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妞奋斗史-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不禁放下自己手里的书本,问道:“王爱卿,往日里总是听你说出不少的良策,朕不禁对王爱卿的过往感兴趣,据朕所知,王爱卿家里可是农户出身,但是,从言行举止,朕实在是看不出来,再看王爱卿一些看法跟角度,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之余,也确实是实用!不知道,王爱卿是怎么养成这样的性子的,不知道,王爱卿可愿意讲一下自己的过往?对现在的生活,不知道满意吗?”虽说是征询王生的意见,可也不过是单方面的选择,谁敢跟皇上说不啊,这一个问愿不愿意的,已经是很给王生面子了,王生敢那么不识相吗?

王生自然是回答道:“启禀皇上,臣愿意,其实,说来也没有什么!皇上,说句心里话,别看此刻臣好似很坦然,可是,第一次面见圣颜,臣那两腿都发抖,也不知道是兴奋的,还是害怕的!”

这话说的皇帝放声大笑,更是感兴趣的道:“哦?朕可看不出来!”

“那是臣会掩饰,且,也不敢君前失仪,冒犯圣上!说起来,微臣的过往,其实也很简单,微臣自小是个孤儿,父亲以前读过书,因为跟人赌气,所以硬是不管家穷,供微臣读书,后来,微臣侥幸考上秀才的时候,父母却相继去世了,好在,微臣识得字,能抄写些字画,还能打猎,维持生计,后来,认识了一个贵人,那贵人见微臣字写的还可以,就把微臣调去户籍那边工作,不光是要管理那些户籍档案,还要管理各种资料,闲时,微臣还能读书,抄写材料,就当作是练字了,也是在衙门里,微臣才认识到做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庶务不是简单能说清的,特别是对于农家来说,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刚开始微臣还有些错愕,等到后来,也就渐渐熟悉了,等到这些熟悉了以后,微臣也就去考了举人,没有想到,还是侥幸的一次中了举,当时,微臣真的是高兴坏了。要不是微臣家贫,微臣都想像别的有钱人家一样,大宴三天;然后,不瞒皇上,微臣其实是考过两次的,第一次的时候,微臣是觉得自己有把握考中的,微臣的文采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是破题却有一手,自觉还是能靠此排上名次的,谁知道,后面的事情却给了微臣一个打击,考前有学子交流,微臣就认识了那么一个学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竟然给微臣下了巴豆,刚开始,微臣是怨的,但是,现在微臣却是很感激,若是没有那个学子,微臣就不能更进一步了!”

“哦?怎么说?你的文章,朕确实是见过,写的不错,文采也不至于像爱卿所说的那么差!”皇帝道。

王生却是苦笑:“皇上,您看的都是进益后的!当时,因为这个事情,微臣消沉了一阵子,后来是微臣的家人开导了微臣,后来,又有人给微臣建议,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直以来,微臣自学,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却是缺乏大局观,因此,微臣就跟同窗带着介绍信,走了不少的地方,最后,在应天书院留下读书,还拜了个老师,得名子贤!在那里,微臣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孤陋寡闻了,微臣也是第一次学琴棋书画,不瞒圣上,微臣现在,浑身上下能拿得出手的,也不过是一手字,也仅是可以见人而已,至于琴棋书画,微臣自忖那真是叫惨不忍睹,比之幼儿都有所不及!”

皇帝闻言,放声一笑:“哈哈,那一定要哪天见识一下,王爱卿的比之幼儿都差的技艺了,平日里看着王爱卿可是淡然的人啊!”接着又道:“王爱卿,听你的意思,你还练过箭术?”

“皇上过奖,不是微臣练过箭术,而是微臣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弓箭,父母去世时早,那时微臣不过是十岁稚龄,家里的余财又因为微臣要读书,给挥霍掉,若不是懂得点小技艺,恐怕连生存都是问题,那几年,过的虽然艰难,细想之下,却很充实!”

这一聊,皇帝就不免呆的久了一些,时间一转,就到了中午的时候,王生的小厮照常来送餐,这一次王丫给王生做的是羊肉泡馍,在这个时节吃,还是不错的。

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哪里去了,王生的小厮,搬着东西就到了侧厅里,就跟平常一样要去书房喊王生,谁知道,走到前面就碰上了几个侍卫,因为侍卫们不知道这人是谁,见他穿着平民服,就把他架起来。

听着外面的吵闹声,皇上就让人出来看看,等总管进去汇报的时候,王生才猛的想到,被抓的不会就是自己的小厮吧,忙跪着向皇上请罪:“请皇上恕罪,总管所说之人,应是微臣的小厮,来给微臣送饭的,不懂礼节,冒犯了圣颜!”

皇上一听,让人把那小厮带进来,让王生看一看,那小厮一进来,就见王生跪在地上,好在小厮也不是个傻的,进来以后,也就跟着跪着,不是因为什么本能的反应,而是即使不是他的错,做主子的跪着,做奴才的就没有站着的权利。

王生对那小厮喝道:“还不赶紧向皇上请罪!”

皇上对这个小事不感兴趣,听王生说这话就趁机仔细的看了看这个小厮,就让王生平身了,道:“哦?送餐食?朕好似还听欧阳爱卿说过,王爱卿家的膳食从来都是不错的,趁此机会,朕也来尝一尝!”

皇上既然对膳食感兴趣,王生自然是乐意的,反正每次家里都做很多,保证除了自己之外,基本上都能吃个半饱至全饱。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三十四章 解决隐患

不过,对于用餐的地方,王生犹豫着,最后,还是再次跪下,对皇上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可否,移驾用餐?此地乃是我华南国国家精华所在,再此用餐,是否有些不妥?”

这不妥两个字还没有说出去,那太监总管就尖着嗓子喊大胆,倒是皇帝真没有生气,听完了以后,反而赞许王生确实是一个爱书之前,很不错,而且,还懂得明鉴,对王生的印象就加了几分。

等到皇帝坐在侧厅主位,王生就亲自给皇上盛了一碗,刚刚要端去给皇上,却被那太监总管拦住了,只见那太监总管先自己尝了一口,再递给皇帝。

刚刚王生掀开锅的时候,皇帝就闻到了一股羊肉膻味的香气传来,却不似平常吃的羊肉的膻气那么让人讨厌。

皇帝对于这个是习以为常了,接过碗,就先喝了一口那个汤,刚喝一口汤,皇帝就被这个味道征服了,微微辣味,配着膻味的羊肉,真的是一绝,而那里面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一块一块的,夹起来细细一尝,倒是很有嚼劲,不知不觉,这么一碗羊肉泡馍就被皇帝吃完了,吃完了,王生又给皇帝盛了一碗,皇帝一连吃了两碗半,才停下。

放下碗的那一刻,皇帝不禁再次放声大笑,道:“看来这一次,朕真是不虚此行,来这里,还能吃上一份与众不同的美食,王爱卿家的膳食,果然是不错!”

要注意的是,在翰林院用的碗自然不是那种大海湾,而是后世那种小巧玲珑的碗,两碗半也不过是一大海碗的量吧,这毕竟是给翰林院的官员吃的。自然是不能用那种粗俗的大海碗了。

等到皇上吃完以后,就轮到那些护卫跟太监总管了,太监总管自然是先吃的。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皇上门前呢。那些侍卫跟太监还没有吃过这个好吃的面,倒是吃的只剩下很少的面,这时,王生他们才能吃,因为还有皇上等着,所以大家都有些食不知味,好在今天分的人多。东西也就剩下很多,大家都是随意吃一点,更多的是不觉得饿,都没有吃。这样一来,羊肉泡馍自然也是吃完了。

王生仅仅吃了半碗,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这么难熬,而皇上这会儿兴致不减,知道王生吃完了。就把王生又招过去。

主要是皇上听说了王生以前家里贫穷,皇上虽然不了解所有官员的生活水平,却也知道,光是一个做官不能一夜暴富,自己发的工资水平也就比那小康之家还富裕一点呢。若是要像王生这样子,根本就是不行的,所以,皇上自然是好奇王生到底是怎么有这样的生活条件的了,难不成,因为做了官,所以收受贿赂?

想到这里,皇上的语气不禁严了一些,道:“王爱卿,之前听你所说,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如今见你的生活水平,似乎不像你说的那样。”

王生听得皇上的怒气,也吓了一跳,心里觉得这事果然是伴君如伴虎,根本就没有想到皇上想歪了,忙跪下,解释道:“回皇上,微臣的生活水平,说来,也是微臣没有用,以前家里光靠微臣那微薄的工钱,也仅够养活妻儿,然后每年能存个几百文钱已经不错了,后来,也就是微臣考上举人那一年,家里完全是妻儿张罗的生计,微臣回来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已经有所改善了,现在的家财都是微臣的妻子挣的!”

说着,王生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黝黑的脸微微发红,不过,因为太黑,所以没人看出来。

皇上闻言,也不说话,只听着王生继续道:“微臣的妻子编的一手好络子,所以起先是卖络子,价钱比平常的络子贵些,因为手艺好,生意倒是不错,微臣当时要考举人赶考的路费就是从这里出的,后来,微臣赶考的时候,小女却无意中弄出了一种茶叶蛋,味道不错,微臣的妻子又弄了一种凉面,不但赶集的时候去卖,还和客栈做起了生意,这样一来,每日能固定几十至几百文。说来,也是时机来了,在微臣的村里,前面要扩官道,微臣就在那里建了新家,接着,微臣的妻子就开起了客栈,又陆续新作了几种吃食,都卖的不错,这才慢慢发家的!”

皇上一听,怒气全消了,笑着道:“哦,照王爱卿说来,这王氏可真是贤内助!”

“不怕皇上笑话,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微臣其实很不好意思,养家的责任却已经被妻子所取代!”王生说起的时候,是又骄傲又脸红。

皇帝看着有趣,抚掌笑道:“爱卿也不必羞愧,有此贤内助,是爱卿的福气,这也不是谁都能有的,不是吗?所谓男主外,女主内,若是没有爱卿的功名做依靠,王氏也不能做的那么大不是吗?”

“微臣谢圣上宽慰!”王生红着脸道。

皇帝又是一番笑,难得见王生这么淡然的人也能露出这么腼腆的笑容,仔细看一看,还能从那黝黑的皮肤里看出王生的红脸。

皇帝觉得这王家也确实是有趣,想着,心里又乐呵了一下,逗弄王生两句,又道:“那王爱卿一家搬来,那边的店铺岂不是管不了了?是卖了吗?”

“回皇上,那些铺子并没有卖了!皇上,佛家有云:种善因得善果!微臣现在,是真的相信这句话,那年,我华南国发大水,微臣妻子上街却遇上了一对兄妹,因见其没有人照顾,就收养了,后来,唉,还碰见了一些孤儿,那些孩子,据说住在破烂屋里,寒冷的冬季却只有一条又薄又破的棉被可以盖,我妻儿心里怜悯,也就收养了。现在,家里的铺子都是由这些孤儿管理!许是年小受过很多艰辛,这些孤儿,各个聪慧懂事,不管肚子多饿,都不会哄抢食物,到了微臣家里,有活计也抢着干,实在是懂事体贴的让人心酸!”

皇上不想还有这等隐情,不禁问道:“孤儿,有多少个?”这就是涉及到民生的问题了。

王生照实回答了:“五羊城的孤儿有十几个,京城,有四五十个!”

“哦?爱卿收养这么多的孤儿,怎么安置?”皇上又关心的问道。

“不瞒皇上,微臣收养这些孩子,也是有些小私心的,毕竟,就是家业再大,要收养这些孩子,岂不是入不敷出?因为孤儿生活困苦,微臣家里的生意又全部都是秘方,若是收养孤儿,就可以让这些人死心塌地,微臣家里生意的秘密也不会泄露了!现在微臣家里的生意,全部都是由这些孤儿打理,微臣也跟这些孤儿说了,收养他们,也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做事,白纸黑字,每个收养的人都有一份契约,若是能够救助他们,又顺便做大家业,那么,谁都是愿意的!微臣自然也是乐意的。”即使是再皇上面前,王生也不会一味的说自己的好话,自己的私心也会略微说一说,反正圣上自有公断。

当然,王生的应对措施,是容嬷嬷教授的,容嬷嬷知道皇上一定会去翰林院的,只要有去,王生就有碰上的机会,其他的,容嬷嬷没有教给王生,虽然,容嬷嬷对皇上特别的了解,能把王生教的一点都不差,但是,这样做,却会引得皇上的猜忌,且身为一个臣子就是要有缺点才让人放心,只要把握住圣上最重要的弱点,那么就算是出再大的问题,都是虚的。所以,容嬷嬷告诉王生,在皇上的面前,最好是客观说事,即使是说自己的时候,都要这样子,也不用刻意隐瞒什么,皇上是个圣明的人,会自己判断。

果然,王生的话一说完,皇帝就在心里自己给王生加分,这臣子实诚,能这么说,确实是没有虚假,不过,对于这个,皇上还真是要探查一番,毕竟,收养孤儿没有什么。但是,若是收买人心就不行了。

皇上也不过是顺便的事情罢了,皇上倒是相信,王生没有什么大的私心,也不是个王爷,收养人心有什么用?不过,好歹这事是在皇上的面前报备了,若是有人用这个当作是攻击的借口,王生也能安然过关,皇上也不会怀疑。

而关于王生说的,跟那些孤儿说清楚了,又对这些孤儿以后的生活其实也算是做了安排,皇上其实一直都知道有孤儿的,但是,怎么安置都是个问题,现在王生这么一说,倒是给皇上提供了一个不错的主意,而且,皇上想的长远,这种不只是名利双收的事,雇佣孤儿做事,既给了孤儿生存下去的本事,又让自己的生意能够扩大,这样一来,以后才能够收养更多的孤儿,不是吗?

皇上不禁问道:“那不知道,王爱卿,对于流民,有什么看法?”这就是关于百姓的生计了,也就是王生提出来,皇上才想起这个事情。

ps:

鞠躬感谢懒彤为本书贡献第17张粉红,鞠躬感谢小兵为本书贡献第18张粉红!

第三十五章 王生再献计与视察农庄

王生沉吟了一下,道:“回皇上,微臣觉得,流民多,光是安置,发放粮食并不是长久之策,这样,也会让那些流民生出了惰性,不少的流民,其实身强力壮,却不思进取。据微臣所知,我华南国,百废待兴,很多行业都是缺人的,不说别的,就说修路、修堤坝,开荒地,全部都是缺人的,还有,一些平民的房子都只差一阵风就要吹跑了,因此,不如让这些流民以工代赈,只要流民上工了,官府给予一定的粮食,或者是钱财,都是可以的,这样一来,流民也不会有不劳而获的想法,还能为华南国的建设减轻一部分的负担!”

皇上一听,对于这个以工代赈,更是拍案叫绝,道:“王爱卿所言甚是!不错,这样一来,官府也不会白白费了粮食!可是,流民中也不光是有年轻力壮之人,还是有老人的!”

“这,皇上,恕微臣愚见,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能成为流民的,一般也多是农家,这些老人们虽然劳力不行,但是不光是生活经验丰富,就是劳作的经验丰富,不少还是种田的能手,圣上大孝,这些老人自然是要赡养起来,且,也可以让这些老人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是给老人们找些事情做,若是有农事上的问题,不防问问老人,岂不是很好?且,也不光是有农事的,就微臣知道的,有些老人还是能工巧匠,擅长打铁的,擅长编篮子的,会做椅子的,只有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