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心险恶,虚实难辨!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主公若求援刘玄德,实为自取其祸也!”

王累乃西川名士,且深得民望,刘璋平日对其亦礼让三分。刘璋压了压怒火,遂即回复道。

“不然。我结好刘玄德,实yù借其力,拒文不凡也。一旦文不凡退兵,我即遣其出川,绝不会任由其在西川逗留半刻!王从事你不必多虑!”

“主公想得未必太过理所当然。刘备乃世之枭雄,先年入徐州,名义上乃助陶谦抵抗曹操,后陶谦一死,刘备便立即夺取徐州!后随袁绍,不顾曹袁两家正值大战时期,背而弃之,远走荆州。刘景升为人仁善,因见刘备多有仁义之名,故而接纳之,但岂又想到,当其逝世不久,刘备便强夺荆州,更令人心寒的是,荆州文武竟皆对其倾心而投。公子刘琦,表面虽为荆州之主,但谁人不知,其实乃刘备手中傀儡!!!

刘琦生xìng虽是懦弱,却非愚昧,但竟然甘愿受刘备摆布。可见刘备深通迷惑人心之道,心术如此高明,主公安可同处乎!?今若召来,西川休矣!!!”

王累字字铮铮,如重锤猛敲刘璋之心。刘璋听得脸色连变,心中不觉荡起几分悚然。就在此时,法正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踏步出席而道。

“人心隔肚皮,岂可一言道尽!王从事所言,皆是片面之词,不可深信!昔日刘皇叔入驻徐州,皆因陶谦部下害死曹操老父,曹操yù要屠杀徐州生灵,以泄其私恨,刘皇叔不愿徐州生灵涂炭,方而暂居陶谦麾下。后陶谦病危,三番四次让位于刘皇叔,刘皇叔皆不接受,直至曹操压境,徐州群龙无首,方肯受之!临危受命,乃天地常理,如何见得其玩弄心术!

刘皇叔后投袁绍,因见其无救国之心,故而弃之,当时受曹、袁两家追杀,几乎丧命!刘皇叔为义尚不惜命,岂是叛逆之人!!?

又者,刘皇叔投于刘景升麾下,据守新野,保荆州门户,兵微势薄,却于其众忠义之士,舍命抵挡两拨曹军,令曹操闻风丧胆,不可窥视荆州!若非刘皇叔,荆州早落于曹操之手,基业不保,如何轮到刘琦今日风光。刘琦自然视其为再生父母,愿听从左右。此乃刘皇叔以义服人也!更何况,刘皇叔yù夺荆州,凭其麾下班底,声望军威,何须摆弄心术,纵使其统领荆州,荆州上下亦绝不会有人反对!”

第八百三十三章 刘备戏作法正(上)

【网。。】法正言辞锋利,说得王累一时间无言以对刘璋听言,更是笃定下来,大笑道

“孝直所言极是,我与玄德乃同族弟兄,玄德岂会贪图我之基业!就依孟庆先前之计,请援荆州,解我蜀地大难!!!”

刘璋当即定下主意,王累、黄权脸色刹地变得苍白,急声齐呼道

“主公!!!”

刘璋暴瞪双目,厉声喝叱道

“我意已决,休得再言!违令者,斩!!!”

刘璋喝毕,遂便教人推二人出殿,王累、黄权谏言不止,刘璋却是置若不闻,遂命法正即日收拾行装,赍赶往荆州去见刘备

话说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下,终得之荆襄七郡,其势崛越壮大,奋发图强,麾下谋臣,施计稳定社稷,安抚姓,开粮仓,结贤纳士麾下诸将或是招兵买马,或是操练兵士诸葛亮坐镇大局,无论政务或是军务,皆倾身而赴,荆州在诸葛亮这旷世奇才的管辖下,如升起之皓阳,蒸蒸日上

某日,刘备于府宅密室内,正与数个细作议事

“我那贤侄近日如何?可有与出格之事?”

刘备目光阴鸷,冷然而问其中一个细作回禀道

“禀主公!刘琦仍旧沉迷于酒色之中,乐不忘返,且多与府中仆人、侍女有言,盛赞主公之德,说主公乃是其再生父母,当应一生敬重之荆州武中唯有黄忠、蒯氏兄弟与其接触,但刘琦精力全在玩乐上,对三人皆是冷落而待”

刘备听言,心中默默地记住那三人之名,遂又说道

“好!你等继续监视着我那贤侄,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回报!”

“偌!!!”

那数个细作齐声回应,遂在刘备的示意下,纷纷隐秘而出少顷,刘备刚走出密室,便听得一护卫来报,诸葛亮求见刘备脸色一喜,急急便往大厅奔去

刘备来到大厅,见诸葛亮正闭目养神,拂扇而立,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不觉心平气定的感觉,颇有几分世外高人的姿态

刘备神色一凝,即堆起笑容,迎向诸葛亮刘备刚是走近,诸葛亮便缓缓地张开眼睛,拱拜道

“孔明见过主公!”

“哈哈,孔明不必多礼…xiashuyd。。…你我虽是君臣,但我却视如我足,若无你倾心辅佐,我岂有今日之境”

刘备笑容可掬,执起诸葛亮的礼毕,两人分主次坐定,诸葛亮凝声而道

“据细作回报,不凡大动兵戈,调配兵马,于河内、河东聚集十五万重兵把守,此实为防曹操,又于上庸、东川境界调集三万兵马据守,此意在堵我军进入蜀地

若亮所料无误,不凡这一连布局,皆为其征伐蜀地而做准备不出三日,必有细作来报,不凡在东川大聚兵马!”

“什么!!不凡竟欲攻占蜀地,这可如何是好!?”

刘备大惊失色,蜀地乃诸葛亮为其谋划蓝图中重中之重,毕竟荆州四面处敌,非是久据之地,除非刘备能得之蜀地,否则绝不可能成就夺取天下的根基!

刘备话音刚落,忽有一将士急冲入府,跪地报道

“报!!据探回报,不凡于东川大聚兵马,大有攻伐蜀地之意!!!”

诸葛亮未料先知,果真猜中了翰图谋蜀地之意刘备如有燃眉之急,正是踌躇不定诸葛亮却是平淡而笑,轻拂鹅毛扇说道

“主公何须着急,不凡出兵蜀地,对主公来说,可谓是利而无一害”

刘备猛地瞪大眼目,连忙急问道

“孔明此话怎讲?”

“不凡深知时下天下五方势力,以刘璋势力最弱,若其能占得蜀地,便可聚以大势与曹操抗衡他对蜀地势在必得,起兵之数,少则十万,多则十五万余!如此一来,以刘璋的脾性必然惊慌失措,恐惧难安

而早前我等早得西川名士孟庆暗投,时下正是其献与西川与主公的大好时机依亮之见,五日之内,刘璋所派的来使必到荆州主公只需做好入川的准备便是!”

“孔明一语道醒梦中人也!若非你言,我还未醒悟!”

刘备听言欣喜若狂,眼中尽是毫不掩饰地大喜之色只要得到蜀地,他刘玄德颠簸流离如此多年,终于建起夺天下的根基,拥有一统天下的势力!这让刘备如何不能兴奋!!

诸葛亮淡然一笑,遂又教道刘备如此如此

却说法正离开益州,取密道赶往荆州,来见刘备刘备听得益州来使来到,心中大喜,不过诸葛亮早前却有吩咐,刘备故作平静,命人召见法正法正来到大殿,参拜已毕,暗暗量着刘备,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番他来荆州,亦要考察一番刘备,看其是否果真是仁义之君,才决定是否暗投于其麾下

法正呈上信刘备急拆封,仔细视之

信如此

“族弟刘璋,久闻族兄仁义无双,深得民望但怨蜀道崎岖,未及赍贡,弟虽有与兄相见之心,却难行之,甚切惶愧弟常闻族兄,凡事以义为先,昔年多救于外族之人,况宗族乎?今不凡在西北,旦夕兴兵,欲要侵犯蜀地境界,甚不自安专遣人奉拜见,上乞君听倘兄念同宗之情,顾足之义,即日当兴师举兵,援我蜀地,剿灭狂寇望你我兄弟,永为唇齿,自有重酬!”

刘备虽早知信中大概内容,不过还是故装大惊,失声大呼道

“冠军侯竟欲图谋蜀地!!他在西北富贵已极,尚要贪图他人领土,实在无耻!!”

刘备怒不可及,张飞即出席喝道

“兄长息怒,当初俺杀不得那不凡,后悔莫及,时下正是大好良机!俺只需八千铁骑便可破其军,擒住那不凡,交予兄长处置!!”

“三弟!!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不凡冒险进入荆州,我等故而有机可乘,时下不凡却有雄兵巨师保护,且麾下悍将多若繁星,岂是这般容易杀得!兹事体大,当应从长计议!!”

潘凤见张飞不顾大局,只知逞匹夫之勇,当即厉声喝斥道张飞环眼一瞪,甚是不服气,这时诸葛亮亦出席而谏

“二将军所言是理何况时今荆州刚稳,曹操盘踞中原,对荆州虎视眈眈,只怕主公这边刚调拨兵马援救蜀地,那边曹操便起兵杀来若无万全之策,主公切莫轻举妄动,否则必遭灭顶大祸!”

刘备听言,脸色连变法正一旁细细听着,亦不发言少顷,刘备神色一凝,向法正柔声说道

“还请法祭酒屈身在我府中歇息数日,容我与众臣谨慎商议,再与你答复不过备向你保证,备绝不是那见死不救无义之辈但凡计议定落,必起兵救援蜀地!”

“皇叔大义,如此正便静心等候佳音“

法正谦卑施落一礼,便告辞而去刘备继续与众臣商议,直到黑夜,议席方才结束

夜里,法正用膳毕,因心中有事,寝不成寐法正离开房舍,迈步散心忽然法正听得一阵吵杂声,隐隐好似听到刘备不知与谁在议论有关出兵蜀地之事法正心里好奇,隐蔽一处细细听之

“兄长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昔年高祖正于蜀地起势,而后得天下今那刘季玉竟然发信求援,不正是趁机夺之的大好时机!?兄长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二弟此言差矣,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得而动摇乎?”

“哎!哥哥仁义布于四海,不畏强权,敢于向那曹操、孙策叫板,天下谁人不倾服哥哥!?哥哥若去蜀中,必得蜀中贤士相辅!!”

法正脸色连连变化,原来是刘潘张兄弟三人正在商议房舍内停顿一会,又听有人说道

“三弟所言甚是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但其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加之不凡大军压境,蜀中人心离散,皆欲有大能耐之人统领蜀地,力挽狂澜

兄长若能取得西川为基,然后北图汉中,近收蜀地,根基建立,日后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我岂不知这般道理!奈何刘季玉与备同宗,若趁乱取之,恐天下人唾骂,说我刘玄德无情无义,恶毒如蛇!”

“兄长!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成就不世功业今若不取,以不凡大军之精锐,不出三年,蜀地尽落其,即时兄长悔之晚矣!!”

“放肆!!!你欲陷我于不仁不义呼!!!我刘玄德宁死亦不做无义之举!!!”

“兄长!!(哥哥!!)”

房舍内,一阵吵闹后,遂安静下来然后又是长叹声后,渐渐传来一阵阵的痛哭之声法正脸色一变,这哭声他认得乃是刘备之声后来又听潘凤、张飞连劝不止刘备哭声不绝,哭得煞是悲痛

第八百三十四章 刘备戏作法正(中)

法正此时思绪万分,忽然背后传来一人声音

“孝直可知我家主公哭的缘故么?”

法正吓了一惊,转身望去,正是诸葛亮法正神色一凝,连忙作礼应道

“某实不知若先生方便,还望先生道与我知”

诸葛亮脸上亦露出几分悲痛之色,仰头长叹一声而道

“有何难见?我主刘玄德一生为国,奈何时运不济,大半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如今汉室皇威尽失,国不将国曹贼势顶天下,操控社稷,当今圣上如同傀儡,苟且偷生各地诸侯,只顾其辖地,不理朝廷试问天下除了我家主公外,还有何方忠杰义士敢为汉室喊一声不平!?

今我家主公虽得荆州,但荆州四面处地,非是安身之地若我家主公能得之蜀地,建立根基,大事济也收取中原,匡扶汉室,平定乱贼,指日可待

但仔细想来,益州刘璋是我家主公之弟,一般都是汉朝骨肉,若要兴兵去取他城池时,恐被世人唾骂其恶毒不仁若要不取,蜀地落于他人之,即时天下再无忠国义士,眼见刘氏天下将于被外人分割,因此泪出痛肠”

诸葛亮说罢,触动衷肠,捶胸顿足,竟亦放声大哭法正听得口齿颤,直道自己不识明主,当即跪下

“先生且休烦恼,今日某非卖主求荣,今识得皇叔大仁大义,不敢不披沥肝胆,竭力效忠!!”

诸葛亮听言大喜,遂引法正来见刘备刘备具听前事,急执起法正之说道

“久仰孝直英名,今若得你投,实若高祖得萧何也!”

法正顿首谢礼,凝声而道

“蜀中小吏,何足道哉!所谓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今正能投于皇叔麾下,实乃三生有之也!”

法正说毕,当即将他与孟达私密暗许益州之事告之刘备,刘备听言,脸色一连变化,叹声而道

“备一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每每想起未尝不伤感而叹息所谓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若能得之蜀中,我便可成夺天下之根基时下非不欲取,奈何刘季玉与备乃同宗,实不忍相图”

法正双目迸发晶亮光华,铮铮,发言又道

“正观荆州,东有孙策,常怀虎踞之心,北有曹操,每欲鲸吞之意,绝非可久恋之地也益州乃天府之国,帝王之地,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且脾性懦弱胆小,受人窥视,此业不久必属他人眼下大好良机,实为天意也,万不可错失!!”

刘备表面犹豫不定,但心里却是听得心花怒放,故装为难而道

“话虽如此,但备闻蜀道崎岖,千山万水,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联辔纵使万大军,亦难破之固备欲取之,又有何良策?”

“皇叔不必多虑,正与孟达愿为内应,即时有我两人暗中相助,皇叔何惧蜀中崎岖!?”

事已至此,但刘备却心中自有一番思量,拱谢道

“孝直之心,我已知也,尚容商议”

刘备此言一出,就连诸葛亮、潘凤、张飞亦是脸色剧变,一脸不明所以然法正却以为刘备是因其仁义而犹豫不决,故不相逼,作揖告退刘备命诸葛亮亲送法正回去

两人离开后,刘备独坐沉吟少时,潘凤终于忍耐不住,出声而道

“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兄长高明,为何却如此多疑耶?”

刘备脸色淡然,目光徐徐转向潘凤道

“以二弟之意,又当何如?”

“就如那法孝直之言,荆州东有孙策,北有曹操,西有翰,难以得志蜀地户口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法正、孟达愿为内助,此乃天赐良机也何必疑哉?”

刘备暂不作答,一双大耳静听着门外动静,当他听得一阵脚步缓缓传来,心里一喜,这才说道

“无论若何,刘季玉乃我同宗之弟,此乃不可变之事实我虽望能成以根基,匡扶汉室,以救天下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但这却不是我可侵人土地之理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我实不忍也!”

潘凤听言大惊,心里泛起道道涟漪,沉寂一会,叹气而道

“兄长大义如此,弟实在惶恐,羞愧难挡!!!”

潘凤话音刚落,张飞却忍耐不住,瓮声瓮气喝道

“哥哥你何必如此瞻前顾后,若蜀地被那不凡所夺,到时荆州亦被曹操、孙策出兵侵犯,若荆州不保,我等又该如何是好呐!?”

“若真如此,亦是天意也我一生只知仁义,但凡有缺,宁死不行!!!”

刘备义正言辞,说得就连张飞这般莽夫,亦是哑口无言在门外的诸葛亮听得仔细,心中澎湃,庆幸自己追随了一个这般仁义的明主

诸葛亮推门而入,淡然笑道

“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时下天下正值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但若过于拘执仁义,亦寸步不可行矣主公宜从权变,以兵为锋,仁为根本,实为汤、武之道也

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扫荡乱贼,匡扶汉室,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