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周瑜无计可施,同样的董俷也只能甘瞪着眼睛。

数十万大军,就这样在雒阳城外耗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谁也不敢抢先出手。

这时候,也许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他方面,不管是虎牢关还是延津,都打得热火朝天。就连庞德那边,也和刘备有过十几次的交锋。双方不分伯仲,最终打了一个平手。反倒是雒阳,此刻静悄悄。

谷城大营里,董俷召集众将,一个个愁眉苦脸。

陈到很无奈的坐在一旁,原以为会有一场血拼,可谁知道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董俷说:“如今这情况,打不得,退不得,该如何是好?”

是啊,该如何是好?

陈到等将领,都闭着嘴巴,耷拉着脑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董俷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

大军一动,所花费的钱粮物资,非常的巨大。

虽然说关中的底子很厚,可毕竟才安定了两年,而且用兵频繁,也有些承受不住。

想必曹操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吧。

徐庶和庞统两人,也没有开口。两人从一进来,就盯着那大帐中央的沙盘看,表情木然。

“主公,前些日子您给我看的那些公文,能否再让我看一遍?”

董俷让裴元绍捧着公文,交给了庞统,“士元,计将安出?”

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期盼,可谁晓得庞统一摇头,“没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散会!”

董俷气得站起来大手一挥,众人顿时作鸟兽散。

这该死的雒阳会战,可真是他妈的我这一辈子,打得最憋屈的一战,憋屈,憋屈!

普通的招数,对于周瑜那等人物根本就没有用。

想用奇计,有找不到下手的地方。董俷孤零零的坐在大帐中,看着沙盘苦思冥想。

不知不觉,已过三更。

睡意上来了,董俷起身准备休息。

就在这时,庞统徐庶,还有陈到突然走进了大帐。

董俷奇怪的问道:“这么晚了,你们怎么都还不休息?跑我这里来,有什么事情?”

庞统一笑,“主公,有办法了!”

“什么有办法了?”

“统有一计,若能成功的话,可令主公不费一刀一枪,兵不刃血的夺取雒阳。”

董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之前的疲惫,也随之被赶到了九霄云外。

他一把拉住了庞统,急切的问道:“是何计策?士元快快讲来!”

庞统笑道:“刚才我和元直叔至二人在聊天,想出了一条计策。不过此计还需要主公配合才行。”

“我配合?”

“不错!”

庞统说:“如今雒阳粮草,全部是从颍川经由轩辕关,大谷关和伊阙关三关而入京兆。只要能夺取了三关,雒阳不攻自破。”

董俷一撇嘴,“你是要断粮道?”

“正是!”

“哈,那曹操用兵,最喜断人粮道,而且我曾在荥阳做过这截粮之事,他怎会没有防范?”

庞统笑道:“当年大哥你袭击酸枣,火烧粮仓的事情,小弟是听说过的。不过小弟却未曾见过大哥当年的风范,常以为憾事。如今,不如让小弟弥补一下遗憾?”

董俷瞪着庞统,“小阿丑,有话直说,莫要拐弯抹角,我还要睡觉!”

徐庶说:“主公,士元这计策,有些凶险,只是如果能成功,的确是可以大败周瑜。”

说着话,他伏在董俷的耳边,小声的嘀咕了两句。

“这件事还是叔至无意中提及,只是主公若想实施的话,还需要一番仔细筹谋。”

董俷斜着眼睛,看了看陈到,又看了看庞统。

徐庶刚才说的那件事情,如果计划的好了,倒也的确是有几分把握。不过也正如徐庶先前说过的那样,这件事风险很大,稍有差错,就可能会有性命之虞。

沉吟片刻,董俷抬起头问道:“叔至,你说的那个人叫什么?为何我没有一点印象?”

陈到说:“那人和我是同乡,当年黄巾之乱时,与我全家一同避难于山中,主公肯定是见过的。只是他当时年纪还小,也就是六七岁的样子……后来颍川大捷,我随主公去了凉州,但是他父子因家中还有牵挂,故而就没有同行,回汝南去了。”

“我还真的没什么印象了!”

已经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董俷的确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叫什么?”

“此人姓吕,名蒙……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如今在曹操麾下,任大谷令。”

第四一十章 董西平单刀赴会

朔风正急!

不知不觉中,弹汗山已经进入了深秋季节,天气也逐渐的变得寒冷,有点刺骨。

贺齐的大帐里,来了两个客人。

这两个人物可非同小可,一个是望北郡太守费沃,另一个就是费沃的老师,黄承彦。在塞北生活了许久,黄承彦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还专门去了一趟西域。

目的是拜访刘洪,因为刘洪已经老了,不论是在精神还是身体上,都比不得黄承彦。这两个人,都精于算学,一个擅长机造之术,另一个却是精通天文地理。

而黄承彦这一趟,却是应刘洪的邀请。

在汉安城停留了两个月,黄承彦和刘洪谈论了许多事情,其中也包括对董俷,以及整个汉室江山目前状况的看法。刘洪显得大度,对于汉室的未来毫不在意。

“自古以来,就没有长久的王朝……夏亡商兴,至周不过七百年,周虽号有八百年的社稷江山,可这八百年中,却也是分分合合,战乱不断。暴秦横扫六国,却仅仅二十年,自高祖皇帝取代,王莽篡位,光武中兴……今业已有四百年。”

刘洪很安详的说:“至于将来,这汉室还能存多久,何必太过在意?该存在的时候,自应该存在;该灭亡的时候,谁也无法阻拦。却说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就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人到了我如今的这年岁,许多事情也就看开了。”

“可是……”

“黄老弟,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西平如今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顺着这大道而行。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夺了汉室江山,我也不会怪他。我知道,以他的性情,终会给我刘氏一宗,留下一线生机。所以,该来的就来吧,何必强要阻止?”

黄承彦也很无语!

人家是堂堂的汉室宗正,尚能如此看得清楚,自己又是为了哪般?

刘洪请黄承彦前来,却是为了把他耗尽毕生心血所研究出来的修改版《九章算术》交给黄承彦。这东西,你必须要交付对人,而黄承彦在刘洪看来,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更重要的是,里面有一些问题,还需要黄承彦来查漏补缺。

黄承彦也非常郑重的答应了刘洪的请求,并且保证,一俟这《九章算术》完成,一定会交付到董俷的手中。这对于刘洪而言,也不异于卸下了心头的包袱。

在汉安城停留了数月,黄承彦又回到了望北郡。

他写了一封信给庞德公,请庞德公出面解除了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约,然后又邀请庞德公来望北郡一叙。至于庞德公会不会来,那是他的事情,和黄承彦无关。

刘洪的态度,对黄承彦的影响不小。

凡事应偱大道而行,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还是顺其自然吧!

此次,他和费沃来弹汗山,却是要与贺齐谈论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黄承彦需要了解那西平弩的具体使用情况,虽有将做营提供的数据,但明显不够充足。

而费沃呢,则是为了这已经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事而来。

“公苗,这场大战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虽然乞活军未曾有举动,可是每日花费钱粮无数,望北郡已经有点撑不住了……我只想知道,你这边还要持续多久?”

乞活军里有很多奴兵,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是望北郡极为重要的生产力。

可是如今,这一场几乎蔓延了大半个社稷的雒阳大战,使得望北郡的生产也受到影响。他必须要弄清楚,这种情况还要持续多久,而后才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贺齐很无奈的说:“主公横下心来要为圣上讨回这个颜面,雒阳战事一日不结束,乞活军就无法解散。至于还要多久,就看主公的意思了。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我可以在一百天内,打下整个幽州。但是没有主公的命令,我也不敢轻举妄动。”

费沃不禁为难的拍了拍脑门,陷入沉思当中。

“将军,营外有长安使者前来,说是有要事求见将军!”

“啊!”

贺齐等人忙站起身,“快快有请。”

片刻功夫,就见一瘦削男子走进了大帐。他身材不高,却生的颇有仪容,看到费沃的时候,不由得微微一怔,旋即露出笑容,“费太守在,倒是省却干再往弹汗山的波折。公苗,一向可好?”

“是子翼啊!”

贺齐与费沃都认得此人,连忙上前寒暄。

黄承彦倒是还坐着,捧着贺齐给他的那本关于西平弩使用的情况说明,沉吟不语。

蒋干如今官拜承明殿中书令监,若是用后世的解释,就是办公室主任。

负责处理各种奏章,属于陈宫的助手。他突然前来这里,怕是将有大事发生。

“子翼,这一路风尘,却是从何而来?”

蒋干笑道:“邺城!”

“啊?”

“我本在邺城公干,得主公密令,有要事相告。”说着,蒋干看了一眼黄承彦。

“哦,你们谈,我有些乏了!”

黄承彦是什么人,怎能不明白蒋干这一眼之中所包涵的意思。

而贺齐与费沃也没有阻拦。毕竟蒋干前来,定要要事。而黄承彦如今的身份很特殊,许多人都听说了黄月英和董俷之间的事情,但是老头至今仍未明确表态。

二人送黄承彦离去,折回了大帐。

“子翼,你去邺城,有何公干?”

贺齐说完,又加了一句,“我只是随便问问,你若不好回答,就无需回答。”

蒋干一笑,“原本是不好回答,但是现在……实不相瞒,干于邺城,实为了说服袁绍出兵青州。只是在那里一拖就是许久,到前些日子,袁绍才算是点头答应。”

“和袁绍联盟?”

蒋干点头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好了,咱们回头再说,我先将主公之命传达。”

说着话,蒋干从怀中取出两封密令。

“这一封信是于贺齐将军!”

蒋干把密令交给了贺齐,信封上打着董俷的那巨魔令形状的火漆印记。

而后把另一封信交给费沃,“袁绍同意对青州用兵,但条件是……我等必须消灭公孙度,并且要平分幽州。该怎么做,信上都已经说明,公苗可依计而行。载成所要做的是,在公苗将军用兵的时候,必须尽力配合,代郡定襄一线,由公明接掌。乞活军务必要在年前结束战斗,不可耽误了来年开春之后的种种事宜。”

贺齐看完了密令,点点头,“齐定不辱使命!”

“既然如此,我还需立刻返回长安。”

“子翼路上多保重!”

蒋干说走就走,没有半点含糊。

费沃看了密令后,苦笑着对贺齐说:“主公这算是什么手段?既然答应把渔阳和右北平给袁绍,为何……”

贺齐一笑,“这个我不管,我接到的命令是除涿郡之外,幽州必须掌控在我手中。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嘛,自然有长安陈宫大人他们去解决,与我没有关系。”

“这不像是主公的手段,倒像是……”

费沃刚说到这里,却被贺齐阻止住了。

“载成,你知我知,心里明白就好,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说出来。主公这样安排,定有深意。”

其实费沃与贺齐都很清楚,这密令绝非来自董俷。

董俷如今主持雒阳战局,哪有时间考虑幽州这边的事情?那么能在长安发出这个密令的人,只有一个……也只有这个人,才可能得到主公毫无保留的信任吧。

……

大谷关,又名大谷口,位于偃师新安方,是雒阳通往南阳、汝南、许昌、颍川的重要关口。

距离雒阳城南九十里,周围有崇山峻岭环抱,怪石嶙峋,沟壑纵横。

中有山路,可通南北。崎岖下扎,形式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大谷关,是一条长达十五里的大沟。

西面有万安山诸峰,可见伊阙关;东面有轩辕关,三面临沟,一面通谷,犹如半岛。

张衡曾在《东京赋》中说:盟津达前后,大谷直通前……

位于大谷关南面,与伊川接壤处,有一个村寨,名叫马村寨,位置极为偏僻。

风掠过,枯黄的树叶飘飘扬扬。

吕蒙端坐在马村寨口的老槐树下,朝着远方眺望。

在他面前,有一个圆形的石桌,一个火盆子上架着铁网,上面摆放着装满了清水的陶盆。

水已经开了,里面温着两壶酒。

吕蒙就坐在石桌的旁边,一动也不动,就如同一尊自恒古以来存在于此地的石像。

第四一一章 吕蒙献三关

吕蒙的相貌,并没有董俷所想像中的那种俊朗神怡。

他身高七尺八寸,国字脸,肤色略带古铜,看上去很敦实,很魁梧。手掌很大,骨节很粗,乍一看,有点像是个乡下的老农,再仔细一看,和贫寒庶子无二样。

演义中,这吕蒙曾白衣渡江,干掉了关二。

还有一句俗语,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也正是吕蒙。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董俷觉得冒险前来,非常值得。不过看到吕蒙的时候,多少有些希望。在董俷的心目中,吕蒙是和周瑜诸葛亮一般存在的神仙般人物。可是当董俷坐在吕蒙对面的时候,根本没有觉察到那一丝丝的神仙气,非常的普通。

这里是大谷关南方的马村寨!

董俷只带了韩德,还有五十名技击士前来。不是他想要耍酷,而是从谷城到大谷关,中间必须要通过曹军的封锁线。不管是从那个方向,都不是容易的事。

而在董俷而言,也很想见见这个吕蒙。

吕蒙是汝南人,黄巾之乱发生时,汝南也遭受了波及……那一年,吕蒙只六岁。

随父亲吕善逃离了汝南,后来又和陈到等人相逢。

原以为到了颍川能安顿下来,可不成想当时的颍川,甚至比汝南还要混乱许多。

一群人就这样,躲入了深山中。

后来董俷来到那山里面,吕蒙第一次见到了董俷。

说实话,一开始吕蒙挺害怕董俷,因为董俷的相貌太丑,太狰狞,太吓人了!

可是在难民暴乱,想要以幼儿为食的时候,董俷出现了。

一杆马槊杀的那些暴民噤若寒蝉,不但给了大家粮食,同样的也保住了吕蒙的性命。也许董俷对这件事一点印象都没有,可是在吕蒙而言,却是记忆深刻。

此后随父亲回了家园,吕蒙习文练武,十四岁被举为茂才。

十八岁时,成了富陂长,而这时候曹仁正在汝南和张燕激斗,董俷从西域杀进关中。吕蒙的心动了,很想去投奔董俷。可是路途遥远,他也没有一点办法。

从富陂长,一步步做到大谷令!

在吕蒙的刻意掩饰下,曹操也未能发现自己麾下竟有大才。

董俷派人说降吕蒙的时候,吕蒙不置可否,反而在回信中说:请董俷大谷关一聚。

在许多人看来,这简直是一个笑话。

陈到说:“主公奈何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三关虽重要,但是吕蒙心思未明,万一是计策的话,主公岂不是危险?不取三关,我等徐徐图之,周瑜必败。”

董俷反问道:“叔至真的以为,周瑜那么容易被打败?”

“这个……”

不仅是陈到,包括徐庶都哑口无言。

想要败周瑜的话,还真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么容易。

董俷说:“打持久战,曹操联军得数州之地,丝毫不比我关中弱……况且有袁绍虎视眈眈,若我们打得太久,他必然会有异心。况且,关中经年大乱,元气尚未恢复。这一仗打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是关中西域等地的极限,不能拖下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