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兵-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一样,只是他会做得更彻底,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在汉人身上。   ' // 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CHM,UMD,JAR电子书'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五十二章 死光最好

匈奴四十万大军旬月间在李昂翻手之间灰飞烟灭,而坑杀二十万匈奴俘虏更是让草原各族心惊胆颤,都是纷纷派出使节向李昂表达他们对大秦的忠诚,生怕自己动作慢了,惹得这位杀人魔王一个不快,便是个灭族的下场。而李昂也一改往日对这些墙头草的轻视,亲自接见了所有的使节,并且放出话,大秦边地空虚,需要人口充实,谁来投奔大秦,便是大秦的子民。

李昂放出的话,一时间在大秦和匈奴接壤的边境上一石激起千重浪,大大小小的部落几乎是想都不想,纷纷南迁,他们以前是屡次请求内附大秦都被拒绝才只能跟着匈奴人,现在可以抱上大秦这明显要比匈奴粗得多的大腿,他们又岂会不愿意,至于李昂会不会出尔反尔,他们压根就没想过,在他们心里,李昂是杀人魔王,可是他说的话就如板上钉钉,从不失信于人。

短短两个多月里,超过六十万的部落赶着牛羊马匹,乘着大车,浩浩荡荡地向李昂投诚,而匈奴四十万大军先前在大营里囤积地粮草则被李昂大方地赐给了最先来投靠的数万人。这一手大大刺激了其他人,让他们明白只要在李昂手底下安分守己,自会有他们的好处。

最后入冬前,投靠李昂的部落人口将近八十万,匈奴人在大秦边境线上的各族附庸几乎跑了一半左右,剩下的要么死忠于匈奴人。要么就是家大业大舍不得,还有就是和李昂有着血海深仇地东突厥汗国。不过短短十余年里,突厥就从草原上的新兴强国沦落到现在当匈奴人走狗的地步,可以说都是拜李昂一手所赐,突厥不世出的武神,名将全都是给李昂亲手打败而身死的。

大草原的冬天,严酷而寒冷,根本不适合练兵和战争。可是大秦的士兵却一如既往地在冰天雪地中打熬身子,让那些在大营附近住下的近八十万胡人敬畏不已,他们庆幸自己投靠了大秦而不是继续跟着匈奴人,他们可以想象匈奴人将在接下来地日子里被大秦如何蹂躏,就像一百五十年以前那样,这个世上没有人可以打败这些可怕的士兵,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许也不会有。

大雪纷飞中,无数大秦的骑士举着军旗穿行在各个部落间。宣读征兵令,大秦武安君要招募一支属于他的草原仆从军,所有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都可以去大营应征,一旦被选中,他们将每月领到三个金铢的军俸,而他们的家人也将被收做大秦武安君的部众。

崇拜强者是草原人的天性。对于投靠的部落而言,李昂过去是他们地噩梦,是可怖的杀人魔王,那么现在李昂就是他们的守护神,能够成为他的士兵和部众不仅是荣耀,更是代表着他们从此可以无忧,因为没有人敢冒犯这位自大秦太祖皇帝以来在大草原上凶名最著的武安君。

无数的男子从部落走出,带着他们地刀和弓箭。在部落头领的带领下,向着大秦的大营涌去,他们都想成为李昂的士兵,跟着这位武安君大人建功立业。做一个勇士。选拔整整进行了半个月,前来应征的二十多万人里最后只有十五万人被留了下来,和先前投诚李昂的七万各族俘虏混编,驻扎在原匈奴人大营接受训练。而他们的家人也被收容到距离大营的附近驻扎,如此一来,这投诚地八十万人中有近五十万人成了李昂的部众,而且那些青壮全被他收入麾下,那些剩下的人都不怎么强壮,也不怕他们日后反复。

十一月时,从河中赶来的新教徒开始向这五十万人开始传教,同时教授他们学习汉字,并使他们忘记原有地历史和信仰,不得不承认王猛是个不折不扣的治国之才,在李昂不在的半年间,他将河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利用迁徙的河东商会在河中扩建工坊,并借着李昂对波斯人的影响,一口气将原本丝路上的买卖占了近三成,虽然这让宛州商会这些靠丝路吃饭的商会大为光火,不过此时李昂正是如日中天,谁敢去找这位铁定会封王的武安君麻烦,那不是自己嫌命长了要讨棺材睡。于是宛州商会索性大大方方地找上了王猛,要求合作,共分一杯羹,王猛不敢自决,便趁着派遣传教人员的机会将这半年

情连同宛州商会提出的草案一并送了过来。

仔细看完王猛的手书,李昂想了想便在手书后写了‘君可自决’四个字,对于王猛他还是很放心的,写完之后,李昂看向了王猛派出的使节,那是个有着波斯血统的青年,一口汉话说得相当有味道,王猛在手书中提到过,目前他在河中将非汉人血统的官员提高到了大约两成半左右,这些人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都是虔诚的新教徒,请他放心。

看着青年一脸崇拜的从自己手中接过回书,恭敬地退出帅帐,李昂不由摇了谣头,他不知道王猛是怎么调教这些官员的,不过很显然他们把自己当成了神,而不是一个人。除了王猛的手书,这次一并到的还有崔浩和陈庆之送回的关于安长胜母亲和亚细亚局势的报告,这些报告九月到的河中,讲的事情全部截止于八月。

现在亚细亚的局势可以说陷入了僵局,谁也没想到当了三十七年的罗马皇帝奥里维居然在派出大军进攻希腊后不到两个月,就突然驾崩了,继位的是他的次子,掌握罗马城禁卫军的君士坦丁,他击败了他那个拥有罗马文官支持的哥哥,并用强力手腕清除了反对他的势力,而罗马这场短暂的政变也导致了罗马人在希腊的入侵失败。陈庆之和冉闵在马其顿的平原上虽然数次击败罗马人的军团,可是却无法伤其根本,尽管最后罗马人的军团因为国内政变而撤退,可是他们仍旧将下马其顿地区变作了焦土。

至于安长胜的母亲,崔浩并没有成功营救出来,在最后关头,那位罗马新帝君士坦丁派出了禁卫军带走了安长胜的母亲,崔浩为了不暴露自己在罗马的密探系统,选择了取消一切行动;并亲自去了罗马城,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安长胜的母亲在到达罗马宫廷的第二日后死去,而罗马人对外的说法是自杀,可是崔浩得到的内幕是安长胜的母亲不愿意写信召回自己的儿子,并用发簪行刺君士坦丁,最后被君士坦丁的侍卫当场格杀。

李昂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安长胜的母亲终于还是死了,死于罗马人之手,他不知道安长胜在知道这个消息时是如何的悲伤。放下崔浩的手书,李昂沉沉叹了一口气,君士坦丁是个难缠的对手,尽管不清楚这个君士坦丁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君士坦丁大帝,可是光从他干净利落地夺位,排除异己,并且果断地召回在希腊的军团,都说明这个罗马新帝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罗马人撤走时的焦土策略,让下马其顿的产粮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可以预见希腊人在接下来的几年日子绝不好过,只要罗马人夺取海上的控制权,他们就可以封锁埃及对亚细亚地区的粮食出口,看起来接下来的仗不怎么好打,但愿大秦的增援舰队能够阻止罗马人的海军。

李昂的目光落在了身后的地图上,在欧洲和欧亚大陆上,罗马人和匈奴人是大秦最为强劲的对手,汉人一百五十年的治世遭遇到了最严重的挑战,匈奴人绝不会因为区区二十万的人而退缩,大秦的疆域实在太广阔,目前的边境线距离大秦有效控制的地区(内蒙和外蒙一部)还是太远,大秦要维持这条防线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超匈奴人。

李昂甚至可以看到罗马人和匈奴人结盟的一天,或许过了这个冬天,他就能听到这样的消息,罗马人提供军械和粮食给匈奴人,而匈奴人则将大秦拖在这条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上,让罗马人攻陷亚细亚,一旦龙城秦陵危急,大秦就不得不出兵亚细亚,陷入两线作战,就算大秦再强,在远离本土的两个战场作战,也难以支撑下去。



李昂想到这里,目光中的寒气凛冽了起来,他是绝不容许这样的局面出现的,君士坦丁的帝位始终是夺来的,根基不稳,罗马人再次入侵希腊和亚细亚,少说也得一年以后,这一年时间里,他必须尽量削弱匈奴人的实力,为大秦增加几分胜算。

“存智,你即刻动身回河中,调慕容和刺面军(原力尽而降的三万大秦士兵,后被李昂收做亲军,为了记住自己曾经的罪,他们在脸上刺了字)来。”李昂转过了身,看向了李存智,声音冷得就像出鞘的刀锋。

“喏!”李存智大声应道,走出了帅帐,他知道很快这个草原上又会死很多匈奴人,不过对他来说,匈奴人死再多也无所谓,死光最好。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威王

雪满长安,尽管天寒地冻,可是却难以阻挡人们庆贺人的大胜,随着大秦和匈奴的战争,李昂坑杀二十万俘虏民间再无人敢说什么闲话,毕竟谁在这个节骨眼上指摘为国家带来大胜的将士,那就等着被天下人唾弃吧!随着年初皇帝的铁腕,将大批能文不能武的书生给发配充军,整个大秦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民间百姓每日茶余饭后谈论的除了战事便再无其他,原本兴起的文风被人们抛在了脑后,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刀剑随身,建不世功业,岂可做那自命风雅,无病呻吟的无用书生。

“武安君不愧是我大秦杀神,坑杀二十万匈奴人,真是痛快!”长安的酒肆里,男人们呼朋喝友,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和匈奴人的战事,说到畅快处,酒劲上涌,个个都是耳红脖子粗,仿佛亲身经历于战场。几乎全长安的男人都在喝酒庆祝,在家操持家务的女人们不懂男人们的心思,只是觉得自己的丈夫像是疯了一样,有事没事就是说些坑杀,斩首的事情,听着就叫人心底发毛。

皇城未央宫内,***通明,得到李昂捷报的曹安民大宴群臣,以庆祝他登基以来对外战事的首次大胜,坑杀俘虏二十万,歼灭匈奴北线近三分之一的兵力,这样的功绩放到太祖皇帝的时候,也是了不得的胜利。“今日举国同庆。”曹安民从座中站了起来。洪声道,见皇帝起立,满殿地大臣都是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随皇帝一样举起了酒杯。“这第一杯朕率群臣敬那些死去的大秦将士。”曹安民脸上肃穆了下来,他看向了洞开的未央宫大殿门口,手中酒杯一斜。倒在了身前地上,满殿的大臣亦是同样,将这第一杯酒敬给了死去的大秦将士。

曹安民再次给杯中倒满了酒,开口道,“这第二杯,朕要敬武安君振我大秦军威,二十万俘虏坑杀得好。”说完,一仰脖。满杯而尽,大臣们也是饮下了杯中酒,不说皇帝对李昂的恩遇之隆,但凭李昂这一战地功劳,也的确当得他们敬这一杯。

“这第三杯,朕要敬各位,若非各位与朕同心协力,我大秦也不能得此大胜。”曹安民最后一杯敬了殿中群臣,却是让他们始料未及,等回过神来时。皇帝已是饮下了杯中酒,一阵谢恩声中,大臣们坐在了席间。

筹交错,未央宫内气氛炽热,殿中的大臣们看着歌舞,不时击节叫好。一些相熟的世家做到了一起,讨论着此次的大胜,他们知道这次大胜并未动摇匈奴人的根本,而在遥远的海西,罗马人已经在磨刀霍霍,仅仅依靠大秦的舰队是难以阻挡罗马人地,只有尽快让李昂去海西,才能以最小的代价遏制罗马人。现在几乎所有的世家都承认李昂在军事上的才能在目前的大秦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他铁血的作风,更是常人难及,放眼天下。也难能找到与他比肩的人物。

曲终人散,未央宫内,人已走得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各大世家的家主,他们和皇帝一起统治着整个大秦,现在很显然皇帝留下他们,绝对有重要地事情和他们商量。内侍和宫女们飞快地退去,由黑骑营接管。

“罗马的新任皇帝君士坦丁在四个月前发布米兰赦令,立基督教为国教了。”曹安民看向了殿中的各大世家家主,让亲卫将锦衣卫送来的情报卷宗发给了每一个人,虽然只是四个月前的情报,可是上面所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白,君士坦丁雄才大略,绝非庸才,日后定是大秦地心腹大患。

看着手上的卷宗,各大世家的家主们眉头皱了起来,从那些情报上来看,他们心中对君士坦丁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可怕,这个不过二十七的年青人城府深沉,夺位一事做得不但狠辣,而且滴水不漏。“陛下,罗马新帝有枭雄之质,当命武安君速速西进,否则被此人理顺政事,我大秦霸权忧矣!”各大世家家主中,有人沉声道,身旁的人也是目光凝重,纷纷点头,对这些大世家来说,大秦的霸权不只是面子那么简单,其中更有他们的利益所在,大秦垄断整个世界地贸易,其中近七成利润便是被皇室和他们得去,若是一旦罗马人推翻大秦的霸权,而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他们将再也不能像

取更多的利益,这样地事情谁也不愿见到。

“武安君向朕上了书,目前他已自行招募了近五十万的军队,应该足以和罗马人一战,现在唯一所缺的就是钱,近百万人西进,这一路上的耗费,武安君负担不起。”看着被罗马人激怒的各大世家家主,曹安民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为李昂向这些大世家要军费。

皇帝的声音落下,各大世家的家主们沉默了,过了很久,司马家家主才开口道,“只要武安君能早日西进,我司马家愿为国家分担,拿出一亿金铢来。”司马家家主的声音刚落,夏侯家家主也开了口,而且比司马家更狠,多了五千万金铢。有人带头,很快各大世家家主都咬牙报了金铢数目出来,最后整整高达十七亿金铢之巨。

既然连钱都舍得出,皇帝接下来关于给李昂的王爵,各大世家家主也自是没有意见,反正给李昂的封地在海西,破坏不了长安的平衡,他们自是乐得成全,不过是‘武威王’的称号而已。

第二日,未央宫内礼官宣读了皇帝的诏书,群臣震惊,李昂成了大秦自开国以来第一个在活着的时候被封王的人,不过没有人敢反对,谁都知道皇帝这道封王的诏书,肯定得到了各大世家的同意,而且更重要的是李昂的封地在海西,这个武威王到底能当多久,也还说不准,毕竟罗马人韬光养晦三十年,国力更不是匈奴人可比,远离大秦本土,带着一众归附的胡人去万里之外,即使强如李昂,也未必能成大事。在大臣们看来,各大世家和皇帝不过是让这位武威王去海西拖住罗马人的。

且不说大臣们是怎么想的,至少在民间,李昂的名声却是如日中天,大秦武威王,这是何等的威势,一时间,西去河中投奔的汉人青年多了起来,这些满怀热血的青年一心只想跟着李昂,将汉家的威仪布于四海,为此不惜远离故土,甘愿跟着李昂去万里之外的异国。

长安的诏书到达李昂所在的大营时,已是隔年开春近两月了,使节到达的时候,和随从看到的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大队大队穿着汉人衣冠的胡人士兵鞭打着和他们一样的胡人,在辽阔的草原上修路,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李昂一开春,就放出了训练一整个冬天的二十多万投诚的胡人士兵和大秦军团横扫了近千里的边境,将那些依附匈奴的部落民族剿灭,所有胆敢反抗的男子被杀死,女人和牛羊则被赐给这些投诚的胡人士兵,至于剩下的俘虏中,老弱全部杀掉,就只剩青壮修路。

“只有武威王才震得住匈奴人。”长安的使节打听清楚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