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绣外慧中-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现在俞姑娘都开起了那么大的绸缎庄,可见兰馨表妹的估计是对的,俞姑娘不只手里有钱,而且嫁资相当丰厚——他当然不在意这些,哪怕俞姑娘一无所有他照样喜欢,可他**在意啊,所以看上了庆云坊的云大小姐,还说娶她进门,等于娶进了半个庆云坊。

“老掌柜在哪里?快带我去!”他准备跟母亲好好谈一谈,俞姑娘那边情况如何另当别论,他首先得把母亲这关过了,才好着手其他的事。

有一点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俞姑娘离开上京前是没定亲的。如今到江南未足一月,应该不至于这么快就名花有主了,但小美人一天天长大,他心里着急啊,得抓紧定下来才行。

至于那黑脸保镖,凌清澜选择相信,那是俞姑娘自己花钱雇的。她现在失去了沈府的庇护,又生得太美,在生意场上出没,的确需要保镖随扈。

同人卷 第一百零九章 媒人进牢

第一百零九章  媒人进牢

回到新石街的住宅。兰姨早就立在门首张望了,一见马车停下就迎上去拉开车门道:“怎么才来呀,今天店里开张还热闹吧?可怜的姑娘,你哪受过这种累,那几个丫头又不在,连个帮手都没有。我要跟去呢,这里又没人看家。”

俞宛秋扶着兰姨的手下了车,觉得腿肚子真有点酸痛了,嘴上却一派轻松:“没事,今天我是东家,自己都要侍候到店贺喜的贵客们,若还带着妈妈和丫头,人家一看就不是做生意的样子,那怎么行呢?”

秉承“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即使你是东家老板,在顾客面前也要尽可能低调,不能摆出一副大小姐派头。记得前世的时候,有的酒店就明文规定,服务员不得佩戴任何首饰,因为这可能会让有的顾客产生抵触心理:你比我还讲究,那还怎么好意思叫你服务呢?

两人进屋后。原来寄放在万盛庄典当行的八只大箱子已经整整齐齐地摆在客厅里了,上面的骑缝章和封条都好好的,兰姨吁了一口气说:“东西都回来了,现在只要把那四个丫头接回来,我们就算是真的安下家了。”

俞宛秋重重地点了点头:“嗯,不仅要安下家,还要好好地过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好。”

等世子离开南府,生意也上了轨道,她就可以正常社交了,偶尔得闲,还可以去南府巡视一下那边的两间铺子,顺便买点东西回来。

她想去南府的书肆逛逛,买些喜欢的书;或去那边的绸缎铺转转,了解一下别人的货品特色和销售情况。有机会的话,再拜访一下南府有名的绣娘,要是谈得投机,兴许还可以挖几个回来,壮大双姝馆的绣娘队伍。

满眼江南秀色,忙碌而又平静的日子,正是她在北方时憧憬过的,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心里不由得涌起了淡淡的幸福感。和些许她不愿细想,也不愿面对的遗憾,它们有多种表现形式,或是思念,或是嗔怨主仆俩闲聊了几句。厨房的辛妈就过来说,晚饭好了。于是摆上饭,在俞宛秋的再三要求下,兰姨侧了半边身子,和姑娘共桌而食。

才吃过,戚长生又送上一篮子点心,说是在南府买的。可其中有两样,俞宛秋却吃出了熟悉的味道,分明就是以前安南王府的厨子做的“松馕栗子饼”和“藤萝黍米糕”嘛。

笑着再问起,这回戚长生爽快承认,这些点心都是小福子给他的,是王府为世子的生日准备的茶点。

俞宛秋本来就怀疑,戚长生今天去南府与世子的生日脱不了干系,现在听他亲口说出,不由得叹息道:“前些时明明说去通城,这个时候又在南府,你又扯了什么理由圆谎呢?”

戚长生坦白告诉她,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是和小福子互相“串通”的,如果没有小福子帮着,这个“谎”根本圆不了。早就穿帮了。

小福子俞宛秋见过,那时被世子“掳”去流泉别苑,小福子也曾帮着她劝世子三思而行,不要强行扣押一个姑娘。后来她能脱身,除了自己哭闹寻死,世子身边的人帮着说话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连身边服侍的人都投反对票,即使霸道如世子,也不得不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太过分。

如今听说小福子也在这件“隐天过海”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俞宛秋忙对戚长生说:“下次见了福公公,麻烦你替我向他道谢。”

“不用的”,戚长生拱手表示不敢,又强调说:“我们不是对世子不忠,只是觉得,这样对世子和姑娘都好。”

俞宛秋颔首道:“我明白的,你们才是真正有判别力又忠心的手下,不分是非,只知服从的,那叫愚忠。有些身居高位的人,其实就是被愚忠的手下害的,明知主子行为偏颇,不知劝谏,一味迎合,让主子不仅意识不到错误,还沾沾自喜,最后泥足深陷,以致灭顶。”

她想引证寿王之事,因为她觉得,寿王会落到那样的下场,他的幕僚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当朝野一片阿谀之声时。他们作为寿王的智囊,不能冷静分析,及时警醒,反而把老狐狸皇帝居心不良的试探,错误地认定为夺位的良机,间接导致了寿王的惨死。

但这些话,她终究没有说出口,毕竟古代的人们,还是以绝对忠顺为良臣懿范。戚长生和小福子肯帮她隐瞒,除了“觉得这样对世子和姑娘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怕自己的出现会扰乱世子的心,耽误了他读书用功,为安南王府谋得更好的出路。

如果世子能慢慢接受她的“死亡”,慢慢遗忘她,跟太妃和王妃指定的人选成亲,他们也是乐于见到的吧。

不过,既然世子忘不了她,还在为她的离去黯然神伤,他们也会努力制造出自己还活着的迹象,以此来安慰世子。

像今天,戚长生赶去南府,就为了把他的亲笔信交给小福子,让小福子当成“飞鸽传书”呈给世子。信上说。经过仔细辨认,可以确定,那具可疑尸体并不是俞姑娘的,所以请世子放心,俞姑娘很可能尚在人间。

戚长生知道,自他走后,世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又急又怕地等着他辨认的结果,所以他特意选在今天这个日子“传回”消息,就是为了让世子过一个开心的生日。

俞宛秋正呐呐不能成言,戚长生又告诉了她另一件事情:太妃想在世子生日宴上宣布定亲的计划又泡汤了。

这回倒没设计可怜的吴小姐。而是设计了太妃派去吴府提亲的媒人,他现在人在大牢里,罪名居然是私闯民宅,调戏良家妇女!那女人哭得死去活来,说她被QJ了,最绝的是,她连媒人身上隐秘位置的胎记都说得丝毫不差,那位倒霉的媒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对肆意妄为的世子,俞宛秋真不知该如何评价。戚长生说,世子是因为忘不了她,拒绝跟别的女人定亲,可又为孝道所拘,不敢公开反对太妃,才从其他人入手的。上次是让候选世子妃半夜跟“鬼”聊天,吓得自动弃权;这回更要命,直接将媒人送入大牢。

俞宛秋不由得想:像赵佑熙那样的人,如果当上了安南王,整个梁国的格局只怕都会为之改变。

他岂会甘于久居人下,为梁帝所制?这梁国,迟早要爆发“南北大战”。

————————分隔线

今天下午心情很差,完全不想码字,逛了一圈回来,打开自己的网页,发现有的同学投了粉红,有的同学投了PK票,点击和推荐也那么多,不由得又感激又愧疚。

一篇文,从她面世的第一天起,就不再只是作者一个人的,而是很多人共同拥有。看书评区有的同学写下几百、上千字的书评,只为了评论书中某一个章节,或某一个人物,我呢,又性子急,有时候忍不住跑进去争论,维护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嗯。我检讨,以后多写文,少发言。

另外:今晚还有1更,特意答谢大家,同时向书评区争论过的同学致歉。

感谢美女秋秋,帮俺建了一个高级群,可以同时供200人发表高论,大家可以转到那里去玩,群号是:84122304。

同人卷 第一百零十章 世子北上

第一百零十章  世子北上

连俞宛秋都想到了未来发生“南北战争”的可能性,现任安南王赵延昌不可能想不到。随着世子生日的临近,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了。

三月二十八这天,他到太妃那边的春晓堂出席了世子的生日午宴,散席后,没留下来喝茶聊天,就借口“喝多了”,扶着张怀安回到了自己的寝楼凌霄阁。

张怀安看王爷和衣闭目歪倒在罗汉榻上,一面接过小太监手里的醒酒茶递过去,一面劝着:“现在还是春上,您刚喝了酒,就这样躺着容易着凉,还是索性上床去睡吧。”

“我没醉,只是心里难受”,赵延昌推开醒酒茶,睁开眼睛说:“你去把陆修斋和陈学愚叫来。”

“是。”

没一会儿,陆修斋就和陈学愚结伴而至,赵延昌先起身和他们行过了宾主之礼,然后继续歪倒,勉强露出笑容说:“我多喝了两杯,头有点晕,就容许我无礼一回吧。”

那两个人忙躬身回道:“王爷请躺着说话,王爷看得起在下,才这么不见外的。”

此时张怀安已命人搬来了两把椅子,分别放置在罗汉榻的下方两侧,并拿来一个大引枕,扶着王爷躺好。

两人谢了座,陆修斋察言观色地问:“王爷是不是为世子不日北上之事忧心?”

赵延昌不语,只轻轻叹了一口气。

陈学愚便道:“王爷是怕世子去了上京会很危险?世子武功高强,以前先帝在的时候,也曾多次行刺,包括王爷在内,王府的主子们,哪个不是打小就从刺客的追杀中走过来的。”

“是啊,但这次,孤王心里着实不安……”身为安南王府的继承人,表面上看起来享尽了荣华,其实他们都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随时处在生死边缘。以往那么多年,每次世子住在上京,虽然他也同样担心,但都不如这次那么惧怕。尤其是今天,当世子向他敬酒,感谢他十七年来的养育之恩时,他差点眼眶一热落下泪来。

儿子在生日宴上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句话,他却从中听出了特别悲凉的意味,就好像,世子会从此一去不返,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

现在回想起世子说那句话的情景,心里还揪痛得厉害。

王爷的恐惧不安,两位幕僚自然感觉得出来,陆修斋便提议:“要不,也让世子称病?”

陈学愚马上说:“恐怕不行,世子年初才从上京回来,一直好好的,突然称病,可能无法取信于人。新帝现在正是猜忌安南的时候,需要世子留驻京师让他安心。而且称病只是一时,总不能一年都称病吧。”

赵延昌也顾不得该对皇帝表示敬意了,愤愤地说:“他安心了,本王就不安心了!”

恼怒归恼怒,他心里也明白,此时若谎称世子病重不能北上,明眼人一看就是假的,有公然欺辱新帝之嫌。一旦惹得新帝大怒,虽不至于诬陷安南谋反,也可以下一道诏书,责安南对新帝“不敬”,给予若干处罚。

只要安南暂时不打算和新帝闹翻,最好不要如此明目张胆地挑衅。

赵延昌绞尽脑汁想了一会,最后一咬牙说:“实在不行,孤王干脆自己称病。”

两位幕僚不解地互望,王爷称病,留世子在家侍疾?这理由跟世子本人称病一样用不长啊,难道王爷能称病一年?

赵延昌道:“本王的意思是,干脆称病,退居别院养老,把王位传给世子。”

两位幕僚哭笑不得,王爷的脑子就是与众不同,这都想得出来,他们不得不出言提醒:“王爷您四十不到,春秋正盛,这时候就说养老,会不会早了点?”

最主要是,本朝自开国以来,好像还没有那个藩王自己退位,让儿子当王的先例。

三个人商量了半天,臭皮匠还是没能抵过诸葛亮,最后王爷颓然倒回罗汉榻,挥手让两个幕僚离去。

世子北上之事,就在王爷的千般忧虑中,定下了启程的日期。

四月初六,俞宛秋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小牛要去南府搭船回通城,接他的父母来这边定居。本来早该去接了的,因为店里的装潢一直到昨日才最后弄完。这种事,要跟男人打交道,她和薛凝碧都不好出面,只好把小牛多留了一些日子。

正好俞宛秋也想去南府巡视一下店铺,戚长生告诉她,世子已于两天前动身去了上京,她再也不需要躲躲藏藏,可以大大方方地逛街了。

他们的马车先去了码头,准备送小牛上船后,回头再去落雨轩。

依然是早班船,他们赶到时,已经快开了,戚长生亲自拎着行李送小牛上船,另两个随从也不知跑哪儿去了。因为是公共场所,俞宛秋也没觉得害怕,自己走到岸边,想找到小牛的舱位,再向他道个别。

就在她沿着河岸寻找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不寻常的异动。

先是整齐划一的马蹄声,然后是喝道声,接着车轮的辘轳声。

若是南府的居民,早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会立刻做出反应,或回避,或跪于道旁迎候。唯有那个从现代穿越过来,又没在南府定居过的人,兀自懵懂地在河岸上走着,待终于找到了她要找的人时,开心地喊着“小牛”,朝他扬起手臂。

小牛却朝她猛使眼色,一会儿眨眼,一会儿摇头。最后,他跪倒在船舱里不敢抬头。

俞宛秋也没那么迟钝,在小牛神色突变,周围的气氛又那么诡异时,已经发现情况不对了。何况小牛后来跪伏的动作,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事已至此,她除了装傻,还能怎样呢?

身后的人默无声息地看了她许久许久,就在俞宛秋以为他已经走了的时候,却听到了他低沉沙哑的嗓音:“转过身来。”

俞宛秋觉得自己全身的血液直往上涌,世界万籁俱静,惟余她的心脏汩汩跳动,身体却僵硬如石,根本动弹不得。

身后之人也好像唯恐自己认错了,不敢走上前来,只是重复着刚才的请求:“转过身来给我看看,求你。”

求你。

最后两个字轻如情人的耳语,她却听清了,也因此,更挪不动脚步。

同人卷 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匆匆离去

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匆匆离去

戚长生按姑娘的交代,帮常启泰买好船票,放好行李,眼看船就要开了,派出去买水果的两个手下还没回来,自己也着急地跑上岸去催。

等三个人提着一兜李子和几样南府的特色点心赶到岸边时,这才发现大事不妙,安南王府的仪仗赫然出现在码头上。

戚长生苦笑着想:这下姑娘准以为,是我安排了这次巧遇,故意把世子北上的日期说早了两天,好哄她过来。

其实他真的没有,小福子三月底传消息给他,说太妃已经让人看过黄历,四月初四是个好日子,所以王府里那几天忙得不可开交,准备王妃和世子出行的事宜。不巧的是,王爷又病倒了,就在世子生日当晚发起了高烧,大夫诊断是酒后感了风寒,这几天一直卧病在床。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把原来选定的日子又往后推迟了两天?

不管怎样,眼前的事实已经不容回避,姑娘被世子发现了!

戚长生急出了一头冷汗,世子突然离开仪仗车驾跑到旁边这个码头来,那边的王妃久候世子不至,必然会派人过来询问。一旦姑娘的行踪暴露,麻烦就大了。

举目望去,不远处的大码头上,王妃已经下了鸾轿,正朝这边张望。

此时也顾不得世子会怎么处罚他了,戚长生紧走几步跪倒在世子脚下说:“为了姑娘的安全,请您赶紧上船吧,别让王妃看到姑娘,其他的,属下日后自会交代,到时任凭世子发落。”

太大的震撼,让赵佑熙失去了平时敏锐的听觉,以至于有人近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