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士子就是董俷的宝。更不要说,黄劭自跟随董俷,多年来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从没有过半句怨言。

董俷也看重黄劭,李儒也喜欢这个人。

黄劭不会争权夺利,也不会和人抢什么风头。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许多人根本都不知道黄劭这个人的存在。可是董俷内部的人却很清楚,若是论这功劳的话,整个张掖,没有人能比得上黄劭。

即便是贾诩也无法相比。

把情况说明,李儒原以为,石韬会答应下来。

可不成想,石韬说:“我所学的是律例政法,只怕去了氐池,却帮不到黄将军。不过我有一人推荐……马伯良精于内政,事无巨细,皆可胜任,何不请他帮忙?”

黄将军,就是黄劭。

如今被董俷封为典农中郎将,主抓氐池屯田。

马峤一见石韬站起来说话,就知道不好……

可也没办法阻拦,见李儒向他看来,只好苦笑着站起身来说:“大都督扬我汉军威武,实乃我大汉子民的楷模。大人若不以为学生才疏学浅,当愿出上一把力。”

言下之意就是:我帮忙,但是不可没打算投靠董俷。我所做的,只是一个大汉子民应该做的事情。等事情完了,我走不走,那是另一说,至少现在,我不会走。

李儒也听出了马峤话中的意思,只是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那就烦劳伯良。”

“李大人,我也想出一份力,愿前往那个什么山口,抵御乌孙贼军,不知可否?”

越兮站起来,恭敬的说:“马峤刚才也说了,此乃我大汉子民所应该去做的事情。”

李儒想了想,也就答应下来。

毕竟,这越兮看上去可是不简单……

董俷在图尔尕特山口的压力非常大,听说麾下部将全都派了出去,连他的护卫武安国、王戎也被派出去作战。身边只跟着一个甘贲,就算加上董铁,李儒还是不放心。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更何况这越兮,也好像不是个普通人。

当晚,李儒将马峤越兮蒋干等人都安顿下来,又让董媛出面,接待麋大小姐麋贞。

徐庶和石韬回了他们在居延城的家。

徐母见到阔别八年的儿子回来,也忍不住和徐庶抱头痛哭,诉说这离别的悲伤。

只不过,当徐母听说儿子第二天就要随军出征,心里虽然不舍,却没有挽留徐庶。

反而转身进了内室,片刻后出来时,手中却多出出了一件滕皮甲和一把宝剑。

徐母把滕皮甲和宝剑,放在了徐庶的手里。

“大都督为奸人所害,却没有停止过扬我汉室威严。这甲胄和宝剑,是娘请四小姐为我要来的。娘就想,我儿能回来了,就把它交给我儿,让他为大都督效力……如果有一日,大都督真的失败了,娘也会穿上甲胄,提起宝剑,为大都督效力。”

这话说的很简单,也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

徐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双手捧着那滕皮甲和宝剑,颤声道:“儿定牢记母亲今日的话语。就算是死,也定会死在大都督的前面,绝不会做那贪生怕死的小人。”

徐母闻听,虽流着泪,却笑了……

第三二一章 大决战(四)

徐庶和越兮,带着满怀期望抵达图尔尕特山口的时候,却呆住了。

他们没有见到董俷,因为董俷两天前带着华雄硬留给他的五百元戎军杀进了乌孙。

图尔尕特山口,是天山和葱岭交汇的地带。

南北东三面地势平缓,向西绕着河谷而行,形成了一个大约宽四引左右的空间。

四引,如果按照后世的计算方法,大约是一百米左右。

就在这四引之地,呈现出一个并不算陡峭的坡度,在坡上方,就是汉安军住宅所在。

这里没有深沟壁垒,也没有什么可以依托的坚城。

除了几片临时搭建起来的木栅栏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能够提供防御的屏障。

徐庶在来的路上,已经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他更清楚,没有深沟壁垒的阻挡,就算董俷有通天的能耐,也阻挡不住乌孙十万,乃至于可能更多的,疯狂的敌军。

驻守在山口的主将,是麴义。

当董铁他们抵达的时候,他正和甘贲在山口视察,那一脸的苦楚,表明了心中所想。

这么一个地方,怎能可能打赢这场阻击战呢?

“媛容,你可算是来了!”

甘贲和董铁不熟,但是麴义和董铁却是老朋友了。见到董铁,他上前就是一个熊抱。

而越兮则把目光投注于甘贲的身上,从这个雄伟的汉子身上,他能感觉到那种强者才会拥有的气势。殊不知,甘贲也正在看着他,两人目光接触,都感受到了对方身上那种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若非大战将至,这二人说不定就会先比试一番。

“主公怎么出击了?”

董铁听麴义说完,顿时急了,“老麴,你怎么可以让主公深入险地,为何不阻止他?”

麴义苦着脸说:“我还没阻止?我就差抱住主公的腿,不让他走了……可是主公那脾气你也该知道,一旦做出决定,天王老子来了都休想让他回头,我又有什么办法?”

“可是……”

徐庶却拦住了董铁,“媛容,主公这样做,是对的!”

“哦?”

“说实话,主公从担当这任务的时候,恐怕就已经做出了决断。若说这守城的经验,虽然主公麾下猛将如云,却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主公。从宛县开始,主公已经多次行防御之事,我想除了几位老将军之外,没有人比主公更熟悉如何防御。”

麴义已经通过董铁,知道了徐庶的来历。

当下问道:“可这和主公出兵乌孙又有什么关系?”

“将军,你莫要忘记了,论防御,主公可谓出色,可是若说起骑战,谁有比主公更擅长捕捉战机呢?当年他送我去鹿门山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构思。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扰……主公当时将这种战术,称之为游击战术。”

麴义默默的念叨着,连连点头。

“说起游击战术,主公此次出兵,绝对不是为了打击乌孙人,恐怕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为了牵制乌孙人,所以定然会把这战术发挥到淋漓尽致。麴将军,想必主公在出发前,曾给过你什么交代吧。”

麴义点头,“确有其事,主公说他会设法拖住乌孙大军十日,命我在这里筑起要塞。十日之后,他将回转山口,到时候要塞必须要筑好,否则就军法从事……可这都已经是第三天了……你也看到了,这里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筑起一座要塞呢?”

徐庶一蹙眉,向四面打量起来。

时已十一月中,正是三九寒冬。西域已经下了数次大雪,放眼望去,是白茫茫一片。

徐庶丈量了一下山口的宽度,然后又在甘贲的陪同下,登上两边的山岭。

他一直没有说话,时而蹲下来拨开地面,抓起一把泥土,时而紧走数步,观察山口的坡度。

一直到晚上,徐庶都是一言不发。

回到临时搭建起的营地当中,徐庶又要来了此次拉过来的辎重物品清单,认真的看起来。他不慌不忙,可是麴义等人可实在是有点忍不住了。好在有董铁阻止,几次想要过去询问,最后还是忍下来了。这一夜,所有人都在一种焦躁的情绪中渡过。

第二天一早,麴义被一阵嘈杂声吵醒。

披上厚厚的大氅,他走出中军大帐,却发现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元直,你这是……”

看着营地中摆放着几口大锅,有人不断的把积雪铲进锅里,同时还有人从山坡上铲下了一桶桶的积雪,往锅里倒。另有一批人,是人手几个麻袋,把湿漉漉的泥土挖出来,撞在麻袋里。

董铁领着技击士,在山口砍下了一颗颗树木,搭建成了一个营墙的框架。

装满泥土的麻袋往那框架里面填装,不仅是在这山口,两边的山岭也是如此作为。

麴义很疑惑的拉住了徐庶,“这是干什么?”

徐庶好像是一夜没有休息,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不过他的精神看上去非常的好,笑呵呵的说:“当然是筑城喽。麴将军,你难道忘记了,当年主公在荥阳时,是如何阻挡住关东诸侯的几十万大军吗?我昨天翻看了清单,发现主公在出征前,专门去信,要居延城送来十万只麻袋,想必就是这个心思。”

荥阳,尸城……

这是麴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他曾在战后去看过,只可惜当时尸城已经不见,只能感怀出当时那种惨烈的战况。

“元直,真的可以吗?”

徐庶笑道:“肯定没有问题。如今正是三九严寒,西域的气温比当初的荥阳,可要冷十倍。呵呵,我昨天晚上让人做了一个实验,只片刻功夫,一壶热水放在外面,就凝结成了坚冰。这里什么最多,积雪和泥土……只要我们搭建出框架,明日就可以在这里筑起一面牢不可破的城墙。此外,两面山岭也需要派人防御,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屏障,六天之后,主公回转这里时候,就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毕竟是年轻啊……

徐庶说完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麴义才是董俷委派的主将,他在没有先告知麴义的情况下,就擅自展开行动……

忍不住看了麴义一眼,徐庶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好在麴义正想着这事情的可行性,也没有往这方面考虑。

不过,还是要向麴将军道个歉,请他责罚一下。否则自己刚来,就竖立了一个敌人。

……

清晨,纳伦河谷弥漫着浓雾。

如今的纳伦河,河水清澈,错动的浮冰碰撞,发出嘎巴嘎巴的声响。

这里没有后世的那种荒凉,也没有一望无际的黄沙。事实上,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西域并没有什么沙化的现象,可以说是处处绿,洋溢着盎然的生机。

至于西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荒凉了呢?

董俷也不知道。

是在唐朝,还是在宋朝?亦或者是……

这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反正他要守住这片绿色,但先决条件就是,他必须征服这片土地。

顺着纳伦河往下游走,就是赤谷城。

当然,从这里到赤谷城还有很长的距离,即便是骑着宝贝狮鬃兽,也要有几天的路。

董俷想要打到赤谷城。

不过现在,他必须要解决纳伦河谷上的这个集镇。

正如徐庶所猜测的一样,董俷在看到山口的情况,并得知乌孙已经开始调集大军的消息之后,就决定出兵来冒一次险……唔,也许是冒险吧,不过和以前的冒险想必,这一次的目的性更明确,说不定会更刺激一些吧……乌孙,真他妈的孙子!

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董俷强行的按耐住了心中那跃跃欲试的冲动。

伏下身子,轻轻抚摸狮鬃兽那柔软的鬃毛,一名小校,牵着一匹马,来到他的身旁。

西域的天,亮的比关中要晚啊!

好像这里和中原不是一个时区,至于差多长时间?董俷也说不清楚。

抬手摘下了雷音锤,并且把一支锤挂在马鞍桥上。双脚踩在脚蹬里,脚后跟轻轻一磕狮鬃兽的肚子。那狮鬃兽心领神会竟迈着小碎步,缓缓的朝着纳伦河谷的集镇小跑……

五百元戎军,也随着董俷开始了行动。

汉安刀,拖在积雪中,划出了一道道的痕迹。

眼见着前方的集镇大门轮廓已经清晰起来,董俷猛然起身,狮鬃兽暴嘶一声,仰蹄狂奔。

二十步,距离那集镇大门还有二十步!

只听凄厉的鬼哭狼嚎声响传来,一支鬼哭矛凶狠的钉在了木门上,微微的颤动。

这是绝杀令!

董俷掷出鬼哭矛,右手摘下了大锤。

狮鬃兽已经冲到了大门前,董俷气沉丹田,扬锤狠狠的砸在了大门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回荡在寂寥的夜空中。

紧跟着,汉安军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如同风一般,冲进了集镇中……

第三二二章 大决战(五)

纳伦集的面积并不大,大约八百户,三千多人。

如果相对于西域诸国来说,这是一个大地方。不过在乌孙而言,纳伦集微不足道。

可这样一个地方,却是乌孙、大宛和龟兹三地最重要的贸易地区。

几乎所有的货物都是在这里成交,即便是龟兹已经没有了,纳伦集依然是一个西域商人的落脚点。从战略意义而言,这里无关紧要,但对乌孙而言,却非常重要。

董俷也不知道这屁大的地方有什么用处。

原本就是袭扰,他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让乌孙惶恐,让乌孙人感到害怕。

正好有这么一个地方,正好这里处于河谷地带,董俷也就顺带着看中了这里。

元戎军冲进了纳伦集后,从马背上的兜囊里拿出一个装满火油的瓶子,就朝着那集镇里的简易房舍砸了过去。随后火折子随风一摇,火焰生出,就扔向了房舍。

整个纳伦集,一下子被大火所吞噬。

想想看,这么一个小集镇,而且又处于乌孙中部地区,谁会在这里惹事生非?

整个集镇加起来也就是二三百的乡勇,天这么冷,一个个缩在被窝里早就睡了。

当整个纳伦集开始热闹起来以后,元戎军挥舞着汉安刀,把冲出火场的人当场砍杀。

董俷在轰开了纳伦集的大门后,就勒马袖手旁观。

事实上,这种程度上的战斗,他还真的是懒得出手。

拥有最好的武器,最好的战马,最好的装备。元戎军如果连这些人都对付不了,董俷打算回去后就把这支人马给撤销了,省的耗费粮食,省的浪费并不宽裕的军费。

嘶喊声,凄厉的哭号声……

已经无法再打动董俷的心。所谓的正义,所谓的仁恕,都是狗屎。

这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稍有一点的仁恕之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中。

狮鬃兽很失落的摇头晃脑,似乎对这种战斗没有半点兴趣。

杀戮持续了半个时辰,冲天的火焰,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

董俷计算了一下时间之后,嘬口发出一声历啸,元戎军迅速离开了火场,随着董俷撤离,消失在黑暗中。而纳伦集,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火焰噼噼啪啪的爆响。

……

乌孙人正在赤金城集结兵力,准备援救大宛。

十三万大军,已经是乌孙人能够集结的所有精锐。他们也非常清楚,如果大宛完蛋了,那么下一个就是他们。虽然乌孙和康居、北匈奴有盟约,可那有能怎么样?

北匈奴被缠在了坚昆一带,暂时无力给予乌孙支持。

而康居……明明说好了要相互帮助,可是大宛的战事已经拉开了序幕,康居却没有动静。据说大月氏国正在猛攻康居,使得康居不得不召集倾国之兵来和大月氏抗衡。

大月氏的国力不差,可是怎么就和汉军扯到了一起?

不过没关系,就算是没有康居和北匈奴的支持,乌孙和大宛联手,依然不可小觑。

就在乌孙人准备出兵的时候,纳伦集噩耗传来。

整个集镇三千多人,只活下来了几百个人,其余的人不是被杀死,就是被烧死。

乌孙相大禄翁归靡已经年过花甲,在乌孙颇有声望。

这乌孙的王,被称之为昆弥,而相大禄就类似于汉语中的宰相之意,统领乌孙军政。

其实在乌孙国内,也并非是很和谐。

大昆弥元贵靡带有汉家血统,祖上曾经与汉室和过亲,所以对汉室还是颇有感情。

而翁归靡不同,他自认身体里流淌的是匈奴人的血,在理念上更亲近匈奴。

乌孙曾有大小昆弥之争,虽然已经平息多年,可并没有消除掉国内的这种分歧。

于是,当汉室强盛的时候,大昆弥的权利就会增强。

一旦汉室衰弱,相大禄的权利甚至会超过大昆弥,成为乌孙真正的主事人。

很不幸,如今汉室正在衰落,相大禄翁归靡也就压过了元贵靡,成为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