看出了何进的忧虑,当下开口道:“哥哥,你若是不愿意把府兵给那小子,何不让他去掌那支人马?自妹妹入宫之后,那支人马不一直在你手中吗?只是那些人……嘿嘿,被咱们丢在西园,……算起来也是咱的府兵,就交给那小子玩儿去吧。”

“你是说,鸾卫军?”

何苗一笑,点了点头,“如此一来,全天下人也都知道大将军你是在处罚那小子。”

第一百四十八章 鸾卫军

董俷垂头丧气的走出何进的书房,至少在表面上看去,他是很沮丧的。

风,很轻柔。

早春的气息,给本就繁华的雒阳城更增添了几分生机勃勃的情趣,路旁的树,也绿了。

曹操就在大将军府仪门外等待,看到董俷出来,急忙迎了上去。

“西平,大将军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先是不由分说的把我臭骂一顿,就差撸袖子上来揍我了。不过我态度还算诚恳,大将军骂了几句之后也就不说什么了,让我滚回家去闭门思过。”

“回家?是回临洮吗?”

“是的话就好了!”

董俷长叹一声,道:“马上就要对羌人反攻了,如果能回去的话,还可以赶上报仇呢。大将军让我留在雒阳,过两天去军营报到,说是省的我天天没事做,惹是非。”

曹操哦了一声,转身要上马。

突然,他又停住了脚步,疑惑的看着董俷问道:“让你去军营?这么说,大将军把府兵给你了?”

董俷这边已经上马,摇摇头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是哪部分?”

董俷歪着脑袋想了想,后来有从顺袋里摸出了一个青铜符节,“就是这个。”

“鸾卫营校尉?”

曹操轻声的念了上面的古拙文字,愣了一下之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刚开始还保持着仪态,可随着笑得越来越激烈,最后甚至蹲在了地上,捂着肚子笑不停。

董俷愕然的看着曹操,“孟德兄,你笑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

曹操摆手准备上面。

肯定有问题……

董俷怎么可能这么就放过曹操,一催马,过去抓住了曹操的衣领子,急道:“孟德兄,你把话说明白,否则可别想走!”

也真的是急了一点,力气大了一点,把曹操硬是提溜了起来。

“你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这大街上的,被这丑小子这么拎着,活脱脱一副老鹰抓小鸡的样子,多丢人啊。

曹操急忙大喊,董俷也意识到这个姿势似乎是很不雅观,连忙松开手,险些把曹操摔了个跟头。

蛮夫真是蛮夫,这蛮劲儿上来了,什么都不顾!

曹操站稳之后嘀咕了一句,苦笑着对董俷说:“这鸾卫营……说起来可就话长了。要不,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来,然后再慢慢的说,如何?我估计,你那大宅门外面,这会儿正热闹呢。嘿嘿,你那脾气还是晚一点回去,省的蛮劲儿上来惹是非。”

“这个,也好……孟德兄说地方,我做东。”

“甚好,甚好!”

曹操家里也不缺钱,但是在这雒阳城内的花销实在太大。如今有冤大头出现,他怎能放过。

这二人如今关系非常好,特别是在经过了月旦评事件之后,两人就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蚱。

许劭死了,雒阳城内的大小名流或多或少的都表达了不满。

每天一大早,那迎春门内的大宅门外,就会聚集了一帮文人士子在谴责董俷的暴行。

不管那许劭的人品如何,可不管怎么说也是士族一员。

董俷固然也没有做错什么,那月旦评的规矩是许劭定下来的,可没有说过不许硬闯。只是这件事做的,非常之有辱斯文。更重要的是,那董俷气死了许劭之后,居然跑出门要那些先前和他打赌的士子文人们履行赌约,把脑袋都乖乖的交出来。

这些文人士子,打赌的时候一哄而上。

眼看着董俷真的蛮干,却一个个都缩了回去,没有一个人承认他们答应过这个赌约。

气得董俷当时拔刀就要砍人。

幸好曹操跟在董俷的后面,一看情况不好,立刻扑过去把董俷拉住,这才没有造成血案。可人们也都看出来了,这凉州董家子是真敢杀啊,如果不是曹操拦住,说不定这月旦评大门口就血流成河了。

蛮夫,恶汉……

这也就成了文人士子们的口头禅,说什么事情的话,都是:“莫要去学那恶汉如何如何!”

要知道,这可是许劭最后一评,董俷这恶汉的名头想不出名都不行。

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曹操,却隐隐觉得不太对劲儿。

许劭那句话是:你实乃恶汉……

很明显,这句话并没有说完。恶汉什么?曹操感觉到,那恶汉二字后面的,才是关键。

但,许劭死了!

这谜底也就无人知晓。

有时候想想董俷那三兄弟,曹操就有些感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三个人,也许是老天要把他们凑在一起的。本来都是大凶之命,不成想三个大凶之人聚在一起,却变成了大吉之相。而其中的关键,恐怕就是那个来自临洮的凉州董家子。

越想,就越觉得这里面奥妙无穷。

许劭的死,有好有坏。至少对曹操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由于他和董俷走在一起,也使得大将军对他的注意增加了许多。特别是曹孟德原本就是有名气的人,加之才能出众,许劭还给他点评出治世能臣,乱世枭雄的评定,使得曹操的声誉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只是他和董俷混在一起,也让他毁誉半参。

可不管是毁还是誉,大将军对他明显看重了不少。

在接见董俷的头一天,将军府例行会议的时候,曹操的位子明显的向前挪了不少。

这世上,有时候就是这样,有利有弊,利弊相随。

机会往往就在这利弊之间隐藏,只看是否能够捕捉到。

……

位于南宫门外,有一座很宏伟的酒楼,名曰英雄楼。

在雒阳城,不知道英雄楼的人的确不多,除非你不是雒阳人。

英雄楼之所以闻名,皆得益于这酒楼的主人。有天下第一剑客之称的王越,在仕途无望之后,潜心于剑道修行,修为日益高深。其门下弟子也不少,虽说王越真正的弟子只有一个,但那些记名的学生,也或多或少的得到了王越的指点提携。

特别是王越成为皇子辨的剑术老师之后,有一些出身不错,家中又有钱帛的记名弟子借着王越这股东风,居然成功走上了仕途。而投桃报李,这些弟子又在南宫门外的大街上见了一座酒楼,这就是英雄楼。

既然是英雄楼,非英雄没入。

而评价你是否为英雄的条件很简单,一是你出的起价钱,二是有些身份地位,而后绝对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王越如今对仕途已经没了欲念,可门下弟子的这番心意,却接受了下来。

非是他贪财,只是他门下有不少出身贫贱,甚至一日三餐都顾不上的贫苦人家弟子。

王越这个人,你可以说他是个官迷,但绝不能否认他的人品。

也正因为这一点,汉帝刘宏选择了他为刘辨的剑术老师。这酒楼中的侍者,多是受王越提点的记名弟子。在这里一来方便聆听教诲,二来可以赚些钱帛,保证衣食无忧。三呢,还可以借此机会,认识一些高官贵人,说不定那一天就能飞黄腾达。

董俷听说过这座酒楼!

王越这个人的名字,他没有听说过,好像在评书演义里也没有关于这个人的评述。

不过看他的某些作为,却也的确让人敬佩。

曹操点了这座酒楼,董俷当时就答应了下来。二人走上酒楼,立刻有侍者上前殷勤的招呼。

看样子,曹操是这里的常客。

“史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呵呵,这是凉州刺史的公子,伯喈先生口中的虎狼之将。”

那史阿是个五短身材,双臂修长,曲绕自如。

特别是那双手,看着极为细嫩。手指修长,指甲修饰的非常干净。当两人手掌相握的时候,董俷心里一咯噔。这家伙看着瘦弱的很,可这手上的力气不小。而那隐藏在细嫩肌肤下的粗糙,若非练武的人很难觉察到,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剑手。

而史阿,也暗赞一声:果然是虎狼之将,果然是个恶汉啊!

史阿如今是在酒楼中坐镇,一方面防止宵小闹事,二来也能指点那些弟子们剑术。

酒楼后有一个很大的院落,是供人练剑的地方。

寒暄了几句,史阿就告退了。

董俷这才收回心神,扭头看着曹操:“孟德兄,这酒也要了,菜也点了,是不是……”

“好好好,就知道你这个急性子!”

曹操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酒,赞叹道:“这英雄楼的烈酒,果然是只有英雄才能饮得……西平贤弟,这鸾卫营的历史,可说是很久远了,随光武皇帝中兴起就有之。”

“哦?”

“你可知道阴丽华?”

“那不是光武皇帝的……做官当为执金吾,娶妻要娶阴丽华,这俗语我是知道的。”

“可你知道,那阴丽华一开始并非皇后?”

“这个……我也知道。好像是郭皇后吧!恩,这里面的曲折,我大致了解,说重点吧。”

曹操呵呵笑道:“光武皇帝深爱阴皇后,可因为一些原因,开始并没有立阴皇后为后,而是立的郭皇后。要知道,妃子和皇后,见面要叩首的……光武皇帝因不愿让阴皇后受这个屈辱,于是每逢出兵打仗,都会带着阴皇后随军一同出征。”

董俷说:“这和鸾卫营有什么关联?”

“你别急啊,听我慢慢说……军营里带着一个女子,是不符合规矩的。而且也有诸多不便……光武皇帝后来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阴皇后自成一军,全部都是有女子组成。名义上,阴皇后是一军统帅,可实际上呢,却是为了平息军营里的非议。”

董俷恍然大悟,“还有这回事?”

“阴皇后不愧是大贤女子,在接手这一军之后,居然训练的是颇有章法。有一次在大战时,还击溃了敌方的精锐,不过己方死伤惨重。光武皇帝非常赞叹,就说要保留这支人马,更赐名为鸾卫营……其含义就是,保护鸾架的禁卫营,全由女兵组成。”

董俷呵呵笑道:“是这样子啊……我倒是没听说过……慢着,你说那个营叫什么?”

曹操笑眯眯的说:“鸾卫营!”

董俷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的说:“是我要去的那个鸾卫营?”

“正是!”

“那岂不是说,我手下的兵,全都是女人?”

曹操哈哈大笑,“所以为兄才要恭喜贤弟,你从此进入众香国,莫要被看昏了头才是。”

董俷倒吸一口凉气,同时,又感到了哭笑不得。

第一百四十九章 怜香惜玉否

鸾卫营的历史,近二百年。

自汉明帝登基以后,就把这鸾卫营正式设立为护卫皇后和太后的女营,人数两千。

在这里说一句,汉明帝是阴丽华的儿子。

儿子保住老娘的心血,自然是理由充分。此后天下太平,鸾卫营也就没再出现过。

可不管是哪一个皇帝,都不敢撤销了鸾卫营。

在汉明帝的遗诏当中甚至专门列出了鸾卫营的一条,任何人不得擅自撤销鸾卫营,就算是皇帝也不行。这也许是汉明帝对母亲思念寄托的一种方式,希望鸾卫营能长久下去。

但愿望是好的,可现实却很残酷。

太平年间,鸾卫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到了最后,连一个完整的编制都建立不全。也难怪,打仗自然有北军,有羽林军那些爷们儿去,谁会让一群娘们儿上战场?如果真的连娘们儿也拿起了刀枪冲锋陷阵的话,那估计大汉也没出路了。

就这样,鸾卫营一代代的传下来。

刚开始还从各官宦人家招收人马,渐渐的,那些官宦人家就不愿意让自家的儿女抛头露面。招不来人马,那好办,咱们从民间想办法。只要是出身清白,相貌过得去的女儿家,都可以入选鸾卫营……呵呵,这听上去不是选兵将,而是在选秀女。

鸾卫营本应该是隶属宗室。

可后来呢,外戚专权。特别是大将军梁翼掌权之后,鸾卫营的味道就变得不一样了。

从宗室转移到了外戚的手中,名义上还是护卫皇后。

谁都知道,皇后哪有时间管这个事情?进入鸾卫营,说不好听的话,等同于成了外戚拉拢权贵的一种手段。好吧,让我们再说的难听一点,那和军妓的性质差不多!

现如今,鸾卫营在何进的手中,驻扎西园,有‘兵员’大约一千二百人左右。

粮饷方面,宗室推大将军,大将军推宗室,反正谁都不愿意出这笔钱。在军营外,还有羽林军守护。说是护卫,可谁都清楚是为了仿制鸾卫营的人逃走罢了。

董俷听曹操把鸾卫营的情况说清楚,脸色已经变成了酱紫色。

手在不停的颤,想必因为被羞辱而愤怒吧。

曹操叹了口气,“西平,你也别太上火了。这件事想必大将军也是无奈之举吧……许劭虽然不是死在我们手里,可好歹也和你我有关联。若是不做出个交代,只怕大将军也不好说话。忍忍吧,在这雒阳城里,咱们就是一群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