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妞奋斗史-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氏一看王丫的哭脸,顿时鼻子一酸,心里一软,也有些嫌弃自己了,也不知道疑神疑鬼的瞎想些什么,愣是把做好事的女儿给吓成了这样。

王氏忙搂住了王丫道:“小丫,是娘错了,小丫别哭,小丫做什么,娘都喜欢!”这会儿,王氏也想通了,管它女儿为什么变得这么聪明呢,反正自己知道她是自己的女儿就是了!

王丫在心里彻底松口气,当然,王丫也只能在心里跟王氏说声抱歉,她肯定是不能够对他们说实话的,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王丫也不过是想要活下去罢了。

要说起来,王丫还真没未卜先知的能力,不过是谨慎起见,王丫也没有想到自己下午的谨慎,会让自己度过了一次危机,这会儿王丫就有些庆幸自己下午的多此一举了,现在看来,显得多么的明智啊!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王丫心里就更加的警惕了,不过,实际上,再怎么警惕除非王丫真的要把自己前世会的东西都藏起来,否则还是会引起怀疑的,毕竟,王丫会很多别人不会的东西,如果真的要改变家境,拿出前世所学的东西是最直接的方法,否则要等到何年何月这个家才能富裕起来啊。

所以,王丫自己细思了一个晚上,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暂时就先这样吧,不能再弄什么东西出来了,除非,有一个比较充分的理由,能让家里不再怀疑自己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想通了以后,王丫总算是有了睡意,因为想的比较晚,所以当王丫睡着的时候,都快天亮了,而王氏起床以后,都已经吃了饭,编了好一会儿的络子了,都不见王丫醒来,低头一看,就发现王丫睡的正欢,脸上还挂着两条明显的泪痕,让王氏顿时心里一软,想到了昨天自己乱发神经的事。

王氏后来再去卖了两次的络子就卖不大动了,王氏还有些郁闷,王丫自然是知道原因的,买得起络子的就那么一些人,现在显然的情况是市场已经饱和了,并且还是络子市场的疲软期,因为王氏的促销手段刺激的能买的,该买的,都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贫困的,可能会因为嫁娶或者是其他的需要来买络子,但是却不可能仅仅是因为便宜而购买。

所以,王氏现在卖络子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不能再向前几次生意这么火爆了,营业额更是不用说,估计要赶好几次集,才能够有之前的一次的营业额。

好在就这两次的买卖,王氏一次都能挣五两,两次就是十两,再加上之前的存款,现在家里的存款已经有二十二两了,并且还有将近五百文的零散花用,王生的工钱,全部都用在了生活费上。

本来王氏是让王生找个机会,把大部分的铜钱都兑换成银子的,但是,王生有些不同意,道:“孩子他娘,现在的铜银兑换不高,还是等过两天再看看吧!”

理论上来说,正常的比例是一千文钱=一两银子的,一吊钱=一百文钱的,但是,实际上,这个兑换率却一直都没有固定下来,官方的说法是这样的没错,但是你也不乏一些意外情况啊。

王氏不知道其中的猫腻,只是道:“这有什么不一样吗?什么叫做兑换?”

王生解释道:“就是换钱,现在咱们这里,一千文,只能换一两,但是我听说有的地方能换一两五。”

王氏诧异极了:“什么?还有这说法,孩子他爹,这说法可靠不?”

“可靠,不过,这些你听听就算了,别往外面说去,我就等着过两天的时候,把这些银子给换了。”王生道。

王氏有些不放心的道:“这样可以吗?孩子他爹,我看,要不,我们就一千文换一两就好了,大部分不都是这样吗?反正,即使是这样,咱们也不吃亏啊!”

“你知道什么,我知道你不放心,孩子他娘,这个我是跟杨师爷确认过的,他也同意,不过,这个兑换的比例有些大,对方也只愿兑换这么一次。”王生道。

王氏还想说什么,但是王生意已决,王氏也没能奈何,只能同意了。

☆、第四十三章 惊人的兑换比率

王生看王氏还不放心,想了想,这才说了实话:“孩子他娘,我实话跟你说吧,不过,你听听就过了,千万别外面说去了,我一个朋友得了消息,有个人现在急需铜钱,来调寸头,所以,愿意以一千文换一两半的银子,如果是平常我也就不在意了,但是这钱,是咱们辛辛苦苦挣来的,杨师爷是知道咱们有很多的铜钱,这才告诉咱们的。”

王氏吃了一惊:“那是谁需要这么多的铜钱,这是要做什么啊?什么叫做调寸头?”

王生不在意的道:“这你就别管了,反正我们现在,只要是能够换银钱就可以了。反正这个换银钱,不是什么犯法的事就对了。”

王生是经过几方查探才确认这个消息的,这要不是他认识的人多,路子广,否则,也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

几天后,王生总算是把家里的一万七千文铜钱,换成了二十五两半的银子。

王氏捧着这么多的银钱,笑的合不拢嘴,再加上,之前的五两银子,家里就一共有三十两半的银子。

王生换银钱的时候,仔细看过了,这些银子,成色好,份量足,丝毫没有因为涨价了就减少份量,这一天兑换的人很多,知道消息的也不少,导致之后五羊城,大家都发了一笔横财似的。

王生换的时候,说实话,心里也不是没有忐忑的,等到看到这些银子果然是跟城里的一样,这才没有了疑问。

王生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的事情在各个地方的小镇上同样发生着这样的一幕,而就在这一天晚上,京城的皇宫里,尚书房里,一个身穿金黄色,三爪蟒蛇的十四岁的少年,一脸的严肃的对坐在龙椅的中年人,此人同样身穿金黄色蟒袍,不同的是身上绘制的是五爪金龙。

只听少年操着一口公鸭桑,道:“父皇,据报,近日来,多地方出现铜钱与白银的兑换比,一千文的铜钱,按照我们的正常的秩序是一两白银,上下浮动不过是一钱银子,也就是一百文钱。今天却发生了多地兑换,一千文钱可以兑换一两半的白银,此事绝非正常的现象。所以,儿臣请求调查一番。”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黄烨华很哭笑不得,自己的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过于严肃严谨了些,还真以为自己分不清一钱银子是多少钱啊,那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未免也太昏庸了吧,不过,好歹自己的三儿子没有再说下去了,黄烨华就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只是沿着自己三儿子的思路道:“哦?那依你之见,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皇,据底下来人回报,大部分的说法就是因为做生意短缺铜钱,需要调寸头,但是儿臣却不以为然,什么样的寸头是需要用铜钱来换,而不是银钱?而且还是大笔的银钱。这太不寻常了,所以,儿臣请旨调查此事!”少年,也就是黄昀诗拱手说道。

黄烨华听了,沉吟了一下,道:“那你现在有几分猜想了?”

黄昀诗想了想道:“父皇,儿臣对此有几种猜测,但是不知道是哪一种最对,如果只是单纯的商贾之事,即使是大事,那也是小事,但就担心涉及到邻国,尤其是圣日国的事。近来,南方传来消息,圣日国蠢蠢欲动,后来却不明原因的安静了,然而现在我们却发生了兑换铜钱的事,圣日国却是以铜少著称,若要有兵器,除了铁,铜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儿臣担心这二者有什么联系。”

刚开始黄烨华听了这个消息,也只是觉得有些不寻常,料想却不是什么大事,现在听到自己三儿子的猜测,黄烨华这才觉得果然有些严重,不禁严肃的道:“嗯,你言之有理,既如此,朕任命你为钦差,限你以一个月为期,调查此事。”

黄昀诗拱手道:“遵旨!”

等到黄昀诗告退,黄烨华又宣了几个武馆前来觐见,命令他们多多注意圣日国,及其他国家的动静,如果有异常的消息,一定要来报。

就这样全国进入了戒备期,王生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了,自从兑换了那些铜钱以后,王生就投入了全心的学习中去,要不是王丫看不过去了,偶尔把王生叫出来走走,就连晚上,王生都是要学习到深夜的,有一次甚至还因此早上出现了犯困的现象,让王氏都看不过眼了,劝了王生几句,王氏也跟着说了几句,王生也觉得自己这样颇有些急功近利,这才放缓了速度。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夏天来了,王丫每天勤勤恳恳的喂养鸡鸭总算是有了效果,几只小鸡小鸭已经变成了真正的鸡鸭,对于每天王丫傍晚前的放养工作也是很熟悉,现在即使是王丫不用赶这些鸭子出来,他们也都会自己按照路线走,让王丫很省心。

每天下午只要打开鸭?,那些鸭子就会自动走出来,王丫之前准备的赶鸭子用的竹竿都已经用不上了。

王生也在开始为秋闱做准备工作,首先一些东西要买好了,笔墨纸砚要准备齐全了,还有要带些衣服,还有准备些零零散散的东西,不过,这些都是王氏帮王生准备好了。

五羊城的秀才自然是不仅一个了,王生跟其他的几个秀才也有联系,作为一起要去赶考的秀才,王生跟其他几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提前一个半月到省会参加省城的考试为好,到时去省城考试的话,提前到,也可以先适应一下,在那里安心学习,跟其他的秀才进行交流这才是真的。

当然秋闱考试不是这么简单的,首先在五羊城里就自己先进行了一场考试,得了考试的前几名这才被允许参加秋闱,如果是考试后面几名的秀才,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秋闱的,因为秋闱的名单是由官府报上去的,相当于官府给你举荐,如果没有官府的许可的举荐,那么秀才就是想要自己去报名都不可以。

---

抱歉今天这么晚更新,明天更新会稳定下来!

☆、第四十四章 编故事

王生能做这个准备,自然是考中了前面的几名,这才可以参加秋闱考试。

秋闱的考试总共有三场,分别为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所以,如果要提前一个半月出发,王生几人就要八月初一,或者七月下旬就要出发了。

而如果这一次考中的话,就可以参加下一年的春闱考试了。

想到要考三场,王丫因为不懂古代的秋闱到底是怎么运作,晚上见王生休息的时候,都会缠着王生问关于秋闱的一些信息,在听说秋闱考试是一整天在里面,吃食自己带,中间的时间自己安排,王丫就想到了为王生准备一些面干,等到时进了考场,王生就可以自己生个小炉子,像煮方便面一样煮面干了。

王丫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拿家里面的面粉,弄成面团,然后使劲的揉搓,弄到以后,跟可以弄拉面的一样了,这才一条条的抻开,当然,这靠王丫一个人肯定抻不了多长的,就找了王生过来帮忙,没敢找王氏,对之前的事还有阴影。

把这么面抻长以后,就让王生拿出去晾晒,这会儿可是炎热的夏季,基本上曝晒个一整天,这面干就成了。

王丫晒的有些多,担心王生不够吃,晒好了以后,这才一一的收进了让王氏帮忙做的一个小木箱里,告诉王生:“爹,这些面线干,你到时进考场可以自己做吃的。到时,你去了省城,小陶锅买一个,小铁锅买一个,然后再买些上好的木炭,到时,只要把这些面放进去,加上水,煮开了就可以吃了,也不用放盐,这里面我都放了挺重的盐,吃起来就是咸的。”

王生一把把王丫抱起来,笑问道:“小丫怎么想到这个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小丫就是想到了,爹,你不要跟娘说哦,娘会不高兴的!”王丫搂住王生的脖子,娇憨的撒着娇。

这是王丫在这一次,又要拿出不同于这个世界的东西的时候,想到的说法,并且要为以后的说法给个合理的解释,这一次,王丫就打算把这个彻底解决了。

王生不以为意的哦了一声,问道:“好啊,小丫告诉爹,爹一定帮小丫保密。”

王丫这才道:“爹,你还记得,前段时间,小丫生病了,不说话吧?”

“记得啊,怎么了?”王生问道,觉得有些奇怪,难道要说的事跟这个还有关系?

王丫道:“其实,那段时间,爹跟娘说的话,小丫都有听见哦,但是,小丫是回答不了的,因为小丫好像在一个很奇怪的世界里!那里面非常的漂亮哦,还有一个漂亮的大姐姐,长得比神仙还要漂亮,她教了小丫很多的东西,还说小丫是什么相逢就是有缘,小丫是有缘人。”说到这里,王丫停顿了一下,有些困惑的问王生:“爹,什么叫做有缘人啊?”

“哦,就是跟你有缘分的人,小丫,你继续说!”王生有些凝重的道,难道小丫真的梦见了神仙?

王丫哦了一声,似懂非懂的样子,道:“然后,那个大姐姐,不但教给小丫很多东西,还教给了小丫如何做好吃的,不但这样,大姐姐还说爹跟娘是良善之人,要小丫懂事孝顺,要小丫用她教的东西改善生活什么的,不过,小丫不是很懂,大姐姐说,不是很懂没关系,她会教给我,然后,小丫就感觉跟大姐姐学习,一直学啊学,学了很多年的感觉,然后,大姐姐就说,小丫长大了,可以回去了,不然爹娘该着急了,然后,小丫就能自由说话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不过,当时小丫对这些事都不大懂。”

王生听的僵住了,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小丫是受过神仙帮助的?王生不禁又问:“小丫,你还记得那大姐姐长什么样吗?”

“嗯,小丫自然是记得的,大姐姐长得好漂亮的,感觉很好很好的样子,而且,大姐姐是住在云层里,衣服还会自己飘起来的,看起来就像书上说的慈祥、飘逸!”王丫好像想了很久,这才回道,然后又仔细描述了一下那人的穿着,其实王丫就是把现代装扮的观音像搬出来。

王生一听王丫的描述,就确定了是神仙所助了,没有想到神仙竟然会帮助自己的小丫,并且,说不定这个神仙就是观音,因为小丫说的跟观音像好相似啊!

最后,王丫想了一会儿,好像遗漏了什么似的,忽然的想起来了的道:“对了,爹,大姐姐还说,不能跟外人说的,说什么,异于常人易得祸患,无关德行,人心恐慌的,爹,这是什么意思啊?”

王生忙解释:“这就是说小丫不能跟爹跟娘之外的任何人说起这件事,知道吗?”

王丫懵懂的点点头:“哦!”了一声。

王丫不知道的是自以为屋子里只有王生跟她自己,实际上,王氏恰好忘了拿一个东西,正好要进屋,就听见了父女俩的话,当即掀开了门帘道:“小丫,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不跟娘说!”

王生嗔怪:“这跟你说有什么用,再说了,我觉得小丫这样不错,小丫,你要记得,一定不能在外人面前提起,知道吗?”王生很严肃的对王丫道,又担心王丫之前有说出去过,就又问:“那小丫,你有跟其他人说起过吗?”

“没有!”王丫摇摇头,又补充道:“是今天爹问起,小丫才说的,因为,小丫觉得自己会好多的东西啊!娘,你不要生气,好不好?”

王氏有些心酸,要不是自己没有注意小丫,也不至于让小丫发生这样的事情,还一个人放在心上,小丫还是个孩子啊,王氏就道:“小丫,娘不生气,你要是早告诉娘,娘以前也不会生气的,是娘错了,不该怀疑小丫!”王氏心里真的觉得很庆幸,要不是菩萨保佑,自己的女儿怎么会有这样的奇遇,并且,幸好是好的奇遇,否则,自己是不是就见不到小丫了?

☆、第四十五章 官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