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延的声音很低沉,让董俷的心,也不由得随之一下子沉了下去。

已经开始了吗?

不自觉的,董俷的细目,眯成了一条缝。

第三六四章 弹汗山(二)

一道萧瑟的秋风,从草原上掠过。

董俷站在山丘上,眺望着弹汗山的方向。雄伟的身躯,如同雄狮一般,带着森森的威严气息。山下的元戎士,全部都安静下来,只是无声的看着董俷的背影。

阙居鲜卑,是中鲜卑三大部落中实力最为强横的一支。

下设小帐近千座,人口达三十万,有控弦之士十万,同时也是和连最亲近的心腹。

相比之下,柯最原本势力最弱,但是在莫护跋鲜卑人被董俷拔掉之后,柯最鲜卑已经超越了慕容鲜卑一族,有人口十五万,控弦之士八万,实力不容小觑。

再加上那个和董俷早已经成不死不休局面的慕容鲜卑……

董俷也不免感到头疼,阙居鲜卑一动,只怕整个中鲜卑三部落,都会参与其中。

这一次,他所要面对的敌手,将超过二十万人。

不管董俷经历多么丰富,武艺多么高强,骨子里还是那个沉稳冷静的护林员。

也不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局面,但是却没有一次,会比现在更加凶险。

二十万人马如果真的调动起来的话……

董俷的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一个胆大的超乎寻常的想法,在脑海之中浮现。

如果中鲜卑二十万人马调动起来的话,岂不是弹汗山西面的放线,也将随之出现破绽?这不是一万人两万人的调动,二十万人马真的可以调动起来,那么包括来自辽东部鲜卑的几十万人马,同样也会被牵扯进去,到时候势必会有破绽。

不过这样做的危险很大!

甚至要比当年在金城时面对的危险还要巨大。

西凉多山,可以遁入积石山,进入河湟……其中有很多城镇,可以作为修整补充的地方。但是在这塞外,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山峦不多,很容易暴露行踪。

一旦真的被微捆起来,可就麻烦了!

但是拼一下,说不定真的会有大收获呢!

董俷在战略上的头脑的确不算是非常出色。不过却不能否认,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也偶尔会灵光一闪。有些时候,这刹那间的灵光,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当下立刻把赵云召唤过来,轻声的把他心中的计划讲述了一遍。

初闻董俷这个胆大包天的想法,赵云有一种几近崩溃的感觉。他的胆子同样大,可是绝对不会有董俷这样的可怕。一千对阵二十万,乃至更多人?那是疯子!

可仔细的听完之后,赵云发现这也不是不可行。

关键在于,整个计划之中的关键,就是保持强大的机动力。乌延对鲜卑很熟悉,又有法衍留下来的地图可以做为向导,加上玉带的高空侦查能力,听上去……

“可是主公,如何让徐太守他们能够和我们配合得当呢?”

董俷看着赵云,笑了起来:“子龙,我需要有一胆大心细的人,为我走一次受降城。”

从董俷他们现在的位置来看,马不停蹄的回朔方,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

不过距离受降城,只有两天的路程。受降城有贺齐在,把消息告诉他,也一样。

这和留在草原上的性质,几乎是一样重要。

没有外面的配合,就很难起到董俷所需要的结果。而在这个时候,吕撷的生死,对于董俷而言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把这个计划完美的实施。

赵云隐约听出了董俷话中含义。

“主公是要云……去受降城吗?”

董俷点点头,“子龙忠勇,我非常清楚。如今能完成这个任务的,非子龙你莫属。义权也是勇武之人,但有些时候不免失于急躁。我之安危,就只有拜托子龙。”

“主公,莫不如云留下来,主公往……”

董俷笑着拦住了赵云,“若论骑战游击,恕俷斗胆妄言,这天底下还没有几人能超过我。况且,元戎战力强大,足以护我无忧,子龙无需担心,只管往受降城就是。我当于子龙出发后两日,对阙居人展开袭击,成功与否,还要看子龙勇武。”

赵云自然也知道,董俷的那些经历。

的确,不论是在金城也好,在关东逗引太平道也罢,甚至后来把凉州搅的风云突变……董俷对游击的理解和经验,绝不是赵云可以比拟。而且,元戎属于董俷亲卫,以赵云的勇武统领元戎自然无碍,但是说起资历来,却不免有些不足。

虽说董俷也不是一个讲究论资排辈的人,但是却不代表其他人没有这种想法。

辗转塞外草原,凶险更甚于以往。

赵云若不能很好的梳理这其中的关系,肯定会出现麻烦。而问题是,他没有这个时间。

董俷说:“子龙,你领五百元戎,一人双骑,前往受降城。我自领五百元戎,一人四骑,也可以增加机动能力。此事就这么决定,你速速准备,尽快出发去吧。”

赵云没有再说什么,起身拱手,转身走下山丘。

董俷轻轻的转动了一下脖子,舒展着身体。一种久违的兴奋在体内悄然升起。

又要开始了吗?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刺激……

……

玉带展翅,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

响亮的鹰唳声,不时传来,进入乌延的耳中,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情报。

靠着玉带强大的侦查力,董俷在两天之中,成功的避过了十几支阙居人马。

看起来,阙居鲜卑的确是很恼火。据说那被袭击的小帐,和阙居王是什么亲属。

不过董俷很奇怪,阙居王如此大动干戈,丝毫不顾及和连早先的布置,又算是什么?隐隐约约的,董俷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文章,难道说鲜卑内部,出现内讧?

也说不定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真是天助我也。

“主公,玉带刚才传来消息,前面有一片疏林,过去二十里,有一个鲜卑大帐。”

在鲜卑部落中,自檀石槐在弹汗山设立王帐后,各部落相继产生了大帐和小帐。

所谓大帐,指千人以上的部落。

而小帐的人口,大都是在三四百左右,甚至可能更少。

由于鲜卑人靠游牧而生,随水草而迁徙落户。故而一个人口十几万的大部落,其实居住的很分散。在大多数的时候,并不像汉人那样,以城市和集镇而群居。

大帐……

董俷抬起手,唤来了郭援。

“你与乌延,带五十名元戎去打探一下,那大帐究竟有多少人口。记住,不得擅自行动,不得打草惊蛇。”

“喏!”

郭援和乌延立刻领命而去,越兮催马上前,轻声问道:“主公,是要准备动手吗?”

“算算时间,子龙应该已经到了受降城……这两天我们靠着他闹出的动静,获得了不少的修整时间。现在,该我们行动了。公苗和公明那边,得到消息后,至少需要十五天的时间才能展开行动。所以我们要尽量在十五天内,挑起大的事端。”

越兮点头,表示明白。

也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想当年越兮在图尔尕特山口大战的时候,也干过这种穿插游击的事情。一晃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当年那大战时的激动,再次涌上了心头。

片刻之后,郭援和乌延回来禀报。

那疏林过后的大帐,约有一千八百人左右,是一个中型的大帐,属于柯最鲜卑。

管他是什么鲜卑,先打了再说。

而且董俷也确实需要确定一些消息,毕竟如果他的猜测正确,可是能省了大事。

穿过了疏林之后,董俷跨坐狮鬃兽,细目微闭,眺望前方。

天已经黑了,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那营地中的篝火,还有一股浓郁的烤肉香味。

“看起来,柯最人已经给咱们准备好了晚饭。”

董俷说着,命乌延带一百元戎,看住战马。自有人为他送来了雷音锤,越兮和郭援,各领二百元戎,整装待发。双锤挂在得胜钩上,董俷催马朝着大帐奔去。

马蹄声,在空寂的旷野中回荡。

哒哒哒,金属铁蹄踏踩地面,散发出一股凛冽的铁锈腥气,令人感到心惊肉跳。

正是晚饭的时间,柯最人忙碌了一天,聚在大帐周围生火烧饭。

那马蹄声,惊起了不少人的主意。有警觉的人扭头看过去,不由得发出了惊呼。

踏踏踏踏……

马蹄声越来越急,越来越近!

四百元戎,身披藤甲,外罩黑色牛皮铠,如同一群幽灵般在地平线上出现。

狮鬃兽一马当先,发出巨雷般的嘶吼,闪电般的在地平线上掠过,闯入了营地。

双锤一分,董俷二话不说,将两个柯最武士砸翻在地。

雷音锤挂着凄厉的锐啸声响,冲进了人群,是上下翻飞。大帐周围,顿时一阵骚乱。

匆忙迎战的柯最人,反应相当的迅速,纷纷跳上了战马。

这时候,元戎已经杀了过来。只听越兮爆吼一声,月牙戟如同蛟龙出海,带起了一片片的血光。森冷的汉安刀,闪烁冷幽的寒芒。元戎士也不出声,只是闷头的狠杀。锋利的刀口切入身体,发出噗噗的沉闷声响,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一轮冲杀之后,董俷就撤出了战圈。

这样的战斗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

他喜欢势均力敌的战斗,喜欢那种在生死之间夺走敌人性命的快感。但是纯粹的屠杀,他不屑为之。当然,在战后处置战俘生死,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能混淆。

这个有一千八百人左右的大帐,说起来战斗力并不算太差。

可一来事发突然,二来元戎士不论在兵器和战斗力上,都要远远的超过鲜卑人。

一场战斗,持续了大约只有两柱香的时间,便结束了。

见势不妙的鲜卑人,四散奔逃而去。郭援压着一个头领模样的中年人,来到了董俷的面前。

“乌延,我要知道关于阙居鲜卑与和连之间是否有矛盾。你有一炷香的时间来确认,其他人打扫战场,只带干粮和清水,其余的全部烧毁,一炷香后随我撤离。”

董俷根本就懒得去理睬那所谓的头领,径自吩咐了一声,转身离去。

大帐周围,不时传来呻吟声。越兮带着人检查战场,发现幸存者,立刻将其杀死。

这是战争,不是小孩子玩儿过家家。

董俷的心早就麻木了……

听着一声声的惨叫,他已经生不出半点的怜悯。越来越像是这个时代的人物,心肠也越来越硬。董俷牵着狮鬃兽,漫步在营地里,思绪却已经飘飞到九霄云外。

第三六五章 弹汗山(三)

准确的说,鲜卑人和乌桓人,都是同属于东胡的一支。

在后汉初期,大部分鲜卑人还依附在匈奴的帐下。随着北匈奴的衰落,鲜卑人才逐渐的崛起。北匈奴西迁之后,鲜卑人这占据漠北高原,将十余万匈奴纳于帐下。

由此,鲜卑人变得强盛起来。

有时候董俷也想不明白,汉室朝廷中名士辈出,不泛有大能之人。想当初,大将军窦宪连结鲜卑、南匈奴、西零等部,共击北匈奴人于漠北高原之上。论势力,毫无疑问是当时的汉室力量最大,怎么偏偏就便宜了鲜卑,看着鲜卑人坐大?

董俷自认自己不是很聪明。

但是如果是自己换在当时的位置上,肯定不会把那十余万北匈奴人留给鲜卑人。

就算不要,也会杀个寸草不留,反正是不能留给别人去壮大。

有时候,董俷觉得名士们的脑瓜子真的是很怪异。后来在西域的时候,一次偶然谈话中,还是卢植揭开了这里面的玄妙。说穿了,还是那士人对武人的压制。

貌似大将军窦宪,最后是不得好死吧……

董俷记不清楚了。反正卢植当时说:士人们需要异族不断的消耗武人的力量,所以异族不能消灭。一个非常古怪的理论,时隔许多年后,董俷也无法想明白。

反正,鲜卑就是在那时候撅起了!

后来还出来了一个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领,就是那个该死的檀石槐。不过,士人们对檀石槐还是蛮推崇……可自家的英雄不去推崇,偏偏要去推崇一个异族人?

这又是一个董俷不能理解的事情。

檀石槐建立压帐于高柳北部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商都县附近)下的仇水河畔(今东洋河),北拒丁零,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南寇汉边,将匈奴故地,尽数掌握在手中。同时,也令鲜卑继匈奴人之后,成为这塞外草原的新霸主。

而他一手所建立起来的军事部落联盟,也成了汉室的心腹大患。

有时候想想,汉灵帝刘宏在位时,所过的日子还真的不是一般的苦。外有檀石槐的鲜卑大军,内有党锢之禁的倾轧。好不容易檀石槐死了,又蹦出来个张角。

董俷常以为,做皇帝做到汉灵帝这样的地步,真的够苦!

檀石槐死之后,虽然有和连接受,但和他的父亲相比,显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最明显的就是那军事联盟名存实亡。

表面上,和连还是鲜卑王;表面上,和连还是能调动鲜卑各部的兵马,但实际上……

阙居鲜卑是从檀石槐时代开始,就忠诚于弹汗山王庭的部落。

同时也掌握着塞外中部地区最肥美的土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阙居鲜卑是不会背叛和连,事实上在董俷侵入关中的时候,阙居鲜卑对和连还是忠心耿耿。

可是,和连因恐惧而调集辽东鲜卑进入了中部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的确是增加了其防御的厚度,可是也产生了不和谐的因素。

阙居鲜卑的土地在减少,放牧的范围不断在缩小。

试想,几十万大军进入中部地区,所造成的结果,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想像。

这极大的触动了阙居鲜卑的利益,随即对和连也产生了不满。

……

仇水河畔,鲜卑王帐。

金碧辉煌的牙帐中,和连慵懒的躺在一个丁零美女的怀中,大手肆无忌惮的在那美女的大腿上游走,探入裙底,触摸着那春潮泛滥的三角地,身下是一张白虎皮。

那丁零美女,早已经春情荡漾,粉腮潮红。

但仍强忍着和连大手给她带来的快感,美目秋波流转,不时的向旁边飘去。

在一旁,端坐一个三旬左右的男子,身穿青袍,颌下黑须,却是生的极为俊朗。

和连与他相比,简直就像是一头肥猪。

那丁零美女的心思,只怕也放在了那男人的身上,心里面幻想着,抚摸她的人,却是这汉人书生。

“卫先生,那阙居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

卫先生手摇白缎子面的折扇,微微一笑道:“大王聪慧过人,难道还看不出端倪?阙居只怕是心怀不轨,如此做为,说穿了是要试探大王您的底线啊。西部防线,乃是大王您苦心经营出的结果,董贼兵马虽壮,也不敢对大王您掉以轻心。”

翻身坐起,二百三十多斤的体重,却看不出半点的迟缓。

毕竟是游牧出身,虽然享乐了十几年的清福,不过和连早年打下的底子依然在。

一双深凹如鹰隼般的眸子,盯着那卫先生。

和连的脸色阴沉,放在丁零美女大腿上的手下意识的用力,那美女却疼得不敢出声。

卫先生目视和连,毫无畏惧。

许久,和连哈哈大笑,“卫先生所说不差,那阙居的确是生有谋逆之心。”

“西线防御,大王当要尽快的稳定下来。那一小股汉军,虽然凶猛,也不过是鳞介之癣罢了。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阙居的问题,若时间长了,定会酿成大祸。”

“卫先生……所言极是。”

和连沉吟了一下,“不过那阙居人口众多,兵马强横。和慕容鲜卑又有姻亲之好,想要对付,只怕不太容易吧。更何况,若对付的急了,只怕效果会适得其反。”

卫先生淡定一笑,“灭一阙居,又有何难?”

“先生之意……”

“若大王有把握收了阙居一部,只杀阙居,易如反掌。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