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二节 英雄报告团(二)

开发队也不是没人迎接,不过所有迎接的人都在办公楼里面,可庄继华注意到了没有一个教授或者其他什么人,不过多了一个穿中将军服的中年人,李之龙见庄继华看着他便介绍道:“这是俞大维将军。”

庄继华恍然大悟,他连忙上前敬礼:“俞将军,欢迎您,国防科工委已经入川了?”

国防科工委是庄继华和翁文颢联名向蒋介石建议的,同时推荐的主任人选就是俞大维。俞大维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母亲是清末名臣曾国藩的孙女,俞氏一门到了他们这一代可谓枝繁叶茂,家族成员在国共双方都担任重要职务,遍布两岸政治、经济、学术三界。

此刻的俞大维看到的是个略显疲惫,带有些怒气的,强振精神的庄继华,他微微一笑:“没有,国防科工委六月底成立的,你和翁先生都没到,我这次来是来看看要做那些准备,待这边准备好了,再入川。”

庄继华扭头看着李之龙,李之龙苦笑下:“没办法,你还得住葵棚,这不又有三千人要入川了,文革,你不在的时候,我们商议了下,基地必须分开了,规模太大,功能过于复杂,管理越来越难了。”

“我们的意思是护卫队划出去,单独成立一个军事基地,同时负责其他基地的保卫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几个新兵训练营,为下一步部队扩充做好准备。”洪君器补充道。

几个人三言两语简单的边说边走。走到门口,李之龙才发现怎么到了会议室,没容他开口,庄继华却率先走进会议室,直接走到他地位置上坐下,李之龙这才明白,庄继华是要开会。

“文革。刘殷淑还在家等着呢,你这一走就快五个月。回来就开会,急也不急这会。”

庄继华摇摇头,默然良久才沉重的说:“我坐不住呀,在田,不去不知道,前线将士有多难,我们必须加快进度。”

李之龙他们面面相窥。不知道庄继华说这话的意思,要知道他们的进度已经很快了,到今天四条主干道已经完成80%,注意这是在没有大型机械,大部分使用人力的情况下。药厂已经开工,钢铁厂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40%,估计明年三四月就能投产,庄继华走后的五个月里。又有七家工厂破土动工,梅云天主持地金融整顿初见成效,市场上的货币已经逐步统一,各地教育建设已经走上正规,在各县地工作队不遗余力的工作下,大部分政策执行都很不错。税彻底降下来了,遍布各处的税丁再也看不到了。

“这次去前线我才知道,我们的军队有多虚弱,”庄继华肃然说道:“这一路我都在想,我们怎么才能加快进度,目前我们的困难是运输,可最快一个月内就会再增加七条船,总吨位三千多吨,吴林普也联系了几家运输公司,所以运输的情况会很快改善。加快步伐的先决条件就有了。下面就看我们这边怎么动作了。”

“火药厂已经开始投产,可以扩大规模。同时开始筹建第二家,一厂二厂三厂已经在生产了,四厂在九月可以投产,可是原材料困难,产量很小。”李之龙边想边说,一厂是枪支生产厂,他们选定地是德国7。92mm毛瑟步枪,这是一款仿照步枪,在去年的军事委员会制式武器会议上决定选用这款步枪作为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二厂则是子弹生产厂,目前生产步枪子弹和捷克式轻机枪子弹,三厂则是生产手榴弹,四厂计划生产迫击炮。李之龙所说的原料困难,主要是指枪管,弹头所用的铜、铅等材料,这些材料都要从川外运来,因此才显得格外紧张。

“先不管,边干边扩建,”庄继华决然的说,关磷征告诉他的士兵没有进行实弹射击就上前线的消息让他心中十分难受,这也是他进门就要求加快进度地原因。

“文革,这不行,我们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我去厂里了解了一下,现在是一个老师傅带三个徒弟,开三个车床,废品率高得惊人。”李之龙表示反对,庄继华走他负责全面工作,每周从下面上来各种报告,其中工厂内传来的报告让他担心,在平息了李浩一带来的麻烦后,他特意抽时间在下面的工厂跑,结果是触目惊心。工厂内熟练工人严重不足,大量新工人在担任生产主力,进厂两个月就开始独立操作车床、冲床的比比皆是。管理十分混乱,管理人员地管理方式还是以前在私人工厂那套,辱骂殴打工人的现象各厂都有,他自己就亲自制止了四五起。

“管理混乱就让他们制定出规章制度,什么都要我们来做,要他们做什么?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就行了。”庄继华有些蛮横,下船后的遭遇让他心中压着一股火:“熟练工人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慢慢培养,应该容许他们出次品废品,出次品废品不可怕,多出几次,找到原因,然后就提高了。现在的问题是前线急需弹药,我们的时间不多,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做法。不要怕没有工人,也不要怕工人不会做,让他们学,只要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变成熟练工,这笔学费就值得。这样束手束脚的,什么时候才能给前线提供弹药!”

庄继华看看李之龙的脸色有些不好,感到口气有些硬,于是他换了个口气说:“在田,我心里着急,你不知道,我们在长城本来可以打个大胜仗,可是我们打不下了去,为什么呢?没有弹药了。再打一个月,长江以北就没有弹药了。我们不得不签下热河停战协议,现在全国到处都在骂这个协议,可他们那里知道,前线地困难。在田,现在我们比黄埔时期更困难,你上战场前还打过几发子弹吧。可现在有些新兵上战场前连一发子弹都没打过,因为没子弹给他们打;关磷征受伤是因为他地士兵没有受过手榴弹投掷训练。你觉得可笑吗?可这就是现实。”

如庄继华首次听到这个消息一样,李之龙也十分震惊,当初在黄埔虽然困难,拿根木棍当枪练,可后来不但枪支配备了,他这个最终一次战场都没上的人还打过几十发子弹,现在居然就没有训练用地子弹。

“庄将军。我也不赞同你的做法,”一直没开口的俞大维忽然开口了,庄继华一愣,他扭头看着俞大维,俞大维文静的说:“工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无论你怎么着急也无法超越这种规律,况且,今天你要讨论那些事情。大家都没准备,不如你先把要讨论事说出来,明天我们再开会。”

俞大维虽然是中将,军衔比庄继华要高,可他却丝毫没有长官意识,完全以一副商量地口吻在与庄继华谈话。不过他说的事实。庄继华心中一团乱麻,他就想加快进度,可究竟该怎样加快,他心中也无数。

他由于片刻才说:“好吧,明天我们要谈地是如何加快进度,大家把各自负责的内容准备好,不,明天开个扩大会议,宫秘书,通知下去。各个工厂的负责人。各个试验室的负责人明天都要参加,群策群力。谈谈如何加快建设进度。”

宫绣画站起来问:“要不要通知市政府那边?”

“要,贺市长,卢局长都要通知,卢局长必须到。”

贺国光不是西南开发队的人,而且名义上是庄继华的上司,现在就要出任参谋团主任了,庄继华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愿意参加。

“是。”

宫绣画坐下了,庄继华却站起来:“好吧,回家。”说着就要往走,众人也纷纷站起来,庄继华忽然想起外面地记者,他又问道:“李浩一搞出的事情对基地内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吧?”

李之龙怜悯的看看他:“他能做出什么,不过倒是你给开发队带来了一些影响。”

庄继华停下脚步看着他,李之龙解释说:“新闻界在抨击《热河停战协议》,据说这是你谈出来的,认为这是卖国条约,在基地内造成了思想动荡,你看今天,没有一个教授来,就是因为这个,丁教授和胡教授都曾在私下里找我,询问报上说的是不是真的。他们在怀疑,在暗地里议论。文革,你应该出面解释一下。”

庄继华没想到,这事对基地内的影响居然如此之大,他感到这事不能这样轻易处置,以前不做分辨的做法要改变。

“哼,这些记者,啥事不懂就知道瞎胡闹,这种情况不能在继续下去了。”自从在北平对戴笠说过控制新闻界之后,庄继华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有些犹豫,因为这个传出去,名声很不好听,可现在他顾不得了,他不能让西南开发受到那坡一丝影响说:“俊夫,你考虑一下如何控制新闻界。”

滕杰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控制舆论一向是法西斯主义所强调的,可蓝衣社想控制舆论的企图一直受到国民党内民主派的反对,以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只是在报纸出现明显的骂蒋介石或者骂国民党的文章,才对他们进行处罚,可处罚往往只能管一两个月;另外还有些报纸设在租界中,国民政府对他们鞭长莫及,毫无办法。

现在庄继华决定在重庆实行新闻控制,这让他感到非常兴奋,也坚决支持,而且如果在重庆得到成功,那就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

李之龙和俞大维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庄继华居然做出这样地决定。李之龙让他做出反应意思是让他写篇文章之类的,解释《热河停战协定》是在什么样情况下签署的,绝对不是让他去控制舆论。与李之龙相比,俞大维更相信西方的新闻自由,俞大维虽然是中国人,可他在西方受的教育,他在哈佛毕业后去了柏林大学,环游世界的方向与庄继华正好相反。他更不能接受控制舆论的做法。

“庄将军,这样不妥吧,我们三民主义是实行的新闻自由,控制舆论必然引起党内的同志非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更容易引起别人地指责。”俞大维地口气还是很温和,但却已经皱起眉头,显然他心中对庄继华的做法不赞成。

“这有什么,”庄继华不以为然地说:“现在我们需要统一思想,抵抗外辱,政府频繁受到指责,这会动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使政令的推行困难重重,当然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我可以给他们慢慢解释,可现在日本人不给我时间,我没有其他办法。”

“谨慎,文革,这事必须谨慎,还是缓缓吧。”李之龙劝道。

“有什么可谨慎的,亏你还在共C党里面干过,宫秘书,你什么时候给他说说苏俄是怎样控制舆论的,滕杰,你不是研究法西斯吗?好好看看德国和意大利是怎么控制舆论的,其其实研究这三个国家,我们就可以发现,凡是舆论控制好的国家,国民的凝聚里就强,国家发展就很快,你们苏俄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其中虽然出现很多问题,但是民众却从未反对过政府的政策,为什么呢?就是舆论控制得好。”庄继华心说前世的世界任何国家都在控制舆论,中国就不必说了,新闻媒体从未向私人开放;而美国呢,新闻战已经列入美军战略的一部分。控制舆论,大势所趋,我只是提前了几十年罢了。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二节 英雄报告团(三)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二节 英雄报告团(三)

回到家中,刘殷淑和梅悠兰正在客厅中陪着二姨太和刘龙喝茶,庄继华连忙堆砌出一张笑脸。这次二姨太没训他,而是亲热的招呼他坐下,庄继华有些受宠若惊的坐在她的下手,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刘殷淑又好气又好笑,好笑是因为他现在的样子有点滑稽,好气是因为知道他又要开始敷衍自己的岳母了。刘殷淑忍不住悄悄在他腰上轻轻扭了一下,庄继华仿佛不知道似的,还是这样毕恭毕敬的样子。

二姨太很和蔼的问了问庄继华这一路的辛苦,似乎她也知道了庄继华的事物繁忙,没有不顾家到处乱跑之类的话,不久刘龙也开始插话了,庄继华这才清楚,他走后的几个月,刘龙也不是一直待在重庆,他返回了香港一趟,汇丰银行正式决定在重庆开设分行,由刘龙出任分行总经理,这事确定后,他在七月初才回到重庆,这让庄继华有些死亡,本来他是想让刘龙接替梅云天掌控金融的,让梅云天抽身出来掌控工业,让李之龙掌控全局,在他不在的时候接替他的工作。

“大哥,干么为汇丰银行做事,不如到我这里来,你来接替少卿兄掌握开发银行,这才更能发挥你的才干。”

庄继华这么一说,刘龙心中也有点惋惜,要知道开发银行相当于国家银行,这对他四个莫大的机会,要是当初庄继华一见面就邀请,他决不会去说服汇丰银行董事会在重庆开设分行。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

“再说吧,分行是我提出来的,总要等他打开局面之后我才能离开。”刘龙地语气中不无遗憾。

庄继华却毫不在意的摇摇头:“汇丰那边我可以帮你,我是你们汇丰最大的客户,你们董事会不可能不给我这个面子。”

刘龙没把他的话当真,汇丰远在香港,庄继华怎么可能与他发生业务往来。而且搞金融,信誉最重要。所以他客气的说:“妹夫,好意心领了,我的信条是做事有始有终,既然我力主开办这个分行,我就有责任为它打开局面。”

话到这里,庄继华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刘龙的话却让他坚定了把他拉过来地心思。二姨太这时却问及报上说的出卖热河地事。二姨太在家一般是不看报的,看也只看娱乐版,从来不关心国家大事,不过到这里后,特别是庄继华北上之后,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重庆最大的几家报纸她都看,对目前舆论倾向了如指掌。

庄继华有些无奈的说:“报上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出卖热河是断然没有的,那些记者不了解情况,可我又不能说。”

“有什么不能说的,一家人还不能说了。”二姨太脸色一沉手中地香扇一下就加快了频率。

庄继华为难的看看她们,见她们的样子,只好泛泛的说:“这个协议比较公平的反映了当时战场的形势。而且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完全如不能接受。”

说着他给刘殷淑递个眼色,刘殷淑为难的看看他,最终还是开口说:“阿妈,文革作的事情都是国家大事,是不能外传地,国家有保密制度。”

其实刘殷淑也希望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啦,她这段时间的压力也很大,基地内、学校里都有人指着她的背影说三道四,让她很不舒服。可是只要自己还一个眼色。她就毫不犹豫的按照他的意思办。

二姨太有些纳闷了,这时刘龙也劝道:“二妈。妹夫这样作没错,国家机密是不能外传的,就算美国也这样。”

“我看没这么严重,”梅悠兰说道,她把手中地报纸递给庄继华:“大哥,你看,就是这个冬火,他的十评热河停战协议,真把人都要气死。”

“你气量就那样小呀,”潘慧琴和李之龙带着孩子从外面进来,俩人向二姨太和刘龙打声招呼后,自己拉了张凳子坐下,潘慧琴才接着说:“这个十评我也看了,观点是很尖锐犀利,可他的分析却完全立足于中央政府不愿打下去了,是有意出卖热河上,这就有点偏颇了。”

“不过这十篇文章的影响却很大,让梅小妹的努力化为泡影了。”李之龙也说道。

“小妹的努力?努力什么?”庄继华有些诧异的看着梅悠兰。

刘殷淑见他的样子是根本不知道,便把梅悠兰买下一家报社替庄继华出气的事一一告诉他。庄继华听后忍不住乐了:“这种损招你也想得出来,真不愧是学新闻学的。”

“大哥,说什么呢!”梅悠兰见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