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其实吾对门户之见,并无太过在意。只是这屠夫无读过圣贤之书,不懂人世道理,目光短浅,还想染指朝政。这是吾等之辈,不可容忍的。只要他一日不把心思摆正,吾与他就势不两立!”

“诶。罢了罢了,就当吾从未说过。入席吧,那蔡飞白怕是等急了。”

杨彪知王允对门户之在意非常,也懒得再劝,拉着王允入了蔡府。后来,何进马车来到门前,何进大大咧咧地首先下了马车,文翰、曹操跟在其后。蔡府下人见到何进,连忙回府禀报蔡邕。何进身份尊贵,按礼数蔡邕应出来迎接。

“哎,不必了!何某人直接进去,无需禀报。”

何进把蔡府下人喝停,因其嗓子大,声音好似雷响。顿时响遍整个蔡府,蔡府突兀静了下来,府中士子原本在谈文论理,个个都住了口,向门外望去。

“这何屠夫真是,说了多少次。这嗓门就是改不了。”

在后院正迎接客人的蔡邕,听到何进的声音,不由摇头苦笑。告了一声罪,辞了客人,出来迎接何进。

“何大将军,过来参加老夫生辰宴席,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哦,曹孟德汝也来了,还有一位生面孔。”

“老师生辰庆宴,学生当然要来参加。这是学生好友,文翰,文不凡。现是何大将军府中幕僚。”

曹操向蔡邕施礼,他曾向蔡邕求学过一段时间,与蔡邕感情颇深。蔡邕点了点头,当是回礼,又望向见文翰,见其年纪轻轻,却气度不凡,神色悠然自得,不急不躁,面貌堂堂。心中暗道。真是个俊朗少年。

忽然,蔡邕好似想起某事,眼睛一亮:“哦。莫非是写那望月楼之诗的文不凡,此诗虽得罪权贵豪门,但其意境非凡,吾甚是喜爱,曾向人打探,其作者下落,不过得来的消息却是说他疯了。”

文翰面带笑容,施礼说道:“那望月楼之诗,正是小生。至于传闻说小生疯了,只是谣言罢了。或许是小生得罪了权贵豪门,被世人当做是在疯言疯语,脑袋不醒。”

“哎。汝可是有真材实料,怎能来得疯言疯语。不必妄自菲薄,这些人的脑袋更是比汝更为浑浊。整日思一些不见得光的事情,无心政事,老夫观他们更为适合疯子之称。”

蔡邕似乎十分欣赏文翰,并且没有任何门户之见,对文翰亲热无比。这让周围的士子不由吃惊,能得到蔡飞白欣赏之人,大多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之后,蔡邕带头,把何进、曹操、文翰带入了府邸之内,入了一席。这席位处于上乘之位,因何进的身份摆在那,众人也没有什么不满的。

在何进旁边一席,坐的大多是当朝文豪,政坛一手,军中老功臣。分别是司徒王允,王子师。京兆尹杨彪,杨文先。北中郎将卢植,卢子干。右中郎将朱儁,朱公伟。中郎将皇甫嵩,皇甫义真。

卢植、朱儁、皇甫嵩向何进走来施礼,虽然他们不属何进管辖,但毕竟何进官位高于他们,又同属军中武将,一些礼数还是要到了。之后,何进又把文翰作了一番介绍,文翰施以晚辈之礼,态度郑重,毫不做作。

卢植、朱儁、皇甫嵩这三人可是汉末最后一批忠国名将,黄巾之乱,就是靠他们才能镇压。他们一直到死,无论朝廷有多腐败,都是忠于汉朝,为国分忧。卢植,卢子干更是刘备和那公孙瓒的老师。

卢植、朱儁、皇甫嵩与何进聊了一会,就告辞回席。之后,宴席开始,蔡府下人搬来丰盛饭菜、酒水。一些士子喝了酒,开始吟着诗歌。而一些官僚之人,就在议论着朝中趣事。

文翰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袁绍、袁术身影,有些好奇向曹操问道。

“这汝南袁氏兄弟不是号称‘宴席场中的君子’,席席皆有其身影。为何今日不见?”

“哈哈。不凡汝有所不知,曹某人老师‘蔡中郎’和当朝太傅‘袁隗’政见不合,常在朝廷上,吹胡子瞪眼地相互抨击。主要是,两人对门户之见的观念不同,蔡中郎认为只要是有才者,无论出身如何,皆可仕官。而袁太傅,则认为出身与才能挂钩,一般的豪门世族,祖上都是有大才能的伟人,血脉继承,后代自然不差。因此,两人关系并不融洽。

袁隗是袁绍、袁术的叔父,袁隗都不来,他们俩自然就不敢来。”

文翰哦了一声,当是知道。心里想到,看来曹操的思想是受到蔡邕的影响,后来曹操的颁发的贤士令,与蔡邕的观念几乎一致。

第五十章 一首梁祝

过了一会,酒过三巡后,到了赠礼环节。王允、杨彪二人知蔡邕爱书如命,增上珍藏书籍数十本,本本都是正文非手抄之本,价值千金。卢植、朱儁、皇甫嵩几人,则分别送了一些贵重玉器、与两把名贵的琴。蔡邕可是当朝出名的琴家,对琴也是十分喜爱,他慎重地把书籍与两把琴令下人放好。

其余人,也赠送了一些财物,与一些名贵文物。蔡邕一一笑纳。等到了何进那席,何进笑着,豪迈地直接送了一新的府邸于蔡邕,价值万金。蔡邕想要推辞,但却是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而曹操则送了一本找了许久的战国书籍与蔡邕,此书蔡邕心仪已久,却苦于没有人手去寻。今曹操替他寻到,当是开怀无比。

最后到了文翰,众人不由把目光投去,文翰先是施礼,后一下人把一把奇异的乐器拿来,文翰拿起亲自走到蔡邕面前,把其献上。蔡邕好奇地捉拿在手中,拿着弓杆轻轻拉了一下琴弦,发出一低沉音色。

“咦,这是何乐器?音色如此奇异。”

蔡邕望着文翰,文翰不急不躁,指着蔡邕手中乐器介绍起来。

“这叫二胡,也叫奚琴。构造比较简单,分别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组合而成。主要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这六角形的就是琴筒,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此二胡用紫檀木制作,最为上等。琴筒,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作用。而二胡最为关键一个组件。”

蔡邕作为东汉末年最为出色琴家,对于文翰的解说是一听懂个七八,听得入神,不断点头。后又问了一些细节,文翰耐心教之。这两人一个在问,一个在讲,完全把这席中之人忘记,对于他们这些不懂乐器的人,文翰的解说是显得乏然无趣。

“哎。蔡中郎汝这就不对了,作为主人家,把客人都凉在一旁,好生无趣。吾观这少年郎说得如此详细,必是精通此物,不如让他拉上一曲,博得众乐,更胜于他在那说一些凡俗解析。”

王允站了起来,向蔡邕埋怨。蔡邕发应过来,连忙道罪,又听王允说的是理,加上自己对这乐器能弹奏出什么曲子,也是好奇得很。

“哈哈哈。汝看老夫这糊涂性子,听得入神,怠慢了客人。文不凡汝能否拉上一曲,平息众人对老夫之怨,老夫感激不尽。”

蔡邕哈哈笑着,慈祥的向文翰说道,文翰早有准备,从蔡邕手中接过二胡,找一清静位置坐下。场中静了下来,个个都是聚精会神,想要知道此新颖乐器,到底有何能拉出什么样的绝世妙音。

文翰拿起弓杆,缓缓地拉动琴弦。

先是一阵高耸的音色响起,渐渐地有着一低深的旋律出来,众人的心跳随之而下,忽又高起,心随之而上。

逐渐旋律变得轻快,低高音色像是有人在唱,众人脑海里,莫名的回想起,心中初初认识之人,竟有一种情窦初开的感觉。

蔡邕闭着眼睛,手在摇,白须胜雪,身体随着音色轻晃动,仿佛投入了往事之中。

王允、杨彪不禁拿起酒杯,抿了几口后,脑袋上昂。卢植、朱儁、皇甫嵩不觉哼着声音,陶醉笑着。

忽又一高音,众人心跳加快,心脏欲要跳出。就像回到那日,想要捉住恋人之手,与之长相厮守。

后来,沉音连绵不绝,像是在心中慢敲。

慢慢地,曲终了。

席中之人,无不还在陶醉。安静得吓人,好似都在沉醉于往事当中的美好,不愿醒来。

在院后,一女子轻轻走来,她一张鹅蛋粉脸,迷人大眼睛顾盼有神,粉面红唇,身量高挑苗条,上身一件翠绿缎子锦袄,绣了一些淡黄花纹,系一条藕丝缎裙。整个人好似一朵幽静的莲花,端庄清雅。

女子躲着靓丽身影,悄悄望去。文翰刚好抬头,与之相视,为其惊艳,随即镇定情绪,向女子笑了笑。女子好似一只被惊吓的兔子,忽又缩了回去,消失不见。

这时,不知谁先从曲音撩起的往事中醒来,拍起手掌。掌声将席中众人带回现实,亦拍着手掌,为此曲喝彩。

“好好好!不凡,不知此曲何名。曲中又有何故事?”

蔡邕连声称好,对文翰欣赏无比,连称呼也变得亲热。对此,文翰受宠若惊,谦虚施礼后,朗声说道。

“此曲名为梁祝。乃是小生故乡一对情人,男女之姓,其中女子家中,因豪强所逼,父要嫁女,棒打鸳鸯。豪强更逼死,女子爱人。想让女子死心塌地出嫁。女子不知爱人已死,为了父亲,答应出嫁。

后来又在出嫁途中得知,爱人死因,伤心欲绝,来到男子墓中,哭得来崩地裂,最后消失踪影。不知生死。传说,女子与男子化作了蝴蝶,从此长相厮守,不再分离。”

蔡邕听到其故事,沉寂下来,回想刚才那曲音,仿佛看到其故事画面。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好似在为其叹惜。

“少年郎小小年纪,琴艺绝伦,当是雅士。不知姓名如何,趁此机会不如介绍一番,也让吾等好生认识汝一番。”

王允捂着胡须,笑着说道。虽然一开始,他因文翰与那何屠夫为之一席,知其二人关系不浅,对文翰生了不快之意。但王允爱其才,见文翰礼节到位,又是谦虚,对文翰也来了兴趣。

文翰知王允乃当世大儒,注重礼节。

当下文翰郑重施礼,神态毕恭毕敬。

“小生姓文名翰,字不凡。小小琴艺,只是略懂,上不了大堂,当不了雅士之称。”

“文不凡…莫是那望月楼题诗之狂人。传闻汝不是疯了吗?哈哈哈…也是,汝那诗歌虽有意境,却又跋扈嚣张,说不定是得罪了人,才会被人传汝发疯。”

王允在那自说自答,不过看其语气,对文翰并无因此厌恶。席中有些人听到文翰身份,态度明显变了,脸色阴沉了起来,投向文翰的目光满是恶意。只不过碍于,文翰身旁的何进,一些人不敢出言挑衅。

文翰对此只是平淡一笑,身膀挺直,耸立在那。这幅悠然自得的神态,更激起某些人的不满,在席位窃窃私语,好像在骂文翰不识时务。

“哎。汝等怎如此心胸狭窄。世人皆有言论,这文不凡说的既是事实,非是颠倒黑白。若是有理,吾等便应虚心接受。寒门之人,饱受打压,这是不争事实。吾与蔡飞白也想过为那些出身卑微但有才学的寒士,开辟一条新道。

有才者,无论身份,皆可仕官。怕就怕,心思不正,上位后却是做些祸害朝纲的事情。”

王允开口为文翰说话,但他说着说着却把目光投向何进。何进皱了皱眉头,翻着白眼,却不能发作,只在心里晦气暗道。

“这王子师,真是不知好歹。三番四次地针对吾,不要给吾逮到机会,否则定要汝难看!”

王允在洛阳城有一定名声,那些人见他出来说话,也不好再私下言论,住了嘴不再理睬文翰。王允与蔡邕一同把文翰拉到一席,聊着天,像是有拉拢文翰之意。

这群儒生竟光明正大地挖他墙脚,何进看在眼里,脸色越来越难看,恨不得马上带文翰离开。曹操见其神色,心神领会,走到一旁,又用了些理由,把文翰拉了回来。文翰向何进报以苦笑,解释其盛情难却。

何进见文翰回来,脸色好了许多。也知其苦衷,本他心胸也无这么狭窄,只是刚才被那王允气到。不过,这也给何进敲了警钟,文翰多才懂礼,只是碍于出身,没有舞台让其发挥。若是文翰出身豪门,怕现地位定会不差。何进自问对文翰当真不够注重,文翰做了幕僚后,大功小功立了不少,何进都没有怎么赞赏。

当下,何进便下定决心,要对文翰做些拉拢,给其一些官职。让文翰更尽心尽力地,死心塌地为他所用。

这时,蔡邕又站了起来。他每次设宴都有惯例,会出一些题目,让众人想些诗赋。今天是他生辰,当然也不例外。

众人都知蔡邕有次习惯,那些士子早有准备,这也是他们来此参加宴席的目的,想要作些诗赋博得一些贵人欣赏,让自己仕途一帆风顺。

“哈哈。诸位都是有才识之士,今日老夫生辰,开怀欢乐,怎可少了诗赋。不如就让老夫出题,诸位作诗,看谁能才高八斗,如何啊?”

士子们听蔡邕说话,连忙附和说好。王允和杨彪两人也扶着胡须,颇为期待,今日有无大作出现。卢植、朱儁、皇甫嵩虽是军中武官,但也同是儒士,文学不差,也是拍手称好,让蔡邕快快出题。

“好。竟然诸位同意,老夫便出题了。”

蔡邕沉吟一会,想好题目,缓缓说道。

“今日过后,老夫已到花甲之年。数月前老夫归乡祭祖,途中见其桃花盛开,便想归隐山林,过些逍遥日子。心中有感而发,却学识有限,作不出一些好诗词。不如诸位,替老夫想想,聚诸位才识,替老夫完了当日一遗憾。”

第五十一章 文雅才

蔡邕说后,便坐了下来。场中一片寂静,士子们都在低头沉思。王允、杨彪、卢植、朱儁、皇甫嵩这几位有名的老才子,亦是在想。

蔡邕题中画面,桃花开遍,山景美丽。蔡邕题里也有着深意,他这抒发对宦官执政不满,生了归隐之意。想要在山色美景中,潇洒过完余生。

一些士子想到,吟了出来,不过却是不庸不俗,并不出彩。然后,卢植想到一诗,不过诗中只有山色,没有蔡邕想要表达的意境。不过,也是上乘之作,赢得了一片掌声。

后来王允,亦想了一诗,意境景色都有了,只是少了一份潇洒之意。不过,这不能说王子师没有能耐,只能说蔡邕之题甚是难符。

蔡邕也知此题出得难了,笑着说:“子师这诗,已最接近老夫当日心中感受。已能堪称大作。老夫,在此谢过子师赠诗之情。”

“哎。蔡中郎汝这未免太过独断,这望月楼狂人在此,尚未开口,怎能就说吾之诗最是接近呢。”

王允说着,引着众人的目光投向了文翰。文翰正闭眼思索,听到王允说起自己,睁开了眼睛,又在何进的示意下,走了出去。

“小生确有一诗,不过只是凡文俗意,就不知能不能符合蔡中郎心意。”

“哈哈。不凡汝竟管吟诗。在席之人,多是沉吟文学许久,才识非凡。即使汝这诗略有不足,诸位也是能够谅解。毕竟汝还年轻,接触日子没吾等这些老家伙的时间长。”

蔡邕以为文翰怕丢了脸面,不由笑着让其放心。

文翰正了正脸色,脚步轻盈地走了起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奸臣前;权政把弄奸臣趣,酒盏花枝老臣缘。

若将奸臣比老臣,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权政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文翰将一些诗句稍微改了,其中奸臣暗指宦官,老臣暗指蔡邕。诗中说了,蔡邕洁身自爱,不愿与宦官狼狈为奸,令愿酒醉山林,偷得半日闲乐,潇洒自得。

席中人个个听得如痴如醉,蔡邕好似回到当日,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