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力如何?

典韦和甘贲两人曾经合战董俷,按道理说这两个人联手,丝毫不逊色于典韦和沙摩柯的联手,甚至还要更厉害一些。可就是这两个凶人,却抵挡不住董俷三十招。

原因很简单……

用甘贲的话说:“打架就是打架,偏弄出许多花样,只那声音,就吵得我头昏脑胀。”

董俷说:“上一把锤是被雷电击碎了……那么这对锤,就叫做雷音锤吧。右手锤名雷锤,左手锤叫电锤……嘿嘿,雷电交加,谁还是我对手,谁又能是我的对手?”

雷音锤自打造出来后,还没有见过血。

董俷早就有点急不可耐了,看见驷鞬部人冲过来,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尔等西蛮,且尝尝我雷音锤的厉害吧!”

胯下狮鬃兽在极速奔跑中,猛然又是一个加速。对面的驷鞬部人还没反应过来,董俷就已经到了他的面前。黑丑的面容,露出了笑容,一口雪白的牙齿,令人心中发寒。

“你是第一个!”

那‘个’字还在董俷口中回响,蓦地却出现了一种极为尖锐刺耳的声音。

你说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声音,或高或低,或明亮,或低沉,无数种声音聚集在一起之后,竟产生出一种轰隆隆的声响。那驷鞬部人本能的举枪相应,只听铛的巨响声传来,和着轰隆隆的声响,更见雷电的气势。连人带马,砸的是血肉模糊。

莫要以为那三十六个孔洞是随便做出来!

里面可是有音律学的奥妙涵盖其中。蔡邕、蔡琰为了董俷这对雷音锤,可是亲自出马设计,整整用了半年的时间,才算是把这三十六个孔洞的位置给固定下来。

又用了半年时间打造……

想想看,打造一对普通的锤需要多长时间?

这雷音锤别的不说,只那铁料就废掉了三千多斤,孔洞有一点偏差,就必须回炉重造。

可以说,这一对锤,凝聚了音学、力学、几何学等等的产物。

最后是连刘洪都被牵扯进来,为了计算那么一个孔洞的位置,就要绞尽脑汁计算。

蒲元父子亲自上阵,为了这对锤,端的是费尽了心思。

如今,耗时一年多打造出来的武器,终于有了一个开门红。

董俷疯狂大笑,左手锤乌云盖顶,右手锤是海底捞月……两只大锤施展起来,把驷鞬部人杀得是人仰马翻。甘贲等人紧随在董俷身后,或是舞锤,或是挥镗,戟矛翻飞……

七八十个人,被这四个人瞬间杀的四散奔逃。

能活下来的人,不过是寥寥十几人而已。董俷在驷鞬部营外纵马驰骋,显尽了威风。

这一来,端的是惹怒了驷鞬部人。

你再有本事,再厉害,难不成还能敌得过我满营老少?

随着悠长号角声,驷鞬部精骑出动。

人越多,董俷反而越发的兴奋起来了。有时候他真的怀疑,来到这个时代,莫非人也变得嗜杀了不成?

“记住爷爷的名字,你家爷爷名叫董俷!”

巨雷般的咆哮,在苍穹中回荡不息……

董俷面对着成群结队,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的驷鞬部族人,张狂的发出一声巨吼。

大锤八音齐鸣,凄厉嘶啸。

狮鬃兽更是兴奋的仰天暴嘶,在人群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这四个人展开了撕杀,同时有意识的向外不断撤退,牵动了驷鞬部兵马也向外走。

眼见着天将黑!

就听四面响起了一声声刺耳鸣镝响。

一支支盔甲式样古怪的骑军从四面八方就杀了过来。

不等靠近,骑士就架起了弩机,如同雨点般的钢弩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啸就飞射出去。

月光下,一支支钢弩带着点点寒星,恰如满天的星辰坠落。

驷鞬部人遭此突如其来的袭击,那里能抵挡得住。凄厉的哀号声,惨叫声,战马的悲鸣声在苍穹回荡。这支秘密打造出来的元戎军,还没有来得及在中原立威,却已经在西域扬名。

一轮箭雨过后,只听一声爆喝声响起:“元戎,举刀!”

骑士们齐刷刷收起了弩机,锵的一声响,一把把寒光闪闪的汉安刀直指向敌阵……

第三一六章 西域暴虎(三)

元戎出击,董俷四人已经从乱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撤离战场。

自有亲兵接过了董俷的雷音锤,挂在另一匹战马的身上。董俷仰天深吸一口气,品味着那弥漫着空中的血腥气。真是一个适合杀戮的夜晚啊,感觉真的非常舒服。

有一年的时间了,没有如此畅快淋漓的撕杀,居然还有些怀念了。

揽住了缰绳,董俷看着元戎军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对徐荣不由得生出了一种敬佩。

第一个提出元戎军概念的人,就是徐荣。

演义当中,徐荣并不是很显眼的人物,在董卓诸多部下里面,甚至还比不上李郭。

可事实上呢?

徐荣对于骑战的理解,甚至远远超过了华雄。

套用一句后世的时髦说法,此人的战术素养极高,对于骑军有着极为独到的见解。

当初,第一批藤甲出现的时候,徐荣就敏锐的觉察到了什么。

随着重骑兵的出现,徐荣觉得应该有一种能和巨魔士相互策应的骑兵在战场上出现。这支骑兵要有极大的机动性,灵活性,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杀伤力才算合格。

随着汉安刀和弩机的相继出现,元戎军的雏形在徐荣的脑海中,也渐渐成熟。

汉安刀、藤甲、弩机……

成为了元戎军的基础装备。徐荣的构想送至董俷的手上后,很快就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这是一支轻骑兵,但是和这个时代广义上的轻骑兵又有着很大的不一样。

杀伤力更强,冲击力更大,机动性更高……

等等诸如此类的优点,随着元戎军的组建成型一一展露,最终才有了今日的元戎军。

“主公,差不多该做最后一击了!”

王戎轻声的提醒。

此时此刻,月光下的战场上,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

董俷举起金瓜,朝着驷鞬部族人的营地一指,“巨魔士,出击!”

早已经披挂整齐,严阵以待的巨魔士发出了响亮的呼号声。与往昔不同的是,如今的巨魔士除了装备更加精良之外,在每一匹马的马铠之上,还挂着一根黑色锁链。

锁链将战马与战马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了奇怪的阵型。

马上的骑士,全部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在马背上,随着一声令下,五百巨魔士带着凛冽的杀气,冲入了战场之中。

连环马……

这种在八百年后才出现在战场上的事物,再一次提前出线。

其实连环马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物,还是那一句话:概念的问题。

董俷也不知道北宋时的连环马是什么样子。不过水浒传里出现过,杨家将里出现过,岳飞传里,同样出现过。上一世听了那么多评书,没想到如今却派上了用场。

这连环马一出现,就引得卢植啧啧称奇。

更经过徐荣陈到麴义等人的反复演练,最终才有了这样一支巨魔士重骑兵的出现。

可想而知,这样一支人马出现在战场上,所带来的震撼有多大。

元戎军早在巨魔士出击的一刹那,四散开来。已经溃散的驷鞬部健锐精骑,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群钢铁怪物杀过来,甚至忘记了抵抗,整个人都快要吓得崩溃了。

摧枯拉朽一般,整个驷鞬部被巨魔士来回两个冲锋,撕扯的不成模样。

战场上,到处是残肢断臂,被撕扯的不成样子的尸体散落在草丛中,平原上,格外的凄冷。

董俷既然下定决心,要震慑西域。

单凭移民和教化是不够的,血腥的杀戮,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整个驷鞬部三万余人,仅仅有两三千人逃出生天,其余族人,没有一个能幸存下来。

驷鞬部的灭亡,震动了整个西域。

如果说此前典韦的抢掠用疯狂二字来形容的话,那么董俷这一场杀戮,让他那杀神的名声,在西域也传扬开来。董俷在中原,在朔方的一系列经历,被有心或无心的流传了出去。西域人随即就明白过来,这一支汉军,和以往的汉军大不相同。

有二虎兮,遇疯虎生。见暴虎兮,寸草不生。

也不知道是谁编出了这么一段歌谣,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西域。

直至许多年后,西域人仍旧是谈虎色变。

……

驷鞬部灭亡了,它乾城就成了一座不设防的要塞。

董俷漫步登上了残破的城楼,向着东北方举目眺望,神色很平静,没有半点表情。

“文开,焉耆……也差不多了吧。”

华雄站在他的身旁,点头道:“区区焉耆,不过数万人,又岂能是黄汉升的对手?”

董俷笑了,“也是,汉升公的武艺兵法,未必就会输给我。区区焉耆,当不在话下。我倒是担心,南路军的进展。那于阗虽小,可听人说,也是一个不好啃的骨头。”

“放心吧,元进的胃口,那可是好的很呢!”

主持南路军的主将,正是班咫。

如愿以偿自领一军之后,班咫只要求了晏明为副将,说起来是三路兵马中最弱的一路。

说实话,如果班咫不是老班家的人,如果不是他熟悉西域,董俷还真不放心。

不过既然委派了他,那么就只有相信他。希望这个班咫,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

它乾城战役已经落下了帷幕。

但是针对西域五国联盟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典韦的乞活军,在乌孙国境内如蝗虫过境一般,所过之处是寸草不留。有贺齐襄助之后,乞活军的战术越发灵活多变。除了中军一路之外,四小虎各带五千兵马,在乌孙国境内烧杀掳掠。也不和乌孙国大军正面交锋,抢了就走,然后回头再来。

别看乌孙国的人口众多,兵马也不在少数。

可耐不住乞活军如此的抢掠啊……

打主力?

典韦贺齐二人,配合的天衣无缝。他们实行的是步步推进的战略,丝毫不露破绽。

打典满四人?

那四个小子先是受苏则教导,又跟着胡昭学习。

在回归张掖的路途上,李儒点拨了一把,黄忠传授了一把,接着又被贾诩狠狠操练了一番。

这些小子可是机灵的很呢。

四支人马相互呼应,你打一支,其他三支人马就会驰援。

你要是调集兵力围剿,这帮小子就刷的一下不见踪影。驰援龟兹?乌孙现在自顾不暇。

至于焉耆,就如同华雄所说的那样,不堪一击。

被黄忠穷追猛打不说,连带着危须和尉犁两国也一同遭了殃。

游奕军在三月中攻破南河城之后,沿着开都河一路杀下去,把个焉耆王打得是抱头鼠窜,于四月初攻陷乌垒城,和董俷所占据的它乾城遥相呼应,成夹击之势。

此时的龟兹王高善,也没有了早先的狂妄。

派出使臣向它乾城求降,说是愿意服从西汉王辨的教化。

如果是在以前,高善露出这孙子样,汉庭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接纳,并且好言安抚。

等汉军撤走,龟兹还是姓高!

高善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响,只可惜……

董俷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龟兹投降。从知道了龟兹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之国以后,他就拿定了主意,要让龟兹彻底灭亡。如此,又怎么可能接受高善的求降要求呢?

高善求降无望,聚集所有兵力,准备在延城和董俷决战。

他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大宛出兵,到时候汉军看情况不妙,自然就识相的撤退。

但,等待了五十天,大宛援兵迟迟不至。

延城可不是雒阳长安那样的大城,甚至还比不上张掖居延城的规模。

董俷围而不攻,自有黄劭从氐池源源不断的送来粮草辎重,同时还派出了屯田军。

而延城,每天不断的消耗着存粮……

想突围吗?似乎不太可能!看汉军延绵的联营,少说也有十几万兵马,怎么突围?

当然,这汉军并没有那么多的人。

不过是三两万屯田军而已,不过那联营扎的的确是非常可怕。

不突围?

迟早会被饿死!

高善在这突围不突围两者间犹豫了许久,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至六月初,一个惊天的噩耗传到了高善的耳朵里。于阗被破,于阗王被俘……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姑墨五国相继向西汉王请降,五国王驾已被押送往西汉王城。

这个消息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汉军已经进军葱岭,封锁住了大宛援军的道路。

整个延城在一夜之间彻底乱了起来。高善还算有点血性,杀死了老婆孩子之后,自刎于王宫之中。

至此,整整进行了大半年的战事,随着高善的死,终于降下了帷幕。

董俷在它乾城重设西域都护府,完成了最初既定的目标。同时,随着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结束之后,董俷意外的发现,他已经将天山南北两麓三路共三十七个王国,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其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典韦的乞活军,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和温宿姑墨链接在一起,如同一个巨大的钳子,死死的钳住了乌孙和大宛。

大半个西域,划归为汉室所有。

但是,董俷并没有感到开心……

因为他接到了两封信,令他大胜之后本应该有的兴奋和喜悦,一下子打消个干净。

第三一七章 幽州牧吕布

刘虞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

这个在演义中并没有出场过几次,而且在对待异族的态度上总是让人觉得很软弱的汉室宗亲,到了晚年之后,却展现出了少有的强硬态度出来,令许多人大跌眼镜。

当然,东汉没有眼镜……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刘虞为何对鲜卑软弱。

外有异族,内有袁绍虎视眈眈,朝廷方面又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这让对汉室朝廷忠心耿耿的刘虞,也非常的为难。不管怎么说,作为曾经的汉室宗正,他都要挑起一面代表汉室的旗帜。不管谁做皇帝,刘虞所要做的,就是把幽州牢牢掌握。

事实上,在刘虞死之前,幽州的确是处于平静之中。

卢植曾经对董俷说过一句话:“伯安生不逢时,若在治世,也是一个能开疆扩土的人物。只可惜,伯圭刚烈,只知武力解决问题,殊不知刚柔并济方为上上之道。伯圭既然已经刚烈,伯安就只能以柔弱姿态出现,不过那骨子里却是很有血性。”

伯安,是刘虞的表字。

当然这天下间能称其表字的人并不多,卢植就算是其中的一个。

公孙瓒骄横,为了保持幽州的稳定,刘虞就不得不表现出懦弱一面,可这并不代表,刘虞就是个窝囊废。按照卢植的说法,刘虞的骨子里,也有着极为铁血的一面。

公孙瓒死了,吕布来了……

刘虞深知,要震慑鲜卑,幽州就不能少了公孙瓒和吕布这样的人物。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接纳吕布,是刘虞少有的一步好棋。久在朝堂中沉浮,刘虞笼络人的手段,可不是董卓丁原所能比拟,把诺大的一个吕布,收拾的服服帖帖。

吕布看似高傲,其实在内心中却极为自卑。

一是他有胡人血统,二来又生于边塞。只这两点,就足以让吕布感到会低人一等。

有些时候,越是自卑,反而表现的越是高傲。

而这样的人得意时会猖狂,失意的时候,就会一蹶不振。

刘虞视吕布为亲子,在军事上,完全放手交给吕布,给予了吕布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这种待遇,甚至在董卓身边都没有得到过。

吕布对刘虞的感激之情,又岂是能用言语表述出来呢?

兴平元年初,吕布拜刘虞为义父,而刘虞对吕布更加亲切,还专门请来了已经致仕还乡的幽州名士魏攸去帮助吕布。

这魏攸,字太初,曾担任过刘虞的东曹掾,是个极有本事的人物。

就连吕布的谋主田畴,也曾在魏攸门下受教过,文韬武略,眼光心胸被刘虞赞曰:高远之士。

吕布的学养不足,却偏偏服气那些有学养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