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山变-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派蘧吹幕幔曰实刍嵊姓庋乃祷啊K嗨澄叛砸恍Γ芭疟纠词窍朐诟械模还罄磁磐蝗幌氲剑碌昧艘患孪释嬉舛芤谝桓銮牖噬舷碛茫攀桥诺谋痉帧!�
“肃顺?”皇后凤目流转,在一边叫他的名字,“你该不会是又想yin*主子外出吧?要是的话,我可不饶你。”
“不是的,主子娘娘,奴才怎么敢yin*主子外出呢?不过是为皇上在新年佳节,另外在宫内寻一番乐处。”
“少胡说。”皇帝摆摆手,笑着问道,“那到底是什么?”
于是,肃顺开始说了起来——。
这是当初日本公使在京中的时候谈起来的,副岛种臣和井上馨两个往来肃府多日,知道他对于饮馔服饰有着很浓烈的兴趣,以日本饮食文化,虽不能与大清上国相比,但另外有一重妙处。这点妙处不在于原料精美,只在乎做法新奇。简单的说,在堂前另外设一张餐案,中左右凡三张,主、宾落座之后,灶膛香厨分别列左右,进时依次撤盖捧上,这还不算,餐前于阶下前置炉案,对客调制,出锅即可上桌。
肃顺草草解释几句,皇帝便听明白了,这有点类似于后世某些餐馆,对客烹调,将诸如牛排、野鸡片等物,当场烘烤,除了让客人品尝到特殊风味之外,更可以亲眼目睹调制的全过程,另外有一重赏心悦目的享受的意思,也可谓是匠心独运了。
这样一想,心中更觉得喜欢,看皇后和惊羽兀自一头雾水,又给她们细致的解释了几句,转而问肃顺,“不过,在宫中,怕没有这等方便吧?”
“主子放心,奴才都安排好了。只是要请皇上降旨,奴才方好安排府中饲养的厨子……”
“这可不行(这可不行)。”帝后两个异口同声的斥道,不过含义却截然不同。在皇后看来,宫中禁地,又岂是平民百姓可以进来的?再说,宫中自有御膳房,还有小厨房,也轮得到肃顺府上的奴才来献这份殷勤?而在皇帝想来,肃顺这可是在自找倒霉了
肃顺担着内务府大臣的职衔,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位,在清朝以前并无此官,设立这样一个官职,只是为了保证皇权不被相权所凌驾,清初的时候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度,以大学士管部,六部分设满汉尚书,但满人初初入关,很多人甚至连汉话都不会说,又如何料理国事?因此,政务多为汉人把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务府大臣应运而生。
到雍正、乾隆之后,因为军机处的设立,皇权进一步被拱卫,内务府大臣就成了赘疣,但始终不曾撤销,差事上也由过问国政,逐步改为皇帝的内管家。因为是皇帝亲近之辈,这个职务从来都是利之渊薮,所管的诸如御膳房、采办局、浣衣房、造办处等地,而这些地方,从来为旗人所把持,汉人势力水泼不进,即便是想查一查多年来的往来账目,也是做不到的。
便如同除夕赐宴,全部由御膳房伺候,只是这一堂宴席,非三五十万两银子办不下来——而今天,肃顺和皇上说,要传他府中的私厨伺候差事,即便他本身就是内务府大臣,也是当不起日后频仍而至的小人谗言的
这件事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曾经发生过。事情是在德宗朝(就是光绪),其时有一人,名叫张荫恒,他是优贡出身,在阎敬铭、丁宝桢幕中游学,帮助李鸿章办理海防,深得李氏信重,后来入总署,出使外洋,担任过驻德国公使。
他做得最错的事情有两件,成为他后来不幸命运的肇因。第一是从德国公使任上回国述职,带回来很多奇异珍玩,不想做事马虎,有一个人没有打点到,就是李莲英。于是,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面前进言。当时张荫桓贡献东西两宫皇太后的是各自一枚宝石,一枚红色,献给慈安;一枚绿色,献给慈禧。二人都很觉喜欢。
实际上,绿色的祖母绿宝石的价值要高于红色宝石,不合李莲英在旁边说了一句话,“真难为他记得那么清楚?难道我们就真的不配用红色的?”慈禧勃然色变
在慈禧看来,自己的出身和慈安几乎一同——慈安的父亲任职广东右江道,慈禧的父亲惠徵任职安徽池宁道,彼此都是道员,虽然惠徵因为太平天国之乱被罢职——但这样的事情在旗人来说实在不算很严重,只要过上一段时间,有人在朝中为之说话,原职起复也很简单。
除此之外,自己还为天家诞育唯一子嗣,怎么看都应该是自己居长,慈安居次,而现实的情况,偏偏倒了过来——慈禧一生的憾事,就是不能在文宗生前正位中宫,穆宗继位,封母为后,这是例有的典制——而李莲英以这样的话攻讦张荫桓,也就难怪她会生气了。不过为一己之私,不能轻黜大员,只好忍耐着。
到德宗成年,大政交还天子,张荫桓又做了一件极大的蠢事,事情是坏在戊戌政变之前,德国亨利王子访华,一切接待,觐见的细节全部由张氏承办,其中有如光绪降御座与亨利王子握手,便殿赐座,都为卫道士看成是大逆不道;而及至国宴用他府上的私人厨子负责西餐制作,在御膳房等内府官员看来,这样的做法,简直是要掘内务府的根了如何可以容忍?
于是再度透过李莲英的关系搀于慈禧,说张荫桓‘教坏了皇帝’。慈禧以今视昔,认为当初进献首饰,不用民间唯正室方可使用的红色,偏偏用象征妾侍的绿色,也是有意轻蔑,于是在后来不久发起的戊戌政变中,张荫恒被祸极惨,最后落得客死异乡的悲惨下场。
皇帝想及真实历史中的这一幕,如何能够让肃顺重蹈张氏的覆辙?故而言出不准。
肃顺仍自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时间不及多想,只当皇帝不喜欢这种新鲜的玩意,赶忙伏地碰头,皇帝也不理他,转头对皇后说道,“你先跪安吧,朕还要批折子呢。”
等皇后出去,皇帝摆手,让肃顺站起来,“你啊,朕看你现在是越来越糊涂了让你府中的奴才到大内来伺候差事?你把内务府的这些人不就都得罪光了吗?你个糊涂的狗才”
肃顺立刻明白过来,忙又撞了个头,“是。奴才明白了若不是皇上点醒,奴才兀自梦梦不知,奴才谢皇上”
“至于你说的那个什么新玩意儿,等过了年吧,过了年之后,朕到你府上,现场品评一二。”
“皇上贵趾降贱地,是奴才阖府上下的荣光,只是,……”
“只是什么?”
“奴才想请主子把日子赏下来,奴才好认真料理,让主子满意而归。”
“此事,再议吧。”他不愿意把日期确定下来,成为拘束。
顺答应着,又凑前一步,“皇上,奴才近来闲极无事,命府中的清客编纂了一本名为《绿营战史》的文字,其中有一些文牍卷宗,想请皇上降旨,奴才方好到皇史宬翻查,请皇上俯准。”
“《绿营战史》?写什么的?”
“写自咸丰四年之后,皇上推行绿营军制,并于九年、十一年大败外敌,扬我国威于天下的赫赫武功。”
“朕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就弄这些生前身后名的勾当了?你不觉得早了点吗?”
“皇上这话,奴才不敢苟同。万岁爷是要领袖我大清百姓一万年的,四十岁,还是稚龄呢”
一句话出口,连惊羽也笑出声来,“你啊,这样肉麻的话你也说得出来?”
肃顺赔笑说道,“奴才只是想,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我皇上为大清江山社稷,这十余年间不眠不休,日夜辛劳所得的武功之盛,着实已经远超先祖,成就明君伟业故而奴才以为,等到书籍编纂成功,便刻印付梓,命天下各省学宫,传喻生员。”
“编纂的是谁啊?”
“是奴才府中清客王辏г恕!�
皇帝知道这个人,清末大才子之一,想不到也给他拢到榖中了,“这件事,朕准了。该用什么,等来年开衙之后再说吧。”
“喳。”。
更多到,地址
第47节封衙(2)
第47节封衙(2)
自咸丰九年,皇帝到翁心存家中拜年,人臣之荣,一时无两。后改为皇子代劳,逐渐成为传统。
而今年,皇帝难得的动了游兴,说起来,这也与文祥、许乃钊等人相继重疴缠身有关——当年登基时陪伴身边的重臣,已经年华老去,更有翁心存、杜受田等人幽明永隔,真可谓是见一面少一面了。因此,到了初三日,皇帝终于坐不住了,这一次,他连惊羽都没有带,只是自己一个人,换上一身便装,轻车简从的出了紫禁城,顺天街一路出外,到了北京最称繁华热闹的大栅栏。
这里他已经多年不曾走过了,不是不想,而是宫中上至皇后,下至近侍,知道他有这样的毛病,看管得非常之紧,从来不给他胡闹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不在多想,这一次终于偷偷溜出宫外,竟有一分愉悦的快感在心中流动。
大栅栏在北京最称繁华之地,又时值新年,更是人流如织,摩肩擦踵,每走动一步,简直都要成了难事。听着耳边不时呼喝而起的叫卖声,大清国的最高掌舵人来了兴致,随便的找了个摊位坐下来,还不及招呼,一个青衣小帽的小厮靠近了过来,“您来点什么?”
“来一份……卤煮,你这里有吗?”
“您可算是来着了。要说旁的,咱不敢大言,这卤煮火烧,我这里可是全北京一绝。天津卫讲话,蝎子粑粑——独一份。”
“你恶心不恶心?我来你这里吃卤煮,你说什么蝎子粑粑?”他轻笑着和小厮打趣,“我不要了,给我换一份”
小厮一愣,好端端的主顾就给自己的一句俏皮话就吓跑了?这要让掌柜的知道,非打自己屁股不可,“别啊赶忙说道,“我不说了还不行?您尝尝这蝎子……不是,您尝尝我这卤煮。真是很好吃的。不瞒您说,朝中的一品大员,都愿意到小的这摊上来吃呢”
“这话我可不信。朝中大员,居然爱吃你这一口?难道还能到你这里落了轿,吃过之后再上轿入朝吗?见了皇上,一张嘴都是猪腰子味儿,不怕熏着万岁爷?”
“这……小的可就不知道了。许是离得远,皇上闻不见?”
他给小厮的话逗得轻笑起来,“嗯,说得也是的。万岁爷总不会和大臣面对面的说话吧?不怕闻见,不怕闻见的。给我拿一碗。”
“好嘞”小厮笑盈盈的转身走开,不一会儿的功夫,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卤煮,放在桌前,鼻翼煽动,闻见一阵一阵的香气,他也真觉得有点饿了,拿起筷子,埋头正待大吃,忽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伸手在胸前、腰侧摸了摸,腰间悬着的鱼龙袋中空空如也。糟糕,没有带银钱,怎么能吃人家的东西呢?等一会儿没钱结账,搞不好要给人当做吃霸王餐了。
想到这里,他又放下筷子,四处张望了一圈,希望能够见到一两个在内廷行走的官员,也好解决一时之急,但触目所见,都是陌生人的脸孔,令人大感失望:这些混账,平日天天在自己面前打转,今天用到他们了,却一个也没有?“小二,小二?”
“哎您还要点什么?”
“这份卤煮……”他俊面一红,“我还未及动筷,不要了。你拿回去吧。”
“这位客爷,天下哪有这样的规矩?给您上的,您上下嘴唇一碰,就说不要了。让我们还卖给谁去?倒掉吗?”跑堂的虽然不至于变脸,但语气也不是那么良善了,“要都是和您一样,我们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这,……”皇帝苦笑着摇摇头,此事实在是自己理亏,不便发火,只好说道,“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事,得急着去……给别人家里拜年……要不,你把这份卤煮留下,等我回来再吃?”
一番话说得吞吞吐吐,连他自己也觉得太过荒唐,果然,跑堂的眼睛一瞪,大声说道,“您说什么?给您留着回来吃?那还不馊了?”
皇帝有心想说,这样的天气,怎么会馊?但立刻知道,对方是在有意损自己,抬头看过去,果然撞见跑堂的一脸讥讽的看着自己,“你这小哥儿,变成熟我有错在线,也不必言语如此不留情面吧?和气生财的道理你都不懂?”
“和气生财是对那些规规矩矩掏钱吃饭的主儿。看你的样子,就知道是腰间没有带着银子就出门了吧?没钱就早说,二爷赏你一碗卤煮,也给得起”
皇帝勃然大怒,“你说什么?”
跑堂的一句话说错,也有点后悔,但看着他脸色通红,双目瞪圆,心中又有一股不平之气,“怎么?是我说错了?你还不是没有钱,找什么理由?”
眼见两人越说火气越大,有在一边用餐的客人作好作歹的劝架,“这是何必?不过几文钱的事,大过年的,何苦来哉?”
正在说话间,卤煮的小摊前又走过来几个人,为首的一个一眼看见,赶忙挤了进来,双手一拦,挡在跑堂的和皇帝之间,“怎么回事?吵什么?”一听这副特殊的公鸭嗓音,就知道是宫内的执事太监,退值出宫来了。
对这些人,跑堂的不敢有丝毫不敬,“这位公公,您看看,他没带钱就出门,要了一份卤煮,然后又说不要,要是都照此办理的话,我们的生意可还怎么做?”
“放屁”来人扬手给了跑堂的一记耳光,“我看这位大爷只是嫌你家的卤煮不好吃,什么没带钱?你那一只狗眼看见他没带钱了?”说着话,回身抓起粗瓷大碗,看都不看,向地上一掼,哗啦一声摔得粉碎,“这样的烂东西,也敢在这位大爷跟前献宝?你说过狗眼看人低的王八蛋”
跑堂的给他骂得期期艾艾,一句话也不敢还嘴儿,还得一个劲儿的鞠躬打千,“是,公公说的是,公公说的是,小的狗眼看人低,都是小的混账,小的混账”
骂人的太监鼻子中哼唧了几声,转身鞠躬行礼,“大爷,别和这群奴才一般见识,小的陪着您,到全聚德吃烤鸭。”说罢,也不理跑堂的,径直转身就走。
从他一出声,皇帝就认出来了,正是六福想不到在这里居然遇到这个奴才,说起来,主从两个也有多年不曾见过了,这一次得他解围,让皇帝想起世事无常这句话来。
六福在前面领着路,进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转身噗通一声跪倒,“主子,奴才还当这一生再也见不到主子了呢主子……”
“哭什么?蠢东西,这不是见到朕了吗?”皇帝心生感慨,柔声问道,“你怎么正好赶上?朕这一次得你助力,倒要多谢你了。”
“主子这样说话,奴才如何能当得起?”六福半真半假的呜咽着,给他解释了几句。自从皇帝降旨,从关外陵工释回,六福就在军机处不远处的茶坊处做一个执事太监,这个差事还是肃顺看在往日的情面上给他安置的,茶坊处素称清闲,平日里没什么事,便经常和同侪出宫闲游,久而久之,和大栅栏周围的这些商家也便熟悉了起来。
“主子,这些人最是欺软怕硬,见到朝廷中的人,简直连一个屁也不敢放,就是主子仁厚,才能容他们这样撒野。”六福偷瞄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道,“主子,不如由奴才到九门提督,让衙门中派人去,好好管教管教他们?”
“这样啊?”皇帝想了想,若说管教倒是无妨,但若是惊动九门提督,必然要进一步上报,到时候,自己出宫冶游,为小民所欺的事情就传扬出去了,那样一来,未免惊扰过重,不是什么美事。“等日后吧,日后寻着机会,再好好调教调教这些在皇城根底下讨生活的。”
福答应一声,又说道,“主子,奴才护持着主子还宫吧?您身份贵重,要是再出了这样的阴私小人,奴才怎么当得起啊?”
“朕这一次出来,本来是想到袁甲三府上去给他拜年的。你可知道他府上在哪里?”
六福回忆了一下,“奴才知道,还有很远呢”他说,“请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