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妞奋斗史-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里听说还住过不少以前的大官,咱们在那里,也清净一些。”

王丫也觉得那乌衣巷用来住很不错,主要是还能马上住进去,那阁楼建的也精致,应该是前主人就是江南的吧,所以弄的那么漂亮,主要是里面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几朵莲花盛开着,还有假山什么的景色,如果让王丫设计,王丫可设计不出来。

王丫唯一不满意的是里面好像没有炕啊,不过想想也是,这炕可是北方的东西,这阁楼什么的明显是南方的风格。

大家这么一商议,就这样定下来了,期间,小青他们都没有发言,只说住哪里都好,倒是对那闹市的院子提了点意见,觉得那个地方,很便宜,买下来很不错,即使是不用来住,只要建造成客栈的样子,然后不卖别的东西,租给一些人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话里的意思,王氏他们倒是听得明白,见小青他们也赞成自己买了那边的房子,王丫很高兴,一拍板:“爹,娘,我觉得,只要这两边的房价都能降一些,比如说那乌衣巷的房子,若是能九百两,那我们就拿下了,而那闹市后巷的房子只要五百两的话,我们就买下吧,买下来以后,再想想要建什么,反正咱们家里还有点钱!”

何止是有点钱,这一万两银子,如果是贪污公款的话,都够砍几次头的了。

一般的人家,哪里有几百两银子可以让他没这么的挥霍啊,也就是王家,王丫挣了些钱,够挥霍的。

钱不是王生的,所以,在决定权上,王生很尊重王丫跟王氏,听他们的意思是两边都买下来,王生就答应了,说自己明天去讲讲看。

第二天,王生再去那家牙行,王生先是对那两个地方挑剔一番,一个当然是嫌位置不够大了,价钱还那么贵,而且他是北方人,那小楼看着精致,可是他并不喜欢,也不是他的风格,就说能不能降一降,而那闹市后巷的宅子,更是不用说,如果自己买下来的话,都要等好久,还要自己起房子,所以,如果他能价格降一降的话,他也就买下来了。

都说嫌货才是买货人,这道理不假,尽管王生一再的挑剔,这个牙子的脸上却还是笑着的,心里乐开了花,听着这意思,是有门了?

而且一听说王生打算连那乌衣巷的都打算买下来,说明王生也是个官员,顿时对王生尊敬很多。

牙子耐心的听完王生的挑剔,沉吟了一下,这才道:“若是客官愿意,唔,小的试试看吧,跟那两家谈一谈,看可否降下来。但,那乌衣巷能降的余地不大,小的估摸着,可能九百两是底线了,而那闹市后巷的房子,只能六百两,五百两肯定是买不下来的。”

牙子的速度很快,王生上午去的,下午,那乌衣巷的就得了回音,说最低就是九百两,正是那牙子说的价格,那牙子解释道:“客官这价钱买便宜了,要不是那家已经得了外放做官,且快要隐退了,也不至于卖这么低价。至于那闹市后巷,且容小的再细细跟主家商量一番。”

王生自然是同意了,要买宅子,手续办的也快,因为这一家马上就要走了,如果房子卖不掉的话,以后再卖,他们不在,价钱岂不是任人喊,不然都卖不出去。

所以,乌衣巷的钱老爷一听说有人要买,九百两就同意了,只是条件是三天后才能搬出去,钱老爷听说来买房子的是一个姓王的,虽然有些奇怪,但是也没有多问。

这样一来,家里就定下了搬家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家好搬,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了,只要带进去就可以了,剩下的,还要再置办,比如说一些厨房用品之类的。

这两天一直在外面吃,让王家一家几口人都吃不习惯,就是小青他们都觉得不习惯,因为这里做的饭菜难吃又贵,吃的王家人心疼的要死,还不好说什么。

所以,他们也都盼着能早点搬进去,王生却不能再悠闲了,因为王生要去上差了。

这一天,就是王生上差的日子,自己起来在客栈里点了清粥小菜,吃了以后,这才去上差,王生到的时候很早,因为想着自己第一天来上差,自然是不好晚到了。

王生到了以后,因为是第一天,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就在那大堂上傻坐着,不一会儿,才陆续有人过来,每过来一个,看见王生都会来来招呼一声,看王生是新面孔,都知道王生是新来的。

等到卯时将过,所有的翰林院的人才全部到齐,其中还有一个据说生病请假了,剩下的,包括陈子涵跟柳三思也来了,他们一前一后,都是差不多到末尾了才过来。

这时,有一个人拿着一个本子,在点名,点到名字的人就答应一声,这就叫点卯,然后点名的人就在上面记上一笔,这就叫应卯。

王生看着,心里猜测到:这个人,不会就是这里最大的长官吧?

事实上,不是,这个只是侍读学士罢了,比学士低一级别,是专门负责这里的考勤的。

ps:

因为这段时间工作的原因,所以要提前备稿,生怕出现意外的情况,而且,天使悲催的发现,当时想的太美好了,于是,卡文了。

第六章 搬新家

因为王生他们三个是新来的,所以,那个点名的在点完,这才介绍王生他们三个给大家认识,然后,侍读学士就对其中一个坐着的道:“学士!”

这个学士说来也巧,跟子淇一个姓,姓欧阳,字瑞,人称欧阳瑞,欧阳瑞道:“新来的三位共事,大家互勉互利,不得相互踩踏!”

然后,欧阳学士这才安排了王生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即交代他们整理一些材料,还有抄写文书,除了这个以外,以后的任务,以后再安排。

几人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应是了,欧阳学士让王侍讲学士带他们过去。

王侍讲学士带他们到地方以后,又告诉王生他们,如果要用水,要如厕该怎么走,看起来还算是比较好相处的。

等他们清楚以后,就走了,王生就开始了自己在翰林院的第一天,欧阳学士交代他们的任务其实并不重,不过,要整理的东西有些多,还有一些是抄写的活计。

其实这活也有些不好分,好在王侍讲学士临走前有给他们分了一下,就是王生负责抄写,陈子涵跟柳三思就是负责整理材料。

要抄写的这本,其实是一本易经,不但要把易经的书抄写一遍,还要写出里面的释义,其实这种东西,完全是见仁见智,好在边上还有一份全部都是注解的,看来,是上面的人写的,然后再让人誉写一遍。

平心而论,抄写东西其实比整理材料累多了,且,抄写东西需要全神贯注,好的一点就是不用到处乱走,随时可以用。

王生坐下以后,就开始写字。王生的字,说不上好看,但是也不难看,中规中矩的,在子淇的教导下,才有了那么一点自己的笔锋。

说到子淇,不免要说一句。王生因为三个月都在家里。也没有时间去应天书院,所以,写信给子淇,感谢子淇的照顾。并说自己已经考上了,并且附上了礼物,并说不知道恩师是否有退休的意向,如果有的话,王生愿意负责子淇的养老。

让子淇本来就高兴王生能够考上探花,也拒绝了王生的这个提议,事实上,因为这个事情,子淇的束脩长了一个级别。一个月。能增加好几两,让他直感叹,这个弟子没有白收。

王生这边安静的抄写,陈子涵跟柳三思相对而笑,俩人低下头开始整理。面上一派和气,实际上,却开始暗暗较劲,虽然陈子涵没有明着说,却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状元,却没有当上翰林院撰修实在是一件耻辱的事,所以,还想着要好好的表现。

其实,陈子涵不能当上翰林院撰修,还真不是他的错,主要是翰林院撰修已经够多的了,皇上觉得暂且不需要,等到以后再封,也是一样。

显然,这里中午是没有吃饭的习惯,所以,等到中午的时候,王生伸了个懒腰,觉得饥肠辘辘,可是大家都没有吃东西的习惯,也没有人说要停下来,王生自然是不能先退了。

王生只能活动一下手脚,站起来,走一走,跟陈子涵、柳三思打声招呼,这才开始继续抄写。

王生写字虽然不大好看,但是写字的速度却是不慢的,一本易经,一天下来已经被王生抄写完毕,连那些解释都给写完了。

临走前,大家的任务都要报上去一下,才能离开,让王生惊讶的是,陈子涵跟柳三思竟然没有整理多少,倒是王生的速度让许侍读学士看了王生一眼。

饥肠辘辘的出了翰林院,王生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外面去吃东西,这才觉得有力气回家。

再说王丫他们,因为也没有什么事情做,王丫就打算出门,可是,那个老阿婆却成了一个问题,因为老阿婆自醒来以后,就不说不言语,总是红着眼眶,索性之前身上没有受过什么大的伤害,都是一些皮外伤,要让老阿婆找个大夫看一下,老阿婆也死活不愿意,问的急了,只说没有受伤,弄的王丫跟王氏都无奈了。

最后,留下一个人看着老阿婆,剩下的都跑去街上逛街,小青他们也有钱,不是逛不起街的,但是,等到一天这么逛下来,他们不禁暗暗咋舌,这里的东西也忒贵了,竟然比五羊城贵了一半有余啊,就拿猪肉来说,那一斤竟然要十八文钱,有的地方要十六文钱,这跟地方不一样,唯一一个好消息是卖羊肉的有几家,价格倒是比五羊城的便宜几文。

结果,大家都没舍得下手去买东西了,还有一个就是菜价也高,让人都没舍得下手买了去。

至于其他的东西,大部分也是贵的多,便宜的少,唯一一个比较好的是,这里可以选择的菜品种不少,而且竟然还有牛肉卖,价钱比五羊城的便宜,还有一个专门的牛肉摊,王丫上前一问,这才明白缘由,原来他们卖的牛,是那种牧场里的牛,专门就是用来吃肉的,不是那种耕牛。

让王丫挺高兴的,如果有牛肉,能做的吃食又多了不少,自己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而且这里的豆腐比五羊城的便宜,那食用香料铺子里的香料价格也便宜,且种类更加的多,那些蔬菜种子呢,也有不少。

一天逛下来,虽然他们什么东西都没有买,但是王丫跟王氏都觉得意犹未尽,大家都对这里的物价有所了解。

甚至小青已经开始盘算着如果要把店铺开起来的话,那些菜品,还有其他的该如何定价,那肉丸子,一斤原来的价钱肯定是不行的了,肯定是要涨一倍的,才划算。

小青算是看出来了,这南来北往的路人,各个穿着的衣服再差都是丝绸,棉衣都见的比较少,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也跟他们逛的地方有关。但是,就这一点,说明这城里生活的都是有钱人,那大家应该买得起。

想着,反正要过两天才能搬家,小青干脆带着孩子们天天出去玩,其实,主要是打探这里的物价,还有涨涨见识,不一定要花钱。

王丫的想法也差不多,天天玩野的出去乱逛,他们还见识到这里的悦来客栈,一看就知道那家悦来客栈是总店了,建的那叫一个气派,不是五羊城里的可以比得上的。

在天天出去逛街的时候,时间倒是过的快,对于他们来说,京城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热闹跟新鲜,即使是什么东西都不买,他们都逛的很有兴致,即使是天天都逛,他们都不会觉得倦怠。

终于到了搬家这一天,王丫他们人多,每人拿一个包袱,两三趟就能搬完了,那钱老爷也算是厚道了,一些家具什么的,都留下了,当然,说的家具自然是指普通的家具了,像一些名贵的,如梨花木制作的那些,就都被搬走了,即使是这样,也留下不少的家具。

在大门上面,有一个可以放牌匾的,然后里面用的是走廊,也就是那种回廊的样式建造的路,两侧布满了花儿,精致的阁楼有三栋,以阁楼为主,每一栋阁楼都是一座小型的院子,里面连小厨房,等等全部都配备齐全,以一座大的阁楼为主,其他的小阁楼环绕着,显然那栋最大的阁楼就是主院了,除了这些,后面还有一排精致的舍房,每一间的样式都是一样的,而这些阁楼其实是建在内院,外院的格局则是有些不同,全部都只有一层,且里面布局精致,主要是有几座房屋错落着,一个是客厅,一个是大厨房,一个是书房,还有一些是做他用的。

古代是以左为尊,所以,所有的阁楼都建在了左边,右边则是一个大的花园,里面除了花园,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的莲花含苞待放。

不说里面的花园,就说那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的布局,让人看了就觉得赏心悦目。

其实,阁楼要说也不多,就三栋,每个院子里都有一口井,一个小厨房,还有一些房屋建在边上,想来应该是那些仆人住的地方吧。还有一个在内院里的大厨房离主院最近。

王生跟王氏自然是住在大阁楼里,小阁楼则是王丫跟其他的孩子住,王氏干脆分配了一下,一间阁楼女孩子们住,另外一间阁楼男孩子们住。

这房子,又宽敞,又精致,让人光看着就舒坦,尤其是那留下来的床,还用的是什么镂空的手艺雕出了花,住着又舒服。

至于那个老阿婆,王氏想着跟他们住在主院好了,王丫却不同意,说要让老阿婆睡在他们的阁楼里,就住在那间最好的。

一时间,却起了争执,最后,还是老阿婆终于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听清母女俩吵架的内容,一时间倒是有些感动,主动开口道:“奴婢就住在小姐边上的屋子就行了!”

王丫哪里同意,其实,这是一个无缘无故的陌生人,可是,王丫看着却觉得老阿婆很亲切,直觉觉得老阿婆不是什么坏人,当然,安排在他们的边上,也是为了就近观察。

第七章 容阿婆与出手

最后,老阿婆跟王丫各退一步,老阿婆也住在阁楼里,但是,住在最下面的那层。

搬进去以后,把东西都拿出来摆放好,王氏又带着大家去买日用品,像一些锅,这里虽然有了,但是调味料什么的,都要重新再买,还有米面什么的,也都要买。

花了两天,他们才终于把新的院子弄成家的模样了,而前面的那块挂着牌匾的地方,王生根本就没有想起来要做一个牌匾挂上去。

刚刚开始住进来的时候,王氏他们还挺兴奋的,但是随即问题就来了,住在这么一个院子,首先,要出门这离自己的院子也太远了吧,他们已经习惯了,一出门那就是街道,现在却不行了,要走的老远,其次,吃饭的地方也很远啊,不像以前,大家抬脚就到,最后,这个院子太大了,光是打扫,他们几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啊,总不能天天就干着打扫的事情吧,且那花园里的花,他们不会种啊,什么修枝剪叶,没有人教,他们也没有特异功能,能知道这朵花儿需要什么营养,那朵儿花儿需要什么营养!

手忙脚乱的好几天,这些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其实,最主要的是王氏跟王丫根本就没有那种请人的想法,偏偏一下子院子又买的这么大,结果就连个打扫的人都没有。

老阿婆看不过去了,不过是个小院子,竟然还能搞的手忙脚乱,这么多天了还没有一点好转,这要是让外人知道了,岂不是要笑掉大牙么?

这几天下来,老阿婆虽然沉浸在往事里不可自拔,但是对于救了自己的人家还是知道一点的,从这几天就可以看出来。这一家是刚刚从外面来到京城,且以前还是个农家女,应该是丈夫考了进士,所以举家搬来京城。

让人奇怪的是这一家人的财力竟然这么足,也算是罕见了,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农家,且这主家的人心底都善良。所以还收养了这么多的孩子。对于自己这么一个明显没有什么用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