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董俷,白天忙于公事,晚上又时常贪恋男欢女爱之事。

在典韦看来,即便是不能超过董俷,至少也能在伯仲之间……

可刚才一比才知道,他在进步,二弟的功夫也在进步,丝毫不比他的进步速度慢。

若是让董俷弃槊用锤,会怎么样?

典韦想起那对在牧场存放,重达三百四十四斤的擂鼓瓮金锤,不由得心头一阵发寒。

就在这时候,校场外却传来了一声高呼:“好武艺!”

董俷扭头看去,只见成廉、王双带着两个人从外面走进了小校场的大门。

翻身下马,董俷迎了上去。

大宅门的人都知道,在董俷练武的时候,没有大事情是不能打搅。那二人之中,有一个却是董俷认识的,居然是他留在陇西,协助牛辅守城的庞德。两年多不见,庞德变得更加魁梧,脸上透着一股子精干之气,步履间显得是格外的沉稳。

而另一人,董俷却不认识。

年纪大约在二十四五的模样,身材不算高,但是却生的孔武有力。

这二人随王双、成廉走进校场后,成廉上前一步道:“主公,这二位是从凉州来,说是带来了重要的消息。大夫人说,要您亲自过问为好,故而末将就带他们来了。”

董俷点点头,笑着说:“令明,一向可好?”

“有劳主公挂念,庞德一切尚好!”

庞德上前行礼,却被董俷拦住,“莫要多礼,快快请起。这位是……”

那人上前一步,呈上一封书信:“草民麴义,本是冀州平原人,早年在凉州奔走游历,前些时候在敦煌与黄先生相识,故而效力于陈到将军帐下。数月前,有一位贾先生过去,和陈将军商量了一番之后,陈将军就命草民先到牧场,然后来雒阳为大人效力。不想在牧场结识了庞将军,他也正好奉命来雒阳,我们就结伴同行。”

董俷一怔,心中不禁疑惑。

麴义之名,他并没有听说过,至少在评书中无甚印象。贾先生,定然是贾诩喽……他怎么去了张掖?不过陈到既然派他前来,定然不一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庞德,他来雒阳干什么?

按道理说,老爹就算是派人送信,也应该是找一个心腹的人啊?庞德应该算不上。

不过口中还是很客气了一番,从麴义手里接过了信。

“麴将军辛苦!”

既然是在陈到帐下效力,又能被陈到看重,想必也是个军官。

董俷没有先看信,朝庞德看去,疑惑的问道:“令明,你来雒阳,莫非也是找我?”

庞德点头,从怀中也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董俷。

“前些日子,李军师来陇西,交给了小将一封书信,要小将立刻送来雒阳。小将是在路过牧场时认识了麴将军,可没成想居然都是……呵呵,李将军说,书信送到,要小将留在雒阳,听从主公差遣。”

一下子有两封信!

庞德口中的李将军,应该指的是董俷的姐夫李儒,如今水涨船高,官拜军师中郎将。

李儒、贾诩,同时送信过来,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麴义的身份,已经无需再去怀疑。既然是在牧场中见到的,应该就不会有问题了。

也没有急于看李儒的信,董俷问道:“麴将军,你来的时候,陈将军可有话交代?”

“陈将军说,要草民在大人帐下听命。”

“哦?”

董俷又问:“你在陈到那里是什么官职?”

“启禀大人,草民刚投陈将军帐下时间不长,还没有安排。不过陈将军说,大人定然能给草民一个好前程……”

董俷点头,露出了笑意。

把书信揣入了怀里,一手拉着庞德,一手拉着麴义,“二位将军都是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先洗一洗,正好我也没有吃饭,咱们一起吧。大哥,三弟,还有小子们,都一起了……成廉,去通知张绣,让他也来。宫中的事情,交给红昌负责。”

成廉立刻领命而去,王双则带着庞德和麴义,前去安顿,先洗去风尘。

成蠡则安排酒宴,其他人也都乐呵呵的走了。董俷先是去了书房,关好房门后,把两封信放在桌子上,并不急于观看。李儒和董俷常有书信来往,但是派庞德来,无疑是说明,他已经知道庞德是董俷的人。如此郑重其事,应该有大事发生。

而贾诩,自从董俷来了雒阳,从未有过一字的往来。

突然离开陇西,出现在了张掖……

难道说张掖有危险?

董俷紧锁眉头,沉吟半晌之后,拿起李儒送过来的书信,缓缓的打开。

第一七六章 西园立八校(一)

闻今上意立新军,弟当取之。

凉州战事已近尾声,西平应谋未来事,新军势在必得。恐弟身边人不足,故遣庞德相助。德为弟之心腹,久在陇西,则兄必生疑。子颇有才干,可为西平之臂助。

李儒的信没有台头,没有落款,但却已经说明了一切。

董俷放下书信,心道:皇上组建新军的事情,没想到连姐夫那边都已经知道了。想必,这里面也有爹的意思。看起来,郭嘉昨日所说的事情,也并非只是危言耸听。

拿起另一封信,打开来却掉出两张信瓤。

一封是陈到所书:麴义有大才,精于兵事,胜到十倍。主公可大用……

而另一封则是贾诩的信:陇西无大事,诩已至张掖。劭有才,屯军之事也已完备,无需多虑。凉州平稳,主公必有凶险,当手握兵马,方立于不败。新军将立,主公定要取之……得新军,则主公近日无忧。诩当于西域观之,望主公多多珍重。

又是新军!

董俷倒吸一口凉气,眉头紧锁。

郭嘉这么说,李儒这么说,连贾诩也这么说。

看起来他们都已经觉察到了什么,可却都没有说清楚。不过,董俷有些生气,贾诩心中的意思,分明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意思。他不明白贾诩究竟是存着什么样的心思,可总有些不安的感觉。特别是那一句,得新军,则近日无忧。那未来当如何?

生气归生气,董俷倒也明白了,看样子必须要谋取新军的位置了。

贾诩虽然在张掖,但声望并不高,甚至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存在,估计闹不出什么风波。陈到、黄劭,和董俷有生死之交,而且也都极为智慧,董俷并不担心。而裴元绍等人,可说是董俷的心腹,出生入死的交情,也绝不是贾诩能撼动。且不管贾诩究竟是存了什么心思,董俷多多少少的能明白一点:这是贾诩对他的考验啊。

当初董俷以死相迫,虽然让贾诩臣服,但还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能力,让他效死力。

这老狐狸,看起来是准备报复一下,隔岸观火,看好戏呢!

虽说这样做有点不太地道,可如果做好了的话,贾诩定然再也没有理由不效死力。

有本事的人,大概都是这毛病吧。

想到这里,董俷反而不生气了。他既然决定要考验我,说明他多少还是看好我的。

当晚,董俷在府中摆宴为庞德、麴义接风。

在酒宴上,也顺带着安排了他们二人的职务。

北宫现有五营,其中鸾卫营全是女兵,只能由任红昌担任。而宫外有四营卫士,尚有一营没有主将,此前都是张绣来兼顾。陈到说麴义精于兵事,索性将这一营交由麴义主掌,官拜牙门将。另外三营,分别是有三个北宫军的老人担任。这三人还算尽心尽力,董俷也不好擅自动他们的职务,否则就会引发出上面的猜忌。

不过,这三营实际上已经被典韦和张绣控制,倒也不担心他们造反。

沉思片刻之后,董俷命庞德执掌博浪士。毕竟对于张绣如今已经是军司马,北宫军许多事情都是由他来处理,实在没有太多的经历顾忌到博浪士的训练。庞德亦是猛将,同样是官拜牙门将,虽在北宫军的序列之内,但实际上却主掌博浪士的训练。

一应事情安排妥当,董俷长出了一口气。

“各营从今日起,要加紧训练,不可有半点懈怠!”

“喏!”

众将起身领命。

不管是麴义还是庞德,显然对董俷这个安排非常满意。

而董俷也想看看,一个是被陈到盛赞‘我不如他’的陌生人,一个是历史上曾和关二哥打得棋逢对手的庞德。这二人虽然还年轻,可想必都不会让董俷感到失望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看新军何时建立。

……

中平四年,眼看着天下形式一片大好,雒阳城内,歌舞升平。

就当人们以为太平盛世将要到来的时候,荆州长沙郡却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再次让已经趋于平稳的汉室江山,处于动荡飘摇之中。

长沙人区星,原本是太平道教众,因不满新任长沙太守对治下的盘剥,召集三百太平道教徒击杀了长沙太守,而后聚众造反,并且很快的聚集了数千人,占据长沙。

区星自称将军,旬月间攻城略地,将长沙周围的县城占领,声势浩大。

比之张举当初的造反,区星显得非常聪明。

但在之后,区星却亮出了他太平教徒的身份,自称是继承张角衣钵,引得四方太平教众来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反贼的数量从几千暴增至五万人马,虎视荆州。

“飞燕,这区星,你可曾听说过?”

位于汝南穰山深麓,也有一支人马,数量只有八千左右,但是却极为精悍。

大寨依山而建,分内外两寨。里面的是老幼妇孺,负责耕种和纺织;外寨则有分为三寨,中军大寨有四千人,左边一寨建在山岗上,右边的寨子则立于空旷地中。

三寨成掎角之势,能互为声援。

大寨的主帅,却是当初从宛县撤走的张燕,左边营寨的主将是刘辟、龚都;右边营寨的主将名叫张白骑,原本是黑山军的一部。

张白骑曾是张牛角手下的大将,和张燕素有兄弟之情。

张牛角死的时候,张白骑是负责镇守高邑,没成想被董卓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失了高邑,带着本部人马辗转冀州。管亥在黑山组军,得满宠相助,声势浩大。

张白骑于是前去投靠,可当初管亥不过是张牛角手下的一名小将,如今突然成了张白骑的上司,自然心里就不是很舒服。加之管亥听满宠的意见,以自身发展为主,不断壮大力量,却从不提为张牛角或者张角报仇的事情,令张白骑更加不满。

管亥兴兵,只掠夺而不占据城池,令张白骑的不满终于爆发。

而在这时候,他得到了张燕的消息。张白骑不服管亥,但是却非常服气张燕。

于是临阵突然带着本部人马撤退,赶往汝南投靠。也正因为他的突然撤退,造成了管亥建立起的防线露出了一个缺口,一日之间就溃败而逃,不得已退回了黑山。

同样,也使得白绕三人不得不离开冀州,前往司隶地区求生。

张白骑在到了穰山之后才得知了这一消息,好生惭愧。幸好张燕相劝,这才让他心里舒服了一些。如今闻听区星竖起黄巾大旗,张白骑顿时感到无比兴奋,前来中军大寨询问。

张燕也得到了消息,正要让人通知张白骑三人。

听张白骑的问话,张燕忍不住说:“怎么,你也没有听说过区星这个人吗?”

“第一次听说!”

这时候,龚都和刘辟赶来,张燕连忙询问这二人。

也难怪,他和张白骑原本都隶属于北方大帅张牛角的麾下,对南方太平道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

哪知刘辟、龚都也是一脸的迷茫之色。

“区星是谁?我等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龚都说:“飞燕,南方各州,乃至于交州等地的教友,哪怕只是个小帅,我二人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可是这区星,确实不知道……估计连个小方都不是,不清楚。”

“该死的小人,怎敢妄称得将军衣钵?”

张白骑生平对张角最为敬重,其次是张牛角。至于张宝、张梁,尚拍在张曼成之后。闻听有宵小冒用张角之名,心中怎能不怒?在他看来,张燕如今才是最正宗的张角传人,何时轮到那区区的小人物?当初他离开冀州,也是看不惯管亥为首脑。

反倒是张燕冷静下来,沉吟片刻后,突然笑了。

“也罢,既然这厮要用天公将军之名,我们不妨成全他一下……这两年官府也开始对我们留意,实不利于发展。不若趁此机会,突袭汝南,把那汝南的粮草金银尽数掠来……此事有刘、龚二位将军负责,记住要把那汝南的库府给我搬空。”

龚都笑道:“某正有此意,定不负将军厚望。嘿嘿,听说今年汝南大丰收,粮草可是堆积如山。若搬空了库府,则我穰山军可扩张至万人以上,两年无需为粮草担心。”

张白骑道:“那我呢?”

“白骑兄随我出击,袭扰徐州……同时要造出声势,我们是要支援那区星小贼。白骑,我知道你想复兴义父他们的大业,可不到时候,真的不到时候。管亥在冀州做的很不错,不占州县,只行掠夺之事。如此一来,官军将收尾难顾。可一旦占据了州县,就等于把我们的实力尽数暴露给了官军……我们如今,还是太弱小。”

“飞燕,你放心,同样的错误,我绝不会犯第二次。这次我随你走,你说怎么打,咱们就怎么打!”

……

七月,汝南失陷。

各地豫州黄巾余孽纷纷响应区星,有飞燕军途径徐州,一路掠夺。

徐州刺史陶谦命麾下骑都尉臧霸出兵拦截,不成想被飞燕军引入绝地之中,险些全军覆没。

陶谦大怒,要斩杀臧霸。

而同样感到委屈的臧霸也在一怒之下,率领部将孙观、吴敦反出徐州,据泰山而立。

臧霸,字宣高,本为青州泰山华县人,少有谋略。

其父臧戒曾经担任华县狱掾,因不肯听从泰山太守徇私杀人的命令,而被收押。

臧霸一怒,带着几十个人在押送途中劫走了父亲,后来逃命于东海,以勇壮而闻名。黄巾之乱时,陶谦接掌徐州,臧霸归附于陶谦,数次破敌,可谓功勋卓著。

但也因此,臧霸在徐州颇有名气,以至于陶谦生出了顾忌。

此次治臧霸的罪,与其说是因臧霸征伐不利,损兵折将,倒不如说是为了铲除异己。陶恭祖原本也是个非常爽利的人,可随着官儿做的越大,就越发的变得小心。

闻听臧霸反出徐州,陶谦勃然大怒。

立刻派麾下猛将曹豹,领军八千,前往泰山消灭臧霸。

曹豹,乃是徐州当地的大族出身,也有谋略。可虽说他兵多将广,可那泰山却是臧霸的地盘。地形不熟,被臧霸沿途奇袭,损兵折将。华县城下一战,更打将原本就精疲力竭的曹豹打得狼狈而逃,八千人马回到徐州的时候,却已经不足两千。

这并不算结束,曹豹出征的同时,陶谦接到了青州的求援。

有黄巾反贼何曼在青州造反,请求陶谦出兵援助。

当陶谦接到曹豹战败的消息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那臧霸,竟然有如此本事?

青州,是无力去救援了,自家门口的这把火还没有熄灭。

犹豫再三,陶谦听从了新任别驾糜竺的建议,上书雒阳,请求朝廷出兵平叛。

七月中,陶谦的求援信到达雒阳。

而在同一天,平定了冀州黄巾之乱的袁绍,也志得意满的策马自正阳门进入雒阳城。

第一七七章 西园立八校(二)

啪的一声脆响,那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麒麟镇纸摔落在地上,变成了粉碎。

嘉德殿上,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眼看着那丹陛龙案后的汉帝愤怒咆哮,却无一人站出来。

“尔不是平日里不都自称是满腹经纶,胸怀甲兵吗?为何一到这事头上,却连说话都不敢?自中平以来,朕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勤政爱民,为何还是有这许多反贼出现……今儿个是冀州,明儿个是凉州,如今有蹦出来个区星,谁能告诉真,这区星是什么东西?为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连青、徐二州都有了反贼,朕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