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宁声色俱厉地高喊,心中也是着急,这些私兵乃是卫家立根之本,而卫琼将近收买了一半的人数,如果这些人都与卫琼陪葬,卫家势力就会立刻大减。

“啊啊~!别动手,我等投降。”

“降,我等降了!”

被包围的卫琼麾下私兵,听到卫琼不再是卫家之人,那么他们此为不再是为卫家荣誉而战,谁又想去送命,纷纷放下手中武器,跪在地上。

“别听他们胡说,吾才是卫家之主,谁有资格夺去吾卫家人的身份!”

随着跪地投降的人越来越多,此时卫琼身边除了数百个忠心的心腹,还在抵挡外,其他没跪下投降的人,也是犹豫不决,失去了战意,任凭关羽和黑风骑冲锋而去。

卫琼望着关羽和黑风骑的身影越来越近,死亡的黑影好似笼罩在他的全身,让他神智越来越是不清,他脑袋一热,无尽的不甘,竟使他不退反冲。

“呜嗷嗷!我是卫家之主!我是卫家之主!谁敢谋我家主之位,谁敢杀我,我就杀谁!!”

“吾敢杀汝!”

黑龙驹骤然一跃,关羽乘马于半空,轰然坠地,已来到了卫琼的身前,一拳如有破山之力,暴发而出,笔直地打在了卫琼的面额。

卫琼脸色五官及时扭曲在一起,犹如一脱线风筝,暴飞而去。

卫琼摔落在地,头冠撞落,连牙带血的喷出,披头散发的犹如一惨鬼,身体抖动,口中哇哇的不知在说着什么。

关羽一挥大刀,正想策马而去,给这卫琼最后一击。这时,文翰的声音却是从他身后传来。

“慢,二哥。此人留给卫仲道来处决吧。”

关羽回头看了望去,与文翰眼神交流一阵后,也明白文翰的用意。卫琼毕竟是卫家人,卫家乃是河东豪门巨头,若是由他们去杀,难免会遭一些豪门人背后指点。而且,让与卫仲道,也可卖他一个人情。

关羽一拉缰绳,转身向几个黑风骑士卒做了一个手势。那几个黑风骑当即明白,纵马奔向卫琼,然后纷纷下马,将他押住。而卫琼的心腹,见到卫琼被捉,也不再抵抗,陆续地放下了武器投降。

一阵吵杂后,忽然场中须臾地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不由集中在一个浑身颤抖,眼神满是仇恨血光的男人身上。

卫仲道先是一步步地走,见到卫琼的身影后,猛地跑动起来,整张脸无比的狰狞。

“卫琼,纳命来!!”

卫仲道犹如狮子扑鹿般,扑向了被几个黑风士卒押着的卫琼,先是用头去撞,撞得轰轰直响,卫琼的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卫仲道撞了不知多少下,连他自己的头额也撞得血流不止,但他却无感觉一丝痛苦,反而有无比的畅快。

“啊啊啊啊!!!”

然后他又紧握双拳,双臂凸起无数的青筋,两个拳头宛如两块大钢铁,砰砰如雨点般打在卫琼的脸上。卫琼惨叫的声音,由一开始响得震耳,到后来越来越低。

他的眼神也是从一开始的满是不甘、怨恨,到后来的求饶、黯淡。直到最后,卫琼没有再发出一丝声音,眼神也变得无色,鼻子急促的呼吸也渐渐停止了。

砰!

卫仲道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打下了最后一拳,一滩血液飞溅。此时卫琼的脸已变得血肉模糊,一堆烂肉,连他生前是什么摸样也难以认出。

卫仲道缓缓地站了起来,他的头流着血,双拳流着血,一身白衣孝服被卫琼的血染得通红,双眼泛着血光。

“从今日起,吾卫仲道当这卫家家主。谁敢反叛,此人就是这些反叛者的下场!!”

卫仲道用无需置疑的口气,指着卫琼的尸体,寒澈地说道。

卫宁、卫洪两人,滚鞍下马,先是单膝跪下,有他们两人的带头,其他在场的卫家人亦纷纷跪下,异口同声道。

“我等,拜见家主。”

卫仲道闭着眼睛,重夺家主后的他,隐隐地有些变化,整个人宛如比以往变得更加犀利了,犹如一把钝剑磨出了利芒。

“父亲,您安息吧。不孝子给您报仇了。我也终于坐上了家主之位。”

卫仲道在心中低声腹诽,在睁开眼时,朝文翰望去,轻轻地点了点头。文翰也是与他点了点头,两人动作的含义,或许也只有他们两人明白。

之后,在文翰和卫仲道的命令下,的河东军与卫家大部分私兵离开了现场。卫仲道留下几百个私兵清扫战场。虽然在事前,文翰有令不要多做杀戮,但刀剑无眼,卫琼麾下的私兵还是死了好几百人。

而卫仲道,将卫琼的家室还有其一脉人,还有那些追随卫琼的心腹,夺走了他们的卫家人身份,没收他们的财产,将他们赶出了卫家大门。

卫家,接连数日发生了两次大变故。最终,卫家家主之位还是落到了卫仲道的头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卫仲道虽然在先前受尽屈辱,但却借着此事,清除了卫家一大毒瘤,让他坐上卫家家主之位,更加稳定。

“文太守,至今日起,如约,卫家就是你最坚实忠心的后盾。有何需要卫家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地,只需告之,卫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文太守的身前,为文太守低档风雨、利剑。”

在文翰临走前,卫仲道将文翰拉到一边,眼神坚定,慎重地说道。文翰只是一笑,淡淡地说了一句。

“我相信卫兄。”

说罢,文翰便潇洒离去。卫仲道望着文翰离去的身影,眼中散发着精光,他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卫家投资在此人身上,或许能恢复数百年前的辉煌。

安邑城街道上,由原本从卫家发出来的惨烈杀戮声过后,变得十分的寂静。街道上寥无一人,似乎都害怕会遭受牵连。

第二百四十七章 屯田

对于百姓来说,生存在此乱世,好似无论在何地,杀戮都绝不会少。无论是城池之内,还是城池之外。

那些握有权力、势力之人,为了更大的利益,更大的名利,似乎永不疲倦地去争斗、杀戮。

身败垂亡也好,功成名就也罢,最终还不是要化作一堆黄土?对于弱小的百姓来说,每日所求的不过是一顿饱饭罢了。

只是,在此乱世,一顿饱饭,或许也没那么容易得到。

卫仲道成功坐上卫家家主之位,有了卫家这一豪门巨头的竭力相助,文翰接下来要做的事,也不必再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了。

在文翰和戏隆的商议下,他们接下来的一步,则是要卫家为他们暗中收购河东的荒地。为何要如此做?

全因,文翰说出的一想法,屯田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不过这个屯田啊,倒不是曹操的发明,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屯田这一措施的出现。

当时秦始皇与匈奴交战的时候,发现每次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长,但匈奴常犯边境,所以为了能够长期作战。

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此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让十万士卒在边境屯田,以充粮食,粮食足以,便能与匈奴长期作战。

后来,曹操将屯田这一措施,改善,并以大力推行。将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屯田民征收租税的办法,又为‘分田之术’,即官府提供土地,收获的谷物按比例分成。这样一来,百姓有粮可食,便可安心生活作业。

文翰又将屯田稍做修改,原本曹操的分田之术,是以六!四分,而文翰则以五五。又因此间,在河东有许多流民,这些人根本无买谷种的资本。

文翰改为这谷种由官府来出。这样,就能吸引大多的流民加入,屯田的推行也将会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覆盖整个河东。

这些流民有地可耕,有粮可食,就以满足。那么他们就不会受河东周边的叛乱贼子的招引,加入叛军。这样一来,也可大大减少叛乱的蔓延。而文翰得之的好处不少,有了充足的粮食,那么他就不怕,河东的豪门人哄抬粮价,来威胁他。而且,有了足够的粮食,他又可省下一笔很大的花费,不用向他人购买兵粮。

有粮,就能减少叛乱,令百姓、流民稳定安居乐业,而他又不用担心日后大战,无粮可用。这可为一举三得的措施。

戏隆双眼放光,好似在看神人似的望着文翰。他越是用这种眼光,文翰就越不好意思。因为这屯田制几乎与曹操所实行的差不到哪里去。文翰盗用了自己至交好友曹操的想法,心里难免不会觉得有些羞愧难当。

不过,羞愧归羞愧。当今他想要治理好河东,这屯田制就必须要用。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文翰只好这样告诉自己。

“主公真乃神人也。这屯田制一出,河东豪门人在这粮食上就再也不能向主公构成威胁。而且,这屯田制在未来对整个河东势力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有足够的兵粮…我们就可以…”

“嘘,噤声。此措施要大力实行,当前还有许多难题。首先,这河东大部分的土地都在豪门世族的手中。要实施此措施,就必定要有土地。”

“呵呵,主公这点就不必担忧。有卫家在,我等大可不必出面。让他们暗中收购。而且这屯田不需肥沃的土地,荒地便可。荒地的作用不大,如果有人愿意有不错的价格去收,那些豪门人定然会出手。”

“嗯。不过,为了以防被人察觉。志才你可令卫仲道,再找几个与卫家交好的世家一同去收。若是,只有卫家一家豪门去做此事,卫仲道与我交好,此事在河东已是人所周知,只怕会被一些有心人发现。”

“主公这顾虑甚是有理。这样,我有一计。还请主公与卫仲道在河东人面前演一出好戏。让所有河东人都以为,卫仲道与主公翻脸。

然后主公先是出面收购荒地,然后卫家人有意与主公作对,亦大肆收购土地,且联系与他交好的豪门,一同与主公争这土地。

两虎相争,必是两败俱伤。无论是主公官府一方,还是卫家一方,这些豪门人都乐意看到你们因争斗,而伤及势力的筋骨。

当他们还蒙在鼓中,以一副看好戏的心态,来看主公与卫家争斗时,这河东的大部分的荒地已不知不觉落入了主公的囊中。”

“妙。志才不愧是吾之子房。这出戏要如何来演,还请志才教我。”

文翰满脸的欣喜若狂,但戏隆却是一正脸色,先向文翰屈身赔礼。

“还请主公原谅我待会要说之话。否则,我可不敢说。”

“你这滑头,明知你是我不可缺少之人。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责备于你。你又何必如此做作。行了,待会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责怪。”

“此世间,能让卫仲道和主公丧失理智去争斗的,唯有一人。那就是蔡公之女。此戏无蔡公之女出演,只怕蒙不住河东豪门人。”

文翰皱了皱眉头,眼神一凝,好啊,这戏隆竟敢把主意打到了琰儿身上。

“此事我还要问过琰儿意见,如若她不肯,我宁愿放弃此计。”

“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这!”

“志才,琰儿乃是我珍视之人。我又哪能如此自私,不顾她的感受。不必再说了,我会与琰儿好好斟酌。”

文翰似乎不想与戏隆在这话题上纠缠下去,苦恼地叹了一口气后,便挥袖离去。而与此同时,在府中后院墙脚一处,一道倩影微微一缩。

戏隆似乎听到了一些动静,表面在摇头,暗下嘴角却是笑了起来。

到了晌午时分,蔡琰居住在太守府的西厢,地方不大,但房前有一花园,花园里种满了蔡琰喜爱的兰花,花园内又有一石桌,平时蔡琰闲时会在此一边赏花,一边弹琴。

每日文翰都会在晌午抽出一些时间,来陪蔡琰。今日当然也不例外,只是文翰快要走到西厢,却忽然止步不前。

几只湛蓝色的蝴蝶从西厢飞出,扑打着美丽的翅膀,飞到文翰面前在绕着圈子,好似在招引文翰进去。

“诶,这戏志才真是。怎么把主意打到琰儿身上,这叫我如何与琰儿说呢?”

就在文翰满脸苦恼,踱步而走时。清脆的琴声响起,紧接着是一美妙的旋律,好似春风般让人不由心静。

文翰止住了步,静静地听着琴声,脸上的苦恼之色渐渐地褪去。

不一会后,琴声缓缓地停止。文翰尚沉醉在音色之中,此时从西厢里却传来一阵如黄莺般好听的女子声音。

“三郎为何在琰儿院前举步不前。难道,三郎厌倦了琰儿?”

蔡琰的声音有些幽怨,听得文翰脸色就是一变,连忙走入西厢。只见蔡琰一声淡黄蝴蝶丝衣,坐在石桌那,美得让人屏住呼吸。

“琰儿,我又怎会厌倦你呢。我疼你也来不及。只是…”

“三郎可曾当琰儿是一家人?”

“那是当然。琰儿不但是我的家人,更是我未过门的妻子。”

文翰心中一急,他最后那句话不免显得有些唐突美人。蔡琰可是第一次听到文翰称她为未过门的妻子,有娶她做妻之意。顿时一张美轮美奂的鹅蛋脸,红得似苹果般,那泛着水波的大眼越低又迎,看得文翰又是一阵呆滞。

“琰儿答应三郎。”

“啊~!琰儿答应我,我我,这这。我立刻就去准备。”

文翰还以为蔡琰答应要嫁给他,当即一脸的不知所措,一副傻相。也不顾得这时机合不合适,就想立刻取蔡琰进门。

蔡琰见着文翰这傻得可爱,天真的样子,不由低声一笑,然后问道。

“三郎你这是要准备什么呀?”

“当然是,大大大婚之事啊。”

文翰紧张起来,连嘴巴都在打结。蔡琰这才明白,原来文翰误会了她的意思,不过文翰的话,令她又是喜又是羞。

“三郎…你误会了。我我,我是说答应与你去演戏先生说的那一出戏。”

“啊!哦…”

文翰就如一个刚被宣告考了一百分,然后又被老师告知名字读错了的孩子,一脸的低头丧气。

不知为何,在外头威风四面大名鼎鼎,凡是笃定不惊,老成得如三世为人的文翰,在蔡琰面前,智商低得就如一个三岁孩子。

“呵呵。三郎,你好久没和琰儿合奏过那首梁祝。不知琰儿,有无这荣幸,今日能与三郎再合奏此曲?”

蔡琰轻声一笑,笑声听得让人迷醉,她一步步走入厢房,身上有着一股清新的香味,文翰呆呆地看着蔡琰的身影。

当蔡琰再走出来时,手中拿着一奇异的乐器。

这乐器,被她视为珍宝,每日都要为它擦拭。它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做二胡。

第二百四十八章 荒地收购站

卫仲道在河东新任太守文翰的帮助下,登上家主之位后,卫家可谓是掀起了一阵风雨。卫仲道好似换了一个人般,手段强硬,将许多卫家的老一辈在卫家的职位换下,将他们的权力夺得一干二净。

然后,再换上一批卫仲道所培养的心腹。原本,那些老一辈哪能如此轻易放弃他们的权力。但河东太守文翰,竟派了河东都尉高顺在卫仲道的身边,表面上高顺是来卫家做客,但谁又不知他是代表文翰来做威慑之用。

这一连数十日,高顺几乎都出现在卫仲道身边,几乎是形影不离。卫仲道手中捉有不少兵力,再加上高顺代表的官府一派,那些老一辈人敢怒不敢言,只好退位。其中有几个,不甘就此从高位落下,密谋夺权。

哪知卫仲道早收买了这些人身边的心腹,被卫仲道捉住了把柄赶出了卫家大门。而自从卫仲道被卫琼背叛后,知得软弱礼让只会纵容他们,也变得心狠手辣起来,虽然没有将这些密谋夺权之人杀害。

但却严厉安邑各个豪门不得收留他们。卫家乃是安邑势力最大的豪门,又有文翰在背后支撑,势力比之以往更要犀利几分。谁又敢收留这些被卫仲道赶出来的人。最后这些人,在卫仲道各个渠道的封杀下,最终沦为了他们以往眼中身份卑贱的流民。

而就在安邑,乃至整个河东都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