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妞奋斗史-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氏呢,不用说,千盼万盼就盼着能够给自己的丈夫再生一个儿子,哪怕是一个就好,只希望丈夫家的香火不能断了。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王氏在经过两年多的调理,终于又怀上了,当时就喜笑颜开的。

王生也是,要不然也不会一下子就把什么正在闹矛盾之类的事情忘在了脑后,一下子直奔后院,光明正大的向众人表示,扬州知府府里的风雪要停了,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肯定是一片天晴,而扬州知府跟知府夫人的感情更是牢不可破了。

等到王生从兴奋中回过神来,想到了之前在演的戏,王生也不以为意,觉得自己这样做,也算是合情合理。

确实是合情合理,还真没有人觉得王生的表现过分了,毕竟嘛,王生只有一个女儿是谁都看见了,并且还宝贝的不得了,可想而知就是因为孩子少了,更主要的是王生还没有香火传承,所以,王氏的怀孕就是一个希望啊!

王生自然是没有怀疑过王氏本来说是宫寒,不是说怀孕艰难,怎么会突然怀孕了呢,刚开始,王氏调养的时候,王生还真不知道,是后来有一次,王生见到王氏在喝药,就有些紧张,以为王氏是生病了呢,谁知道后来再三追问了容嬷嬷以后才知道,原来王氏是在调理身子,虽然面上王生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受用,很感动,对王氏更加的体贴了,同时也真的盼着能够治好了王氏的宫寒之症,谁不喜欢多子呢?

所以王生的欣喜若狂扬州城知道的人就没有人不能理解的,都在感叹着这知府夫人的好命啊,原来有的一点嫌弃糟糠之妻的苗头一下子被扔的一干二净了,让众人又是扼腕,又是羡慕知府夫人的好命。

就在扬州知府的府里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的时候,却在扬州城的漕帮的总帮里,有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大汉,还有一个脸色有些阴沉的男人,两个人都是一身强健的体魄,想来也是习武之人。

只听其中一个道:“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暂且先不要轻举妄动,等到时候,我们再一次清算!最近帮里蠢蠢欲动,我们再给煽动煽动!”

“嗯,二当家,您说的是,不过,我觉得我们最好是见机行事,现在帮里,明显是分成了两派了,二当家,小的有种预感,这一次,我们夺权会很顺利,并且,时机不远了。”另外一个恭敬的道,是那个脸色有些阴沉的人道。

“哦?这是怎么说的?”络腮胡子的大汉眼睛闪烁不定的问道,不知道这是想要考验眼前的这个人呢,还是他本来是不知道,只是单纯的问一问呢。

只听着那脸色有些阴沉的回道:“回二当家的话,二当家忘了,现在的扬州城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扬州城了,这扬州城新来的知府,虽说众人都说是个贪财又惧内的人,但是我总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若是真的这样的话,怎么从来不曾听说这个知府做过什么劳民伤财的事?即使是有人来伸冤,案子也审的一清二楚的!

ps:

鞠躬感谢水星的蒙面超人的平安符!

咳咳,晚了几分钟哈,终于赶上了更新了。

第七十四章 考验

若是王生在这里,一定会惊讶的发现,这个络腮胡子的大汉,声音怎么那么像一个熟人呢,应该说不是像,而是就是!

络腮胡子的大汉摸着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道:“你说的有道理!”仿佛是真的在思考,事实上,他的心里很满意自己收来的这个下属够激灵。

那脸色阴沉的大汉又接着道:“所以,我断定,这个扬州知府,并不是那么的无能,不过是形势所逼罢了,若是以后,扬州城的天说不定就要变了!到时候,我们的时机也就到了,二当家的!”

“嗯,你说的没有错,不过,那时间会不会有些久呢?”络腮胡子大汉道。

“这个,若是没有扬州知府的话,二当家的,说实话,我们要找机会扳倒大当家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是成功的机率太低了,还不如韬光养晦,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脸色阴沉的大汉劝道。

络腮胡子大汉也觉得说的有道理,点头道:“嗯,那暂且先这样吧,我们也不用在着急发展新的成员了,先把老的成员安抚好了吧!”自己这么多年都忍了下来了,也不差这几年了。

而在京城,皇上因为得了账本也没了心思游玩,就跟黄昀诗抓紧时间赶回了京城,在宫殿里仔细的研究了那本账簿,最后震怒不已。

当时拿到账本的时候,皇上只是粗略的看了看,根本就没有看的那么仔细,等回到了宫殿,才一页页的看,这粗粗看下来,皇上不是一般的愤怒,因为这里面贪的数额实在是太大了,那些巨头,大的甚至一年下来得的盐税占了所有的盐税的三分之一,最后林林总总的加起来。总共占了盐税的一半以上,这怎么能让皇上不震怒呢,就在国人遭难,自然灾难来临,还有战争来临的时候,官府缺银缺粮的时候,却有这么多的人在中饱私囊,并且还私囊了这么多,数额之巨大,涉及的人数之多。实在是让皇上震怒。正好。今年的新科进士刚刚录取完毕,可以授予官职,皇上还不信了,自己离开了这些屠夫。还吃不了不带毛的猪了!

真是岂有此理!皇上的怒气在看到账簿的每一页都增加一分,等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皇上的怒气就突然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心寒,因为上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记载了自己的大儿子跟二儿子如何的跟南江的官场勾结,如何的一点点渗透进去,然后成为南江盐税的保护伞,还从中得到巨大的好处。

这些好处用来做什么?皇上想也不用想,就是为了结党营私。利用国家之财不说,还勾结官员,结党营私,整天不想着为民做事,却只是从百姓汲取民脂民膏。数额的巨大,即使是皇上自己看了,都觉得自己是个穷老爹,比不得两个儿子有本事,也比不得两个儿子的胆子这么大!

皇上忽然有些意兴阑珊的,把账册放在了一边,然后让人传唤自己的三儿子进来,纵观所有的皇子,只有三皇子是真心实意的为民办事,也是真心实意的想要让百姓过上好生活,过上幸福开心的日子,会为了家国,为了黎民做实事,会真心实意的想要为自己分忧。

皇上其实不反对皇子们竞争皇位,只是大儿子跟二儿子的表现不得不说太让人失望了,再看三皇子,皇上自然知道三皇子不是没有野心的,但是三皇子不但有野心,还有孝心,还有成为君主的那种坦荡的精神,还有计谋。

而自己的大皇子跟二皇子呢,整日里陷入争权夺利当中,若真是要让他们办些实事,搞砸的机率都大的多了,也没有肚量,没有那份成为君主的心胸。

皇上不反对孩子们竞争,只是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孩子们的公平竞争,通过他们办事的能力让自己看到他们的能力,而不是在私底下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又不是妇人,皇上很失望,他的这两个儿子眼中只有争权夺利了,甚至连丁点的该有的为人子为父分忧的心都没有,也没有想要为民办事,目光短浅的只盯住了自己的皇位。

原来皇上不是不知道两个皇子对于盐税有些涉入,但是从这个账本来看,两个皇子简直就是主谋了,皇上看了都心惊,不知道该拿两个皇子怎么办,人也有些心烦意乱。

没一会儿,就听见外面的太监宣唱:三皇子觐见!

三皇子黄昀诗进来就看到自己的父皇好似一瞬间被什么击垮了似的,一脸严肃的表情终于有些变化,关切的上前,道:“父皇,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皇上睁开眼睛,看向黄昀诗,面对黄昀诗难得的情绪变化,他很欣慰,虽然自己的儿子严肃了一点,但是对自己的关心却是实打实的,皇上的心里微暖,虽然自己有两个不孝子,可是不是还有三儿子了嘛!

虽然是这么说,皇上还是有些伤心,对三皇子道:“昀诗啊,你来了,来人,赐座!”

黄昀诗坐下以后,还是一脸的关切,其实心里倒是猜到一点,觉得皇上是不是因为账本的事情伤心,想也知道肯定是知道自己的两个哥哥做的好事了。

黄昀诗还是关切的问道:“父皇,到底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忧愁的事,父皇尽管说来,儿臣但凡能做的,绝无二话!只盼着能为父皇分忧!”黄昀诗也确实是有些心软,虽然是想要争夺皇位,却也不是想要让自己的父皇伤心,怎么说,父皇也是自己的父亲,黄昀诗心里是真的关心,担心黄烨华。

皇上有些疲惫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梁,道:“昀诗啊,父皇没事!只是,刚才父皇看着账本,忽然发现,父皇有些不认识你的两个哥哥了!”

“父皇?这?”黄昀诗是真的没有想到皇上会当着他的面说这些,其实不管是站在什么角度上来说,黄昀诗都有些尴尬,而且关键是黄昀诗不想要直接把自己放在大皇子跟二皇子的对立面,从一开始黄昀诗争夺皇位走的道路就跟大皇子二皇子的不一样,表面上看着与世无争,事实上,就像庄子说的:不争即为争!

用的是以退为进以及韬光养晦的法子走上争夺皇位的道路,这样做的好处是大皇子二皇子不会认为三皇子有威胁,也不会让对三皇子进行攻击什么的,虽然有机会落井下石,他们也很乐意,但是对于三皇子他们还是放心的。然而,坏处就是三皇子不能招兵买马,要找兵马就要比大皇子二皇子多花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一名不错的下属,好在三皇子的眼光不是一般的高,能让他花精力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然而坏处也是明显的,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三皇子的人虽然在精,但若是被人攻击的话,容易把自己陷入险境之中。

所以,三皇子对付两个皇子都是很隐晦的,一般都是抓住了他们的把柄跟弱点,然后顺势而为,这样一来,也不会有人会怀疑到他身上,在明面上跟两个皇子争,三皇子走的路注定了争不赢的。

所以,这会儿黄昀诗很尴尬,若是直接说两个皇子好话吧,不说不像平常的自己,也会让皇上产生怀疑,可若是说坏话吧,大皇子跟二皇子肯定会针对自己的,到时候,黄昀诗就会吃不了兜着走,虽然黄昀诗也不怕,但是,也不想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是嘛!

皇上见黄昀诗欲言又止,有些理解,却还是要黄昀诗说,逼着道:“昀诗啊,在这账册里,你大皇兄跟二皇兄,不是一般的能耐,里面涉及的钱款,让朕看了都怦然心动啊!第一回发现,朕比儿子还穷!你说说,朕该要怎么办?该怎么拿你的两个皇兄怎么办?”

这话既是考验也是陷阱,就看黄昀诗怎么回答了,黄昀诗也不是吃素的,沉吟了一下,觉得这一次肯定是避不过去了,自己和稀泥也不行,会让父皇怀疑自己以前是装的。

黄昀诗想了片刻,就直言道:“父皇,说实话,这话由儿臣来说,真的是不合适!毕竟,父皇应该也知道,儿臣虽然能跟大皇兄二皇兄和睦相处,可是儿臣说什么,都失了恒心,说出来的话,就不一定为准!”

皇上失笑道:“朕让你说,你就说,朕又不是一定要按照你说的做,只是想要做一个参考罢了,你就直说吧!”

“是,儿臣是不知道大皇兄、二皇兄涉及了多少钱财,不过听父皇的意思,应该是不少,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是惩罚的过了,父皇心里也难受,不如给两位皇兄一个机会,且,父皇若是惩治了下面的官员,那么对于两位皇兄而言,亦是惩戒了吧!”黄昀诗道。

黄昀诗的话倒是算合情合理,既说了要惩罚大皇子跟二皇子,也说了,不要惩罚的太过了,是人都会犯错,又不都是圣人。

第七十五章 一道圣旨的波澜

既符合黄昀诗的嫉恶如仇的性格,也顾全了兄弟情谊,皇上不禁抚了抚自己的胡子,很满意黄昀诗的回答,皇上在心里对黄昀诗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偏斜,他自己是知道,但是不知道黄昀诗自己知不知道。

差不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圣旨才下下来了,不是皇上犹豫着到底该给这些人什么刑罚,而是要开始物色接任的人选,不然,到时候圣旨一下,基本上除了去年上任的那些官员外都没有什么人了。所以,才会犹豫了这么久,在圣旨里,凡是账册里面有的官员基本上重到株连九族,轻到抄家革职,永不录用。

这一下子,基本上就是整个南江官场没有人了,然而与此同时下的另外一道圣旨,却是各个官位的任职,凡是账册里没有涉及到的人,并且年年虽然差评,但是经过暗卫的调查却是爱民如子的,全部都升职,少的升半级,多的升两级的都有。还有一些就是让新科进士填补一些知县之类的空缺,又加上南江的官场提拔出来的人,基本上,南江的官职也被填满了。

而这其中收益最少的却是王生了,因为皇上也没有下旨意表彰,也没有任何的表态,好在王家也没有本来觉得这是功劳,一直都安心的做事,并且,王生还做的相当的乐呵。

让皇上从安慰那里得到消息的时候,更觉得王生是个人才,知本分,忠心,且宠辱不惊!

王生确实是应该乐呵,虽然官场上的人一下子去了那么多,但是其实还是有些蛀虫的,不过,现在这些蛀虫已经不足为虑了,而知府衙门里的同知,也就是王生的一干手下全部落网。王生还是照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王生之前让小青送进来的那些小子们吗,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整个知府衙门没有一点因此而停止运作,反而比之前的运作还更畅快了,因为没有人敢跟王生使绊子了,也没有人会给王生拖后腿了,顾虑又少了,一些事情也能放开手脚的大胆的干了。这样一来。王生能不高兴吗?

这对王生来说是一个时机。本来,王生面对那些往年的税务还好说,要把那些漏洞的账理出来,可是有一样。今年的税收怎么办?而且,往年的那些亏空要怎么填补?这一样样,一桩桩的,都是让王生头疼的事,偏偏之前还有那么多人拖后腿,王生也不能有大动作,直到现在,圣旨一下,拖后踢的人少了。王生也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大展手脚了,特别是在今年的盐税上,王生可以有机会抓住了。

皇上的一道圣旨,给很多人带来了灭亡。却也给很多人带来了生机,不光是王生迎来了属于他的机会,小青还有漕帮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机会。

我们先说说小青,原来小青在这边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虽然几家店铺是开起来了,但是要交好的对象也太多了,这里的形势比之前的还要复杂,本来小青是打算在扬州城多开几家铺子的,但是,谁知道直到现在,都仅仅把京城有的几家铺子开起来了,剩下的是一概没有实现。

不是小青太无能了,是这边的官太贪了,且水太深了,小青能开起铺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不但各个上面的官都打点好了,还要跟扬州城的几大势力打点好,最后,还要跟漕帮搞好了关系,这些事情是缺一不可,缺一样,这铺子也开不起来。

好在开起来以后,这生意倒是不错,源源不断的客流量让小青弥补了这部分的损失,虽然税收也比以前重多了,却也还过的去。

而现在,那些贪官大部分被斩杀殆尽,王生又颁布了新的政令,对于扬州城的百姓,还有商贾的税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也就是说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税收,不过,却多了一样增值税倒是,除此之外,都是皇上颁布的政令里面该有的,不过是比以前细分了很多,不过,一些东西的税收降低了点,一些税收率升高了点,但是总体不变,也比以前让人轻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