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兵-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有这么疯狂,更何况他还要用波斯地国力来对抗罗马人。

三月,初步理顺波斯国内事情的李昂接到了来自长安

,曹安民和宗祠党许李昂在波斯旧地建立诸侯国以拱赐国号为唐,李昂为第一代唐国诸侯,并册封其长子李景麒为唐国世子。除了这些面上的东西,曹安民真正带给李昂的是移民,大秦将从中原,江南,北疆抽调穷苦人家出身的青年男女派往李昂处,第一年地人数大约在十五万左右。以后逐年递增,十年之内,将有三百万汉人进入波斯旧地。

曹安民和宗祠党解决了李昂最头疼的事情,说实话,李昂虽说有把握在他有生之年让波斯人和其他胡人在文化上全盘汉化,可是对李昂这个大秦至上的人来说,他还是希望用汉人的血统去冲淡波斯人和胡人的血统,如此方才真的称得上汉化。



李昂被准建立唐国,这对王猛和他麾下的将领来说,那就是最大的事情。在长安地观礼团过来之前,他们必须彻底拿下冈比西斯,一统波斯。于是甚至不需要李昂催促,身在前线的刘裕和赫连勃勃开始了猛攻,由于李昂查抄了大批原波斯贵族,而下波斯攻破上波斯王都以后所得到的财富也落入李昂手中。于是刘裕和赫连勃勃对麾下的波斯士兵许下了重赏,而李昂也立刻派人火速押送了一批金铢运抵前线,以激励士气。

在金铢的刺激下,原下波斯的士兵对冈比西斯的军队发动了近乎疯狂的进攻,战斗整整持续了十天,五十万下波斯军最后连辎重兵,民夫,火头军也上了阵。将冈比西斯的大营打得残破不堪,在付出了二十万人的代价后,他们攻克了最后地几座城市,由于李昂授意刘裕和赫连勃勃告诉这些原下波斯士兵。一个上波斯叛军的头颅就可以换十个金铢,于是本就被巨大伤亡刺激得双目发红的原下波斯士兵屠杀了投降的十七万冈比西斯所部的士兵,而冈比西斯所占据的几座城市里地波斯男子也全部被他们割头换取赏赐。

这一战最后下来,将近百万的波斯男子死亡,其中上波斯人死亡了七十多万,李昂兑现了他的承诺,那些活下来的原下波斯士兵每个人都拿到了应该属于他们的金铢,最后这三十万人里,仅存的十万不到的战兵大部都转投了李昂麾下,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李昂给了那些战死的士兵家里高昂地抚恤费,对他们来说,他们这位新的君主远比他们原来的国王要更加慷慨,而且他是那么的强大,能够在他地手下效力,对身为士兵的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大战落幕,波斯凭空多出了近百万的寡妇和待嫁女子,而这一切本就是李昂所想要的,可以说正是他的人头换金铢的军功赏赐造成了原下波斯士兵的疯狂,如此多的女子当然需要婚嫁,而李昂手下的胡人早已都成了家,那么这些女子的丈夫就只能是从大秦迁移过来的汉人男子。而这正是李昂和王猛所制定的计划,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改称唐人的波斯人仍旧只是他们眼中的外族,只有当这个国家,汉人的血统占据绝对的优势,他们才会像大秦对待宛州‘汉人’一样,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不过那个时候,或许已经没有什么真正的波斯人了。

波斯的战争再次让世人侧目,对于憎恨李昂的人来说,这个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杀人魔王手上又多了百万人命,在大秦国内,李昂再世白起的名号已经不再,因为有好事之人仔细给李昂算了一下,死在这位当世第一名将手上的人命足足有三百多万,即使是白起复生,也要自叹不如,而在罗马,李昂尽管从未曾杀过一个罗马人,可仍旧成了最可怕的恶魔,在基督教的口中,李昂成了撒旦的转世,李昂活着就是要杀光所有的罗马人,君士坦丁利用基督教散布这样的消息,试图煽动起罗马人的宗教情绪,一切也似乎按照他的目标达成着,李昂成了罗马公敌,罗马人开始疯狂的排汉,于是生活在罗马的汉人和犹太人富商纷纷离开罗马,在基督教的洗脑下,罗马人开始破坏一百五十年里从东方传来的一切文化。

在这样的环境里,崔浩不得不撤离,同时带走了所有汉人密探,罗马人已经被基督教支配,君士坦丁成功地利用基督教整合了罗马人,用近乎疯狂的宗教情绪点燃了所有罗马人对汉人的仇视和憎恨,并且大肆宣扬圣战光荣的观点,他丝毫不在乎那些汉人和犹太人富商的离开对罗马经济造成的损害,他把整个国家变成了一架随时都会失控的战车。

当乘船离开地中海时,崔浩看着远处的罗马海岸线,脸色凝重,他知道战争很快就要来临,罗马人将以一种可怕的姿态出现在希腊和亚细亚,他们必须做好准备,彻底击败罗马,并摧毁基督教这个邪恶的宗教。

罗马国内的情势,同样被龙城(耶路撒冷)的护陵军团知晓,于是原本在犹太国各个城邦的驻军被召回龙城,犹太人也开始了他们建国以来第一次的大规模征兵,由于犹太教在罗马遭到了基督教的残酷迫害,犹太人想起了他们过去国破家亡,四处游荡的时候的悲惨,于是他们将罗马人定为了不共戴天的世仇。

埃及和希腊同样开始进行了战争准备,不过这些国家毕竟习惯了在大秦的霸权下生活,军队近乎摆设,除了希腊的马其顿人和斯巴达人可以称得上合格的士兵,根本不堪一击,一时间整个亚细亚地区变得空前紧张,三国的学者,富商,贵族开始向‘唐国’涌去,他们都是名为观礼,实际上却是避祸,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把罗马揍趴下,那么那个人就一定是罗马人口中的撒旦化身,他们眼中的救世主,大秦的唐国武威王殿下了!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拉伯人

热的五月,在德黑兰(即下波斯王都),李昂正式成个被封王的汉人诸侯。从四月开始,原波斯各地的富商们就涌向德黑兰,他们希望能在李昂建立的新王国里得到实际的利益。作为原波斯最庞大的阶层之一,这些富商们拥有的力量不可小觑,因此在攻陷德黑兰的时候,李昂只是查抄了原波斯的贵族,没有侵犯城中的商人,而在之后统一波斯全境时,他也没有大规模地使用武力,而是派出使节说服了原波斯各个城市里的富商,由他们出面和使节一起逼迫城市的守军和官员投降。这让原波斯的富商们遐想联翩,他们决定向李昂这位并不似传说中那么残暴不仁的大方君主投资。

对于这些富商心里的小九九,李昂并不以为意,他接见了这些富商们派出的代表,告诉他们,他们的忠诚将得到褒奖,他将赐封他们不等的爵位以表彰他们的贡献,同时他也会在新的唐国律中给予商人优待,不过他需要商人的支持以对付原波斯的贵族,他需要那些贵族手上的土地来安抚数量最多的平民。

对于李昂的条件,几个富商代表几乎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下来,他们知道面前这位看上去很好说话的君主固然慷慨大方,可是同样地他的意志也不容违抗,那些旧贵族的命运已经被宣判,他们犯不着为此得罪他们的新主人。而且他们过去虽和那些旧贵族来往紧密,可是他们也没少给那些旧贵族好处,算起来他们两不相欠,没有道义上地负担。

这一次唐国的开国大典,长安各大世家都派人到场,对于那些原波斯官员来说。都是大大地开了一回眼,要知道各大世家的先祖当年都是大秦军团西征时的显赫将领,他们的威名即使到现在都被人们所铭记。

开国大典以后,最让波斯人担心的便是朝堂上官员中波斯人能占多少,毕竟这里面能看出李昂这位君主对波斯人地态度,而让他们放心的是,除去代表军队的枢密院,波斯人在内阁中占据了几个要位。虽说内阁首辅由王猛所担任,不过这个文官之首的位置波斯人本就没什么指望,而原来的左相和右相虽说权柄不比以前,可是仍在内阁担任重要职位,辖管着六部(吏部,礼部,刑部,户部,工部,兵部。六部制同大秦,不过直接归内阁掌管,省掉了大秦国内以贵族为首制约皇权的三省。),而六部中,波斯人也担任着不少实权职位。最后,整个朝堂上。波斯人的官员占据了近四成,其余胡人则占了一成左右,剩下的就全是汉人。尤其是枢密院,除了几个胡人出身地李昂心腹,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汉人将领。

对于枢密院,波斯人倒没有什么声音,毕竟汉人能打是出了名的,人家的名声摆在那里。要怪也就只有怪波斯的将领自己不争气,进不了枢密院。

李昂在波斯建立唐国,大大出乎长安各大世家的意料之外,他们本以为李昂会直接西进海西。却没想到李昂竟然直接吞并波斯以为根本,看起来是打算和罗马人全面对抗。这不免让他们心急,要知道对大秦来讲,龙城秦陵绝不容有失,那里不仅是大秦霸权的象征,也是所有汉人心目中的圣地,更是他们先祖长眠的地方,所以他们都担心李昂在波斯建国以后要慢慢安抚民众,会无暇顾及龙城和秦陵。对于这种担忧,李昂对到来的各大世家使节做出了保证,他会迁都巴格达,绝不会让罗马人染指亚细亚。

于是在宣布建国不到一个月,李昂就宣布迁都巴格达,这让德黑兰人都是大为沮丧,要知道他们将失去王都地地位,不过由于城中的大贵族早被处理干净,再加上那些富商早已倒向李昂,所以迁都的事情几乎没受到什么阻力,而且对商人们来说,巴格达的地理位置更适合他们做生意。

由于巴格达原本就是波斯边境上的重要贸易城市,所以作为王都,它需要的只是修建一座符合李昂身份地王宫,同时加固它的城防。不过对李昂来讲,这两个问题似乎并不存在,对于住处,李昂并不讲究,所以在他看来,修建宫室可以推后,只要先建造办公的官署就行了,至于巴格达的城防,在他亲自坐镇下,那些小亚细亚的小国也不敢造次。

尽管王猛多次劝谏李昂,宫室不可不休,不过李昂似乎铁了心,并不予理睬,只是和妻子儿女住在大军的军营中,每日里只是顾着操练军队,将

手扔给王猛和崔浩。在这一点上,李昂和大秦太祖像,他们都是并非没有能力处理政事,只是不喜欢被政事绑住手脚而已,而且相对于华美的宫室,他们更爱住在军营里,大秦太祖皇帝终其一生在帝都长安呆的时间不过数年,其余时间都是在军营里度过。而李昂似乎也有朝此种趋势发展地样子,对此王猛和崔浩也只有抱以苦笑。

建国之初,万事千头万绪,王猛彻底接掌政事以后,才知道管理一个国家有多么幸苦,他并不知道李昂正是曾在长安见过曹安民每天有多么操劳,所以才将政事尽数托付于他,专心于战争和军事上,可怜王猛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还是被李昂感动得不轻,就差没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来。

不过好在原波斯的两位相国虽说奸猾,可是在这治国上也算是好手,再加上因为母亲被害,而彻底忘记自己罗马人身份地安长胜在政事上所展露出来的天赋,总算不至于让王猛忙得焦头烂额。唯一让王猛不满的就是崔浩,明明能力不在他之下,却被李昂安排进了监察院,这国家刚刚建立,李昂的威名摆在那里,哪个官员敢触霉头找死,对王猛来说,崔浩的能力等同于是被浪费了,不过他又没有办法,只能看着崔浩逍遥。

李昂迁都巴格达以后,附近的亚细亚小国都是望风而降,李昂甚至没有露出要对他们动手的意思,这些小国就主动要求内附,而李昂也是来者不拒,统统收归帐下,短短三个月里,疆域扩张了近一倍(主要是现在的土耳其地区),在表面上,李昂现在所拥有的土地直接和希腊隔海相望,同时和犹太人相邻,让两国都是大为安心。

就在李昂忙着将亚细亚归入版图,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也没有闲着,君士坦丁继续推行着他的基督教极端教义,将整个国家引向军国主义,同时加大了对马其顿地区的骚扰,海军亦频繁出动,威胁犹太国和希腊的海岸线,让大秦和希腊的联合舰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拉伯人渡海进攻埃及。

埃及,作为大秦一百五十年前扶植的三大外族诸侯国,一直以来都在大秦的霸权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埃及盛产粮食而且非常富庶,在罗马人称霸地中海的年代,埃及一直就是重要的赋税来源,不过在目前的局势下,罗马人取回埃及的可能不大,倒不如卖个便宜给阿拉伯人。

由于一直生活在大秦的霸权庇护下,埃及人的军队是三大外族诸侯国中最差的,面对似狼群般的阿拉伯骑兵,埃及人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沦陷了,最后埃及王室侥幸逃脱,到了犹太国,在耶路撒冷参拜了秦陵以后,不做任何停留,便拼命赶往了巴格达,他们实在是被阿拉伯人给吓坏了,那些裹着白袍,挥舞弯刀,打仗时疯子般高呼‘真主万能’的伊斯兰骑兵实在过于凶残,他们以屠戮为乐趣。

李昂收容了埃及王室,不过对他来说,目前他也无力应对阿拉伯人,先不说罗马人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也没有足够的舰队运送部队去埃及驱逐阿拉伯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同样需要时间来巩固新吞并的疆域和波斯。

“阿拉伯人想要平定埃及,需要数年的时间。”夜晚,在李昂的王帐里,王猛,崔浩,慕容恪等一班李昂的心腹臣子都赫然在座,虽说国家新建不适宜大规模用兵,不过李昂向来不是那种会按常理用兵的人,不过眼下王猛的意思分明就是希望趁阿拉伯人入侵埃及的这段时间,先巩固疆域再说,而希腊也是可以舍弃的,不过必须给罗马人制造点麻烦以争取时间。



“阿拉伯人,绝不能给他们时间吃下埃及。”李昂比在座的众将更了解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在他看来,伊斯兰教比基督教更富进攻性,他是绝不会让阿拉伯人壮大起来成为祸患的,中国自唐朝以后,在中亚以及西域的势力范围便被伊斯兰教化,直到他所在的时代,依然是国家不稳定的地区之一,他也是因为和伊斯兰教的东突分子交手,才来到大秦,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在他面前,他绝不会放弃,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必须被毁灭。

见李昂说得斩钉截铁,王猛也只有不说话了,毕竟李昂说过,军事上他说了算。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六十章 离间

时近八月,埃及人在坚持抵抗了三个月之后,终于全境沦陷。不过这个时候阿拉伯人并不知道,在他们的东面,那位让世人恐惧的唐国武威王已经决定对他们用兵,由于阿拉伯人的大半主力军队都在埃及,而且他们也认为刚刚鲸吞整个亚细亚的唐国会以巩固疆域为主,不会贸然发动战争,可是他们都错误地估计了李昂的铁血手段。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波斯依然是大一统的帝国,而阿拉伯人(其实应该称贝都因人,不过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所以用这个熟悉的称呼)则应该处于波斯的统治下,直到三百年后,波斯衰弱,由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才壮大起来。可是现在,由于一百五十年前大秦军团的西征,导致了波斯的分裂对抗,阿拉伯人在半岛虽受到犹太人的压制,可是仍旧从红海的东西方贸易里得到了大量的好处而壮大起来,阿拉伯人的宗教和文化亦在本不应该出现的犹太国和大秦文明的冲击下,衍生出了伊斯兰教,通过宗教战争,在二十年前,阿拉伯人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所以即使没有罗马人的掺和,统一半岛的阿拉伯人迟早会走上扩张之路,和宗教无关,只是利益使然,对于伊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