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依元直所见,这曹孟德却有效仿强秦定国大策之意。”

“是也。大王大可先以礼待之。看这满伯宁如何道说,再做定议。”

徐庶作揖而谏,文翰遂依从徐庶之言,当夜设宴相待满宠,送归馆舍安歇。次日,文翰又于功德殿上召满宠来见。礼毕,文翰以宾礼而待满宠。满宠见文翰如此礼待,心中大喜,遂作揖秉道。

“魏唐两国自来交好。魏王差某到此,一为宣告天子诏令,二为祝贺唐王登位。三则是有一要事,望能与唐王商议。”

文翰扶须而笑,招手而道。

“哦?魏王有何要事要与孤商议?满公但说无妨。”

满宠神色一凝,遂答言道。

“魏王欲与唐王联盟,永结联好,共铲除孙、刘二家。待破得两家之后,共分疆土,誓不相侵!不知唐王意下如何?”

文翰听言,哈哈一笑,沉吟一阵,方才答道。

“幸蒙魏王如此青睐。倘若魏唐联合,又当如何起事?”

“唐王不必多虑。魏王早有计策,待时魏王当会起兵攻伐荆州,唐王则以兵临西川,首尾夹击。刘备自顾不暇,纵然诸葛孔明再有天大能耐,亦难抵挡两国之势。待时灭得刘备,西川当归唐王,而荆州自然则归魏王。刘备一灭,只剩江东孙氏一家,孤掌难鸣。到时唐王可由川地进往交州,魏王则渡江杀往江东,不出半年,天下可定矣。”

满宠当下就将荀彧之计,细细道说。文翰听了,刀目一眯,与殿下的戏志才对视一眼。戏志才暗暗颔首,以示文翰应下。文翰心中一定,遂与满宠笑道。

“如此甚好。还望满公回禀魏王,愿魏唐两家永结联好,早日平定天下乱势。此亦乃百姓之幸也。”

满宠听文翰不加思虑便是应下,不由露出些许异色。不过,文翰既然应诺,满宠自然亦乐得如此。当夜,文翰又于宫中设宴款待。到了第二日,满宠功成身退,复回洛阳禀命。

当日,满宠前脚刚走,文翰便于功德殿内,聚和一众文武议事。文翰坐于高堂,凝声而道。

“依诸公之见,魏唐联合之事,可是诈耶!?”

田丰早前已有思量,出席而道。

“魏唐同盟,对曹操却是百利而无一害。依某之见,绝非是诈。不过,曹操却有歹心,大王不得不防!”

“哦?元皓此话怎讲?”

“西川之地极为险峻,且又是天府之国。倘若魏唐齐攻刘备,刘备定以西川为重。倘若如此,我西唐势必有一番恶战。反之曹操在荆州之事,却是极易破得。只怕待曹操攻破荆州,我西唐尚在西川征战。

到时,曹操必以雷霆之势,攻伐江东,争先尽夺江东之地。倘若江东亦被曹操所得,其势力足有天下三分之二。不久之后,曹操必会自毁盟约,倾国兵力与我西唐一绝雌雄!!”

田丰一言落下,便尽道出了曹操的歹心。殿内诸臣皆是脸色大变。文翰刀目一瞪,冷声而道。

“哼。曹孟德果真狡诈如狐!!”

就在此时,文翰发觉殿下唯有戏志才带着一抹笑意,遂投眼望去。戏志才拱手作礼,笑声而道。

“既然我等已知曹孟德之歹心。大王大可不必多虑。如今我等可先遂其意,将刘备歼灭。到时,自有人会来教我等灭曹魏之策。”

文翰听言,刀目一瞪,猛地站起,好似亦有所猜得。戏志才微微颔首,遂说道如此如此。众人听之,皆是一阵诧异。原来戏志才料想,到时孙权若见刘备被两家所灭,必定会阵脚大乱,唯恐重蹈刘备覆辙。而若孙权欲想保住江东,必要联合两家其中之一。而曹孙两家乃是世仇,纵使孙权欲要相投,江东文武大多定是不愿。如此一来,孙权断然会派人急来向西唐求救。到时西唐便将计就计,先做应诺,平定西川之后,分兵三路,分别从河东、雍州、川地攻往中原。而那时曹操正举倾国之兵,欲要尽快剿灭江东孙氏,中原必是空虚。西唐军必可势如破竹,攻破中原。之后再与孙权联合,前后夹攻魏军,待破曹之后,不出三年便可铲除江东孙氏,一统江山。

戏志才不愧被誉为神智,此计一落,众人神色不一,大多者更是半信半疑。不过文翰却是对戏志才所言,极为深信,大笑不止。

至此,魏唐两国结为同盟,此事一传出,立即震动天下。

却说孙权自从平定江东之乱,铲除严白虎。江东得以两年歇息。孙权率一众文武,各操其事,奋发图强。孙权更是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江东之民,忻乐太平,无不悦喜。如今江东近有精兵十六万余,由周瑜、甘宁、周泰等将亲自,教演阵法。鲁肃、诸葛瑾负责军备、粮草分拨,近年粮食丰收,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加之又有张昭、顾雍等俊才,断行政务之事,江东故而得以蒸蒸日上,繁盛更胜以往。孙权仁德之名,颇受江东百姓大赞。各个文武,亦觉得孙权乃为一代明君,诚心倾服,竭力相助。

时年孙权依合众臣之愿,登位吴王,定都于建业,国号为吴。封张昭为宰相,顾雍为太傅,鲁肃为尚书令,诸葛瑾为太常。陆逊为军师祭酒。又封周瑜为大都督,统率江东兵马,总理军务大事。周泰、甘宁、吕蒙、凌统皆封为虎贲上将。黄盖、程普、韩当等老将分别封为长沙、桂阳、吴郡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至此东吴人心大震,诸将无不加紧操练兵马,望能早日出征,一统天下。

同月,忽有细作来报,冠军侯文翰,登为唐王,定都于长安。江东文武听之,无不震惊。周瑜更是料定,不久之后,天下必有大事。一众吴臣听之,皆以为周瑜杞人忧天。谁料不到半月,又有细作传来惊人消息,魏唐两国结为秦晋之好。孙权闻讯大惊,急聚文武于殿中议事。

“曹老贼与文不凡结盟,魏唐两国势力浩大,若是来犯,如何能挡!?诸公可有计策教孤!?”

孙权面色沉着,紫须碧眼,身穿金龙黄袍,丰神飘洒,器宇轩昂,亦显得有几分王者之威。孙权话音一落,殿下顿时一阵嘈杂,一众文武齐齐张口,各有己见。不过却大多都是些无用之说。就在此时,周瑜皓目一瞪,转身厉喝。

“大殿之下,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周瑜一声落下,声若雷震,众人见是周瑜,不敢造次。很快大殿内便是重复平静。周瑜神色一凝,拱手而拜。

“魏唐两国联好,其势之大,我吴国根本无力抵抗。”

第一第一千四十五章 魏唐之盟(中)

周瑜此言一出,顿时众臣纷纷色变。鲁肃连忙向周瑜投去眼色。周瑜却是视若不见。座上孙权闻言勃然色变,但却无发怒,眯着碧眼盯着周瑜。周瑜环顾四周,见众人神色皆变,随即又道。

“瑜只是就事论事。绝无藐视之意。若我等不知势危,东吴必有灭国之祸。”

“公瑾所言极是。孤已知矣。不知大都督可有救国之计耶?”



忽然,孙权神色一沉,发言而问。周瑜拱手一拜,作礼回禀。

“曹孟德与我江东乃世仇,本就势鼎天下,如今又与西唐为盟。我等欲要与其相抗,唯有联合益州刘皇叔,亦结为盟势,方可保得东吴无虑。”

孙权听言,神色凝重,正是踌躇。就在此时,张昭急出席而道。

“魏与吴本无仇,前因听诸葛之说词,致两家连年征战不息,生灵遭其涂炭,先主更因此而损命。依昭之见,实乃诸葛将我等东吴玩弄于鼓掌之中,尤为可恨!我东吴有长江之险,可抗百万大军。倘若魏唐若要进军,必先破刘备。不若我等亦发信与魏唐两国联合,齐攻刘备,分其疆土。如此一来三国鼎立,曹操势大,文翰必定俱之。到时我等却又暗中与西唐交好,合力破曹,之后再与西唐决一雌雄,如此方为上策!!”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

张昭此计一出,周瑜脸色大变,手指张昭,忿然大喝。

“张子布你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以忠孝为立身之本。曹老贼昔年射杀先主,魏与吴势如水火,我等臣子无不望能早破中原,诛杀曹老贼为先主复仇,焉有联合之理!!?你既为吴臣,当誓共戮之,方为臣之道也!!”

周瑜对张昭破口大骂,张昭被周瑜骂得狗血淋头,羞愤难止,浑身颤抖,怒火攻心,连张嘴巴,却气得道不出一个字来。就在此时,顾雍出席劝道。

“大都督此言差矣。张公身为宰相,功德无量,深受百姓拥戴,近年江东全赖张公尽心处事,日夜不休,方得以如今盛况。大都督焉可如此呵斥功臣。岂不让人心寒!?”

顾雍眼色清澈,与周瑜怒目相对。周瑜亦知话中有过,但却是气在心头,冷哼一声,甩袖喝道。

“张公确有功劳,但其适才联曹之言,却是万般不是。倘若先主九泉之下得知,岂能瞑目!?”

“大都督但且息怒。先主之仇,固然不可忘之。但如今时势所逼,张公之计确是精妙。若以为之,吴王当可克成帝业。联曹亦不过权宜之计,大都督当以大局为重!!”

顾雍字字铮铮,直视周瑜。就在此时,黄盖、程普、韩当等老将纷纷忿然出席,各个都火冒三丈,齐声喝道。

“我东吴与曹魏有着血海深仇,焉能谄媚于仇敌。我等宁死亦绝不联曹!!!”

顾雍一听,脸色一变。张昭压住火气,瞪眼吹胡子地喝道。

“你等匹夫,不知局势,但凭血气之勇,迟早酿成大祸!!”

黄盖听之,虎目一瞪,厉声喝道。

“张子布你给我住嘴,若无我等将士舍生忘死,为国征战,攻伐疆土。你如何得在江东位登宰相!!”

“你!!!匹夫不相与谋!!!气煞我也!!”

张昭被黄盖这一怒喝,气得一阵血气翻腾。程普随之又道。

“联曹之事,暂且不论。但要与西唐联合,却是万万不可!我东吴创国之君孙文台正是被西唐大将黄汉升射杀。但若当真要与其联合,便叫那文不凡先取黄汉升项上人头!!”

程普此言一出,殿内不少老将纷纷附和。顾雍见殿内大多将士,皆极力反对与魏唐联合之事,无奈长叹,不再多言。张昭独力与众将争执,最后竟是气得昏厥过去。孙权见状,连忙传召太医,又命人将张昭扶入后殿医治。众人一阵慌乱,半响太医赶至,告之众人,张昭年纪已老,加之近年为国事过度操劳,因而身体过虚。须静养百日,方可无虞。绝不可再有怒气冲激。周瑜、黄盖等人一听,顿时色变,皆露出几分愧色。孙权面色黑沉,遂遣送将张昭送回宰相府去静养。众人随后亦被孙权遣散。

当夜,孙权正于御书房内。只见孙权大发雷霆,打砸器具,从仆见之无不心畏。孙权一边发泄心中怨气,心里一边回想着今日之事。原本孙权听张昭之计甚好,有意依从,但心里却唯恐遭周瑜、黄盖等人竭力反对。哪知,果如他之所料。周瑜、黄盖等人不但出言反驳,更怒叱张昭,竟将张昭这个东吴宰相气得昏厥。简直就是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将他这个吴王视于无物!

就在此时,忽有护士在外通报,言吕蒙、甘宁两位虎贲上将前来拜见。孙权听言,神色一定,压下怒火,便命吕蒙、甘宁来见。少顷,吕蒙、甘宁齐齐走入,见御书房内一片狼藉。甘宁嗤笑一声,甚是放纵,拜礼毕,与孙权说道。

“吴王若是不喜,宁只需精兵三百,便可将周公瑾还有那一群老匹夫一一擒来,任凭吴王处置。”

孙权一听,碧目中顿时闪烁着阵阵杀气。吕蒙见了,虎目一瞪,连忙向甘宁呵斥道。

“甘将军不可造次,大都督与诸位老将皆是东吴重臣,如今天下局势不稳,吴王正需用人之时,岂可因一时之怒,而罔顾大局!?”

吕蒙虽是在呵斥甘宁,但其实却是说与孙权来听。甘宁心里明亮,也不发怒,便就向吕蒙赔罪。孙权面色一沉,踌躇一阵,方才说道。

“子明所言是理。周公瑾乃孤东吴大都督,军望极高,各位老将亦是功绩卓著,不可轻动。只是这些人今日大殿之下,竟将孤之宰相生生气得昏厥,视孤于无物。若非念在众人昔日功绩,必加以重罚,以泄孤心头之恨!!!!”

吕蒙闻言,连忙劝道。

“大王息怒。竟然联合魏唐之事,军中大多将士不愿,不如便依从大都督所言,与益州刘备联合。刘备虽是势弱,但却有诸葛孔明这经世之才辅佐左右,更有潘、张、太史等绝世悍将为之羽翼,再有西川、荆襄之地。倘若我等东吴与之同盟,亦足可抵抗魏唐两国。”

孙权听了,眉头一纵,细想一阵,亦觉当下与刘备联盟,乃是趋势。起码如此一来,东吴上下自会齐心协力,无后顾之忧。随后,孙权与吕蒙、甘宁商议一阵后,便是做下决议。

次日,孙权大会东吴文武于殿,宣诏欲与刘备联合之事。周瑜闻言大喜,竭力应和。黄盖、程普等老将亦无异议。随后,周瑜又与黄盖、程普等人出席为张昭之事,拜礼赔罪。孙权却不发怒,反而笑容可掬,随意地喝叱数句,然后又教众人待张昭病好,再一一前往赔罪。众人领命,纷纷归位。孙权遂又教太常诸葛瑾为使,即日前往西川,说与联合之事。诸葛瑾领命,当日收拾行装,便是入川赶往成都去见刘备。

却说刘备自平定西川,安民已定,大赏三军,人心大悦。近年诸葛亮、法正、黄权等人,日夜无休,稳固内政,西川故渐有复苏之迹。刘备又教各地官员大开粮库,资与百姓。因而其仁德之名,传遍西川,百姓无不称赞。

同时荆州有马良、蒯氏兄弟等俊才坐镇内局,荆州之地亦重复昔日繁盛。荆襄之民,幸得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近年稻米早熟,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荆襄、西川两地,皆是一片乐声。与此同时,潘凤在荆州又征集万余新兵,荆州军扩张四万之众,潘凤亲自操练,以备战事。而在西川,诸葛亮在各地征集新兵三万,川军共有六万。诸葛亮教张飞、太史慈、华雄等将,日夜勤练兵马。诸将无有怠慢,兼之诸葛亮不时勘察,赏罚有道。因而川军颇为精锐。

时年,文翰与孙权称王之事,纷纷传入川地。刘备闻之大惊,后更听说布于中原、西北的细作连连来报,魏唐两国同盟。刘备听后,甚是慌乱,急召麾下一众文武于州衙内议事。刘备脸色沉着,枭目尽是忧色,凝声而道。

“文不凡与孙仲谋纷纷称王,如今汉室皇威尽失,更胜于昔年十常侍、董卓之乱。近月听闻,文不凡更与曹老贼结为同盟,私定平分天下。倘若如此,魏唐两国势必先来伐我,如今时势危急,不知诸公可有计策?“

张飞一瞪环眼,怒气冲冲地咆声喝道。

“文不凡和孙仲谋何许人也,亦敢称王耶!?文不凡更是不知廉耻,竟与曹操那窃国之贼狼狈为奸,欲要平分天下。哥哥不必多虑,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荆州自有二哥把守,抵抗曹魏。倘若文不凡敢出兵来犯川地,弟我愿领兵马,与唐军决一死战,至死方休!!”

张飞那雷公般的嗓子喊起,震得整座殿堂都在摇晃。法正闻言,急出席而道。

“魏唐两国势大,倘若果真合力来攻,我等孤掌难鸣,必败无疑。依某之见,当应联合东吴,与之相抗,方为上策。”

法正此言一落,张飞立即瞪着环眼喝道。

“不可!!那孙仲谋自立为吴王,无视朝廷,实乃贼也。我兄乃汉室宗亲,岂可与贼同谋!!?”

法正一听,欲言又止。刘备碍着仁义之名,虽有随法正之计,但却不好明言。刘备遂急把目光投向诸葛亮。诸葛亮竟是在闭目养神,傍若无人。刘备见之,张口问道。

“依孔明之见,我当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