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三学纪要》这样的恢宏巨著。一辈子也没有流传什么诗词典章,但是对后世的影响,怕是谁也无法比拟。如今,春闺结束,董俷更加怀念黄劭了。

陈宫顾雍,还有刚调入承明殿的马峤梁习,在听了石韬的话之后,也陷入沉思之中。

许久,顾雍一声叹息,“未曾想,黄劭声名不显,一介寒士出身,却能谋划出《三学纪要》这样的经典。有了他这一部书,却是让我们今后的取士,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我不如曾次啊。”

顾雍那是什么人?

正经的世家子出身,在董俷的部曲当中,少有人能够比拟。今日说出这一番话,也算是一种认可。其实,在科举法令颁布之前,不论是顾雍还是陈宫,总归是有一点不太服气。因为,科举法令颁布后,董俷竟在长安太学院和国子监中设立了一座雕像,赫然正是黄劭的雕像。

陈宫捻着胡须,看着从各地送上来的名单,轻轻点头。

“曾次大才,实非我等可以比拟。春闺科考虽然只选出一千六百人,对目前的情况并无益处。但是,他让各地府衙中的小吏增加了两千余人,不但解决了乡里小吏的空缺,还为我们扩展了近万人的生员。待来年春闺再次开启的时候,只怕这天下生徒,当不远万里而来投奔。”

乡里小吏,全部以落榜的年迈生徒和乡学国子担当……

董俷沉吟许久,突然道:“黄荣如今学业如何了?”

黄荣,就是黄劭的独生子。如今刚考入了长安郡学,年十八岁。不过讲论资质,黄荣并不算太好。考入郡学的时候,成绩也相当的普通。不过,这小子有一股子钻劲儿,让人不得不佩服。

在这一点上,黄荣和他过世的父亲,非常相似。

石韬把黄荣的情况告诉了董俷。董俷在沉思片刻后,开口道:“广元,明日你命人通知黄荣,让他至我幕府效力……恩,就让他担当我的门下书佐吧。梁道的年纪也差不多了,跟随我也有年月,也是该外放出去,历练一下了……恩,就让他去西川吧,配合阎圃治理地方。”

这一席话,说的轻描淡写。

可是这承明殿中所有人却知道,李逵这是要大用了。而黄荣呢,也将从此变得不再平凡。

“另外,顾邵的年纪也不小了,我看也差不多可以让他出来做事。师兄,明日就让他去伯威那边做事吧。为这春闺之事,不晓得有多少牛鬼蛇神混入了长安。伯威那边现在人手严重不足,就让顾邵去帮他一下好了……还有,公台之子陈明文才出众,一并入督察院做事。”

此言一出,顾雍陈宫二人激动无比。

如今所有人都看得出,董俷在培养董冀。将来的凉王王储,若不出意外,就是董冀了。

顾邵陈明二人帮董冀做事,那就等同于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将来的成就嘛……怕是不俗。

董俷接连发出政令,一旁的马良都记录在案。

待这个事情说完之后,董俷又道:“如今汝南被攻破,曹仁兵退临颍至长平一线,徐州军怕是不日将会攻入颍川。曹操绝不会善罢甘休,想来对袁绍的反击,也不会再等待下去了……恩,公台你等当关注近期关中的战报……另外,通知陆逊,他的计划很优秀,可以实施下去。”

马良立刻在旁边撰写文书,奉到了陈宫等人的面前。

押上承明殿大印之后,董俷又把巨魔令印信交给了马良,在那文书上押好,自有宿卫领取。

“另外,三韩等地的战事已经结束许久,由谁前去治理,你们当尽快择一合适的人选,呈报与我。”

陈宫连忙回答:“关于在三韩置郡一事,臣下等已经有了主张……共选出品行优良,才行出众,且于凉王忠心者两人。丞相府长史赵戬,质而好学,爱恤于人,不论疏密。曾在大将军何进府中任职,后太师当政,赵戬虽多次顶触,不为太师所喜,但所奏言之事全都直指时弊。

太师死后,赵戬赴西川避难,此人足可以担当重任。”

董俷闻听,却摇了摇头。

这个赵戬说起来,却是有来头的人物。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才学出众,而且为人非常中直。

董俷倒不怪他在董卓死后,跑去西川避难。毕竟董卓不重用他,赵戬怕也是心中有了芥蒂。

“叔茂有大才,我早有耳闻……只是他性情儒雅,虽刚直,手段却太温和。三韩乃蛮荒之地,其族人多是冥顽不化之辈。我需要一能治理地方者,同时还要有铁血手段,方能放心。”

言下之意是说:这个三韩太守,不仅仅是要能治理地方,还要能够杀人。

梁习开口道:“殿下,若说治理地方,且具铁血手段。纵观关中各地官吏者,唯有两人可以达到。一是凉州刺史臧霸,有勇有谋。然则其镇守凉州,同时又兼顾漠北,不能轻易离开……另一人,则是望北郡太守费沃。只是他刚把望北郡治理妥当,却到三韩,怕是心有怨言吧。”

梁习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费沃的确是很合适。可论起资历,说起功劳,费沃足以担当三公之列。如今还是个太守,而且又要去三韩……说穿了,在许多人看来,去三韩担任太守,其实和发配的性质差不多。

陈宫点头,“臣下刚才所说的两人中另一人,正是载成。”

董俷再次摇头,“载成随我多年,劳苦功高,不应该再去那苦寒之地。我正拟将他调回长安,绝不可再去三韩。望北郡太守一职,载成也有推荐。可令原尚书裴潜出任……这三韩太守,我倒是有一个人选。马良,立刻拟文书送往右北平,命贺齐担任三韩太守,并在那里兴建新罗行营。

三韩不受幽州管辖,直接纳入承明殿治下。

原乞活军分为三个序列,郝昭为中军都督,张辽为右军都督,田豫为左军都督。三军……皆纳入巨魔士,由我直接统辖。另,命凌操之辽东海军加紧打造五牙战船,随时准备出兵作战。”

这一系列的命令,让陈宫等人不由得愕然。

乞活军的番号取消,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如今这乞活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人,实力太过恐怖。取消乞活军,另组三军……至少会刷下去二十万人的兵马。而这二十万人于望北郡而言,却是非常有利的补充。望北郡地广人稀,增加二十万人口,将能缓解这一情况。

倒是把三韩郡直接纳入承明殿治下,却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不设州,而直接管辖……这又算什么呢?不过,贺齐治理三韩的话,以其手段,当没有问题。

陈宫等人先是疑惑,但很快就同意了下来。

承明殿外,已夕阳斜照。

董俷伸了一个懒腰,笑着对众人道:“诸公,今天是我那两个野小子回家,不如随我一同回府用膳?”

董俷口中的野小子,是董朔和董宥二人。

三韩战事结束,青年近卫军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各将领的子嗣,将随着乞活军的重组而纳入三军序列之中。不过,有一些人却是没办法的安排的……比如董俷的两个儿子,比如典韦的两个儿子……所以在大战结束之后,董朔董宥,典存典见四头小老虎,都回转长安。

这四头小老虎在三韩创下了好大的名头。

四个人全都是用锤,被董俷戏称做四猛八大锤,而青年近卫军中,却称这四人为四猛虎。

金虎典存,一对八棱紫金锤,重一百八十斤。

银虎典见,一对梅花亮银锤,重一百八十斤。

铜虎董朔,一对青铜锤,重二百四十余斤;铁虎董宥,一对压油镔铁锤,重达二百八十斤。

如今四猛八大锤回转长安,董俷典韦自然要摆下酒席。

就在大家准备离去时,突然间就见董冀骑一快马来到承明殿门口,大声道:“父王,汝南急件,有要事禀报。”

董俷等人不由得一怔,疑惑的相视一眼。

汝南,又出了什么事情?

董冀急急忙忙的冲进了承明殿中,将一份公文呈上,“父王,汝南急件。温侯在汝南斩了张白骑。”

第四六五章 温侯(三)

吕布不是在南阳吗?

怎么突然跑去了汝南,还干掉了张白骑,这不是帮着曹操,和刘备对着干吗?吕布想干什么?

非但是董俷想不明白,就连那受益人曹操,也想不明白。

不过不管吕布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对于镇守在许昌的荀彧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吗?”

贾诩懒散的坐在榻上,笑呵呵的看着前来向他请教的董俷,摇着头说:“我看也不尽然吧。”

董俷道:“军师此话怎讲?吕布在汝南出击,袭扰刘备的粮道。若不清剿吕布,关羽必然不敢进入颍川。公台说,若这个时候曹仁能配合吕布的行动,不但可以获得喘息的时间,说不定还能做出反击,甚至将汝南夺回……唔,不过这样一来,对我们而言却不是个好消息了。”

贾诩笑得更加诡异!

“公台此言虽善,不过却少算了一件事情。千岁无需担心,不需旬月光景,关羽必入许昌。”

董俷忙问:“还请军师解惑。”

“曹操,枭雄也……其性多疑,不会轻易信人。莫忘记了,当年南荣彧只漏了一个编号,曹操却大兴牢狱,几乎把许昌所有的人都过了一遍。加之他又经历过兖州边让之乱,伏完之祸,也就变得更加多疑。连身边的人都无法相信,他又怎么可能会相信吕布一反复之辈?”

董俷忍不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贾诩的说法。

贾诩接着说:“至于曹仁,的确是个将才。但也只是将才,而非将将之帅才。此人于细微处的筹谋并不差,但是在大局上,却欠缺甚多。最重要的是,曹子孝这个人的度量有些小……这个人属于睚眦必报之辈,当初在征羌时,他可以眼看着刘晔失败而不援手,足以为证!

若督战汝南的人换一个,比如夏侯渊?也许会出现另一种局面,但是曹仁……不是关羽的对手。”

董俷不禁沉吟,片刻后说:“如此一来,吕布岂非……”

“或有危险,但以温侯之勇,若想活命,绝无问题。主公若想解救吕布,其实并不难。只需锦帆营一军出动,就足以救温侯脱险。不过,以吕布的性子,怕是未必会接受主公的好意。”

董俷,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救,或是不救?

不管他和吕布的恩怨,但吕布始终都是他如今少数几个能看上眼儿的人物之一。任由其自生自灭,董俷有些不忍心。但是解救了吕布,又能如何?难不成那头恶虎,会真的臣服吗?

但如果不解救的话,只怕董冀会不快活吧……

也罢,区区一个吕布,又有什么可惧?我就不相信,他吕奉先到了长安,还能扑腾出什么浪花。

董俷想到这里,已经下定了决心。

贾诩也没有在开口,只是看着囚窗外的一轮明月,面色沉静,看不出在想什么事情。

……

正如贾诩所猜想的那样,吕布在侵入汝南之后,连番出击。

短短十余日的光景,就劫掠了刘备军数次粮草,更挥兵袭掠城乡集镇,令汝南陷入了一派恐慌之中。关羽屯军汝阳,也被吕布这一连串的行动,扰的烦不胜烦,更不敢出兵入颍川。

也难怪他这样,吕布是一头猛虎。

在自家后院中有这么一头恶虎的存在,关羽还真的是不能放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曹仁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在临颍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但是,对于吕布的行动,曹仁没有任何支持。

荀彧夏侯渊多次敦促曹仁,设法出兵配合吕布,趁关羽在汝南立足未稳,一举将汝南夺回。

但书信到了临颍,就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动静。

无奈之下,荀彧只能派人送信正在濮阳和袁绍激战的曹操,请曹操督促曹仁出兵配合吕布。

曹操在接到了书信之后,却派人前往临颍,询问曹仁的意见。

曹仁的回复是:吕布,反复之辈,不可以轻信。想当初,他一反丁原,在董卓死后非但没有去投奔董俷,反而投靠了刘虞,更在幽州自立为王。董俷为解救他的儿子,而深入险地。吕布非但没有感激,反而攻击董俷,令董俷险些丧命。

丞相您在吕布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他。

可是他吕布非但没有对您有感激之情,相反还在关键之时,反出了汝南,令丞相您陷入危险。

如今,他在汝南的行动,说不定又有什么阴谋。如果为配合他的行动,而轻举妄动的话,不但收不回汝南,甚至会让刚在临颍构建起来的防线松动。这样子的话,许昌才真的有危险!

而关羽,不过无名之辈。固然勇武,却非大敌。此前汝南失利,并非是我们打不过他,而是有一些人为了保存势力,别有想法而造成的结果。现在,我曹仁掌控了临颍防线,绝不会再有问题。

徐州虽然富庶,但实力并不雄厚。加之有江东威胁,刘备也是首尾难顾。只需要撑过几个月,徐州自然无力再北进。到时候,丞相可以派人游说江东孙策,两下夹击,刘备必亡。

曹仁的这一番言论,也未尝不是曹操心中所想。

而且,他把汝南之败的责任推给了刘晔,让曹操不得不认真的考虑这其中是否真的存在玄机。

刘晔,虽然在投靠了曹操之后,表现出的非常出色,而且是一心为曹操谋划。可他总归是汉室宗亲,说不定他投靠曹操的目的,是为了辅佐汉室,并不是真心的为曹操来进行谋划。

在演义当中,刘晔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官渡之战是,向曹操献出了霹雳车。

可是现在,霹雳车早就已经因董俷的出现,而在诸侯之间普及。刘晔在政事上,给予了曹操很多的帮助。但是比起在演义中那般受曹操的宠信,却大有不如。甚至,他还比不上在青州屯田的郑浑和棗祗。正因为这个原因,刘晔在曹操的幕府之中,总是显得非常的尴尬。

曹操在接到了曹仁的回信之后,当机立断,命曹仁督战临颍。荀彧和夏侯渊,需配合曹仁的行动。同时,将刘晔押送回许昌,暂时软禁起来。待战事平息之后,曹操回许昌处置。

荀彧和夏侯渊接到了这封书信之后,面面相觑,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没有了曹仁的襟肘,关羽也就轻松了很多。他与沮鹄商议之后,命沮鹄守住征羌西平一线,亲自领军,围剿吕布。同时,关羽向刘备请求,调文丑和高宠二人前来相助,配合围剿。

吕布,乃虎狼之将也!

关羽虽然高傲,却没有独自面对吕布时,能必胜的信心。想当年,关羽文丑刘备三人合力围攻,仍旧杀不过吕布。如今关羽的武艺已经大成,春秋刀法更是炉火纯青,但未必就能杀得了吕布。经历过无数次挫折之后,关羽的性情,也不复当年那般的孤高,变得谨慎许多。

……

“我准备去长安!”

斜阳中,吕布一脸的笑意,“董西平已命人在比阳等待我们前去汇合,而后由水路自比水(今河南南阳境内)入汉水,前往云梦泽。而后再从荆南入西川,转道汉中抵达三辅长安。”

曹性闻听,不禁愕然。

自去年攻入南阳之后,吕布又恢复了当年叱诧纵横的气概。虽然不明白,吕布为什么会突然间攻进汝南,协助曹操,拖住关羽的大军。可是有一点曹性却清楚,吕布并未心灰意冷。

前些时日,在攻陷了大吕亭,一处关羽的屯粮仓廪之后,吕布却突然间变得心事重重。

经过了数日的沉默之后,吕布终于说出了他的决断。只是这个决定对曹性而言,却有点突然。

“君侯,为何要去长安?”

斜阳照在吕布英挺的面容上,虽已经没有当年的雄武气概。但却为吕布增添了一种历经沧桑的男人魅力。闻听曹性询问,吕布并没有生气。他仔细的看了看眼前这个已年近五旬,跟随他多年,不论是在什么艰苦的情况下,始终是忠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