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跟了陶谦这么多年,还是个从事。

可兄弟才几年的光景?如今却是王府的家令,比起来,自己可是差了一大截呢。

听到二哥很得意,麋贞自然也非常的开心。

拉着麋龙问东问西,一副好奇宝宝的表现……

糜竺这时候,已经看完了麋芳的那封信。信里面乍看没什么,可用的都是麋家的隐语。别人就算拿到了,也看不懂里面的内容,但是麋竺却是看的极为明白。

“西边的生意,果真那么好吗?”

“二先生觉得很好,而且认为那里很适合做大生意。”

言下之意,是说麋芳认为,西域更适合麋家的发展,说不定能由此,而一飞冲天。

麋竺想了想,“这刘备,真的那么可靠?”

麋龙一笑,“大老爷认为,要想做成这单生意,非此人莫属。”

麋竺眉头一蹙,看了看麋龙,突然展颜笑道:“那你呢?还要回去?”

“二先生说,让小的留在大先生身边,也好谋个出身。不过,还要大先生收留才是。”

“只你一个?”

“小的还有几个看家的护卫,倒也有些本事。如果大先生愿意,还望一并收留。”

果然,看样子董俷要反击了!

麋竺错动手指,沉吟片刻,“那这单生意,麋家又能有几分利?”

麋竺是生意人,麋龙现在的身份,是个行商。故而时时刻刻要以生意人的身份说话。这也是麋龙出来之前,被反复交代,甚至还跟着马嵩麋芳学了好一阵子的生意经。

麋竺这是在要好处啊!

麋龙一笑,“只要能做成这单生意,一切都可以商量。如果大先生愿意,小的愿引介一番。”

“如何引介?”

“这个,大先生到时候自然就能知道。”

麋竺的笑容很灿烂。

“既然这样,就带着你的人过来吧……小贞,你帮麋龙安排妥当,过些日子,我有要事需你去办理。”

麋贞点头答应,带着麋龙走了!

麋竺看着麋龙的背影,突然生出一种感叹。

也许,天下人真的都小看了那个人……只是不知道,这个刘备,真的有那么厉害?

顾不得许多了,如今唯有试一试,看看再说吧。

……

信都,又称广川国,是冀州治所所在。

已经进入了十月,刘备起了一个大早,和关羽在宅院练了一阵武艺,就穿戴整齐,前往署衙。

如今,刘备为信都令。

作为袁绍的麾下,能当信都令,在许多人眼里,说明刘备深受袁绍的信任。

可刘备自己心里却很清楚,这个狗屎的信都令,其实不过是袁绍施舍给他的官职。

班氏大败之后,刘备在袁绍的眼中,越发的不堪了!

若非许攸暗中牵线搭桥,让刘备投靠了袁尚,说不定袁绍早就找借口把他干掉。

即便是有袁尚求情,刘备的兵权还是被解除了。

心里面这个悲苦啊,简直无法用言语能够表述出来。不过刘备原本就是个坚忍的人,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变得更加隐忍了……忍他人所不能忍,等待机会成熟。

刘备对这个道理,可以说是很明白。

袁尚对刘备也非常的看重,私下里经常劝他,一旦时机成熟,定会为他谋个出路。

可这一等,就是大半年……

文丑被调走了!

虽然文丑并不愿意离开刘备,但刘备知道,如果文丑继续留在身边,会让袁绍更加顾忌。

私下里和文丑抱头痛哭,可在明面上,刘备却表现的无所谓。

打掉了牙齿和血吞,今日你们加注在我身上的手段,迟早有一日,我会向你们报复。

董俷、袁绍、田丰、逢纪……还有沮授!

文丑被派去了五阮关,协助高览,和鲜于银交战。

刘备和关羽则留在了信都,当着他那信都令,而关羽则坚决的留下来,陪伴着刘备。

袁绍本来也想把关羽调走,可后来想想,又觉得凡事不可做的太绝。

他也爱惜关羽的武艺,只要刘备在,关羽就是他的手下。其实仔细想想,刘备的失败,也怨不得他。那恶虎吕布,与董俷并称世之二虎,败给他,也算是很正常。

所以,袁绍后来也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刘备很尽心尽职的当着他的信都令,大小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

处理完了署衙的公务之后,刘备带着关羽,悠闲的走进了一家酒肆。这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处理完公务,就在这酒肆里小酌一番,然后回家编一张草席。

这个习惯,让许多人耻笑。

但刘备却浑不在意,反而时常把编织出来的草席送人,连袁绍也得了一张。

至于心里的苦楚,只有刘备和关羽二人知晓。同时,在酒肆中刘备还结实了一个好友,济阴人董昭,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说起来,这董昭也很倒霉,和董卓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却因为和董卓同姓,被袁绍深厌之,每日可说是非常的郁闷。

两个都是不得志的人,自然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董昭是袁绍的从事,闲暇之余,就会和刘备在这酒肆小酌几杯。

刘备来这酒肆,说穿了就是为了和董昭相见。不过,今天董昭许是事情多,所以没出现。

刘备和关羽喝着小酒,不时的还讲两个笑话。

就在这时,一个锦袍男子出现在刘备的身旁,也不询问,就坐下来打量起刘备来。

“这位先生……”

刘备很诧异,开口询问。

他倒是不怕有人对他不利,信都有袁尚罩着他,关羽武艺高强,隐隐有冀州第一高手的架势,想要对他不利,还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锦袍男子说:“敢问大人可是刘玄德?”

“啊,正是!”

刘备疑惑的看着对方,“不知先生是……”

“在下麋竺,乃徐州别驾,今有公务,特来与袁公相商。常听闻玄德公大名,故而前来一叙。”

刘备更加奇怪,“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徐州别驾?

想必是来求援兵的吧。

听说陶谦被曹操打得很惨,快要抵挡不住了。

只是,这麋竺和我素不相识,为何要主动和我攀谈呢?

慢着……徐州求援……

刘备的眼睛,不由得唰的一亮!

第三零六章 沙沙有心事(一)

天很冷。

居延城朔风刚烈,吹在人脸上生冷。

屋子里有一个三尺见方的火塘,里面堆积着红彤彤的煤炭,把暖意传递到房间中的每一个角落。

煤炭,出自移支。

据说那里有很多裸露在地面的黑色石头,可以用来取暖燃烧。

当地人曾经请教过一个来自贵霜国的僧人,那僧人说这种黑色的石头,名叫劫灰之灰。

反正不管叫做什么,人们发现了这玩意儿,很快就开始使用。

不过,他们只取裸露在地面上的劫灰之灰,不敢深挖,以免得罪了神灵。

董俷见了之后,立刻醒悟到,这中所谓的劫灰之灰,就是后世的煤炭。也就是说,在移支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何利用,董俷没有什么好主意。不过把这些煤炭送去将做营之后,蒲元说可以提升炉温,对于铸造兵器,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既然蒲元说有用,董俷自然也不会放过。

在陇西俘虏了上万军士,留着这些人吃闲饭?自然是不可以,索性就派到了移支。

董俷到了移支才知道,在他的名下,竟然有几百万顷良田。

对于臧霸出的那个主意,他也说不上好坏。反正这一下子变成了大地主,的确是很令人振奋。

中原的混战,依然在继续。

而西域,却迎来了第二轮的扩张。

贾诩把手中的公文处理完毕,抬起头笑道:“子瑜,在西域的生活,过的还习惯?”

诸葛瑾笑了起来,“常听西域苦寒,却没有想到,却是这番景象。比之中原,未必就差了呢。”

说着,他把一份公文递给了贾诩。

诸葛瑾如今担任着贾诩的助手,这也是董俷特意安排。

没错,在学业上,诸葛瑾的确已经修完。可理论总归是理论,没有实践和阅历,那就是纸上谈兵。

董俷把诸葛瑾留在贾诩身边,熟悉各种事情。

一俟开春后,就会让诸葛瑾去氐池。在董俷的印象中,诸葛瑾的军事才能,好像不是很高。所以,对于兵事上的事情,他很少让诸葛瑾插手,而是由卢植掌控。

贾诩接过了公文,扫了一眼。

诸葛瑾说:“没想到这个班咫,还真的是够厉害。二十天拿下鄯善,真不简单啊。”

贾诩淡定一笑,“其实这不难预计。班咫为定远侯后人……子瑜,你没在河西呆过,自然不会知道,定远侯在西域的威望。当年定远侯班超父子,在西域如同异姓王一样的存在,故而才会让先皇所顾忌……定远侯三十六骑平西域,第一个目标就是鄯善。想那鄯善,视定远侯为神人,如今班咫出面,鄯善王焉敢不投降呢?”

“古有定远侯三十六骑定西域,今日有班咫八百骑降服鄯善王,倒是一段佳话。”

“佳话不佳话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鄯善一降,天山南路南道十国,也就算完了。”

诸葛瑾笑着点头,“没错,按照这个速度,预计来年年末,南道十国当为主公治下……咦,中原传来消息,袁绍果然出兵了!沮鹄为主将,刘备关羽为先锋,驰援徐州!军师,如此一来,主公的布局看起来是要得手了,只是不知道这刘备能否……”

贾诩一蹙眉,接过了公文。

“说起来,我一直有点奇怪。这个刘玄德……虽然多次出手,却没有展示出太大的本领。相反,除了偷袭吕布,借和连之手夹击,取得了一次胜利之外,似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啊。为何这一次主公一定要戳哄他出来,他真的能抵挡住曹操吗?”

当初,董俷提出刘备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惊异。

毕竟这刘备声名不显,除了华雄之外,很多人甚至都忘记了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出现。

而华雄之所以能记住刘备,也是得益于关羽的那一刀。

说穿了,对关羽的印象,远远高出对刘备的印象。而当初董俷的那一句提醒,更是困扰了华雄很长一段时间。几次试图询问,但都被董俷支支吾吾的把话题岔开。

不过,华雄也因此对董俷,更加敬服。

所以当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不可能抵挡住曹操的时候,华雄坚决的站在了董俷的一边。

废话,主公是什么人?

若非主公的那一句话,说不定我现在早死了。

所以主公说那刘备能挡住曹操,那刘备就肯定能挡住,就算是挡不住,也能挡住。

贾诩蹙眉,沉吟片刻。

“子瑜,你把这里的公文处理一下,我去半点事情。有重要的公文,就放我桌上。”

“喏!”

贾诩站起来,向屋外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想到:既然主公如此重视这个刘备,看起来,当加强对此人的监视。

那么有谁来完成?

毫无疑问,当然是由李儒来完成。

李儒抵达居延城之后,迅速的接手了技击营。

当然,对外宣称李儒只是一个秘书郎,治中从事史。换而言之,就是董俷的幕僚。

表面上看技击营依旧由董铁和王买掌控。

法正由技击营抽掉出来,在李儒手下打杂。这在许多人眼中来看,是一种惩罚。

而法正心里明白,董俷这样做,正是为了培养他。

要说起来,李儒的确是个干情报的材料。经过了一次失败,李儒变得更加缜密细腻。而王买相对而言,则充当了台面上的那个人,二人配合起来,可谓相得益彰。

董龙前往徐州,正是李儒一手策划。

同时,借助麋家的商业网络,一张巨大的情报网,在无声无息中,已然有了雏形。

贾诩想要加强对刘备的关注,就必须要通过李儒。

事实上,虽然贾诩的官位高于李儒,但他心里也知道,那技击营,才是董俷最为在意的一个秘密存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贾诩李儒的配合,也渐入佳境。

走出署衙,贾诩就见有一人晃悠悠的走来。

“啊,绍亭侯……”

贾诩连忙向那人行礼,开口问好。

沙摩柯的精神看上去并不算太好,情绪也有些低落。

“军师,见到我二哥了吗?”

“啊……早上议事的时候,主公在。不过议事结束之后,就带着弘农王和文姬出去了。哦,你要去的话,不妨去费沃那里看看,主公最近似乎和费沃在研究什么东西。”

“哦,那我去找他。”

看沙摩柯走了,贾诩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三爷啊,有时候太较真了。贾诩当然知道沙摩柯为何而烦恼。说穿了,在沙摩柯心里,总觉得丢了安定,对不起董俷。说实话,那怪不得沙摩柯,就连贾诩也没有发现那里面诸多的阴谋,沙摩柯一个粗人,又怎么可能看出里面的端倪来?

另外,董俷在抵达张掖之后,在居延城重设汉安都护府。

汉安都护府下,原设有巨魔士、背嵬军、选锋营和解烦军四支人马。董俷又增设了三支人马,分别是踏白军、游奕军和乞活军。踏白军主将是陈到,完全是以早先张掖军的班底为主,以韩德为军司马,裴元绍董弃董召三人为副将,镇守稽落塞。

游奕军的主将是黄忠,文聘为督军从事,王威晏明为副将,镇守宜禾都尉城。

这两支人马,董俷并没有急于配备军师。

倒不是他不想配备,实在是他手中现在能独当一面的军师,实在是太少了。

同时,两支人马的人数,也限定在八千。同样是精兵政策,西域如今实在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征兵。反倒是乞活军,和踏白军游奕军的性质,没有丝毫的相同。

其组成的主体,全部是俘获来的马贼,还有战败的羌人、氐人俘虏。

想求乞活命是不是?

很简单,就给我卖命吧。

你们打下来一个地方,那些异国俘虏,就是你们的麾下。只要你们能有了一定的战功,就可以获得自由身,同时还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果死了,那就怨命不好吧。

这样一支人马,完全是乌合之众。

而担任这支人马的主帅,正是董俷的大哥,典韦。

成蠡为督军从事,军司马。典家四小虎,则担当副将。

乞活军如今的兵马大约在两万左右,奉董俷之命,驻扎在金满城,等待开春出击。

所有人似乎都有了安排,唯有沙摩柯,至今无事可做。

也难怪,这位三爷会感到郁闷。

沙摩柯跨上丹犀,出居延城向西行。

大约三十里处,有一个新建起的城镇,也是一个屯田的地方。

城镇名为董玉城,是董俷为了纪念大姐而专门命名。同时,这座董玉城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将做营的所在。别看这里守备松弛,可实际上,到处都是贾诩安排的暗哨。

贾诩也明白,这里是董俷的另一处重要官署。

第三零七章 沙沙有心事(二)

董俷正扶犁赶牛,在田间耕作。

这汉代的犁,多是以长直辕犁为主,回头转弯时不够灵活,起土也有点不太方便。

不过对于整个时代而言,长直辕犁却是非常出色的农耕工具。

从春秋末年开始,就出现了耕牛,对于耕种而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耕牛并非是家家户户都能养得起,只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有一头耕牛,那在乡间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有些地方,有些人甚至靠着耕牛,就能蓄积一大笔财富。

中原的耕牛稀少,但是对于张掖而言,似乎就不再是什么大问题。

大片的牧场,大批的游牧羌人……

随着董俷从中原迁入汉人之后,从羌人的手中买来耕牛,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说起来,这里面有黄劭的大功劳。

早期为了吸引汉民流入,有一段时间曾予以了一户人家,一头耕牛的措施。

随着汉民增加,地域不断的向西面扩张,产生了大批的良田,更促使了黄劭大力发展畜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