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7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史迪威,蒋介石已经忍无可忍,在前世,看在美援物资的基础上,他忍下来了,可现在,他不想忍了,当史迪威提出武装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时,当他把原本属于中国的物资转交给英国人时,蒋介石便决定赶走他,正好鄂北战役胜利,为他提供了一枚重要砝码。

“我会把委员长的意思向总统报告。”威尔基不痛不痒的答道,然后他不想就这样屈服,于是又开口道:“总统很关心贵国国内的情况,总统很想知道,贵国国内的政治状况,特别是与GCD的关系。”

蒋介石淡淡一笑,返回自己的座位,坐在一遍很长时间没开口的陈布雷说:“非常感谢罗斯福总统的关心,我们国内的情况很好,各地均在实行社会改革,湖南广东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都在大张旗鼓的推进社会改革,委员长除了领导战争外,还在领导一场社会**。”

“对于贵国的社会改革,高斯大使已经向总统汇报了,他认为能和罗斯福新政相提并论。”

实际上陈布雷的话有些夸大,湖北湖南江苏河南在进行社会改革不假,陕西只是刚刚开始,广东福建还在筹备阶段。

罗斯福新政,蒋介石知道一点,美国人的评价好像褒贬不一,不过看威尔基现在的样子,这是个很高的评价,可熟悉的美国的宋美龄来说,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评价。

“不过,总统听说,中国组建了一些新政党,这些政党正式提出组建联合政府,我想请问下委员长,您是什么观点?”威尔基说。

目前国内政治形势可不像战场上那样好,而是暗潮汹涌。经过数年酝酿,青年党、国社党、救国会、职教社、乡村建设派,共同组建了中国民主政团。春节之后,第三党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以李济深为会长,邓演达为干事长,章伯钧为组织部长。

随着各民主党派的成立,GCD顺势引导,联合这些党派在参政会中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议案,这个议案被蒋介石毫不犹豫否决了。

“所谓联合政府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陈布雷神态稳定:“国民政府现在实际上已经是联合政府了,政府中有各党派人士,包括中共人员,比如周EN来和叶J英,此外象张澜、罗隆基这些对政府有不同意见的,都在政府任职,所以我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提这样的议案,这完全是忽视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

威尔基略微皱眉,在美国人看来,民主政治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组建联合政府可以笼聚人心,对战争有利,于是他放缓口气说:“可总统希望,在战争期间,贵国国内政治保持稳定。”

这是个警告,委婉的警告,蒋介石脸色阴沉,民主党派成立后,要求改组政府的呼声高涨起来,周EN来在两党谈判中也提出政治改革要求,此外在冀察战区,河北和察哈尔,两党冲突又开始上升,高树勋的新八军在冀南站不住角,退过黄河,进入豫西北,与当地的中共冀鲁豫部队有小规模冲突,为了配合与GCD的谈判,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在陕甘宁边区集中了十多万军队,威胁延安。很显然,威尔基指的是这个。

蒋介石心里很是憋屈,不满和耻辱,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内政,用不着美国人来指手画脚。宋美龄注意到他的情绪波动,生怕他做出不理智的回应,便抢在他前面答道:“目前国内政治形势虽有波澜,但总体来看还是很好的,军事上,鄂北战役胜利在望,我五战区、三战区、九战区纷纷出击,围攻武汉、南昌;政治上,各党派正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实行抗战建国,虽然最近出现一些小波澜,但总体形势是好的。”

宋美龄的插话让客厅内的气氛缓和下来,不过蒋介石依然感到气愤,待威尔基走后,他的怒火才爆发出来。

“娘希匹!欺人太甚!”蒋介石双手叉腰,脸色涨得通红,站在客厅中央大骂不止。

宋美龄微微摇头:“大令,不用这样生气,美国人总是喜欢这样指手画脚,他们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GCD,所以被他们蒙骗了。”

“委员长,夫人说得对,威尔基不是提出要去西安吗,我们趁这段时间,加强攻势,光复武汉,然后邀请威尔基到武汉,让美国人也明白点。”林蔚建议道。

“嗯,”蒋介石从鼻孔里重重喷出一股浊气:“蔚文说得不错,立刻电告庄文革,加强攻势,尽快歼灭神田,然后移兵东进,从北面进攻汉阳汉口;电令陈诚,加大攻击力度,尽快攻取武昌。”

林蔚稍稍一愣,蒋介石这实际上是为九战区和五战区划了一条分界线,武汉三镇,两个归五战区,一个归九战区,这还不算什么,五战区歼灭十一军主力,损失必定不小,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依旧要把武汉三镇中的两个交给他来进攻,这让陈诚怎么想?

“委员长,五战区正在围歼神田,王敬久正率领九战区江北部队,进攻黄陵矶,兵锋直指汉阳,是不是将夺取汉阳的任务交给王敬久?”林蔚的口气非常委婉,私下里却悄悄递了个眼色给宋美龄。

可宋美龄却假装没看见,在宋美龄看来,汉阳汉口给谁都行,况且,军事问题她从不插手,蒋介石也从不希望她插手这方面。

蒋介石略微迟疑下,最终还是点点头:“不管怎样,反正告诉他们,在威尔基从西安回来以前,必须拿下武汉,我要陪威尔基去武汉看看。”

就在蒋介石在黄山官邸大发雷霆时,观音桥的一个小院里,梅悠兰端着一盘茶水穿过小门,来到后院,在几株桃树下,周EN来与梅老爷子正谈笑风生,飘落的花瓣铺洒在他们脚下。

梅悠兰将茶盘放在桌上,然后将茶水递给周EN来:“周先生,请喝茶。”

然后给梅老爷子面前也放了一杯,自己走到老爷子身边,将披在他身上的毛毯掖了掖,嘴里有些不满的责备道:“您看看,让在屋里吧,非说气闷,硬要到院子里来,来了又不老实,本来病就没好,这要再感冒了,我看您最好还是回医院去。”

“呵呵,没那么娇贵,我这把老骨头没娇贵,小鬼子不赶出去,我就死不了。”说话中,梅老爷子颌下的三缕白须,一翘一翘的,煞是好看。

“哦,好茶呀。”周EN来眉毛一扬赞叹道。

“那当然了,这可是去年明前的竹叶青,爷爷可爱喝了,”梅悠兰嘴角稍微撇了下:“就那么几两,大哥来我都没舍得泡。”

“哦,这可少见,那我是托老爷子的福了。”周EN来呵呵笑道。

月票,月票,快来吧,越多越好!!!!!!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八节 光复武汉(八)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八节 光复武汉(八)

最近一年,GCD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形势非常不利,继松井石根在山东发动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围剿后,冈村宁次在华北对冀中和冀西北发动大规模围剿,冀中根据地因此失守,其他各根据地也因此被大幅压缩,地盘,人口,兵力均损失严重。鉴于日军攻势猛烈,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向太行山转移。

在冀中得手后。冈村宁次调集兵力向太行山发动进攻,突袭太行山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参谋长左Q阵亡,尽管彭D怀率领八路军浴血奋战,可局势依然没能挽回,正在这个时候,日军却突然停止进攻,纷纷后撤,随后便发起了鄂北会战。

鄂北会战,日军总共调集了十多万兵力,中央原本预测国民党军会大败,甚至可能丢掉宜昌,可战役发展到现在,日军大败已确定无疑,两个师团被歼,三个师团在包围圈中苦苦挣扎,中央预测,鄂北战役结束后,收复武汉不是没有可能。

中央预测,随着武汉光复,国民政府的威望有所上升,对目前的民主运动将产生影响,对国统区的统战工作产生影响,为此中央指示必须加大宣传,团结更多的民主人士,推动成立联合政府。

接到中央电报后,周EN来连续拜访了黄炎培、张澜等人,董B武、博古、邓Y超频繁出席群众集会和各种政论会议,高调宣传联合政府,新华日报也连续刊登关于联合政府的文章,指出中国未来的道路必然是民主政治,而不是**专制。

前两天,梅老爷子生病,没能出席参政会,周EN来这便来拜访。梅老爷子现在的身份有些微妙,他是宋美龄的叔父,又是庄继华的支持者,和南洋华侨联系紧密,陈嘉庚等都是他的朋友,此外,他对GCD也很有好感,曾经主动访问延安。

“梅小姐这些天在家恐怕憋坏了吧,”周EN来微笑着看着梅悠兰。

梅悠兰嘴一撅还没开口,梅老爷子便笑着说:“这丫头,就是不肯好好在家陪陪我,整天到处乱跑,一个大姑娘家家的,老这么野,怎么嫁得出去。”

梅悠兰已经是快三十的大姑娘了,可依然小姑独处。周EN来淡淡一笑:“老爷子这可多心了,据我所知,追求梅小姐的可以从精神堡垒排到上清寺。”

其实梅悠兰的情况在很多人眼中根本不是秘密,就算蒋介石宋美龄也非常清楚,只是大家谁也不揭破。

梅老爷子轻轻拍拍正在肩上的小手,叹口气:“这孩子,…”

“周先生,您不知道,”梅悠兰不想谈这个话题,这几年,老爷子一直把她栓在身边,目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此刻见他们谈到自己,连忙把话题岔开:“爷爷呀,就怕把我丢了,现在的我的渝州晚报,销量下降好多,你们的新华日报都快赶上来了。”

“呵呵,”周EN来忍不住笑起来:“新华日报要赶上你的渝州晚报还需要努力。”

“最近你们新华日报上刊载的关于联合政府的文章不少呀。”梅悠兰说。

“联合政府是未来中国必然的政府组成,是中国民主的一大进步。”周EN来正色说:“未来中国应该是民主的中国,实行联邦制,承认各政党的合法地位,各政党和平竞争。”

“贵党的根据地也采取这种方式吗?”梅悠兰的记者精神发挥出来,提出的问题开始尖锐起来。

“当然,我们在敌后的各个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早已经实行了这个方式,比如,陕甘宁边区,我们实行的便是三三制,三分之一的左派人士,三分之一的中间人士,我党只才有三分之一的名额。”周EN来正色道。

“据我所知,贵党在政府之外,还有个平行的机构,叫党委,这个党委才是地方行政的最终权力,政府必须听党委的,如果实行联合政府,那贵党的党委将处于何种地位呢?”梅悠兰又问。

“党委可以只管党的组织,政府管政府的事情,这在分工上很明确。”周EN来淡淡一笑,毫不介意梅悠兰的尖锐,只是平静的解释道:“在现阶段,我们的政府组织还有很重我党痕迹,这是因为,目前是战争时期,而且我们对国民党还不是很放心,所以党委对行政也有所干涉,可一旦实行联合政府,党委就势必不能再干涉政府行政,只能管党内的事。”

“悠兰,别弄得象专访似的,”梅老爷子略微皱眉,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周先生,联合政府我是支持的,但我认为现阶段就追求联合政府,势必引起政治动荡,对抗战有利吗?”

没等周EN来答话,梅老爷子便接着说:“现在前方战况激烈,鄂北战役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这个时候,政治上一旦产生风波,势必影响前线的军心士气。所以我在参政会中投了反对票,我认为联合政府问题可以在战后再谈。”

周EN来微微皱眉,这恐怕是庄继华的意思,他对庄继华越发迷惑了,之所以重视梅老爷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张静江实际上是庄继华在参政会的代表,他清楚梅云天那设有电台,可以直接与庄继华联系,梅老爷子的表态很可能就是庄继华的态度。

“老爷子,这话我可不赞成,”周EN来摇头说:“实行联合政府,团结全国各阶层人士,更有利于抗战。”

“目前战争的形势不错,政局最好还是保持稳定。”梅老爷子没有松口,联合政府一经提出,庄继华便有电报,认为联合政府是保持战后局势稳定的一个方法,但现阶段,还不是时候。现在提出蒋介石肯定反对,这样势必会造成政局动荡,对战争不利。

周E来没有坚持,这时梅悠兰又插话了:“周先生,您帮我说说,鄂北战役胜利在即,光复武汉指日可待,爷爷却非要把我留在重庆,您帮我劝劝他。”

“怎么,陪我就那么不高兴?”梅老爷子故作生气。

“我看可以,悠兰小姐是巾帼英雄,到前线去,把前线的消息报道给后方人民。”周EN来大度的笑道。

“好吧,看在周先生面上,你想去那里就去吧。”梅老爷子叹口气,爱怜的拍拍她的小手。

“谢谢爷爷,”梅悠兰一声欢呼,一下跳起来就准备往外跑,随即又停下来,不好意思的对周EN来说:“谢谢周先生。”

“哈哈,用不着谢我,老爷子是怕你在家憋出病来。”周EN来说:“否则是不会放你出去的。”

“所以我先谢谢爷爷,对了,周先生,我想去采访下敌后战场,您能帮忙吗?”梅悠兰歪着脑袋看着周EN来。

“欢迎之至!”周EN来说:“以前史沫特莱,范长江,他们都去敌后根据地采访报道过,你要真想去,明天来我们办事处,我来给你安排。”

“谢谢,周先生,我这就到报社去安排。”梅悠兰也不管老爷子了,转身便飞跑出去。

“这丫头,这两年可憋坏了。”梅老爷子看着她的背影,摇头叹息道,为了斩断她与庄继华的联系,老爷子生生把她关在自己身边,期间除了去了一趟昆明,其他地方均不准去,特别是庄继华所在的地方。

周EN来暗自称赞梅悠兰聪明,她清楚老爷子的心思,干脆提出去敌后根据地,可只要离开重庆,她去那,谁管得了,这也免除了老爷子的担心。

“有句话不是说,心病还得心药医,老爷子,我认识文革快二十年了,他是个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的人。”

梅老爷子叹息着摇头,情之一字害人不浅,世间的痴情男女何其多。可转念一想,或许周EN来说得不错,解铃还须系铃人,也许再度接触庄继华,这丫头的心思会改变。

周EN来走后不久,张静江的轮椅声便从门外进来,老爷子也没起身,只是淡淡的打个招呼,张静江将轮椅推到他面前,然后从怀里拿出张电报交给他。

梅老爷子看后,有些纳闷:“他这是什么意思?”

“文革呀,想的东西太多,也想得太远。”张静江这话不知是褒奖还是讽刺。

电报的内容就是关于联合政府,庄继华告诉他们鄂北战役胜利在即,最差也能歼灭神田部队。随着鄂北战役结束,光复武汉便在眼前。光复武汉之后,便面临战略走向问题,所以现阶段保持政局稳定至关重要,如果政局动荡,战略选择势必受政局影响,联合政府之事最后再等一年再提。

“这打败仗政局还稳定,打了胜仗,事情却多起来了。”梅老爷子很是无奈。

“有什么办法,有些人就是喜欢挑事,”张静江也无可奈何,现在的情况与当年北伐有相似之处,都是担心,战场上的胜利会加强蒋介石的威信,所以在胜利还没到手,便开始准备削权。

“六年了,终于可以看到希望了。”梅老爷子长出口气,目光深远的看着东方,那正是湖北西北。

第二更求票!!!!!

第二更求票!!!!!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八节 光复武汉(九)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八节 光复武汉(九)

一场春风裹挟着春雨,将山间的道路变得泥泞,却没能吹散山间无处不在的硝烟和血腥。黏稠的泥土将皮靴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