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此时,五、六艘快船倏然驶来,各艘船上箭矢乱射。典韦见状,连忙止住去势,潜入水中躲避。糜竺眼见潘凤坠落江中,心急如焚,连忙喝令兵士将船驶去,七、八名荆州兵士跳入江中,迅速将潘凤救起。糜竺急急赶去看望,见潘凤浑身血迹斑斑,大大小小血口无数,特别有两道血痕,狰狞得让人不禁吸了一口凉气。此时潘凤已昏厥过去,多日的恶战,还有体力的耗竭,使这个如钢铁般的硬汉,亦不得不倒了下来。同时间,张飞亦被另一艘船上的糜芳命兵士救起。张飞并无与许褚拼死而战,身上伤势虽是严重,但亦还能保持神识。

在对岸上的曹仁引兵赶至,见潘凤、张飞皆被人救上船上,脸色剧变,连忙喝令兵士登船去追。曹仁话音刚落,一兵士慌乱赶来,急声而道。

“报!军内大半船只都被魏王调走,剩余的船只大多都被兵士强硬夺了,逃去江中,以避火势。此时仅剩下不到三、四艘船只,将军可尚要去追?”

曹仁听言,虎目刹地瞪得斗大,浑身如冒起火焰,气得怒吼不已,当即亲自领着张颌、于禁等将士还有五六十名精兵,登上四艘小船,火速地追向糜竺、糜芳的船队。曹仁迅速登上船后,忽然典韦恶气腾腾地冲了过来,船上将士皆脸色一变,迅速让开。典韦跳上船上,浑身杀气凌然,同时间许褚亦登上另一艘船上。曹仁迅速下令,各船快驶,四艘小船如若脱弦之矢,向荆州军船队飙飞过去。

糜竺、糜芳眼见魏军驶船追来,连忙令各船兵士发箭拦阻。只见一波波的快疾的箭雨落下,使得那四艘魏军小船难以靠近。曹仁等魏将在各船上纷纷拨起兵器抵挡,见荆州军小船渐渐远去,各个气得火冒三丈,怒吼不已。

且说,曹操在襄江上一路紧追诸葛亮,将要追到江岸。忽然郭嘉恍然醒悟过来,急向曹操说道。

“不好!又中了诸葛村夫奸计也!此时我军所处高山被大火所覆盖,潘、张等人必会趁机逃脱。大王调走了不少船只,且兵士混乱,必会夺船逃到江上避火。倘若诸葛亮早就暗中派人接应,恐怕曹将军并无太多船只可用,将其追回!!”

曹操听言,一双凶煞的细目刹地睁大,气得如同一座将欲爆发的火山,当即连忙喝令兵士调转船头而回。诸葛亮不慌不忙地停船靠岸,登上岸边,见曹操已驶船回去,轻摇手中鹅毛扇,眼神不起丝毫涟漪,淡然地默默看着。

天色渐渐发白,夜色褪去。此时,已到了拂晓时分。曹操回途中,正遇着曹仁的船队,曹操一见,连忙在船上扯声高喝。

“子孝可让那潘无双、张翼德逃脱耶!?”

曹仁在船上一听,脸色刹地一沉,跪伏在地,张颌、于禁等一众魏将亦纷纷跪下,并声具告前事,纷纷请罪。曹操闻言,气得怒吼不止,状若癫疯。那一声声咆哮,震荡于襄江之内。

少时,曹操怒火稍减。郭嘉一双皓目内,神色复杂,带有几分惋惜而道。

“大王,眼下潘无双、张翼德已经逃脱。我军兵力空虚,这襄江之水不需十日便会褪去,到时只怕难以抵挡诸葛亮的荆州大军。况且我军恶战连连,襄阳战事持续近有半年之久,将士皆以疲惫不堪,兖、徐两州,亦是刚刚平稳,不宜再持战事。大王权且撤军而回,班师回朝,待兵士养精蓄锐,粮食齐备之时,再做图谋。”

曹操闻言,细密一眯,心里一想,他原初率领近十五万雄军,眼下却仅剩下不到万余,滔天的怒火又再其心中汹腾起来。贾诩、荀攸见状亦纷纷来劝。诸将亦皆跪下苦劝。曹操这才死死地止住心中的躁动,下令诸军撤往樊城,歇息数日,再班师回朝。

曹操号令一落,擂鼓鸣金声随即响起,在襄江上各艘魏军船只听得,迅速地集聚在一起,各员将校整备完毕。魏军船队,徐徐地驶向樊城方向。

至此,襄阳战事终于暂一告落。曹操当初起兵十五万余,意气风发,联合东吴孙氏欲要一举歼灭诸葛亮所率的荆州军,攻略荆州。但却无料到,孙策竟与诸葛亮暗中私通,忽然背弃盟约,偷袭徐、兖两州。徐、兖两州几乎被孙策、周瑜攻略,幸好曹操赶援及时,平定了祸乱,更是将孙策诛杀,击退了周瑜所率的东吴大军。虽是如此,但曹操亦耗损了大量的兵力,更折损了曹洪这一心腹大将。

再者后来,曹操率军转战襄阳,赶来救援郭嘉的于襄阳作战的大军。不料当时郭嘉已中了诸葛亮的奸计,襄阳城内一战,郭嘉大损兵马,甚至失去了双腿,若非曹操赶援及时,恐怕郭嘉将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之后,郭嘉虽失去双腿,大败于诸葛亮之手,但却并无因此颓废,更思出了一条高深绝伦的计谋,瞒过了诸葛亮,使得三万荆州军几乎淹死在襄江之下。潘凤、张飞二人更成为了魏军的砧板鱼肉。曹操本欲借此使诸葛亮投鼠忌器,但无料到,在曹操自以为得志,想诸葛亮无计可施,束手就擒之时。变故又生,东风忽来,一场诡异地火雨降落,使得魏军大乱,潘凤、张飞拼死逃脱。最终曹操不得不收军撤走,结束持续近有半年之久的襄阳战事。

且说诸葛亮于岸边接应糜竺、糜芳的船队后,见潘凤、张飞虽伤势严重,但所幸性命无碍。诸葛亮当即下令,撤兵收军。待诸葛亮回到襄阳后,速命医者来治疗,得知潘凤、张飞只需静养数月,伤势便可复合。荆州一众文武听言,方才落下心头大石。

时间流逝,如同白驹过隙。半月后,诸葛亮于襄阳,将后续各事安置皆定。曹操撤回樊城之后,并无再起兵之意,其间两军于襄江上,互换俘虏。诸葛亮以李典等魏军将士,从曹操手上换回了潘平。之后,曹操在樊城歇息些许日子,班师回朝。

诸葛亮见曹操撤回洛阳,遂聚合荆州一众文武于大殿内议事。只见诸葛亮坐于高堂,一众荆州文武施礼毕,诸葛亮脸色淡然,轻摇鹅毛扇道。

“幸赖诸公齐心协力,曹老贼已撤回洛阳,其近年兵力耗损极大,一年内难以再起战事,染指荆州。主公远走西川已久,我等亦是开始着手准备,入川之事。益州乃天府之国,昔年高祖正应得此福地,方才得以建造帝业,开创大汉王朝。倘若主公可得之益州四十一州,在集合荆襄之众,便可建立夺天下之根基。即时我等南联江东孙氏,西抗河东文氏,北伐中原曹魏,徐徐图之,主公帝业可成矣!!”

诸葛亮字字铮铮,一众荆州文武听得意气顿生心头,无不脸上涌起欣喜之色。不过马良却是皱着眉头,出席作揖而道。

“话虽如此。但眼下局势对我军尚且还是极其不利。曹老贼虽撤军而退,但其麾下尚有不少兵马屯于樊城,对荆州虎视眈眈。且江东孙氏虽与我军有盟约,但其亦在长沙、桂阳之地大肆屯兵,窥视南郡、江夏之地。同时,文不凡又命其结拜义弟徐公明屯兵三万于上庸境界,提防我荆州兵马入川。此三方势力,将荆州死死困住,我等如何筹备入川事宜!?”

马良此言一落,一众荆州文武听言,皆脸色一变,不少人露出忐忑之色。诸葛亮听言,灿然一笑,不慌不忙而道。

“季常不必过虑。曹操大损兵马,虽于樊城屯兵,但却不敢贸然而动。至于江东孙氏,眼下孙伯符丧命于曹老贼之手,江东一片大乱,人心惶惶,自顾不暇,纵使我军在此时入川,他等欲要攻取南郡、江夏,亦是有心无力。如此一来,即时只需留一员神勇大将把守荆州,便可力保无失。当下局势,曹魏兵力大损,东吴内局不稳,正是我等入川的大好时机,否则待时日一过,两方势力皆养成气力,悔不及也。至于那徐公明,若亮所料无误,不需多久,其必会撤出上庸境界!”

诸葛亮胸有成竹,说得马良连连诧异不止。且说诸葛亮话音刚落,忽有一员兵士风尘仆仆,急急来报。原来这兵士乃是刘备从西川遣来回报战况的使者。

当下这来使施礼毕,立即将西川战事一一道出,言刘季玉已死,被西北大将赵子龙所杀,如今西川诸臣,皆投诚于刘备麾下。刘备尽得西川大权,在西川诸臣拥护下,暂领益州牧之职。同时西川与西北两军恶战连连,两军耗损极大,文不凡暂止战事,退回安汉。时年南蛮王孟获造反,刘备为暂稳局势,割让梓潼、巴中两郡。当下正欲请诸葛亮派兵望西川救援,稳定西川局势。

此报一落,荆州诸臣脸色各变,有欣喜若狂的,亦有忧虑踌躇的。诸葛亮闻报,嘴角笑容缓缓翘开,凝声而道。

“蒙苍天保佑,主公终得益州,益州乃兵家必争之地,非乱世之主不可居之。如今只要平定益州乱势,主公霸业之根基便成矣!”

诸葛亮言未绝,孙乾踏步而出,眉头深锁而道。

“可眼下主公于益州兵力微薄,虽对南蛮暂且忍让,割之梓潼、巴中二郡,但南蛮毕竟是外族之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怕其贪心不足,不久便会染指益州其余郡县。军师宜速发援军,赶往益州救援!”

“公佑所言极是。南蛮之民,素来不尊我大汉朝廷,人多不习王化,当速速除之,将其驱逐出益州之地。可眼下我荆州受多方势力所困,根本无路可行。不知军师可有计策?”

孙乾说毕,伊籍便出席附和。诸葛亮毫无急色,轻轻摇摆手中鹅毛扇,向席下一众文武说道。

“南蛮之事,不需过急,自有他人为我等将其驱赶。”

马良听言,脸色一怔,加之又回想起刚才诸葛亮断定徐晃定会撤离上庸境界,当即加以推算,立即察觉到一丝蛛丝马迹,连忙张口出言问道。

“冠军侯文不凡素来对异族之人极其憎恨,欲要除之而后快。昔年西、北羌胡几乎被文不凡剿灭殆尽。莫非军师料定,文不凡为伐南蛮,放弃对我荆州的围困之势,将会将徐公明于上庸境界的三万兵马调离!?”

第九百七十三章 乌桓造反(上)

诸葛亮听马良这一分析,皓目刹地射出两道精光,心中暗暗称叹,颔首而道。

“知我者,莫若季常也!季常所言正是我心中之意。文不凡对异族之人,素来以暴而治之,将其屈服于麾下。时年在西北之地的西、北胡民,皆被文不凡驱为苦力,沦为奴隶。故而天下各地异族之人,无不对文不凡又怕又恨。倘若文不凡起兵讨伐南蛮,势必遭南蛮拼死而抗。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即时我等于荆州蓄势待发,待文不凡与南蛮两败俱伤,再倾势而攻,如此一来,不但可将南蛮驱逐出境外,亦可收复梓潼、巴中两郡,平定益州乱势!”

马良闻言,脸色连变,不禁惊呼而道。

“此实乃一石二鸟之计也,军师高智,良实不及军师万分之一!”

“哎!季常不可妄自菲薄。你心性谨慎,且有急智,识得随机应变,到时我出兵西川,荆州这里还需多多依仗季常。”

诸葛亮把扇一招,柔声而道,似乎对马良极为赏识。马良听得心花怒放,拱手作揖拜谢。

“幸蒙军师如此赏识。良必尽心竭力,不负军师厚望!”

诸葛亮料定徐晃必将撤出上庸境界,当下于一众荆州文武各做调令,整备兵士,调集粮草辎重,以备不久后的西川战事。荆州文武纷纷接令,遂各自安排,置办诸葛亮所吩咐之事。

且说曹操班师回朝,刚回到洛阳城内,忽有快骑回报,报之在数月前与乌桓之战事。

原来在数月前,乌桓听闻曹操出兵荆州,江东孙氏忽然偷袭徐、兖两州。乌桓之主,蹋顿单于以为中原即将大乱,尽起族中兵士,于平州造反。蹋顿单于率领近十五万乌桓兵,长驱直入,连破关口,将要杀到幽州境界。

幽州牧曹昂,速派使者望洛阳报信,荀彧得知,速报往曹操。曹操当时刚平定徐州祸乱,听闻乌桓造反,雷霆震怒,速令人回报荀彧,于幽、冀两州聚集三万兵马,由其膝下曹昂、曹丕二子统领,讨伐乌桓叛军。同时又令曹纯,拔三千虎豹骑前去助战。

却说曹丕于冀州听令,立马聚集一万精兵,赶往幽州境界,与其兄曹昂麾下二万幽州兵并合,与乌桓相抗于白狼山下。

且看于数月前,在白狼山下战事。当时尚是春季,细雨绵绵,乌桓十五万兵马于白狼山上结营下寨,数十营寨漫山遍野相连,煞是令人心骇。

曹昂与曹丕聚兵三万把守关口,蹋顿单于使前队搦战,辱骂百端。曹昂见军心动摇,知其二弟曹丕素来多谋,便与之问计。曹丕一双晶亮的枭目烁烁发光,似乎并无因乌桓的人多势众,而有半分惧色,反而眼中尽是欲要借此立功的强烈欲望。曹丕当下教其兄,乌桓之人虽是彪悍,但却不识用谋,不过一群蛮民,若与之正面厮杀,乃下策也。当下便先任其放肆,静待时机。曹昂听言,亦觉得是理,遂传令诸军塞耳休听,不许出迎。随即曹昂又亲自遍历诸关隘口,抚慰将士,以稳军心,皆令坚守。

诸军见曹昂亲临,渐渐地亦安稳下来,军心稳定。曹丕默默地在曹昂身后追随,见曹昂颇得人心,眼神不时会散发出一丝阴狠的神色。

在曹丕的脑海话中,忽然闪过一位神采飘逸,有沉鱼落雁之貌的女子。曹丕眼色刹地一凝,口中喃喃而道。

“甄宓,你是我曹子桓的,无论谁敢把你从我手中抢走,我都定教他不得好死,纵使此人乃是我的兄长!!!”

原来自从甄宓成为曹昂之妻后,曹丕对自己的这位嫂嫂不但未有斩断情绪,更渐渐地情根深种。越是难以得到的,越是令人沉沦以致疯狂。对于曹昂横刀夺爱之事,曹丕一直怀恨在心,兄弟二人表面情如手足,但曹丕暗地里却无时不想将其兄除之而后快。当然除了甄宓这个原因外,曹丕心中的野望才是最为关键的根源。

曹昂并不知曹丕对自己起了杀害之心,对曹丕这个亲弟弟更是毫无防备。

却说乌桓之主,蹋顿单于见魏军终日不出,与魏军相抗近有两月,寸土未得,心中难免焦躁万分。

某日,蹋顿聚合麾下诸将于帐内商议。一员将士出席而道。

“汉军统将曹昂深有谋略。今大王远来攻战,自春历夏,彼之不出,实乃静观其变,以逸待劳,欲待我军之变也。愿大王察之。”

蹋顿单于听言,定眼往之,正是他麾下大将,朵毕武。蹋顿单于脸色一冷,眼中尽是不屑之色,冷声喝道。

“那曹昂不过黄毛竖子,有何谋略?不过怯敌耳。先前其屡屡败于我手,今安敢再出!!!”

蹋顿单于话音刚落,先锋凯隆临亦出席奏道。

“话虽如此。但汉军迟迟不出,我军与之相持已久,今春季已过,初夏刚临。时天气炎热,

我军十五万儿郎如处于猛火所烤,苦不堪言。倘若此时汉军乘虚来攻,如何挡之?”

蹋顿单于闻言,眉头一皱,脑念电转,沉思了一阵,遂欲传命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酷暑过后,养精蓄锐,并力进兵。诸将领命,正欲执行。

此时朵毕武眉头深锁,甚是忧虑而道。

“大王且慢,我军若动,倘魏兵趁虚而入,骤然杀至,如之奈何?”

蹋顿单于听言,冷然一笑,一双阴柔的眼眸发出阵阵寒气,冷声而道。

“汉人素来以为我等乌桓之人,只知逞凶斗狠,不识用谋,故而小觑我等。今我便教其知我厉害。即时我将派凯隆临引万余弱兵,近魏军大寨平地屯住,本王亲选八千精兵,伏于山谷之中。若曹昂知我移营,必乘势来击。即时你便详装不敌,诈败而走。倘曹昂追来,本王引兵突出,断其归路,小子可擒矣!!”

蹋顿单于此计一出,乌桓文武无不惊叹,惊为天人,纷纷贺道。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