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星公司1号晶圆厂制造的386型CPU源源不断地出厂,装配着国产电脑,而顾客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得到,AnyCall牌BP机逐渐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高额的利润率也为公司挣取了大笔的再发展资金。

而更重要的是,微星公司在1991年的重大突破,促使国家出台一系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法规和优惠措施,让1989年以来一度放慢的民营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类的企业,得到史无前例的政策性鼓励,政府也希望能出现第二个微星公司。整个国家都对高新技术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微星公司的发展模式。

所谓发展模式,也就是成功经验,总会有所谓的专家学者对这个感兴趣。如果真的要总结微星公司的经验,那无非是要有巨额的投资,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力量,还要有一个相对科学的管理制度。答案很简单,似乎也可以复制,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作为领头人李思明的作用和个人魅力,单就是他的忍耐和执着、专注就值得更多的人思考。李思明的创业,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秋天,十年的心血才换来今天的成功,如果舍不得自己的金钱,害怕风险,或者急功近利,那么他就没有今天的成功。

说到获取新技术,中国人有三种基本的方法:第一,先购买,然后模仿,学者笼统地叫做“跟随战略”。从某种程度上说,“跟随战略”所发挥的作用,是中国崛起的最大传奇。而官方有个通行说法,叫“引进先进技术”和“国产化”。第二,偷窃,然后假冒。这也是一部分人所使用的手段。它集中于计算机软件、图书、音像制品以及世界着名品牌,并且在90年代后期一度达到顶点,乃至侵入90%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和80%的音像制品。它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短期利益以及长远的损害。此外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创造。

李思明的成功,唤起了更多创业家的创业热情,更多的人抛弃了以往那种“短、平、快”的项目,投身于自主创新的科技事业之中。这正是中国最需要的。李思明的照片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国内外的报纸上,尽管他很少接受过媒体的采访,有更多的人对他的过去进行考证。关于他过去的点点滴滴都陆续地被公开。

在1991年的年底,微星半导体又成功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486型微处理器,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再一次奠定了微星半导体在国内的市场地位。而英特尔公司因为和微星半导体之间还在打着口水仗,产品被拒之于国门之外。但是这一产品的出现,很快地被另一个爆炸性消息给淹没了,一个来自美国的新闻报道给李思明增添了无穷传奇色彩,让全世界的报纸、电视和电台几乎在同一时间谈论着一个叫李思明的中国人:

“也许是上帝让他在21岁就成了大学教授,他不是天才,那么就是北京大学校长疯了,事实证明李思明是个天才。在官僚主义盛行的中国,在重视资历的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机构,他这位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有,没有正规完成中学教育,也没有认真上过一天大学课堂的人,更没有经过重重审批,就堂而皇之的成了大学教授,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这位上帝的宠儿,却很快单方面放弃了这一身份,来到了好莱坞,当起了电影导演。李思明曾在记者摄影机前,对着亿万美国人,大言不惭地要统治奥斯卡,结果他做到了,他甚至还让前总统里根为他授勋。以至于,好莱坞的权力人物在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时,总是会说:‘你以为你是中国人?’

正当他在好莱坞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又宣布不干了,这让无数的人为之惋惜,当然还有相当的人庆幸——因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终于滚回老家了。

但是在六年之后,李思明又一次让我们惊讶,这一次他不是以电影导演的身份,而是还原到了他本来的身份——半导体或者微电子专家。并且,他的行为让英特尔公司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感到无比紧张,还包括日本的家电公司。

当人们在为李思明的成功惊讶的时候,当人们再一次对他的电影津津乐道的时候,有一个细节问题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从目前我们能找到的他的个人经历之时,从1979年1月至1981年10月,这长达34个月里他在哪里,在干些什么?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个内部人士透露给笔者的一个消息,让笔者大吃了一惊。在这34个月里,李思明的身份却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官,而且是中国最神秘的特种部队——狼牙特种部队军官,并且参与了入侵越南的战斗。翻开当年的报纸,我们会找到相关的信息,对这一支部队的描述很多,但是都语焉不详,我们很难得到太详细的描述。据美军研究这场战争的军事分析员说,这支部队在战争中表现极为出色,有许多关键性的表现,称得上是世界最优秀的特种部队之一,同时也是美军重点研究的对象。

李思明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从来就没有谈到这一身份。这个消息十分可靠,据称是一位叛逃的中国高级情报官员最近透露的,但我们还不知道细节情况,更不知道李思明在这支军队中担当什么角色。

很不可思议是吧?但是联想到他曾在美国,徒手将一位黑人持枪劫匪玩弄于股掌之间,就不难理解了。很巧的是,那一幕情景被好莱坞唯一一位让李思明有好感的记者拍下了,现在有人还将这段新闻短片翻出来重播呢!如果属实,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李思明放弃舒服的大学教授的职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是忠诚,是天性爱冒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这篇篇幅不大,但却称得上是爆炸性的报道,首先在美国出现,然后是香港,国内媒体出奇地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但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一惯低调的李思明又一次吸引了国人的注意力。

而李思明的工作和生活也严重受到了影响,媒体蜂拥而来。曾智等人得知这一消息,都恍然大悟,因为这可以解释李思明为什么资助老兵基金会,也可以解释那位越南裔香港女人为什么对李思明如此尊敬,他们只是很气愤李思明一直瞒天过海,对此讳莫如深。也许要不是李思明命大,他们就永远失去了一位最好的兄弟,曾智等人感到无比地庆幸。

杨月对他很同情,因为李思明的父母也知道了,心疼地痛骂李思明胆大妄为,这么重要的事情,却瞒了十多年,顺带着连媳妇杨月也被批了一通。李思明尽管早就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措手不及,乖乖地接受父母一把鼻泣一把泪地批判,就连儿子也认为李思明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李思明是家里的独苗,他的这种行为很显然让父母后怕不已,也许稍有不慎,十几年前就天人相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再一次上演。当父母第一次看到李思明身上还残留的可怕的伤疤,抱着李思明痛哭不已,李思明和杨月好不容易才安慰好。

李思明一直对父母很愧疚,但是他却从未后悔过,他认为自己很荣幸成为军队中的一员,并解救了很多的同样有父母有家庭的军人。

国内的报道似乎保持着沉默,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山东沂蒙山区几年前修筑的一条山区公路,现在成了旅游者必经的一条公路,旅游事业发展的很不错,并隐晦地点明那是一个叫老兵基金会的民间组织赞助的。也有少量的地方小报报道,某位烈士的家属曾经在某某地方见过李思明,李思明军队生涯的事迹才一点一点地被公开。但是关于李思明的军队生涯,也只是这些非正式的消息,李思明拒绝回答境外媒体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否认他曾经在南疆上过战场。

但是李思明却从此成了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国人大多数人也是从此对神秘的狼牙特种部队充满着好奇,尤其是各种添油加醋的传闻,让李思明的个人经历更加富有传奇性的色彩。至少当有人在谈论富豪们的爱国心到底有多强的时候,没有人会戴上有色眼镜对李思明的财富大放厥词,也没有人对李思明借着假外资创业有太多的批评,似乎李思明越是成功,就越证明某种象征意义。李思明成了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偶像级的人物。

据说好莱坞人准备将李思明的事迹拍成电影,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噱头,绝对吸引人的眼球。而国内的剧作家们也准备写相关的剧本,只是李思明对这些漠然置之。当然更多的人想通过李思明了解那支神秘部队的实情。

“人们在谈到战争,多半谈论最多的是英雄事迹,但经历过的人却更多地想起流血和牺牲,对于我来说,活着才是最好的奖赏。活着就要做更伟大的事情,让此生不再虚度。”李思明如是说。

第一百八十三章 成功的代价

小道消息总是很多,尤其是当没有正式消息公布于众之前,总是有各种消息满天飞。

关于李思明的新闻或者说故事,在1991年年底开始一直到1992年春,就充斥于香港的各大媒体,真真假假很难让人分得清,但是却吸引着人们眼球,人们都是有猎奇的心理,唯一的结果是,电视台收视率大增,报刊的发行量也剧增,要是不登李思明的故事,那就是自绝于香港人民:

据说李思明在黑龙江当知青的时候,曾经有一次遇到一百只大灰狼……

据说李思明曾经被以“反革命罪”被关进过劳改农场,成了狱中之王……

据说,李思明的妻子是个美女,而且是位上将的女儿?李思明为了娶她,不得不上战场,正所谓怒发冲冠为红颜……

据说李思明在越南,作战勇猛,身先士卒,立下无数的战功。据称香港某黑帮前任老大的太太就是越南人,据说跟李思明有段不可告人之事……

乱了,乱了套了。李思明可从来没遇到过一百只狼,要是真那样,李思明的尸骨早就荡然无存了,真成了狼群的年夜饭了,还让可怜的狼群吃不饱肚子过不好年。李思明也没有“怒发冲冠为红颜”过,更没什么不可告人之事,只是外人的想像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李思明抱着这种想法,对这些小道消息漠不关心,就像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但是他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影响,总是有记者想尽各种办法不请自来,对于这些人李思明公司的保安们很好地执行公司的纪律,一律轰出去。

有省领导的介绍信?那又怎么样?

中央级媒体?也不行!

李思明很狂妄,对这些媒体,不管什么来路,都一视同仁。妻子杨月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记者们在找不到李思明的时候,纷纷找上了也是同行的杨月,最后杨月不得不辞职。就连在小学读书的儿子也被人给堵在学校门口追问他爸爸的“英雄事迹”,儿子被那长枪短炮的架势给吓哭了。还有老妈上街买菜,也被记者在后面尾随着,弄得老妈买个菜也是躲躲闪闪。最后,连买菜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出行都是三五个保镖跟着。

李思明很苦恼。李思明决定搬家了,搬到了微星公司自建的别墅小区,这里本来是为了奖励公司重要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而自建的,有严密尽责的保安。李思明很无奈,但他别无选择,只是他对妻子有些愧疚,让她不得不丢了工作,这算是成功的代价之一。

“这回你就可以安心当个大作家了!”李思明说着反话。

“还不是因为你?”杨月白了他一眼。她为此埋怨了李思明好几天,李思明只能唯唯诺诺。

“是、是,我有罪!这更显得你伟大,富有牺牲精神,是伟大中国妇女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要我说,每年三八节的时候,应该请你去做报告。”李思明半开玩笑半赔着笑脸道。

“你知道就好!”杨月对李思明的工作一直很支持,只是她眼神中有很多遗憾。

“小月,现在公司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规了,各方面都有人挑大梁。”李思明搂着妻子道,“我决定让自己轻松一些,每天按时上下班,每周给自己放一天假,多陪陪你!每年还给放一次长假,咱们去游山玩水如何?”

“真的?”杨月有些不相信。

“当然是真的!我可从没骗过你!”李思明道。

“你从没骗过我?对了,你只骗过我一次,可是咱们差点就阴阳相隔,难得你想再骗我一次?”杨月对他的话很不满意。

“那我给你发个誓怎么样?”李思明赔着笑脸道,“要不,立个字据?”

“得,我就再相信你一次。”杨月道。

“还是老婆贴心呐!”李思明恭维道。

当居家太太,自然不是杨月愿意当的,幸好她有写作的爱好,要不然李思明真不知道给她找些什么事情做做。

“对了,我的两个基金会,你有没有兴趣?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李思明道,“陈诚和小刀都计划将基金会总部搬到深圳来。”

“李思明,你是嫉妒我,还是担心我闲着?”杨月道。

女人不能太闲着,一闲着就爱琢磨。这是李思明的个人真实想法,可不能说出来。正好两大基金会自己身为出资人,一直就没太上心,老兵自不必说,那此知青朋友们对自己十多年不露面颇为不满,单是老连长和老指导员就托人带话,大骂自己忘本。李思明虽不认为这是老连长和老指导员的真实意思,但是自己没有太上心的那是绝对的,让自己心爱的妻子代表自己,也是挺合适的。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身为大兴知青的优秀代表,能为兵团战友们做些有意义的事,也是应当的嘛!”李思明道。

“能有我什么事?陈大会长不是做得挺好的嘛!”杨月笑着道,“你是有些心虚了吧?”

“我心虚?我能有啥心虚的?”李思明不承认,“我把这个光荣的工作让给你,是看在咱是夫妻的份上。”

“那我是不是应该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不要辜负你的殷切期望?”杨月反问道。

“咱做好事,不图名。”李思明大义懔然地说道。

“我还真想回黑龙江看看!”杨月感叹道,“不知道老连长身体怎么样了?”

“这老家伙身体好得很,听钱大海说,上个月老连长对现在大兴农场场长赵山河的某项工作很不满意,气宇轩昂地跑到他的办公室,一吼嗓子,全农场的人是鸡飞蛋打屁滚尿流!”李思明笑着说道,“嗓门大,那就代表中气十足,身体好。”

“赵山河人还不错,就是有些官迷的样子。”杨月轻笑道。

“这个家伙当年当我排长的时候,就是这样。要是一本正经的,那就要训话了,要是见人笑眯眯的,我就知道他想拍某人的马屁,拍得还很有水平。”李思明想起了当年对赵山河的印象,“只不过到现在才是一个农场的场长,窝在那里有啥意思?”

“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样,喜欢满世界的跑?”杨月道,“人家才是真正的奉献!”

“这话倒是有道理。”李思明道,“人人都有不同的路,也许人家在那一亩三分地,当家作主,没事偷着乐呢!”

“你刚才说到钱大海,听说他现在也当老板了?”

“全中国老板海去了,连在街上摆摊卖煎饼都称老板。他现在跟你那位中学老同学一个样,专心做起了电器生意,还不错,他年底前要来深圳。”李思明道。

“谈生意?”杨月问道,“不是也想走后门吧?”

“那是一定的,他有这么多兵团战友在这,能不找便宜嘛?”李思明道,“不过这对公司来说,也有好处。”

李思明不仅成功地安慰了妻子,还给她找了件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说曹操,曹操到。几天后,钱大海就来了,而且是和杨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