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吧。”蒋介石没有深究,庄继华从没去过苏俄,不可能了解苏俄,要说控制舆论这套学自德国应该没错,至于他以前提到的苏俄,恐怕是为了掩人耳目,当时的蓝衣社闹得正凶,他不想与他们发生纠葛。

“我看管严点也好,以前就是管得太松,”宋美龄纤细的手指在文件上敲敲:“重庆的建设如此成功,不就是管得严的结果吗。这些年,容忍了这个,容忍了那个,结果最后他们不一样与我们唱对台戏吗,倒不如管严点。”

宋美龄这话让蒋介石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呀,这些年他容忍了改组派,容忍了桂系,容忍了冯玉祥,容忍了张学良,容忍了元老们的固步自封,容忍了他们的腐败,可最终得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得到。

“你说得对…。。”蒋介石话音未落,林蔚急急忙忙进来,他看见宋美龄在又停下脚步,站在门边,蒋介石收住话题转口问:“蔚文,有什么急事吗?”

“是,委员长,”林蔚答道:“一战区李德邻司令报告,渡过黄河的日军中岛部队突然出现在睢县,商丘有可能陷落。”

蒋介石脸色顿时变得雪白,良久才喃喃的问:“他…。。,他是怎么跑到睢县的,为什么现在才报告上来?”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八节 黄河南岸的曙光(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八节 黄河南岸的曙光(三)

林蔚没有回答,因为他也不知道,李宗仁的电报中没有说,他不能也不敢胡乱猜测。

睢县,距离商丘不到百里,道路平坦,快速机械化部队一天即可赶到,从商丘到永城也不过百来里,一旦中岛抵达永城,正在永城以南阻击谷寿夫的卢汉邓锡侯就陷入危险之境,若谷寿夫突破了他们的防御,整个五战区的六十万大军就危险了。

“娘希匹,白崇禧李宗仁在做什么?俞济时呢?他跑那去了?”焦急中蒋介石暴怒了,国骂脱口而出,忘记了宋美龄在场。

林蔚低着头,还是没有回答,这些情况他都不知道,他估计李宗仁也不知道,否则李宗仁会在电报中说明的,至于白崇禧恐怕就更不清楚了。

“大令,”宋美龄见蒋介石要失控,赶紧柔声制止:“不要着急,既然发现他们的踪迹,李宗仁和文革自然会想办法对付,再等会,他们自然会有电报到来。”

林蔚暗暗松口气,幸亏宋美。龄在场,否则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平息蒋介石的怒火。所有人都没想到中岛居然如此大胆,他欺骗了所有人,包括他在北平的上司,当所有人都判断他要去定陶时,他却悄悄绕过开封南下商丘。

“让何应钦和蒋百里陈诚立刻到。我这里来。”犹豫下,蒋介石又补充说:“请苏俄顾问崔可夫也一同前来。”

崔可夫是新任苏俄军事顾问。团团长,原总顾问朱可夫奉调回国了,崔可夫接替了他的工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中国达成雷达、火箭筒和三极管技术转让协议,这个协议让蒋介石比较满意,苏俄同意提供三百辆中型坦克和三个军的武器装备,另外帮助中国修建从西安到迪化的铁路,双方签署了军事技术交流协议书,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坦克工厂和三个轻武器工厂。另外中方将授权苏俄生产盘尼西林,条件是不能出口,只供苏俄国内使用。

这个协议与当初苏方盛气凌人提出的免费转让。简直是天差地别,蒋介石都不知道李之龙他们是怎么谈出来的,于他们相比,武汉的这些高官都是一帮废物,至少在对外上面是这样。

很快三人都来到蒋介石的别墅旁旁边作战室,蒋。介石的别墅不大,容纳不下侍从室的所有人,在别墅旁边的几排平房就成为他指挥作战的作战室,平常办公也在这里。

在等待三人的时间里,白崇禧和庄继华的电报。也到了,白崇禧在电报中说明中岛抵达睢县才被发现的原因。

中岛没有进攻。开封,而是绕过开封,在开封以西的八里湾分兵,以骑兵第一旅(立高支助的情报已经让中国方面完全了解中岛的兵力状况)奔袭骚扰兰考,他自己却率领第五混成旅主力南下杞县。

杞县只有几十个警察和两百来人的保安队,没等中岛赶到城下就一哄而散,中岛不战而克杞县,随后他抢劫了杞县所有有轮子的东西,捣毁了杞县电报局和电话局。然后向睢县扑去,杞县县长和警察局长保安队队长全部逃散,不知去向,还是在杞县的一支路过的后勤小分队军官跑到通许向战区报告,战区司令部才知道。李宗仁已经命令商丘进入全面戒备状态,命令在商丘的后勤部部队和保安队必须坚守两天,七十四军正日夜兼程赶往商丘。

而庄继华在电报中没有报怨,只报告了他的处置办法。庄继华已经命令浍河前线的四十一军回归二十三集团军建制,东线部队实行大踏步后退,放弃临沂蒙阴费县大汶河,全军后撤,北线孙连仲退到兖州,中路张自忠退守枣庄,南路汤恩伯孙立人退到台儿庄。杨森率领二十四集团军的二十军退守徐州外围。

“庄文革怎么退得这样快?”何应钦看万庄继华的电报后忍不住皱起眉头。中岛的行动不一定有效,可他居然就一退数百里,这未免有点惊弓之鸟。

蒋介石也阴沉着脸,他心中有种很不好的感觉,庄继华从来不是胆怯的人,一定是有什么地方不对了。

崔可夫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白崇禧的作战计划就是在他的支持下获得通过的,他从翻译那里得知报告的内容忍不住说到:“委员长先生,庄将军这样作是极不妥当的,他这不是在准备作战,而是在安排撤退。如果东线日军很快越过兖州地区,围歼本间雅晴的计划就很可能失败,另外这会鼓舞南线日军,从浍河抽调四十一军到右翼,这样削弱了浍河正面防御,一旦日军突破浍河正面,宿县就危险了。我认为五战区司令官的部署及其错误,在我们苏联红军中,这样的指挥官应该送上军事法庭。”

看着崔可夫那苏俄人惯有的傲慢,蒋介石微微皱起眉头,庄继华的部署是个撤退部署,这点他已经看出来了,但送上军事法庭也未免太过分了,更何况还把苏联红军拿来对比,这不但让蒋介石不满,也让何应钦蒋百里陈诚的心里很不满。

“崔可夫将军,”蒋百里平静的说:“我认为五战区的部署并无不妥,黄河两岸的攻击进展一直不大,这是其一,南线日军频频增兵,而我军久战疲惫,各军减员很大,虽然两次补充,但补充兵的战斗力很差,因此总的战斗力不增反降,这是事实;其二,日军援军一一零师团主要作战还是在西线,也就是我军右翼,并非完全在正面,因此将四十一军调到右翼也无不可。其三,文革对正面被突破也有准备,二十军调回徐州就是明证。”说到这里,他转向蒋介石:“委员长,文革的部署我认为没有问题,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鄄城,本间的四个师团被我军包围在黄河两岸,却迟迟不能全歼,拖住了我军大量兵力,另外,一战区轻易让中岛突入黄河以南,杀入我军后方,这才是导致目前被动的根本原因。”

第一集团军被击溃后,一直不能阻止起有效的反攻,整个津浦线北段河南段只有三个大队在防御,其中的两个还在新乡,如此薄弱的防线居然没受到进攻,也是一大奇观。

日军不担心侧翼以后,兵力全部压向外围防御的二十二集团军,原准备留在这段的一零一师团也调到濮阳进攻二十一军,唐式遵和潘文华在日军攻击下苦苦支撑,可七十一军和七十二军却始终无法突破三十六师团的防御圈。

黄河南岸,本间在董口建立起防御圈后,徐祖贻的攻势就被遏制,二十万军队被拖住,致使东线和南线战事日趋危险。

“委员长,”陈诚的脸上现出迟疑之色,很快这丝迟疑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决断:“战役发展到现在,我认为这次战役我们的口子开得太大,南京徐州两战,我们消灭了大量日军,但细细分析这两场战役就可以发现,我们每次歼敌的数量都是比较小的,南京歼敌十万,是由数场战斗集中的,沫水反击歼敌八千左右,敌人的兵力是近万人,我方集中三个整编师,五万人,兵力对比1:5;广德反击,日军兵力一个半师团,两万六千人,我方陆续投入三个军又两个师,总兵力十八万人,兵力对比1:7;徐州之战,临沂反击,日军两个师团,总兵力五万人,我方五个军三个师,总兵力十五万人,兵力对比1:3,但这是一次击溃战,只歼灭部分日军;济宁围歼,日军一个半师团,兵力近三万人,我方出动四十九集团军,第三集团军,六十军,总兵力十八万人,这才歼灭了一零八师团,兵力对比1:6,这也是为一个彻底歼灭日军师团的战例。

分析这两场战例说明,若要围歼日军,兵力对比必须达到一比五以上才行,而且日军兵力不能超过三个师团,日军数量越多,我们要增加的力量就要成倍上涨,这次我们想一举吃掉日军四个师团十万人马,兵力对比必须达到1:7以上,从战局发展来看,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

陈诚的这番分析,所有人,除了崔可夫,都清楚了,当初的战役规划看上去很宏伟很美丽,大家都被徐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一看四个师团送上来,那还有不下刀的道理,可实际上,中国现在还不具备一次吃掉对方十万部队的能力,这个战役规模过大,超过了目前中国军队的实力。

陈诚的分析是合乎实际的,前世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俄花了三个月时间,集中了一百多万人才消灭了包围圈中的三十万德军,而在44年的巴格拉季昂战役(又称白俄罗斯战役)中同样动用一百多万人,同样是三个多月的时间,却几乎全歼了德军中央集群的五十多军队,长驱直入数百里;差别如此之大,原因无他,苏军的实力上升和德军的实力下降。

“或许文革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作出如此安排的吧。”蒋百里在心中暗自嘀咕,但他没有开口,陈诚的分析虽然有道理,但战役已经在进行,想要取消却是不可能的,战争有战争的规律。

陈诚说完之后,房间里陷入沉默中,就这样放弃还是坚持打下去,谁都拿不定主意。

崔可夫左右看看,终于忍不住了:“委员长先生,我不认为我们没有能力歼灭鄄城日军,他们实际已经陷入我军包围,他们武器弹药极缺,后勤断绝,对任何军事将领来说,都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应该继续加强对鄄城日军的进攻,歼灭他们,即便放弃徐州也在所不惜。”

这是个很有诱惑的提议,即便是陈诚也不好反驳,毕竟歼敌的机会已经如此明显,现在放弃很难。

“好,电告白崇禧李宗仁庄继华,加强在黄河两岸的攻势,由商震指挥第一集团军和三十二军等部队,两天之内必须向津浦路北段发起进攻,切断津浦路北段;七十一军和七十二军务必在三天内消灭黄河北岸日军,五战区必须在五天内消灭黄河南岸日军,二十二集团军必须确保北线安全。五战区可以在必要时可以放弃徐州,以确保主力安全。限七十四军在三天内赶到商丘,五天内赶到永城,务必消灭中岛康健。”蒋介石最后这几个字说得咬牙切齿,中岛的行动彻底打乱了他的部署,甚至很可能造成整个战役的全面失败。

蒋百里实际高估了庄继华,庄继华现在根本没时间来总结这些东西,战局迟迟看不到好转的迹象,让他焦虑不安,心头的阴影越来越大,从东线后撤是他本能的危险意识。对这个决定,龚楚曾经表示反对,但庄继华坚持如此,撤到这个位置,到需要时至少要少跑几百里。

“司令,如果一定要后撤的话,卑职建议不如撤得再远一点。”龚楚见无法说服庄继华,便提出他的想法。

庄继华闻言有些疑惑的看着他,龚楚连忙解释说:“兖州地形平坦,上次战斗时几乎全城被毁,防御工事构建不完善,外围也没什么有利地形,卑职建议,不如直接退过运河,在运河西岸建立阻击阵地,运河东岸只保留济宁一城。而且张自忠也无必要退到枣庄,直接退到台儿庄地区,与汤恩伯连成一遍,利用台儿庄附近的地形阻击日军。”

庄继华立刻明白这是好主意:“你说得对,我有些拘泥了。立刻电令孙连仲退到运河以西,依托运河阻击筱冢义男,将六十军部署在济宁,兖州守备的四十七军276师归他指挥。”

“电令张自忠后撤到台儿庄地区,与二十军团会和,构成台儿庄防线,由汤恩伯担任总指挥。新二十二师回防徐州。”

“杨森率领二十军到沛县不放,严防日军偷渡微山湖。”

尽管作出大调整,庄继华心中的不安却越来强,他给李宗仁发电报,希望李宗仁能随时通报北岸的战斗,特别是二十二集团军阻击的状况,这个电报甚至发到唐式遵和潘文华手中,庄继华手上有刘湘给的联络密码。

中国军队大踏步后撤,让南北东日军三个指挥部都感到紧迫,不约而同下令加强攻势。西尾寿造指挥三路大军跟踪追击,迅速追上来。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八节 黄河南岸的曙光(四)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八节 黄河南岸的曙光(四)

炮弹一次次将冻僵的土地掀翻,在雪白的大地上留下狂暴的踪迹,大地从沉睡中醒来,河面上薄薄的冰层消失的无影无踪,红色的水面漂满肮脏的尸体。

沿河吹来的风中夹杂着浓厚的血腥,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掩蔽部在爆炸声中发抖,李家钰披在肩上的军大衣的军大衣纹丝不动,望远镜里,前沿的战壕已经几乎被炸平了,日军把突击重点指向他这里,而二十军的重炮团又被调到鄄城前线去了,以至于在炮火上完全陷入劣势,炮兵阵地被迫一再转移。

“轰”,又是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李家钰心中咯噔一下,难道日军发现了这个指挥所?“指挥部转移!”李家钰大叫一声就率先跑出指挥部,掩蔽部内的军官们立刻跟着跑出掩蔽部,一阵急促的炮火附近爆炸,掩蔽部轰然倒塌。

等李家钰到达后备指挥所时,日军的强渡再次开始,几百条木船和木筏迅速向这边划来;这几百条船只是日军几天前花了大力气从附近搜集来的,木筏则是他们就近搜集的木料造的;船到半渡,中国军队的炮火开始了,纵深的八二迫击炮,旅属步兵炮山炮一起开火,江面水柱冲天,岸边的轻重机枪也同时开始射击,船上的日军也几乎同时向岸上射击。

不时有船只在炮火中化成碎片,剩下的日军依旧毫无惧色的奋力划水,冰冷的水珠浸透了厚厚的军装,眼中跳跃的火焰却显示他们火热的内心。

炮弹在岸边爆炸,火力却丝。毫没有减弱,越是靠近岸边,中国军队的火力越强,强力的重机枪子弹撕开船舷的木板在船内的士兵身体上打出一个个血洞。

船重重的撞在岸边的泥沙上,穿。着笨重的军大衣的士兵跳下船,在水中跋涉几步,冲上岸,可随即被如雨的弹雨打倒。看着损失越来越大,日军阵地上升起两个信号弹,河上的船调转船头撤回对岸。

放下望远镜,李家钰轻轻哼了。声,轻蔑之情表露无遗,日军虽然有两三百条船,但想从他这里突破运河可以说是痴心妄想。可虽然击退了日军的,但李家钰的心情并不愉快,仗打到现在,他却有些糊涂了,怎么突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