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8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务的,只是陆军大臣的独立性,要是他不辞职,小矶国昭就只能以总辞职的方式来更换陆军大臣。

“这样最好。”木村兵太郎心情一点不好,他也看出石原莞尔可能要辞职,石原一辞职,天皇势必过问,结下来便会追究责任,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石原莞尔?不可能,这个战略部署本就不是他的,两次在内阁大本营联席会议上慷慨陈词,力主放弃江南,兵力集中到华北,两次被否定。杉山元是陆军大将,三朝老臣,如果裕仁不忍心,他,木村兵太郎就是替罪羊。

“不过,华北战事前景堪忧,”木村兵太郎迟疑着说:“我看仅仅增援十个师团还不够,必须从本土抽调更多的部队,另外可以命令朝鲜总督组建朝鲜师团,调入关内作战。”

“后勤物资能保证吗?”杉山元将目光投向兵器局局长菅晴次,兵器局实际负责后勤装备,包括储备和研制。

菅晴次想了想后,有些为难的答道:“超过二十万便很困难,我必须留下至少十万人的物资,本土防御需要。”

杉山元不再说什么了,山东战事分析会就这样草草结束,还没到下午杉山元便接到报告,石原莞尔向天皇递交了辞职信,天皇亲自召见石原,俩人谈了足足两个小时,这个时间长度,是超乎想象的,就算首先面圣,也从未有如此长时间。

不过现在他顾不得这么多了,下午他将紧急拟定的增兵方案送到小矶国昭面前,小矶国昭的神色凝重,看后有些无奈的对杉山元说:“杉山将军,这次又要征召十五万人,据我所知,陆军的增兵条件已经一再下调,原来根本不能征召的,现在也征召了,征兵年龄已经下调到十六岁,上调到四十二岁。”

杉山元有些不耐烦了,他打断小矶国昭:“首相,现在是战争年代,条件自然有所变化,这没什么问题。”

小矶国昭却没有立刻批准这个计划,而是将计划放在旁边,抬头正视杉山:“我必须和参谋总长以及内阁商议。”

杉山元点头:“希望能尽快,华北局势已经刻不容缓。”

华北局势确实很危险,不过,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杉山元,裕仁召见石原莞尔,石原莞尔向他分析了整个战局,明白无误的告诉裕仁,日本现在正在输掉战争,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解决战略问题。石原莞尔从卢沟桥事变开始谈,支那事变、对苏作战,对美开战。

“。。,战争爆发到现在,帝国始终缺乏一个长远战略,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忙于解决,对苏作战,是为了解决支那事变,对美作战,也是为了解决支那事变,认为切断滇缅公路便能逼蒋介石屈服,可却始终没想过,要是蒋介石不屈服呢?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支那事变。

…。。,作为支那事变时的陆军大臣、对美宣战时的参谋总长,杉山大将必须承担责任,他继续担任陆军大臣是不合适的。…。。”

石原莞尔开出了他留任的条件,杉山元必须去职裕仁对此没有作出反对,在陛见之后,裕仁通过木户转告小矶国昭,在恰当的时候让杉山元自己辞职,陆军另外选择一个陆军大臣。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八节 黄河在咆哮(九)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八节 黄河在咆哮(九)

作为将领,必须审时度势,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不能有丝毫犹豫;松井石根下达撤退令,安排好撤退路线后,十二军司令部开始向黄河以北转移。

泰山防线正面的五十九师团、二十一混成旅团、第三混成旅团,在五十九师团师团长细川忠康指挥下,开始向东撤退。

日军前线异常立刻被杜聿明察觉,他随即下令全线加强进攻,不再保留实力,黄河两岸炮火连天,一个新的高潮形成。

黄河南岸,钟彬占领望山口后,打开了通往北部平原的通道,随后他以坦克团开道,七十八军三十六师随后跟进,向南王庄发起进攻。

天空中,炸弹带着尖锐的啸声从天而落,南王庄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地面上,一百多辆坦克,以正三角形队形冲向南王庄;在坦克后面是三十六师整整两个团。

泰山正面,杜聿明早就瞄好突破口,他将突破口选在五十九师团与二十一混成旅团的结合处,在肥城东北的金牛山、马山、五峰山,与沿黄河南岸东进的三十六集团军夹击二十一混成旅团。一直留在后面作预备队六十军推上第一线,新编第七军和七十七军则死死缠住五十九师团。

莱芜地区,撤退令实际上已经不起作用了,第五混成旅团在蓝运东的打击下,外围阵地几乎全部失守,五十五军攻克莲花山,81师突破汶河,切断莱芜与泰安联系;五十九军占领棋山,炮弹已经可以打到莱芜城内。

博山方向,四十七军攻抵博山城下,第六混成旅团折损近半,古藤龙夫无奈弃城北逃,李宗昉兵分三路,穷追不舍。

济南城外,关麟征意气风发,四个军分路进攻,日军奋力抗击,奈何兵少将寡,七十三军攻克茂岭山,新12军攻克回龙岭、平顶山,直接冲到济南城下。二十军配属新四军第一师渡过小清河,迂回新城,威胁日军北撤通路。

黄河北岸,聊城战场,随着青三军青四军到来的还有直属军委会的两个重炮旅,第四重炮旅和第五重炮旅,这两个重炮兵旅各装备了二十四门130加农炮和二十四门150榴弹炮。

拿到这两个重炮旅,宋希濂顿时大喜,当年淞沪抗战时,他可吃够了日军重炮的苦头,一副穷人翻身的模样,两个重炮旅,两个火箭炮营轮番上阵,天上还有一个师上百架飞机配合,将日军阵地打成一遍火海,生生从日军严密的防御圈撕开一条缝隙,切入日军防御圈三公里。

在聊城南面,孙震则陷入苦战,一边骂着宋希濂,一边啃着日军阵地,一个村庄连着一个村庄的向前啃,每个村庄都在血战,都要反复争夺,进展极其缓慢。

虽然外围阵地数处失守,可总体看来,日军挡住了中国军队的猛烈进攻,战役的轨迹始终在中岛康健设计的轨道上运行,有末精三心情轻松,可中岛康健却忧虑重重。

“司令官,我们应该撤退了。”黄河南岸的日军接到了撤退令,可聊城部队接到的是阻击令,冈村宁次来电要求抽调战车第一师团和第五师团回防德县,可有末精三拒绝让第五师团离开,只让战车第一师团开赴德县,对这个决定,中岛康健没有反对,但现在他感到了忧虑。

“连续三天了,支那坦克没有在战场出现,他们去哪里了?”中岛康健的下颌冒出短簇簇的胡须,眼睛中有几丝血丝,嘴唇有些干裂:“如果,如果…。。,”中岛康健的手指在冠县上点了下:“冠县失守,如果,支那坦克渡过马颊河,沿马颊河东进,…。”

中岛康健还没说完,有末精三神色大变,马颊河北岸,几乎无兵,空虚无比,支那军队可以毫无阻碍的杀到德县,与已经反叛的伪军围攻德县。

“那我们立刻后撤,向德县撤退。”有末精三的决断很快,可中岛康健却又一言不发,只是盯着地图。

有末精三有些纳闷的盯着他,过了会,就见中岛康健皱眉说:“按照冈村大将的命令,我们必须坚守在这里,掩护十二军北撤,如果我们现在放弃聊城,十二军怎么办?如果十二军因此被歼灭,战后势必追究责任…。。。”

有末精三如遭雷击,跌坐到椅子上,留在聊城,不说正在进攻的两个集团军,一旦十二军撤过黄河,追击十二军的支那军势必蜂拥而至,那时他们这几万人就难逃生天。

有末精三的神色阴晴不定,中岛康健沉默无语,目光在地图上游移不定,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只能守在这里。”有末精三最终还是不敢就这样走了,而且一旦放弃聊城,城外正在狂攻的支那军绝不会放过他们。

有末精三咬紧牙关死守聊城不退,宋希濂继续以炮火开路,要从西面炸开一条火路,日军士兵在炮火中挣扎苦战。

马颊河北岸,临清城外的公路上,一长串坦克沿着公路正开向临清,临清城四门大开,皇协军守备队全体在城外列队,军帽上的五色帽徽已经摘掉,城墙上,队列前,青天白日旗随风飘扬。

在皇协军后面的是乐队和数千市民,挤满了道路两侧,手里的青天白日小旗一直在摇晃,当公路尽头出现坦克的身影时,人群中发生了一些骚动。中国军队什么时候有坦克了,这些年只看到小鬼子的坦克装甲车在城里城外耀武扬威,从没见过国军有坦克,部分胆小的百姓开始悄悄溜走,剩下的也神色不定。前面的伪军士兵也抓紧手中的枪,紧张的看着在最前面的司令。

“别怕别怕这是咱们的坦克”

“是咱们的坦克咱们的”

……

有眼尖的人看到了头辆坦克上飘扬的青天白日旗,立刻大声宣告,人群中有人不信,依然散去不少市民,一个女学生站起来冲大家叫到她看清了,是咱们的坦克,随后又有人站出来。县长快步跑到司令面前,司令放下望远镜,长长出口气,命令乐队奏乐,义勇军进行曲随即在队伍中响起,有些乱的市民顿时安静下来。

“妈拉巴子的,这是做什么?”第一辆坦克的车长是东北人,原以为可以打一仗,可没想到是这种情况,他有些搞不清状况,抓起步话机就叫。

步话机里传来连长的骂声:“你狗日的只管开就行了,临清鬼子早跑了,现在就剩下伪军,这些软骨头,敢开枪吗”

坦克越来越近,人们终于看清了那面飘扬的小旗,以及车壁上巨大的青天白日徽记,欢呼声随即震耳欲聋。

“国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

锣鼓声完全压倒了奏响的乐曲,坦克在队伍前停下,东北车长跳下坦克,伪军司令连忙迎上去,跑到车长面前,恭恭敬敬的敬了个礼。

“长官辛苦辛苦了”

少尉看了眼司令肩上的两颗星星,心中忍不住有些好笑,中校给少尉敬礼,还直呼长官,有这样的军中礼节吗?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

“城里有鬼子吗?”

“没有,没有,鬼子早跑了,这一个多月,就我们守在这,我们早就盼着国军前来了。”司令连忙把城内的情况向东北少尉介绍,少尉听完后,立刻让人向上级报告,炮手爬出半个身子,告诉他,上级命令,不许停留,立刻穿城而过。

东北少尉根本没理会司令,转身就跳上坦克,坦克重新启动,沿途市民满含喜悦的看着这支钢铁纵队,一些大胆的学生爬上坦克,坐着坦克进城,向沿途的市民们招手示意,在另一个城门才跳下车,目送坦克东去。

“司令,庄司令来电,责备我们动作太慢,黄河以南的鬼子已经开始撤退,庄司令让我们加快速度,务必抢在鬼子之前攻占德县。”参谋长说着将庄继华的电报递给邱清泉。

“就知道催,催,催,”邱清泉忍不住发牢骚:“速度慢能怪我们吗?油料晚到了两天,整整两天,四十八小时,步兵也晚了,共匪就知道沿途抢地盘,也晚了一天。”

发了阵牢骚后,邱清泉依旧下令加快速度,可参谋长却阻拦了:“不能再加快了,步兵已经落后十公里了。”

“怎么可能不落后,我们靠履带,他们靠两条腿,能跑得过我们吗?”邱清泉没好气扬扬手中电报:“司令命令,谁敢违抗再说,没有步兵,我们就不行了吗?命令,加快速度”

钢铁纵队迅即提速,坦克带着风向北飞驰,越过临清不久,一架飞机从纵队上空掠过,飞到前方后,又飞回来,机翼不断摆动。

几辆坦克离开纵队,在旷野上停下,过了一会,飞机再次掠过上空,从飞机上落下一个通信邮筒,上面还挂着个小降落伞,两个士兵跑过去将邮筒捡过来。

参谋长边开边说:“空军不知发现了什么,这么急急忙忙的,应该设计……”

话声嘎然而止,邱清泉正陶醉的看着他的钢铁纵队,突然一下听不到参谋长的声音,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见参谋长的神色严肃:“怎么啦?”

“空军通报的情况,在高唐以西八公里处,发现一支日军坦克部队。”

“哦”邱清泉一把抢过情报,匆忙看了两眼,伸手便要地图,打开地图,仔细衡量,参谋长凑过来,看了一会,伸手在武城以南点了下。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八节 黄河在咆哮(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八节 黄河在咆哮(十)

邱清泉看了会轻轻点头,空军的这个情况很及时,侦查机通知他们的同时,也向空军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已经决定派出轰炸机进行轰炸。邱清泉知道日军战车第一师团主要装备的是德军的3号坦克和九七式坦克,从他得到的数据看,这两种坦克都比不上谢尔曼坦克,更不论T34。

“既然空军已经决定进行轰炸,命令前卫团,加快速度,一定要在武城拦住他们。”邱清泉的语气中有一丝凝重,从得到的技术资料和数量看,日军坦克根本不足为奇,可从来没有与日军坦克师团交过手,日军坦克师团的战术能力到底如何,还需从这一仗中验证。

不过与邱清泉略微的担忧不同,发现日军坦克师团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军,下级军官们精神亢奋,开足马力向武城狂奔,在夏津补充了一次油料后,继续向武城狂奔。

战车第一师团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从地上爬起来,抹了一把脸上的血,传来火辣辣的疼痛,副官急忙拿来个急救包,准备为他包扎,他却奋力推开,抬头无奈的看着远去的支那飞机和遍地狼藉的战场,目光所及,到处是起火冒烟、颠覆翻倒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卡车,这些珍贵的打击力量,还没发一炮,便成了废铁。

星野利元心中在滴血,帝国在开战之处并不重视坦克,直到虞城惨败,帝国才开始重视坦克,随后德国在欧洲掀起的闪电风暴给日本军界带来极大震动,帝国为此从德国引进了3号坦克,并自行研究了97式坦克,可惜的是帝国钢铁有限,陆海军一分,再落到战车部队就实在有限,到今天,帝国总共才六个战车师团和十八个独立战车旅团,他的战车师团是最早组建的战车师团,无论是数量还质量都不尽如意。

帝国的战车师团,每个师团有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两个联队,每个联队编有中战车3个中队,轻战车1个中队,炮战车(自行火炮)1个中队,1个维修中队。

另外每个师团还遍有一个机械化步兵联队,高射炮大队,反坦克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大队。

星野利元在此之前对自己的战车师团很有信心,他的师团参加过对苏作战,在蒙古草原上大败苏军,让他遗憾的是,苏俄将全部坦克调到莫斯科去了,他的坦克在广阔的蒙古草原上四下追杀蒙古骑兵,看着那些骑兵奔逃的状况,星野利元感到非常满足。

在到支那战场之前,他曾经详细研究过德国在欧洲的坦克战战例,也研究过虞城战役,不过虞城战役的幸存者语焉不详,从他们的描述中,他还是得到一些东西。他认为支那坦克之所以在虞城成功,主要原因是还是皇军没有对付坦克集团冲锋的经验,以及部队严重缺少反坦克武器。三七战防炮对付不了支那坦克,士兵不得不用人肉炸弹来对付支那坦克,成功率小得惊人,伤亡也大得惊人。

星野利元很希望自己的战车能碾过支那支那士兵的身体,让自己的履带沾满支那士兵的血肉;可是部队紧赶慢赶,到了黄河北岸,却被当作预备队,一枪不发又要往回走。

现在,这支充满力量的队伍,被支那空军摧毁了,他们卑鄙的从天上来,而不敢面对面与他的坦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