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妞奋斗史-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就是这样,过了几天后,这蚕蛹却没有了,不管人家怎么说都说没有了,若是要要,还是要等到下一次来的时候。

之前悦来客栈就有打预防针,所以大家听说了这个说法以后,也就同意了。

再说,王丫这边,吃蚕蛹以后,拿过这个时代的织布机研究了一下,又跟容嬷嬷进行商讨,容嬷嬷听说了王丫的这种织法以后,大为神奇,在经过王丫勉强改造好的织布机实验一番,果然发现了,这新的织布机虽然织出来的丝绸厚了一点,但是摸起来感觉更好,不是织出来的丝绸特别的滑,而是织出来的布摸着有一种滑腻之感,也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然后,侧面看的时候,布有一种条纹状的图案,若隐若现。

在现代,其实这种花纹是见惯的,就是那些重复的一些花纹纹路,而在这个时代却是没有见过的,一下子就让容嬷嬷惊为天人,对王丫道:“这样的丝绸,一丈至少要五两银子,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

王丫还有些踟蹰:“五两银子?会不会太贵了?这个卖家,有人买吗?”

“贵?一点都不贵,其实照我看来,若是卖的话,还是五两银子一尺布都不贵,何况我们是一匹布的来算,小姐,你想,这个布花费的蚕茧比平常的要多,很费,而且。花时要长,要真正做好了可不容易,在加上。这个东西,织出来以后还有这样的天然纹路。所以,五两银子一匹,真的是太便宜了,一尺都不过分!”容嬷嬷道。

对于这个,王丫还真的是不知道,虽然家里挣了不少钱,王丫的钱数却还停留在几文钱一斤的概念里。

王丫就道:“要不。您帮我跟小青哥说说,这个东西,要卖多少合适?”其实,王丫有种感觉。自己怎么越走越高端的赶脚呢!

小青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先是把这种织布机弄来很多台,改造后的,然后再让人学这种技艺,还有一个专门的屋子用来织布。最后才跟王丫道:“小丫,我觉得还是一尺卖一两吧,这样一来,一丈就卖十两,一匹布。四十两,不贵,不贵!”

确实是不贵,这是在小青了解到高端的丝绸市场以后的定价,拿着小青手里的布跟其他的布对比,跟那种特别顶级的丝绸比,都有一拼之力,而价钱,却不过是那顶级丝绸的零头而已。

王丫却觉得这个价钱这么高,会没有人买,不过,见小青这么自信,王丫也没有说什么,虽然小青面上没有说话,心里却觉得很受用,因为这是王丫对小青的一种信任。

王丫会有这种想法,还是因为王丫根本就没有完全的了解古代,或者说,是对那句古诗的了解不够彻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古代,贫富两极的差距是极大的,那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古代从来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两种,穷人,跟有钱人。

其实,做这种丝绸确实是费时一些,在现代的话,这种丝绸也是卖的比较贵的,因为比较费时,在古代,自然更是如此了,小青让庄头组织了庄子里的妇女全力以赴的开始织布,在学会了以后,当然,小青也要求大家慢工出细活,一定要保证质量。

等到这些事情都上了正轨,农庄的事情却从来少不了,这不,第二批养蚕的活计开始了不说,棉花也要成熟了,因为他们的棉花特别的大朵,肥料足,更主要的是虫子基本上都被消灭了,没有来祸害棉花,所以,这些棉花的质量显得出奇的好。

一亩地可以产三百斤的棉花,前面有一百五十亩,后面还有两百五十亩,总共可以得到一万两千斤的棉花,这可不是小数目的。本来,小青是打算卖棉花的,这些是上等的棉花,中间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值的,小青都打听好了,就按照上等棉的价钱,甚至略低一些都可以的,但是这附近却没有卖棉花的人家,也有外地的货商肯要的,但是价钱比较低,也确实是,若是这个货商买了棉花,还要运回去再织布,织完了再卖,价钱高了,还真是赚不了钱。

几经周折,小青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最后一气之下,小青跟王氏商量,能不能再买一些仆人回来,在庄子里开个作坊,那些棉花就由庄子里的人自己生产了,然后再拿出来卖,这样一来,钱还能多挣一些呢。

王氏听说了以后,也觉得若是卖给外地的商人,价钱太低了,那个棉花,王氏看过,只要是织布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棉花是上等的棉花了。

王氏就让小青去看着安排,到时候把卖身契给她就行了。

这边,小青又在农庄里开了个新作坊,还又找了刚刚建好宅院的原来的施工队重新回到王家庄施工,为了以防万一,小青干脆让他们再在空地上,多建几座房子用,省得以后要用人了,这里缺房子,那里缺房子了,实在是麻烦。

小青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五六个人,要不是有助理帮着他,他都忙不过来了,这不,建好的宅院,就被王丫起了名字叫做五号宅院。

五号宅院开业了,小青要做宣传,还要找新的仆人加入农庄,还要训练新来的人,本来他还打算依照王氏所说的以后还是开个菜铺的,但是目前来看,是没有这个精力了。

一通忙活以后,小青终于把买来的仆人都安置在庄子上了,这一次,王家庄是增加了十个男仆,二十五个女仆,男仆全部都挑选身强力壮的,懂得农事的,女仆呢。则是让容嬷嬷帮着挑选,然后再找人培训了一番,毕竟这个棉花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价钱,小青都不打算喊高了。也不过是照正常的棉花价格来卖,现在就是让这些人日夜生产这些棉花。

这样一来,加上庄子上的孩子们,还有庄子上的妇女一起,总算是凑足了足够的人数。

多了这些人的加入,庄子上的活计也没有减轻多少,主要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不,这些人加入进来,本来庄子上的人还认为能轻松一把,等到棉花摘完了。交给另外的半边天以后,庄户们却还是不得停歇。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眼看着夏天过了,秋天来,孩子们自然是要忙着捡柴火了。亦或者向附近的农家买。

而大人呢,典型的种菜忙。四百亩的地被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按照不同的时节都给种了蔬菜下去:芹菜,在秋分的时候种了一百亩。在九月上旬播种,五十亩,蚕豆,种了两百亩,韭菜种了四十亩,大蒜种了十亩。

这还没完,那原来被圈起来,一直都没有用的温泉地区也正式投入使用了,挑选了几个可靠的人在里面种菜,种的都是春夏有的蔬菜,等到深冬了,大家都吃腻了别的菜,这些菜再上去,保管亮瞎了大家的眼球,顺便再让王家赚个满盆。

对于夏天种什么菜,这些庄户闭着眼睛,不用看节气都能种的好好的,甚至有那灵巧的,考虑到可能会下雪,就跟庄头商量,建起了一座座的棚子,不同的是上面有一根根的竹竿横着,等到了晚上的时候,就把麻布给盖上去防止过度的降温冻死了这些蔬菜。

而池塘里的鱼也可以吃了,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人动过池塘的鱼,所以在秋天抓起来的时候,这些鱼格外的肥美,让人看着就眼馋。

农庄里的母鸡,每天一颗鸡蛋,一只比一只下的勤快,那蛋下得也大,鸭子跟鹅也产蛋,特别是那鹅蛋,太大了。

鸡蛋的话,都不用去外面卖,自己家里自产自销多好,不光是家里吃,客家客栈他们也需要啊,每天的鸡蛋堪堪够用,当然后面被悦来客栈发现了,不免要求提供一部分,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觉得客家客栈现在用的鸡蛋吃起来比平常的香多了。

那鸭蛋呢,自己吃一部分,更多的就是全部都被腌起来,然后再拿去客家客栈里做小菜卖,当作是早餐餐点的一种,鹅蛋的话,就制成糟蛋,做成的糟蛋是一种特别的美食。

除了糟蛋,王丫还真是想不到有其他的法子了,这也亏得上辈子学过的那些小吃知识了,让这些东西能充分的被王丫利用了。

做出来的鹅糟蛋最后果然也成了客家客栈里的一绝,买的人络绎不绝,价钱也不是很贵,大家都吃的来。

这些鸡蛋鸭蛋鹅蛋,每天造成的收益也是不容小觑的,若是王丫再研究出皮蛋来,就更好了,不过,王丫还真是不会做皮蛋,一个是上辈子王丫没有碰上,另外一个就是王丫吃不来那个味道,也就没有研究。

就算是这样,光是这些蛋,也能给他们创造多少的收益呢,每天光是这些蛋,鸡蛋每天能有两百个,鸭蛋有一百个,鹅蛋有五十个,一个鸡蛋在五羊城是两文钱三个,在这里却是三文钱两个,也就是一个鸡蛋要一文半,像他们家这么大的鸡蛋,吃起来又香的,市价两文都算便宜的。

ps:

鞠躬感谢可爱莫为本书贡献第2张粉红!

鞠躬感谢砂树罗为本书投的那么多崔更票!一万二完成了,汗,也不知道写的你满意不,第一回收到这么多的崔更票,天使都要抽了!(至于怎么抽,请大家自行想象!)o(╯□╰)o真的是写的快要吐了!

第四十四章 阴谋进行时

每天的鸡蛋都能消耗完了,这样一算,进账有四百文,加上鸭蛋一个是两文钱,像这种个头大的,再增加半文不为过,这样一来,就有一百五十文了,再加上鹅蛋五十个,虽然鹅蛋是大了,口感也不如鸡蛋,却也有人偏爱的,市场还是有的,一个鹅蛋能顶两个鸡蛋,像王家的这种的,能顶两个鸭蛋了,自然是普通人家里的鸭蛋了。这样一来,市面上是四文钱的一个鹅蛋,这种也值五文钱,算一算,总共是二百五十文,若是按照市面上算,这些牲畜就能创造了八百文的收益。

这其中,真正创造收益的,除了鸡蛋的那四百文是看到见的,剩下的比如鸭蛋,比如鹅蛋都要再进行加工,做出来的东西那是身价暴涨,其中挣的不知道有多少呢,反正若是按照加工以后的卖,每天这么算下来,一天至少能挣二两银子,还仅仅是批发价了。

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琐事还没有算上,刚开始农庄上的人还打算在自家后面,也就是王家特意给他们留出来的山脚下那些地,让他们种上的,结果,这样一来,完全就没顾得上,王家,自己家里的菜可是都是买回去的。

好在今年又增加了这些人,明年活计做熟了,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能帮忙的就更多了,到时候,后面的那一块菜地也就能用上了。

需要做的事情这么多,却是没有人喊累的,累的有价值啊,挣的那些钱可是实实在在的在自己家里呆着呢!

眼看庄子上的活计更多了,小青倒是也没有再提要求了,只是小青却不知道的是王丫又开始琢磨新的吃食了,确切的说是觉得应该再弄一样小吃问世了。

因为这段时间除了蚕蛹可以直接卖。其他的都用经过加工才能出售,这王家庄不免沉寂了一些。

王家这么多的生意,所以。别看着庄户的人忙,小青更忙了。等到了年底,再加上五羊城来人的话,还要对账什么的,就更忙了,这段时间,小青是果断瘦了。

王丫一次无意间看见了,忙给小青指导。让他不用凡是都亲力而为,而是要培养出自己的几个秘书,让这些人还都可以决策,给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统筹管理了,不然,等到以后店铺多了,岂不是要累死了?

小青经过跟王丫王氏的一番详谈,也觉得有道理。让小青看中的就是那曾经的四个孤儿的孩子头,就是那四个不同地方的孤儿的孩子头,叫陈三,王柳,孟江。海生的这四个人。

这四个人在这段时间跟小青的接触下,小青发现他们也很有能力,可以说,不相上下,若是他们能早点遇上王家,说不定现在统领小青的就是这些人了。

好在小青也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也有自己的优势,完全不需要跟这些人比,也没有可比性,这个世界上可没有如果。

所以,小青能很正确的对待自己,也开始注重培养他们四个人,这四个人也上手很快,除了不熟练以外,不输小青,所以,小青的压力也大大的减少了,空闲时间倒是多了不少,甚至在年底盘账的时候,也没有前段时间那么忙。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王家庄沉寂了,可是京城却没有就此沉寂下去,而是更加的热闹了,就是王丫听说了以后,对跟自己一样都是穿越者的那位更加佩服了,王丫就会做些吃食,小打小闹的感觉,可是人家那种一做就是大手笔。

之前那人还发明了什么香皂之类的东西,虽然王丫更喜欢用皂角,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香皂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甚至别的国家都有了吧。

而现在,更是生产出了玻璃,之前的那些,林田悦做的是普通老百姓路线,现在这个,走的就是顶级的路线了,生产出来的玻璃都是大块的,可以安装在窗户上的,然后呢,更让古人觉得惊奇的是,有一种镜子,竟然可以把一个人毫发毕现的全部都看出来,一时间,男女老少都火热了起来,女的希望拥有一面大面的镜子,男人希望能把自己家里都安装上玻璃。

第一个实现这个的却是林家自己的家里,然后又贡献了一批给皇宫,接下来就轮到外面的人了,尽管玻璃跟镜子价格高的吓人,特别是大块的玻璃,一块玻璃就要花几十两银子,才能安装一个窗户,但是来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再说那镜子,如果说玻璃价钱已经高了,相等面积的镜子就更高了一倍了。

好在镜子还有很多小镜子卖,大的买不起,小的,一面二两五两的,那种简单的镜子总能买得起吧,一般的中等家庭都能买,女人为了漂亮,咬咬牙也就买了。

即使是王家也不免花些钱买了不少的镜子回去,而玻璃,王家倒是没有买,王丫是觉得这个东西可以装在庄子上,可是装在自己家里,不说那贵的吓人的价格,就算是装上了,是不是也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啊。

反正,王家在王丫的反对下,没有买那些贵的要死的玻璃。

要不然,若是王家要安装这些玻璃,虽然是要狠狠的花上一笔,却也不至于让王家伤筋动骨,不说别的,光是那庄子上收回来的就有几千两银子了,再加上这三家店铺带来的收益,这么一算下来,每个月都有几千两的收益,不过是买个玻璃而已。

其实,林田悦也不是故意卖的那么贵的,主要是这个时代的条件有限,要做大块的玻璃,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呢,现在工艺即使改进了,却还是很费时费力的,这价钱自然是低不了了。

林田悦觉得自己要不就做高档,要不就做低档,现在既然还没有玻璃出现,那就高档生意呗,于是,林家再次赚了个盆满钵盈。

听说玻璃出产。还做出了镜子,两样东西大卖,林田悦跟林世杰的心情好的不行。林氏更是乐得合不拢嘴,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也许是好运兆头,本来毫无进展的查案工作在这一天却突然有了一个大的突破,林世杰一鼓作气的往下追查了下去。

另外一边,南江某处进行着对话:“听说,这一次林大人查出了东西,这可怎么办啊?”

“没关系,账本。都已经消息了,料想这林世杰想查都查不出什么来。”

“不好,那贾申阴我,竟然还给我暗中记录着账本。”

“老爷。这个,这个可怎么办啊?”在另外一处,一个女子惊慌失措的道。

“如若不行,若是被查出了,我也只能把这个交上去。肯定能将功补过的。”一个男子安抚着妇女。

男子说话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外面有个影子动了动。

没有过两天,林世杰一脸铁青的坐在家中,好不容易得了一个线索,现在却又断了。人被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