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这个战术要求,正面攻击。的第六师团要把大量中国守军吸引到正面,为第三师团的远距离迂回成功创造条件。

现在第六师团在三界镇外即受到中国守军的顽。强阻击,如果不能尽快打开局面,就很难完成吸引大量中国军队到正面的作战任务,所以谷寿夫心里有些焦急。

半个小时后,攻击日军退下来了,率领部队作战的。大队长浑身血迹的站在牛岛面前,要求让他再次进攻,牛岛没有与他废话,直接挥手让他下去,然后命令开炮。

炮声再次震动山野,地动山摇。

山丘的另一面,一一三师指挥所里师长周光烈。神色严肃的听着参谋长的汇报:“…。今天,左翼236旅5团伤亡六百人,损失近半,已经失去战斗力;右翼423旅7团损失八百人,失去战斗力;正面236旅4团,击退日军七次进攻,全团伤亡近千人,失去战斗力。加上昨天237旅的伤亡,到今天为止,全师伤亡官兵三千四百多人。”

“命令,4团撤下来,”。周光烈心中隐隐发痛,他的这个师是乙种师三旅两团制,全师共八千多人,昨天一天加上今天全师伤亡近半,按照军部的命令,要在此地抵抗三天,还有一天,鬼子的进攻越来越凶,三天下来,恐怕这个师也报销的差不多了。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敢撤,蒋介石在开封干净利落的逮捕韩复榘,此事虽然在高层引起的震动不大,但对军师长们的震动却非常大,南京杀掉一个周澜,开封逮捕一个韩复榘,一个是中将副参谋长,另一个就更不得了,战区副司令,官越杀越大。严酷的军法悬在他们的头顶上,周光烈不敢:“让423旅9团接替4团阵地,命令师部警卫团接替236旅5团阵地。”

犹豫一会,周光烈补充了一句:“向军部请求增援。”

说完之后,周光烈转身举起望远镜,山丘上腾起成串爆炸,他心里忧虑重重,这一仗打完之后的补充怎么办?

卢沟桥事变以来,五十一军没参加什么大战,只在接应宋哲元时参加了后卫战斗,战斗规模不大,然后就调到胶东,进驻青岛,防备日军从青岛登陆。

但他们这支部队是东北军,自从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受到中央的区别对待,仅仅军饷就有三个月没发了,弟兄们怨声载道,军长于学忠催促几次,中央总是回答暂时没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青岛市长沈鸿烈还不错,给他们搞到一批军饷,可这人要打完了,中央不给补充怎么办?

爆炸更响了,天空中出现日军的战机,周光烈抬眼看了看,没有理他,他心里却不明白,中国的飞机那去了?淞沪抗战时,报上整天吹嘘空军大捷,可他们作战却从来没看见中国空军提供空中掩护。

“报告,军部回电。”

参谋长几步过去,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下,然后递给周光烈。

“接李总指挥电告,日军第九师团正沿李芋、下张进攻,企图迂回我部后方,现四十六军九十二师正节节抵抗,我部的任务是迟滞消耗日军,你们应及时检讨战术,三河镇不是死守,要以运动防御和反击战术与第六四团周旋。”

周光烈看后长出一口气,一句运动防御与反击结合让他脑中忽然开朗:“命令部队停止增援,命令4团,相机撤出阵地,命令423旅9团做好夜战准备。”

日军第九次攻击终于拿下那座横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山丘,随机向山下扑去,可没有前进多远,又遇上中国军队的阻击线,日军很快退回去了。

黑夜降临大地,一天激战后松弛下来的精神让士兵们很快睡着了,山丘上燃起火堆,日军借助这些火堆将阵地前照得通亮,防备中国军队的偷袭。

火堆在黑夜尽情挥洒他的热力,到黎明时,火堆渐渐弱下来了,也就在这时,一队人影悄没声从侧翼的山坡摸上山来,雪亮的大刀在月光中散发着寒光。

哨兵被悄没声的干掉,然后人群迅速冲进战壕,不久,一声枪声打破了黎明前的沉静,随后整个阵地变得沸腾了,兵刃的撞击,惨叫,咒骂深传来,间或伴随冲锋枪的突突声,到天光大亮,阵地内的日军被全部消灭,一一三师重新夺回阵地。

谷寿夫勃然大怒,天明之后,立刻发起新一轮攻击,战事再度变得激烈,到下午,第六师团重新攻取山丘。

在谷寿夫狂怒时,第三师团的进攻却很顺利,当面的二十一集团军每次都是稍有接触即后侧,但推倒定远县城时,廖磊指挥四十八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阻击,与第三师团血战两天,然后放弃定远向西撤退。藤田进得意洋洋挥兵北上直取蚌埠,以完成南线作战的第一期作战目标,一零六师团(欠一旅)则向西搜索,掩护师团侧翼。

廖磊在西边等了两天,没见日军西进,于是他以第七军为前锋向定远发起反攻,先头部队在定远以西的九梓与一零六师团侦查分队接触。第七军是桂系王牌,一个照面就歼灭搜索分队,随后直接扑到定远城下。

一零六师团在师团长松浦纯指挥下与而是集团军展开一场血战,激战一天之后,廖磊看出一零六师团的弱点,便把两个军一字排开,以第七军牵制一零六师团,四十六军则从定远南部直接杀向滁县。

日军南线总指挥羽田见二十一集团军来势汹汹,立刻抽调第三师团第五旅团南下增援定远。失去一半部队的藤田进攻势顿衰,被二十二集团军四十五军陈鼎勋部轻松阻击。羽田并没有察觉中国军队的战术转变,在二十一集团军再度西去后命令第五旅团归还建制,重新收回部队的藤田进再次开始发动进攻,可第五旅团刚刚到前线,滁县司令部又传来消息,阴魂不散的二十一集团军再次发起反攻,这次中国军队打得更加坚决,前锋在半天之内即打到定远城下,这让羽田摸不清头脑,他不太明白中国军队这是在做什么。

于是第五师团的羽田再度命令第三师团二十九旅团增援定远,二十九旅团刚到战场,二十一集团军立刻向西撤退,这下羽田看明白了,中国军队的战术是以侧翼反击来削弱日军正面攻击的威力。

羽田想清楚后立刻命令驻守泰州的一零六师团136旅团旅团长青木少将留一个联队守御泰兴,其余部队立刻西进,增援定远。随后有口述了给谷寿夫的电文,对他们的进展表示不满,并提出警告。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八节 南线(二)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八节 南线(二)

谷寿夫深感气闷,当面的中国军队就像一个弹簧,看上去被打得还不了手,可冷不丁一反弹又能让他恼怒不已。中国军队在三界镇发起了一次夜袭之后,第二天下午即全线撤离,谷寿夫挥兵继续向明光前进,在横山再度遇上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激战两天之后,中国军队再度撤退,这一次就一直退到明光。

于学忠的撤退是因为迂回的第九师团攻克了横山侧后的三河集,九十二师苦战三天没能挡住第九师团的进攻,向凤阳撤退。

“南线日军看来很积极,”前线战况传到徐州之后,李宗仁和庄继华几乎同时皱起眉头,南线日军比他们预计的多了一个师团,廖磊在定远发起的反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只是稍微迟缓了下日军的攻势:“德公,是不是从二十三集团军抽一个师,划归廖磊指挥?”

李宗仁低头想了想,把目光投向旁边的徐祖贻,徐祖贻心里早有计较,不过常年的官场生涯,他早懂得藏拙的必要,此刻见李宗仁的目光,便平静的说:“正面防线要承受日军三个师团的进攻,两个军恐怕不行。除非…。”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李宗仁和庄继华,庄继华有些不耐烦:“我的参座大人,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你可是参谋长。”

徐祖贻心中苦笑这位副司。令官年少气盛,说什么都毫无顾忌,他不以为意的笑笑:“从廖磊的反击来看,日军兵力雄厚,以蚌埠为底线,日军十万大军,后勤比较近,反击不容易奏效,不如将日军放过淮河,以浍河、解(旁边…水)河为底线,将日军放过淮河,如此日军后方拉长,一旦我军反击,日军再抽调兵力就不容易了,如此就只能在侧后放置重兵,以保护交通,如此正面攻势必然松缓下来。”

“燕谋高见,”李宗仁的神情顿时轻。松:“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二十一集团军实力未复,从二十三集团军抽调一个师完全有必要,但剩下的三个师团依然实力非凡,在蚌埠恐怕还不行,就以解河为底线,文革,二十三集团军你熟悉,你看调那个师合适?”

“124师。”庄继华毫不犹豫的答道,124师。是田颂尧部主力,原是孙震直辖,邓锡侯田颂尧本是一体,邓锡侯组建出川部队时,田颂尧毫不犹豫就把这个师交给他了,成为四十一军主力,也是川军中最先换装的部队。

“好,那就给孙震发电,将124师划归二十一集团军指挥。”。李宗仁手轻轻握了下。

“报告,委员长电报。”

李宗仁和庄继华不由愕然,不知道蒋介石这时来。电是什么意思?徐祖贻接过电报,匆匆看后有些纳闷的说:“委员长将五十八军和六十军划归我们了。”

庄继华稍微楞了下,随即大喜,这两个军他要了。不知多久,可蒋介石就是不松口,没想到这时却送上门来了,不知道蒋介石怎么又想通了。不过既然给了,那当然就用不客气了。

“他们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徐州?”李宗仁不动声色的问道,实际情况恐怕只有他清楚,算清楚日军实力后,他就在私下里向蒋介石要兵,而桂系的部队不多,庄继华一再提及这两个军,特别是六十军,按照庄继华的说法,六十和一零一军是他专门训练来对付日军的,所以干脆就点名要这两个军,蒋介石为了在韩复榘的事情上取得他的合作,这次开封会议期间终于承诺将这两个军调给五战区,现在不过是蒋介石践诺而已。

“六十军半个月内到,五十八军恐怕时间更长一些。”徐祖贻把电报递给李宗仁,李宗仁接过来看到又转交给庄继华,庄继华一看才明白,蒋介石这是有条件的,要求这两个军只能用于反攻。

庄继华有些郁闷,还要半个月时间,不知道能不能赶上,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吧,他轻轻吁口气问:“空军方面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提供空中支持了?现在天上可只有他们的飞机。”

“周至柔说空军有几个关键的雷达站还需要些时间,嗯,大约一周,一周以后就行了。”徐祖贻把吁空军联系的接过告诉他,其实空军现在有一百八十架P40,在希特勒关闭武器交易之前,还从德国买到了三十架BF109,这三十架BF109说来还有点惊奇,动用了庄继华在德国的合作伙伴,工厂的提出十二架新的,其余的还是德国空军正在使用的,所以才能这么快的送回来。除了德美的飞机,按照中苏航空界协定的秘密条款,苏俄向中国提供六十架伊…16,八十架伊…15,双方正在商议由苏俄派出援华志愿飞行员的事。

无论飞机还是飞行员对中国军队来说是宝贵的,在淞沪战场上尝到雷达的甜头后,周至柔无论如何不愿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让飞机升空迎敌,坚持要把雷达站建好后才投入战斗,这让各战区指挥官心里恨得咬牙,可还拿他没办法。

李宗仁放宽了底线,但李品仙却不想这样,他认为完全可以利用淮南一带的有利地形,最大程度的迟滞消灭日军,所以他除了命令邓锡侯调出124师外,其余没做任何变化。

五十一军退到明光,为抑制第九师团的进攻,四十六军全军前移,凤阳临淮关交由十一集团军守御。

四十六军军长樊崧甫是名老兵,近四十多岁的年纪,十七岁就参加辛亥起义,担任浙军敢死队队长,二次**中两度被捕,后报考保定军校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北伐之前他到了广州,投入谭延辏У牡诹ΦH尾文背ぃ费雨'去世后被他的女婿陈诚揽入土木系中。

长期的军人生涯,让樊崧甫身上的军人气息非常浓厚,尽管长途行军非常疲劳,他还是立刻到了二十八师检查战前准备。

二十八师师长董钊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不过他也是樊崧甫推荐上去的,作为黄埔一期学生,他虽然比不上胡宗南、宋希濂、杜聿明这些人,但比起其他人来说也算非常不错的了。

“介生,记住战壕要挖深,这山虽然不大,炮击时要隐藏在反斜面,战区送来的那本小册子我看了,有些东西很不错。”樊崧甫边看边叮嘱,小山丘上,众多士兵正争分夺秒的构建防御工事,阳光下,阵地上尘土飞扬,远处隐隐传来隆隆炮声,九十二师正奋力阻击日军。

樊崧甫抬眼看着明媚的阳光,他不仅有些气恼,江南的梅雨季节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要是象三四月那样,连绵大雨,淮河水猛涨,日军的攻击难度无疑增加十倍。

“这道坡的坡度不大,注意日军的坦克,布置些反坦克地雷,对了,我记得你们师新配属火箭筒要好好利用,这玩意打坦克一打一准。”樊崧甫站在一处缓坡前,士兵们正沿缓坡棱线构建战壕。

“反坦克地雷布在前面那段路上了,”负责这段阵地的团长指着前面的一段平地:“布在这段坡上有可能毁在日军攻击前的炮火上。”

樊崧甫点点头,对团长的细心很是满意,董钊心里有些无奈,一个上午走了三个团的阵地,樊崧甫每道阵地都要详查,这管得未免太细,不愧弟兄们称的樊婆婆。

不过对于二十八师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担任这个师的师长已经四年了,这四年里他把这个师的军官逐步都换成了黄埔出身,他熟悉这个师的每一个军官,甚至一些老兵。

“大桩子,洞挖好了吗?”

董钊朝一个二十多岁的士兵叫道,这个士兵看上去比较瘦,双臂肌肉却十分强壮,他的大名叫马大桩,是二十八师的老兵,在中原大战中立过战功。

“长官,”马大桩正聚精会神的加固他的防炮洞,没注意到董钊,抬头看见董钊已经到了身前,连忙立正报告:“卑职正在加固工事。”

“已经是上士了,”董钊看着马大桩精赤的上身,微微摇头:“怎么还这样。”

“嘿嘿,”马大桩嘿嘿一笑,摸摸后脑勺。

这个马大桩立过战功,可就是不识字,升到上士就很难再进一步了。董钊不喜欢那些有些流气的兵痞,马大桩有点对他的胃口,每次到这个团来都要找机会与他聊几句,就这几句,马大桩在团里的地位就明显不一样。

董钊看看马大桩的防炮洞,上面加固了木头,周围的泥土打得很结实,除非重炮炮弹直接命中,否则不会塌,迫击炮炮弹对他根本没用。

这种防炮洞是他战区长官部的那位同学提供的小册子上提供的,对于战区长官部的那个老同学,当年在学校他们的交往不多,那时他很普通,而另一个却是天之骄子,早早的就成为黄埔双雄,在牛行大战以前他并不认可这个称呼,而南京大战让他彻底服了。

抗战已经打了一年,二十八师参加的战斗并不多,他们一直驻守在陕西,防备共产党,直到年初才调到潼关,在潼关打了两场小规模战斗,今年四月才调到五战区,吁日军的作战经验不多。战区发下来的小册子,他已经仔细研究过,他明显感到这是他那位同学的杰作,在教导团时就传出他每场战斗结束后都要带人返回战场,重新研究总结,看看在战术上有那些值得改进的。

董钊很清楚其中的价值,所以不但他自己看,还给全师每个军官发了一本,要求他们仔细研究,作为土木系的干将,陈诚对二十八师的关注丝毫不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