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朝当铺-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从马车上面下来之后,于谦对着吴明说道:“吴公子,圣上已经同意老夫押运这粮食一同前往发灾的州县府去,同时处理那边发生的事情,暂时由老夫按管那边。”

吴明连声说道:“于大人真是令人佩服,牵挂着灾情的事情,不过于大人,晚辈送于大人一句话:路上多加小心。”

“没关系。”

这样子搬运粮食持续了一个多差不多二个时辰的时间才搬完,这个时候街上面开始已经有人了走动了,对门前进出的官兵,不家抬在手中的那粮食,全都揣测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样搬运粮食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才将那院中的十万担粮食全都装运到马车上面并拉到了城外面,此时刚才的那武官走到于谦面前恭敬的说道:“尚书大人,粮食已经全部装到车上面运到城外面等候,是否马上起程前往?”

于谦听了之后对着吴明说道:“吴公子,粮已经装上车,那老夫也要开始起程了。朝中的事情就多多麻烦吴公子,如若遇到各方面的阻力时,与蓝青蓝大人多联系,自会有人相帮。”

吴明说道:“于大人,这里的事情你就放心好了,晚辈自会留心,路上多加小心。”

“告辞。”

“一路保重。”

于谦坐上了马车,朝着城外面离去,而站在街道二边的兵也跟着朝城外跑去,开始朝着南方灾县州赶去。

看着离去的一行人,吴明也回去了,不过在临行回去时,吩咐马小三将剩下的所有粮食全都看好了,多加留心,不要出什么差错,以备出什么意外不时之需。

—第二百二十一章 … 扣银子—

    粮已经运走了,那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等着皇帝将欠自己粮钱的银两送来,只是很可惜的是,一连过了二天银子都不见送来,吴明实在是闲不住,于是就去要银子,却被给气回来了。为何?自己去皇宫要银子,皇帝的面还没有见到,反倒是被王振那死太监给挡了下来,并说暂时没有银子,缓上二天。

听到他说的这话,吴明心中算是明白了,这个死阉人是摆明了要扣下皇帝还来的银两,不想给自己,没道理他为何会这样做?难道又是为了黑粮吗?不过有一件事可能肯定的是,王振对自己开始有了一丝敌视之心了,看来以后行事要加倍小心才是,免得落下什么把柄在他手中就不好了。

此时王振府中,正有一个四十多岁胖的发福的官员恭敬的坐在下道,对坐在正堂之上的王振说道:“公公,下官要替还上给的银子正在下官手中,有十万两之多,不知公公你的意思要如何?”

王振听了之后,眯着眼,说道:“贾庆,皇上答应给吴明银子,可是并没有明确的表示给多少,这十万两银子,是不是给的太多了?要知道,现在南方发生旱灾,国库既使在充裕,也要拿出大批银子拨出去,岂能如此浪费在一个平民百姓之上?”

听到王振说的此话,贾庆心中顿悟,岂有不明白之理,原来又要扣银子了。一大清早的,自己从库银里将银子给提出来,虽然皇上没有明说赔给多少银子,但意思不能少于十万两,于是自己就取了十万两出来,可没想到刚一出库银门,连库房的大门都还没有出去,就遇到一小太监,说是王公公叫自己过去。

在来的路上,贾庆心中猜想了好几种想法这王振叫自己来所为何事?难不成又要‘借’用库银里的银子,一想到这里,就心惊胆颤,害怕不已。自己做这银库管事大人几年下来,库银里的银子可没少‘借’给王振,不过都是只借不还,生怕被朝中的大臣向皇上参上一本,到时候自己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可不把银两偷偷的拿给王振,自己也要死,并且全族都没命,在权衡之下,他只好委曲求全答应了。

于是王振想要多少银子,就从里面提多少银子,从他暗中记下的账本看来,提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这够砍他们九族几代人的了,可又没有办法,也只能如此。所以每一有小太监进到这里来,说是王振叫自己过去,就十分的害怕,是见一次怕一次,生怕什么时候东窗事发,自己一家人生交待了。

“公公说的极有道理,十万两银子确实是很多了,要是以平时买粮的价来看,只怕不知要买多少粮,下官实在是糊涂,一时没细想,差点犯了大错,多谢公公提醒。”贾庆心中一转连忙说道:“那不知公公认为给吴明多少银子算好?还请公公你明示。”

王振抽了一口烟,品味了下其中的感觉,然后说道:“银子不给也说不过去,皇上已经下过旨意的,不如这样,就按一担十纹钱来给,看十万担粮食能值多少银子,按这个价给他。”

“十纹钱一担?”听到这话,贾庆是满脸的吃惊,这那是赔银子给人,完全是坑人,十万两换算下来,也就值千两银子。这样的价,实在是低到不能在低点上了,怕是已经破了自明朝建立以来所给最低的价了,在自己记忆中,有数的最低好像也值十八九纹钱之多,十纹实在是太低了。

看到贾庆脸上吃惊的表情,王振眼中泛着一丝残忍的笑意说道:“怎么,给他十纹钱一担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贾庆看到王振脸上的表情,是吓得连忙说道:“十纹钱一担给吴明,也可以了,南方发生旱灾,肯定需要大笔的银子去赈灾,到时候要不知要用多少,所以能少一点是一点。身为大明天子面姓,岂能不为天下朝庭着想,所以十纹钱一担算给吴明,也能体现圣上的皇恩浩荡。”

对于贾庆的话,王振稍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贾大人果真是个忠臣,能体会朝庭在之方面的难处,就按咱家说的给。不过给他这千两银子也不能太急着给,过个几天在说,先凉一下。”

贾庆敢说不吗?只得连声附合着,现在王振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他可不敢在胡乱的多说一句,怕惹祸上身。

“王公公,如果你没什么吩咐的事情,那下官这就告退。”贾庆说着起身,想要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多呆一刻都不想。

王振点了点头道:“咱家也没什么要吩咐你的了,不过你回去的时候,将剩下的银两送到这里来,由咱家斩时替吴明保管着。”

什么剩下的银两交由你保管,分明是想吞了剩下的那九万多两银子,可是贾庆也不敢说什么,他可不想死,只得应声道:“下官知道了,下这民回运之后,就把那九万多两银子送到王公公这里来,下官告退。”说完之后欲转身离去。

“你去吧!”

听到这话,贾庆犹如得了圣旨,连忙转身朝外面离去,边走心中边怒骂着王振不得好死,害人不浅,怎么不现在马上去死之类话的云云。

在快要走出大门口里,贾庆看到从门口外边走进一行人来,身上穿着外塞服饰,神情粗犷,腰中挂着一把大砍刀,脸上带着凶悍之气走了进来。与他们擦肩而过时,带头的那人朝贾庆扫了一眼,直朝着刚才自己离开的正堂走去。

他们走远之后,受不了他们凶悍之气而提着心的贾庆长呼了一口气,心中想着这些家伙怎么又来了?莫不是又来讨要封赏不成?还真是尝过甜头之后没完没了的跑中原,面见皇上,不知这次又要赏多少真金白银与种种布匹粮食给他们了?

你的一次轻轻点击,将温暖我整个码字的人生,请支持一起看文学网,精彩内容尽在一起看文学。

一行二十几人走到大堂之中,看到躺坐在正堂椅子上的王振,带头之人说道:“王公公,好久不见,阿利刺帖见过王公公。”说完之后手放在胸前,行了一个蒙古族人特有的礼。

正坐躺着的王振连忙起身,脸上带有一丝惊讶:“阿利刺帖?你们怎么又来了?”

听到这个又字,塞外人性格粗犷的他,脸上也有一丝奇怪之意,连忙话说道:“我们大王十分的想念皇上,所以特别派本将军前来进贡,以表达友好之意。”

为什么说到又字?其实这其中还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想那瓦剌因在外塞,那里的气候不适宜载种一些重的要粮食作物,只能牧养马或是牛羊,就以牛羊肉骏马来换取粮食与各种农具,还有一些日常必备品。

瓦剌部当时的实权掌握在太师也先的手里,他经常派人以向朝廷进贡为名,骗取赏赐,因为当时明朝对进贡国家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要有非常丰厚的赏赐,而且是按人头派发。也先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派出的使臣不断增加,最后竟加到二千多人。

所以这今年开春到现在这九个月,这已经是第二次是来朝进贡了,名为进贡,实为是骗取丰厚的赏赐,就这一点上,朝中的大臣其实心中都十分的明了,只是碍着面子没有说出口而已。而且又有点惧怕那也先,怕因为这种口角而发生战争,所以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既然来了,总不能马上就将其给赶出去,毕竟他们现在可是打着友好之邦的旗号来的,不能驳了面子,也只能是笑脸相迎。

不过为什么要先来王振这里,而不是先去皇宫,其最主的还是因为也先看出来王振是现在朝中掌大权,而又是个奸官宦,只要在他这里过了关,然后在疏通打点一下,这样一来,在朝中就好说话。如果王振一个高兴,为他们在皇帝面前多美言几句,贡品也就能多赏点下来,到时还不是鼓了他们的腰包。

王振看着他们说道:“此次前来,不知你们带了多少牛羊?多少人出使?”

阿利刺帖说道:“牛羊各带了一千八百头,皮革九百多张,二千多人跟随。”

二千多人?听到这个数目,王振差点没叫出来,这也先实在是不太像话了,来的人多是一次比一次多,上次来二千不到,这次来二千多人,那下一次是不是要来三千至上万人?也先这老小子也太会精打细算账了,封赏是按人头来,人人都有份,一个都少不了,单就这封赏就够呛的,心中对这越来越过份的也先也头实的恼火。

一旁的阿利刺帖见此,连忙手朝旁边自己的随从用手示意了一下,就见旁边一人将手中提着的包放到了桌子上面,然后打开,顿时一阵光芒从中放出,吸引了王振的注意。

—第二百二十二章 … 瓦刺部落来使—

    王振眼朝里望去,顿时脸有喜色,送给他的东西都是些奇珍异宝之类的玩意,平常的真金白银可吸引不了他。望着锦盒之中的东西,眼光扫向了阿利刺帖,带有赞赏之意:不错,精明的同时,也懂事会孝敬。

看到王振脸上的表情,阿利刺帖趁热打铁,连忙说:“不知公公什么时候带我们去面见皇上?”其实这些东西送出去,阿利刺帖心中也有一丝不爽,这到不是心疼,而是不爽王振每次都要让其孝敬数目虽少,但却都是稀其珍玩的东西给他,这要是换成粮食回去,不知够部落里的多少人吃了。

王振笑着说道:“明天的时候你们就跟着咱家入宫去面见皇上,不过你那二千多人马可不能跟着进去,要留在外面,同时也要安分守已,不要惹出什么麻烦事情来。”

阿利刺帖说道:“多谢王公公,本军已经将地些随来的人员安排妥当,绝对不会在京城里惹出什么事来。”

“那样是在好不过了,二边都希望如此。”王振说道:“那今天你们就下去尽早休息,明天一早,咱家就派人找你们,带你们面宫见皇上。”

“既然如此,那本将军就告退。”阿利刺帖站了起来:“王公公,告退。”说完转身朝外面走去。

望着走出去的一行人,王振说喊道:“阿利刺帖大人,你们如果要用牛羊马去换粮食的话,咱家介绍个好地方给你们去,是一间开当铺的,叫奇当铺,老板叫吴明,就在城南大街之上,你找人一打听就知道在哪里了。他的粮食很多,你们可一次换好多。”

“多谢王公公。”阿利刺帖道谢,不过心中却以满了疑惑,为何要去找一个叫吴明的?不是像往年一样吗?不过他也没有问,毕竟该弄的礼数已经弄了,也不必在留在此处了,他可不太喜难太监之一类的人打交道。

“不用客气。”

走出王振府之后,阿利刺帖转头怒看了一眼,然后恨声说道:“这个没有带把的死太监,每次进朝来贺,都他妈强收我们的重税,真是让人觉得心中恼火,要不是大汉命令不能在京城里惹事,非得将他的脑袋壳给扭下来不可,看他还敢不敢。”

旁边的一人说道:“将军,那现在怎么办?”

“回客栈去,先跟刺兰她去会回,事情稍后在议。”

阿利刺帖回到客栈里,刚一坐定,就见从外面走来一人,跪拜下去道:“报将军,郕王有一封信给将军。”

“拿过来。”阿利刺帖对走过来的那人问道:“郕王他有什么样特别的话要带给本将军的吗?”

“郕王并没有要特别说的话,他只跟阿怒说事情全都已经写在信中了,让将军你仔细看完就能明白了。”

心中泛着滴咕的阿利刺帖听了之后将手中的信打开看了起来,不过越往下看脸色是十分的不好,看完之后是铁青着一张脸,将那信撕成了碎片扔朝地上,怒骂了一声:“可恶,怎会如此?居然没粮食,这不是让本将军白跑一趟吗?就不信了,诺大的一个京城里的粮食全都没了,你们几个,出去给本将军打探一番,将所有的粮庄都问个遍,看有没有粮。”

“是,将军!”十几人转身就要出去。

阿利刺帖连忙加了一句:“记住,千万不要惹事,这里可不是我们蒙古之地,凡事都需忍让一点,免得生出事端,对我们不利。”

“知道了,将军。”一行人走了出去。

看他们离开之后,阿利刺帖对旁边的阿怒问道:“对了,刺兰她去哪里了?怎么在这里没有看见她?”

阿怒看他的脸色不善,连忙出声道:“小姐她出去了。”

“出去了?”阿利刺帖脸色微变,连忙对着剩下的人骂道:“你们是怎么看小姐的?居然让她出去了,还不快把她给找回来,要是出了事,看本将军非扒了你们的皮不可。”

“是。”剩下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吓得连忙出去找人了。

你的一次轻轻点击,将温暖我整个码字的人生,请支持一起看文学网,精彩内容尽在一起看文学。

由于前一个多月不停的工作,累坏了几女,于是她们提议说是出去游玩一番,给自己放假一天,在看到几女那那哀求的表情之后,吴明也就答应了。毕竟一个多月来都是她们帮忙,每天都老早起来,然后忙到晚上入夜时分,别说是她们,自己也累,既然她们提出来了,也正好休整一下,于是全部人都走在大街之上,不时的对二边的摆摊点望来望去。见到喜欢有趣的东西全都蜂拥而上,要不是见是一群女子围来,那些卖东西的还以为是打劫。

“吴大哥,你看这个首饰如何?漂亮吗?”秦纤纤手中拿着一块玉镯转首,朝吴明望去,脸上带着希冀的表情。

吴明看了一眼,不在意的随口说道:“漂亮。”

陪一群女人上街是够麻烦的,走的慢不说,还常常流恋商摊前,对喜的东西挑来挑去,有时候又不买,差点没将那些小商贩给气得吐血。

听到吴明的话,秦纤纤脸上尽带着喜色,连忙转身过去,掏出银子就立马将其买了下来,连刚才杀好的价也免了,买了过来就马上戴到了手上,看她那喜欢的表情,旁边的几女眼中之色有点嫉妒。

于是乎也各自挑了一件,转身向吴明寻问,看到这个样子,吴明还能说什么,连声直说好,不错,都可以买的话,他不希望惹几女不高兴,就连最小的那周娅也拿着自己看中的跑了过来寻问。

“大哥,我也想要去买东西?”黑铁见几女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