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90章 制定军队发展计划(下)

吴世恭并没有把汝宁府那个在名义上归他指挥的千户所的军户计算在自己的兵力内,抛开那个千户所的军户战斗力低下的原因不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按照明朝大小相制的原则,最好在平时,吴世恭这个守备和那个千户所的千户不要有任何接触。只有在战时,那个千户所的千户才暂时归吴世恭指挥。

此外,就是建造军事建筑了。除了汝宁营大营的建造和李鹞子山寨的加固以外,吴世恭还准备在关键的地方购买一些土地,修造一些庄子。

因为吴世恭毕竟是汝宁府的守备,而且他想控制整个归德府地区,最起码要控制归德府的西部地区,所以吴世恭军队的作战范围就并不仅仅局限于要塞三角区之内了。因此,吴世恭修建这些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些庄子里储备粮草,作为吴世恭军队行军时的一个个的落脚点。

在以后,当吴世恭的军队在汝宁府和归德府行军的时候,就可以依靠这些庄子内储备的粮草供应军队,还可以依靠这些现有的庄子,作为自己军队的大营。这样一来,吴世恭在汝宁府和归德府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大大加快军队的行军速度,减少军队修造营盘的时间。

不过这些庄子具体的建造地点,还要等到吴世恭回去以后再确定。说实在话,现在的吴世恭,连汝宁营的大营修造地点还没有确定呢。

然而邓启帆虽然帮忙吴世恭,制定了军队的发展计划。可他到了最后还是规劝吴世恭道:“大人,您如此扩军,又大兴土木,是十分靡费。还得要三思啊!”

之后,邓启帆给吴世恭算了一笔帐。按照吴世恭的扩军计划,每年的军饷要耗银八万两左右。可现在吴世恭在河南的产业,加上“保镖”和贩盐所得,每年也就最多获银三万两左右。再加上这次一千二百名兵丁的军饷,以最坏打算,朝廷发下三成军饷计算,每年获得的军饷也只不过八千五百两左右。这样吴世恭每年就有了四万多两银子的缺口。

而按照吴世恭的计划,建造汝宁营大营和加固李鹞子山寨的费用,总得准备个二万两银子,购买土地和修造庄子得准备个五万两,吴世恭身边总得留下五万两银子救急。

可现在吴世恭的身边,加上在千户所堡垒的银子,一共才二十三万两银子出头。这样一算,满打满算吴世恭才能够补贴自己军队的军饷三年左右的时间。要知道,这还没有算上扩军需要添置的马匹、兵器、火铳和被服等。加上这些东西,吴世恭可以补贴的时间将会更短。

吴世恭确实没有理由去反驳邓启帆的疑问,他又不能够说:“我的灵魂来自后世,我知道李自成会推翻明朝,鞑子将会入住中原。”如果吴世恭这样说的话,一定会被邓启帆当成脑子有病了。

于是吴世恭只好冒充神棍道:“先生有所不知,三年内天下必大乱。我这么做也是为了自保啊!”

吴世恭的话,让邓启帆是更加奇怪:“大人是从何处得知三年天下大乱的?”

吴世恭是无言以对。可吴世恭的沉默,让邓启帆误认为了:吴世恭可能是从自己的岳父和父亲那里,得到的朝廷上层的内幕消息。虽然邓启帆还是觉得吴世恭的做法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邓启帆总算是帮助吴世恭找到了一个理由了。

其实吴世恭也不能够确定三年之内天下是否大乱。他只是推算着,崇祯皇帝既然是明朝的末代皇帝,那么也就最多做个十来年的皇帝吧,而现在已经是崇祯三年了,三年以后就是崇祯六年,到了那个时候,这天下的乱相总该会显露出来了吧。

有些好笑的是,吴世恭现在的心态是,三年内天下大乱,他会不舒服;可三年内天下不大乱,他依然不舒服。反正没有舒服的可能性。

反而因为吴世恭对于粮食的病态收集,吴世恭的粮食倒不怎么缺。如果唐六把粮食都送到了河南来的话。吴世恭和邓启帆计算了一下,就算是田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吴世恭的粮食还可以保证自己的军队和家奴吃上三年的时间。

说到底,还是军队这个吞金兽把银子吃得太厉害了。不要说一般人家了,就是象吴府和薛府这种勋贵人家,能够在一年内收入三万多两银子的人家也不多。而吴世恭现在却反而还要背上个大窟窿。

之后,在和周巡、赫飞和俞继等军官的商议中,吴世恭就确定了军队的几个原则。其中改动最大的是战利品的分配原则。

吴世恭规定,在以后的战斗中,军队的缴获兵丁还是要一律交公。可以后也将不再分配战利品了。只是作战部队的兵丁,在作战的时间内拿双饷。

这样一来,吴世恭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住军饷的开支。而在缴获的物品中,吴世恭将会拿出来一部分,作为兵丁的养老和生病的基金,让兵丁在年老和生病以后可以使用。

吴世恭的这个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什么福利社会,他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这些远期的福利,把兵丁捆绑在自己身边,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不过,吴世恭来源于现代的这两个福利制度,在宣布给兵丁以后,却得到了兵丁的极大欢迎。其实在明朝,养老和生病这两件事,就象悬在每一个老百姓头上的宝剑一样,随时会落下来,往往把那些家庭搞成了赤贫。因此,有了这两个福利的保障,那些兵丁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不用担什么心了。

吴世恭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在军队中建立等级制度。这个等级制度,并不是象是现代军队的等级制度,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考核,还有辅兵、二线兵和精兵的军饷差异,让兵丁有个努力训练,多立战功向上攀爬的动力。

其实在以前,吴世恭对军队的这种等级设定已经有了雏形,现在无非是把这个制度更加完善一点罢了。

吴世恭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后金,他们也通过“前程”,在后金兵丁中形成了等级制度。而这个制度无非是来源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制定的军功制度。不用说,可以延续使用几千年的制度都是一个好制度。

吴世恭还确定了军队轮训制度。吴世恭规定了:每两个月,千户所堡垒的军队,山寨的军队,民团和俞继的军队都要抽出一支百人队到汝宁营大营来轮训。

吴世恭这样做的目的一共有三点:

首先就是,通过吴世恭的督促,让那些不在吴世恭身边的军队的训练质量不会下降;

第二就是,通过在轮训中,对考核良好的兵丁的提拔调动,使得那些不在吴世恭身边的军队,不会形成一个个小山头,加强吴世恭对军队的控制;

最后就是,那些百人队在训练行军的过程中,将接受行军、扎营和敌军攻击时防御的训练,提高军队在这方面的水平。

吴世恭最后确定的,就是军官的制度。吴世恭对于军官的定义就是,起码就是百人队的副队长。而十人队的小队长和小队副,他们在吴世恭军队的角色就象是现代的士官。当然,十人队的小队长和小队副的军饷也比寻常兵丁会高很多。

吴世恭就规定了:以后军官的提拔,一定要通过亲兵队的训练,还要有做过十人队小队长的资格。吴世恭想通过这个严格的条件,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军官团。

当然,这些军官的待遇就很高了。除了高额军饷以外,吴世恭也向那些军官承诺:在以后有条件的情况下,吴世恭将会向这些军官发放一定的职守田。

在制定完所有的计划以后,吴世恭就准备着回河南以后,与管理商业的袁行山和郑真商量一下,怎么样多开发一些财源来。

第191章 恶劣局面

船队行了十来天,越来越靠近济宁州了。这一天晚上,夜色如漆。在黑暗中,吴世恭从后背抱着激情过后的琼娘,感觉到身下的船在轻轻地摇晃着,心中是感到十分的安宁。

可是吴世恭突然发现琼娘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吴世恭往琼娘的脸上一摸,发觉手上满是泪水。吴世恭柔声地问道:“怎么啦?”

琼娘听到吴世恭的关心,忍不住一下子翻过身来,靠着吴世恭的胸膛说道:“老爷,奴家害怕。奴家怕回归德府去。”

吴世恭明白了琼娘的担心。琼娘以前毕竟是齐县令的夫人。在归德府总有些官眷来往,会有一些熟人。琼娘是怕这些归德府的熟人认出她来。

吴世恭只好抚摸着琼娘光滑的后背,安慰着她:“没关系的,我们也就在归德府待上几天功夫,你只要待在内宅里,就没有人知道你的身份。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搬到汝宁府去了,到了那个时候,就没有什么人认识你了。”

虽然吴世恭的安慰不能够完全打消琼娘的担心,但是琼娘依然感到心中是十分的温暖。她说道:“奴家知道老爷对奴家好。老爷的好脾气,奴家以前就知道的。”

“哦?你以前怎么知道的?”琼娘的话,一下子引起了吴世恭的兴趣。

“是老……是先夫在闲聊中和奴家所说的。”

琼娘的话让吴世恭更感兴趣了。他连忙催促说:“那齐县令都说我些什么啊?你快给我说一说。”每个人都会对别人在自己背后说自己的话感兴趣的,吴世恭也不例外。

“那奴家说了老爷你可不要生气啊。”

吴世恭笑着拍了拍琼娘的粉臀,说道:“肯定不生气。”

“先夫说:老爷就是一副武夫的模样,战阵上倒也勇猛得力,可在官场上,就是……就是……”

吴世恭又拍了琼娘粉臀一下,说道:“你快点说。”

“就是形如壮汉,心如妇孺。”

吴世恭被齐县令以前对自己的评语搞得一愣。心中确实有些恼火。按照齐县令的评语,自己不是变成了娘娘腔了吗?

可吴世恭静下心一想,却发觉齐县令的评语还是有些道理的。吴世恭在以前,为了保住署理千户的这个官职,在行事上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发生什么冲突,也没有利用自己强悍的武力,为自己牟取过什么利益。到现在为止,也只不过在千户所堡垒下面的小镇上,每年收取几百两银子的“保护费”罢了。

可是吴世恭的这种行事作风,却很不符合他的官职。在明朝这个完全官本位制度的年代里,吴世恭的行为表现可以说就是一个宅男的表现了。

而这次吴世恭回来扩军的行动,完全就有些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味道了。吴世恭就决定了,既然天下已经要大乱了,那这次回来以后,吴世恭将完全撕掉脸上伪善的面具,拿出前世嚣张的本性来。

见到吴世恭一直沉默不语,琼娘有些小心地用身体蹭了蹭吴世恭道:“老爷,你对奴家的话生气啦?”

没想到吴世恭一个翻身,把琼娘压在了身下,笑着说道:“小娘子,现在就让你好好地看一看,老爷我是个怎么样大男人的。”

“老爷不要啊!奴家受不了啦”

……

当船队终于到达济宁州码头时,让吴世恭惊讶地发现,张学斌、袁行山和郑真三人全部赶到,在码头上迎接着吴世恭。

发觉三人脸上的忧色,吴世恭就知道在千户所堡垒里,肯定是有些麻烦了。他先安排着军官让兵丁们下船,然后就把三人带到了自己的船舱,询问起千户所堡垒发生的事情来。

三人坐下以后,就立刻向吴世恭汇报道:自从吴世恭带着军队去勤王以后,关于鞑子在京城肆虐的消息就在归德府传得是沸沸扬扬。

又因为吴世恭并没有跟随着河南勤王大军一起走,到了最后也没有到通州和河南勤王大军汇合,因此,关于吴世恭这支军队的消息就传出来很多谣言。最夸张的谣言就是说,吴世恭这支军队和鞑子大军相遇,已经全军覆没了。

因此,本来被吴世恭军队强悍武力压制的比较平静的局面,就有些乱了起来。再加上今年河南又发生了大旱,流民骤然增多,现在整个归德府和汝宁府的局面可以说是混乱不堪。

而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吴世恭的产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些工坊的收入都急剧下降,已经跌落到去年一半左右的地方了。

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首先在去年和前年投诚了吴世恭的,被吴世恭梳理得差不多的土匪乱了起来。那些土匪在一开始还摄于吴世恭的威名,不敢公然撕破脸,对于千户所堡垒发出的指令最多还是阳奉阴违。

可是随着吴世恭回不来的谣言越传越广,再加上那些流民的加入,土匪的势力越来越庞大,这些土匪就蠢蠢欲动了。但是因为现在留在千户所堡垒的兵丁数量并不多,出于顾虑,薛永利并不敢派出大部队去剿灭那些不听话的土匪。

可是那些土匪,见到自己不听话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千户所堡垒的反应,那些土匪就立刻壮了胆了,他们纷纷恢复了土匪的本性,开始四处抢掠。

形势更严峻的是汝宁府北部山区的土匪。知道了吴世恭的离开,那个李鹞子不知怎么的,又回来了,他拉拢了以前一些靠拢他的山寨,又收罗了一些流民,势力很快就壮大了起来。

李鹞子的那个举动,肯定会引起现在汝宁府北部山区的土匪老大——雷鹰的反应。雷鹰就集合了自己的六百多人,并且通知了在李鹞子山寨驻守的钱绮,让钱绮带领一些兵丁,和雷鹰汇合以后一起去剿灭李鹞子。

可是雷鹰出动的消息,却被雷鹰的一个内奸,出卖给了李鹞子。李鹞子就顺势在雷鹰和钱绮汇合的路上设伏,打了个雷鹰措手不及。雷鹰集合的人手损失大半,雷鹰也身负重伤。不是钱绮发觉情况不对,加速前进及时赶到的话,雷鹰就会在这次埋伏中送了命。

不过受到了这次打击,李鹞子的声势一下子壮了起来,投靠他的土匪也越来越多。因此,现在在汝宁府北部山区,只有靠近吴世恭千户所堡垒的那块地区,还在钱绮和雷鹰的掌握之中以外,其余的地方都被李鹞子给控制了。

由于土匪肆虐,更因为那些土匪已经对千户所堡垒不买账了,甚至象李鹞子这种土匪还和吴世恭有血海深仇,因此在押运商队的过程中,押运的兵丁和土匪已经交火了三、四场了。还好,吴世恭毕竟还留下了一点威名的。所以那些土匪也不敢把事做绝,因此,吴世恭押运的兵丁,在交火中前后也只不过伤亡了七、八个人。

可就算是只损失了这么微不足道的人手,对于那时候的千户所堡垒也是不能够接受的。最终无奈之下,薛永利只能够下令放弃了向汝宁府的那条商路,只保持着归德府到济宁州这条商路的押运工作。

而薛永利放弃向汝宁府的那条商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从今年开春以后,陆间辰和吴世恭的盐货生意已经停止了。

其实在去年年底,陆间辰就派人到千户所堡垒来通知:他们陆家已经失去了做盐货生意的资格了,从今年开始,陆家将不能够再向吴世恭供应盐货了。

而到了开春以后,有一个也是扬州盐商的祈家派了一名管事,分别来到了千户所堡垒和吕云焕这里,告诉他们从今年开始,由他们祈家来提供盐货。但是,供应给吴世恭的盐货价格将由每石一两一钱银子提高到二两银子。

得到消息以后,负责商业的袁行山和郑真拜访了和陆家关系比较密切的吕云焕,向他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从吕云焕这里,袁行山和郑真并没有打听出来什么东西,而且他们事后了解道,祈家供应给吕云焕的盐货价格并没有提价。袁行山就和郑真分析了一下,认为提价的那种情况,应该也和谣传吴世恭回不来的这种情况有关。

再加上现在在汝宁府北部山区,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都被李鹞子所控制了,所以从今年开始,吴世恭的盐货生意可以说是瘫痪了一大部分,收入也只有去年的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