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为妾-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远霄一下便把李氏堵住了。

她敢说皇上做的不对?

难道这世道要变了?

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

难怪这两人能走到一起去,原来这行事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

可皇上做什么外人不敢置喙,凌家做什么外人可是盯着呢。

李氏越想越头疼,偏偏她还拿萱娘一点招没有。

萱娘领着阿忆几个进苏苑时,便看见沈尚仪焦虑地在厅堂里走来走去,听见院子里的动静,忙掀了门帘出来,指了指萱娘住的东间房,小声道:“侯爷在屋里坐着呢,好像又生什么气了。”

“没事。沈婆婆,这是阿忆小姐,我的表妹。你先带她去认识一下苏苑的人。”

沈尚仪点点头,带着阿忆进了厢房,萱娘自己掀了门帘进了屋子。

凌远霄并没有在萱娘的炕上坐着,而是坐在了里间小书房的地炕上,正对着一盘棋发呆。

“爹,你又想我娘了。”萱娘坐到了凌远霄身边,把头枕在了凌远霄的胳膊上。

“孩子,爹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有的错。知道错了之后还能有机会改过来,有的错。错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修正了,爹对你。只能是亏欠了。”

“其实爹觉得亏欠的应该不仅仅是我,相比较而言,我从爹这得到的东西,比那些弟弟妹妹都多,爹最亏欠的是他们。”

萱娘说的是实话,这个时代的庶子庶女有几个能得到父亲的疼爱?

“可是,世人不是都打这么过来的?只要有妾室,就免不了有庶子庶女?”凌远霄还真没有去想过萱娘说的这个问题。

“难道爹就没想过一辈子只守着一个人过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没有妾室,没有争斗,有的只是简单的你敬我爱。”

“孩子,你可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皇上还指着后宫的这些女人去平衡这些世家的关系呢,后宫也是一个小朝堂。”

“我问的是爹你自己。”

“我?”凌远霄困惑了。

有吗?

即便那个时候宠着殷敏,凌远霄也没有忘了自己的本分,想守着殷敏一个女人过日子,尽管内心里他承认他跟殷敏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能更契合些,但是他也恪守着妻妾之道,每个月都在朱氏的房里待满十五天。

凌远霄有心想教凌萱一些为妻之道,可是这些话,他一个做父亲的没法跟女儿说出口。

算了,反正有沈尚仪和曾赞善在,她们应该会教的吧?

“对了,萱儿,殷家人来了?”

“嗯,那会父亲不在,就没来得及跟父亲说,他们是来给我送嫁妆的。”萱娘把殷家人的来意说了。

“惭愧,他们现在就开始预备上嫁妆了?”

不过凌远霄一寻思,也就不觉得惊讶了,殷家这几年翻身了,以殷家人的个性,肯定会回报在凌萱身上的。

只是令凌元霄觉得奇怪的是,皇上居然亲自去看望了凌家人,还应了凌家人明日进宫,这皇上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皇上许诺了殷家人接下那批丝绸生意?”

“那倒还没有,外婆这次为我研制出几种金丝织锦,我倒是想趁这个机会让宋锦也成为贡品。”

凌远霄没想到萱娘真的向李锦开口了要拉扯殷家,殷家一介商户,他倒是好奇,李锦能为凌萱做到哪一步?

“孩子,明儿一早去给你祖母请安,这些话就不要说了,只说殷家人是来给你送嫁妆的。”凌远霄叮嘱几句,起身。

“爹,你就是因为这个不高兴?”

萱娘想到了刚进门时沈尚仪说的话,想必殷家人的到来又刺了侯府某些人的眼。

凌萱忽然觉得有些烦了。

隔三差五殷家人就会拿出一件什么事情来翻腾一下,饶是萱娘再好的耐性也被殷家人磨光了。

“孩子,这个社会是讲规则的,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连爹都无能为力,更何况你一个弱女子?”

“是吗?爹既这么说,我倒是想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

“什么事情?”凌远霄一下抓住了萱娘,他是真的担心萱娘年轻不知事,指不定捅出什么篓子来。

“爹,我想给二舅家的表妹保一个媒,阿忆表妹不光人长得好,性子也温顺,我看中了大哥,是正妻哦,你觉得如何?”萱娘偏头一笑。

“胡闹,你二叔虽是庶出的,可如今也是从三品的将军,在西北也是威名远震的归德将军,大郎又是二房嫡出的,你让他娶一个商户之女为妻,这不胡闹吗?”

见萱娘的小嘴一撇,凌远霄又拉着萱娘坐下,道:“孩子,爹不是看不起商户,要不然,爹当年也不会娶你娘了,可是,做正妻真的委屈了大郎,大郎走文举,将来肯定也是要出入官场的,你让他娶一个商户女,他以后如何在同僚们之间抬起头来?孩子,这事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你这样做,会逼的你二叔一家又闹分家的。”

“可是,爹,你不是说过,你后悔晚几年遇到我娘,难不成这话你是骗我的?你就是看不起商户女。”

凌远霄看着萱娘的眼泪,想起了殷敏,要论长相才学,的确堪为良配,如果没有遇到他,想必这会也是江南某大商贾的嫡妻,过着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变成城外的一抔黄土。

叹了口气,凌远霄用指腹替萱娘擦了擦眼泪,道:“孩子,你若真有这个意思,不妨说给四郎吧,四郎明年也该说亲了,要不六郎?”

四郎是三房庶出的,六郎是二房庶出的,在凌远霄心里,三房虽说是嫡出的,但是凌远霁的官职还没有凌远霏高,故而,他觉得三房的庶子论含金量其实不如二房。

再一个原因,三房的柳氏喜欢花钱,大手大脚的,殷家人有一份厚实的嫁妆,柳氏没准会看在嫁妆的份上同意阿忆进门,反正又不是她生的孩子,正好成亲了可以分出去。

可问题又来了,柳氏自己的孩子还过不好,她又凭什么会同意自己的庶子娶一富户分出去过逍遥自在的日子?

凌远霄想到这个也颇为头疼。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阿忆做大郎的妾室,可是这样一来,殷家肯定不会同意的,殷家人吃够了殷敏的苦,是决计不会让自己的孙女再重蹈覆辙的。

“爹,我把阿忆带过来了,三郎都答应了我。”

“什么?你不声不响把人带来了?”凌远霄瞪了女儿一眼。

他方才可是说了不少过分的话,要是让殷家人知道了,准得又给他脸色看。

凌萱收了眼泪,向凌远霄讨好一笑,然后拉着他出了书房,坐到了炕上,萱娘出去把阿忆领了过来。

阿忆因为要进侯府,除了在李宅那身半旧不新的棉袄,又在外面加了一件簇新粉红蝶戏水仙狐狸毛斗篷,越发显得脸比花娇。

凌远霄扫了一眼阿忆,阿忆低下头,羞答答的根本不敢抬头,低着头给凌远霄行了个礼:“民女阿忆见过侯爷,给侯爷请安。”

凌远霄满意地点点头,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安分的女子。

ps:不好意思,这章的题目跟上一章搞混了,可是我修改不了标题,只好将错就错,对不起。

☆、第三十七章、较劲

凌远霄见过阿忆,寒暄几句,并没有再多逗留。

凌远霄走后,萱娘看了下漏刻,已是亥初,这个时候再把凌嘉明喊来,显然不太合适,再则,萱娘还真有些担心,万一到时候凌远霏和石氏不同意,大过年的闹分家,这个年又别想好好过了。

因此,八字没一撇,萱娘也没法跟阿忆说什么,两人早早睡下了。

阿忆第二天早饭后便被春风送了回去,萱娘则进了老太太的上房。

彼时,石氏、柳氏正带着二郎的媳妇梅氏准备侍候老太太进餐呢。

过了一夜,李氏的脸色犹是不大好看,厚厚的一层粉也没能掩饰住那下垂的大眼袋和大黑眼圈,一看就是没睡好觉。再加上她身上穿的是一件半旧的石青色杭锦镶花斜襟大棉袄,炕上的条褥、靠背、引枕等都是半旧的石青色莽缎,就连座椅上的椅搭也是石青色的。

整个屋子都是一种暮年的气息。

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能好才怪呢。

“老太太,要过年了,你屋子里的东西换换吧。即便不换成大红色,咱们换成粉紫色或金色,您觉得如何?”

李氏没想到萱娘进门什么都没有说,先提出要给她屋子里的东西换了,更是有些不喜。

“老太太,你要相信我的话就让我试试,我保管换了之后你的心情也会跟着好很多。”萱娘见李氏的眉头先皱了起来,没等她开口,又道。

“还是萱娘想得周到,前些日子换窗户纸时,我就说把老太太炕上的东西换换,可老太太这边的库房找来找去还是这些素气暗色的。我正想跟你说说去府里的库房找找,可巧你就想到头里了。”柳氏看了一眼李氏,见李氏似乎并不反感换。便陪笑道。

“好吧,反正这些东西也用了这么长时间了。也该换换了。”李氏迟疑了一下,同意了。

不为柳氏说的话,而是想看看萱娘的心思。

自从老侯爷去世后,她的屋子里除了石青色就是月白,再不然就是秋香色,总之,她看了十多年,也腻了。

萱娘见老太太答应了。忙吩咐丫鬟们把老太太的饭菜摆到西间房,自己

忙带着丫鬟婆子去库房找了一套簇新的粉紫色松鹤延年的妆缎用具,就连老太太的被褥萱娘也给她换了一套银红锦缎的,此外,萱娘在屋子里进门处摆了一个半人高的青白婴戏大花瓶,里面插了几株含苞带露的红梅,墙上的字画被萱娘摘了下来,换上了一副泥金“百寿图”的刻丝画和一副大红的刻丝“满床笏”,就连屋子里的紫檀木屏风也换了一副色彩明艳的“蝶戏牡丹”双面绣图案。

老太太把饭吃完的时候,萱娘已经把屋子收拾妥当了。柳氏和梅氏搀扶着老太太进来。

“哟,这么一换,感觉亮堂多了。”石氏赞道。

柳氏看了看屋子里的摆件。再看了看老太太身上,拍手笑道:“娘,儿媳孝敬你两身新衣服吧。要我说,这人年纪大了,就越该穿些艳一点的衣服,老太太肤色白净,我瞧着这粉紫色就不错。”

“三太太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从老太太的库房找了几身新衣服来,老太太说都是往年别人孝敬她的。她嫌太艳了就没有穿,我看都是上好的料子。白收着发霉了,就给老太太倒腾出来了。正好三太太来了,给老太太看看,明儿大年三十穿哪一身好?”

萱娘说完,李氏的丫鬟正好从外间抱了一堆衣服进来,几人说笑着给老太太换上了一身粉紫色折枝花样的蜀锦窄褙袄,雪青色的绉绸银鼠皮褂子,这么一折腾,李氏的心情的确好了些许,只是殷家的事情她还是没有放下,不过再开口,语气平和多了。

“萱娘,殷家这次来京城所为何事?”

“瞧我,这么一大早忙着,竟然忘了跟老太太说一声,我外公外婆是来给我预备添妆的,他们知道我回了京城,左不过这一两年就该成亲了,因隔得远,怕不赶趟,先把东西送过来。”

旁边的梅氏知道萱娘是庶女出身,一听萱娘直接叫“我外公外婆”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看了萱娘几眼,倒也不敢轻易开口。

“哎哟,殷家人到底有心,这么早就惦着来给你添妆,老太太,这也是人家的一点心意,好歹萱娘也是殷姨娘的骨肉。”柳氏又帮着萱娘说话了。

自从萱娘把二郎的亲事交给柳氏全权负责后,柳氏对萱娘的态度好了很多。

“只是添妆,没有别的?”李氏又问。

“应该要在这住一段时间,他们不知我喜欢什么样的家具样式,就连木头带木匠都从南边拉来了,我外婆说怎么也要看到我成亲后再走。”

“木头?什么木头还巴巴地从南边拉来?”石氏忍不住问道。

她出身于一个品阶不高的西北武将之家,只因为当年她父亲在战场上救过老侯爷,故而才有了这门亲事,因而在出身上她差了柳氏不少,再加上凌远霏又是庶子,连带她这些年在侯府也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见识上自然比柳氏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这也跟她本人的性格有些关系,石氏一向不爱出门,更是极少跟那些世家夫人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相夫教子,对京城时兴的东西也不怎么理会,她也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去理会。

不过再孤陋寡闻,这会的她也想起来了,别的不懂,南边来的紫檀木她还是知道一二,可是话已经问出口,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她也是对萱娘关心太过,要是换了别人的事情,她是决计不会多一句嘴的。

果然,石氏正暗自后悔莽撞时,柳氏开口了。

“二嫂,我听说最好的做家具的木料都是南边出的,像那什么琼州的花梨木,大理的紫檀木以及蜀地那边的楠木,我们婉娘就有一对炕桌是用这花梨木做的,颜色看起来不静不喧,花纹说是天生的,竟比雕的还好看,可惜京城这些木料如今很难找到,不说贵不贵的,单就从琼州这么大老远的南夷之地运过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过就是一对炕桌,也不拘什么。”梅氏有几分不好意思,不过脸上还是有几分得意。

“是不拘什么,二太太想要,到时我送二太太几样就是了。”这会的萱娘,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副暴发户的口吻。

李氏见了撇撇嘴,道:“也不怪你们没见识,我刚记事那会,花梨、紫檀和金丝楠木是京城最名贵的三大家具用料,这些达官贵族嫁女娶亲都互相攀比,似乎没有一套这样的家具这嫁妆都不好意思抬出门,我皇祖父担心长此下去,肯定会助长吏治的黑暗,官员的俸禄毕竟是有数的,有几个能买得起这些贵重的东西,故而,我皇祖父下令,这些名贵的木头一律不许运到北方来,这才消停了。我手里还有好几件紫檀的大件家具呢。”

李氏说完,故意瞧向了那对屋子里的那架落地紫檀大屏风,还有墙角的一个紫檀梳妆柜,另外她屋子里的炕桌和美人墩也是花梨木的。

哼,跟她摆嫁妆,好歹她当年是以郡主的身份出嫁的,父亲是亲王,祖父是皇帝,这些人谁有她身份尊贵?

柳氏也跟着老太太的眼神看了一眼这屏风,紫黑色,有些类似犀牛角,深沉古雅,光泽如玉,这么大件的紫檀木家具还真是不多见,整个侯府之尊也只能拿出两件来,一件就是眼前这件,是老太太当年的嫁妆,另一件则在凌远霄的屋子里摆着,是侯府好几代留下来的。

想到这,柳氏的脸上堆满了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如今这世面上没有什么名贵好木料,敢情是老皇帝下了禁令。我成亲时的家具还是椿木做的,也就有几个小物件是紫檀的,到底是老太太富贵,随便拿出点什么来,就够我们小辈瞧的了。”

“我们自然不敢跟老祖宗比。”梅氏也低眉顺眼地说道,顺便笑吟吟地看了一眼萱娘。

萱娘也回了她一个笑脸。

想看我的笑话,没这么容易。

“对了,萱娘,殷家人除了木料还送了些什么?”柳氏一向对这些嫁妆、聘礼感兴趣,自然要问一个明白。

“还有两箱金银珠宝和九百九十九匹衣料,以及别的田地铺子和古董字画什么的,应该是跟我娘当年的嫁妆差不多。”

这下连李氏都有些不淡定了,别人不清楚她可是清楚殷姨娘的嫁妆值多少银钱的。

管吧,人家摆明了是给萱娘添妆来的,不管吧,由着萱娘跟殷家人走近了,传了出去,说是侯府的小姐跟妾室的娘家来往,这名声也是不好听。

可是真管了,萱娘能听她的?

“他们如今在哪里住下了?”李氏试探地先问道。

“就在这对面的胡同里,是三郎买的房子。”萱娘到现在也没有习惯叫李锦皇上。

在坐的也只有李氏听明白了这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