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初唐-第10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咱们俩不是合写了一个《推背图》吗?”

“对。”

“丢了!”

“啥?丢了?”

“就是丢了,在重重防卫之下,《推背图》不翼而飞!这本书是我亲手写的,绝对抵赖不了。有人若是公之于众,你师侄这个脑袋就得搬家。”

“至于吗?”

“当然至于了,您别忘了,开头几句话,就有关于最近天象的预言——太白昼现女主昌,唐三世代之武王。您说,这要是传出去,陛下找到了我的头上,我该怎么回答?”

“呃……就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回答呗。”

“既然这件事应验了,那后面的话我又怎么解释?全部解释给陛下听?要是不灵验的话,我就是妖言惑众,当杀!灵验的话……您懂得。”

郭业当然明白,太灵验了,那还是非杀不可。他挠了挠脑袋,道:“那你准备怎么办?”

“我要是有办法,还求您干啥?总而言之,您得给我出个主意,让我避过这一劫。要是出的主意不灵……”

“怎样?”

“那没办法,我就告诉陛下实情。咱们叔侄俩,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蹦不了也跑不了。”

“我日!你个小杂毛真狗缺德的。”

“得了吧,别人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师侄都要和您同生共死了,够厚道的啦。”

郭业无奈道:“问题是这本来就是你的错,怎么怪在我的头上?算了……”他摆了摆手,道:“说这个都没用,《推背图》到底落在何人手上,你有啥线索没有?”

“线索?也不是没有。贼人偷了《推背图》以后,留了几个字:道家领袖,不过如此。”

郭业道:“这么说来,那个贼人就是一个和尚了?”

“呃……不一定。除了佛家以外,还有许多外道。人家敢留这几个字,恐怕就不怕咱们能根据这几个字猜出点什么来。”

“那也未必,看来我还得去你们蟠龙观看看了。”

“不用。”李淳风从袖兜中拿出一张纸来,道:“我带来了拓本,您看这个就八九不离十了。”

郭业接过来仔细观瞧,还真看不出什么来。他想了一下,道:“《推背图》到底是什么时候丢的?”

“说不好,三天前到十天前都有可能。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这玩意虽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每天检查吧?”

“这样呀……”郭业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了房遗爱所说的谶纬之言。于是,他就把自己与李君羡父子的恩怨说了一遍。

李淳风听完了,道:“您的意思是,这两件事有关?”

“很有可能。《推背图》如果落入民间,完全不会对你构成什么威胁,不必考虑。若想入了陛下的法眼,就必须有高官献上。这种谶纬之言很容易就引火烧身,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谁会干?”

李淳风道:“您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还是没有解决我的问题。不管谁献上去,也是陛下召我问对。我该怎么回答呢?”

“容我三思。”郭业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他心中暗想,历史上《推背图》出现,好像是李二陛下亲自推动的,貌似也没拿李淳风怎么样。

不过,这奉旨推算和自发推算肯定不一样。奉旨推算,怎么也怪不到人家李淳风的身上。自发推算,就有些其心可诛了。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推背图》只算大事,做出了预言,却没有实际的检验。到底准不准,也没人知道。等后来发现真的很灵的时候,朝廷才开始禁毁。

历史上《推背图》的命运,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启发呢?

郭业眼前一亮,道:“有了!咱们就来个以假乱真!”

第2054章穿凿附会

“对!以假乱真。”郭业道:“《推背图》虽然是你亲手所书,你总没有写上李淳风著这四个字吧?”

“那当然没有了,作死也不是这个作法。再说了,这推背图明明是咱们俩合写的,我就是写也得写成李淳风郭业著呀。”

“那就行了!陛下问起来,你就推说,这是道门宝典。具体何人所做,已经不可考。”

“那人家能信吗?”

“你再写一本《推背图》,用古纸陈墨来写,把它做旧。只当这个是原本,你被偷的那个是手抄本。你千万别告诉我,《推背图》上的内容你都记不清了。”

“总共才一千来字,我当然记得清。不过……”李淳风挠了挠脑袋,道:“这是不是太牵强了一点。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刚好就从本朝开始呢?”

郭业道:“那你就再写另外一本,叫做……《梅花图》,主要写从汉至唐的六十件大事,就说这和《推背图》本为一体。应该是同一人所作。只是上部和下部的名字不一样。”

“还是有点牵强,不过总算不那么突兀了。世界上巧合的事多了,总不差这么一样。”

郭业又道:“只要不是你著的,就一切都好说。陛下要是让你解,你就按照字面上的意思解释就行了。准了,是前人道行高深。不准,是你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总不是罪过吧?”

“好,就这么办!”

……

……

出乎郭业预料的是,事实上《推背图》既不是齐王李佑献上,也不是李佑派系的官员献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各种粗糙印刷的《推背图》散落于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另外,这个做盗版的人还挺客气,直接写上了李淳风著四个大字,让郭业的绸缪几乎落空了一半。

这事到底是什么人干的?郭业发动丽竞门和不良人的关系去查,却是一无所获。

不过,没有线索就是最大的线索了。不动用官府的力量,还有这种潜势力,恐怕非五大士族莫属。换言之,这就是李佑派人干的。

紧接着,不出意外的,针对郭业的谣言开始出现。

太白昼现女主昌,唐三世代之武王!这句预言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说,唐三世代之武王。

一个代字,说明了乃是朝代更替,大唐三世而亡。

武王,那那还用解释吗?肯定是秦王呗。秦国尚武,这事谁不知道呀?

什么?你说不一定是秦王,也许是有人造反自号武王?

那怎么可能?如今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怎么会发生农民起义?

如果发生朝代更替,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效法王莽代汉的故事。

秦王郭业乃是大唐唯一的异姓王,不是他是谁?

至于太白昼现女主昌这句话,就更好解释了。太白昼现是什么不必解释,女主呢,那肯定说的不是女子为王。女人难道能当皇帝?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话不能从字面上解,暗含的意思是应该是面若女子的人为王。谁面若女子?秦王郭业呗。你仔细想想,郭业的脸是不是白白嫩嫩,比女子的皮肤都好!

还有最关键的是,你们别忘了,太白昼现的那一天。整好是秦王的岳父徐孝德下葬的那一天。

上天为什么偏偏选在那一天示警?完全是因为陛下处理此事不公,引得秦王心生反意。这就叫做天人感应!

好家伙,不得不说齐王李佑的幕僚班子还是很给力的,牵强附会的有鼻子有眼的,由不得人们不信!

郭业忽然发现,自己原来的打算似乎很难奏效。人家的一切是从民间发起,李淳风总不能赤膊上阵吧?

至于说自己也发动民间的力量?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肯定被盯得死死的,若是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似乎唯一的指望就是李二陛下身在宫中,不知道这事了,但是,那可能吗?既然有了李佑的参与,此事必定能上达天听。

这可咋办?

主动向李二陛下解释?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不解释?那不是任由谣言发酵吗?谣言止于智者,看问题是愚者太多,智者太少。老百姓就是乐于信谣传谣!等到大部分人相信了此事。那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

郭业冥思苦想,还是没什么好办法,直急的抓耳挠腮,虽然没到一夜白头的地步,不过也差不多了。

好在,李二陛下是一代明君。并没有让他担忧多久,很快就宣他和李淳风觐见。

是死是活就看这一遭了,郭业此时的心情竟然莫名得一松。

不过,他一进望北阁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妙。端坐正中的,并非只有李二陛下一人,齐王李佑的生身之母阴贵妃也随侍在侧。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阴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赐坐。”

“谢陛下。”

坐在了小太监搬来的胡凳上,郭业问道:“不知陛下把微臣召来,到底所为何事?”

“呃……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想起来秦王曾经仙人传法。所以,有些事情要请教一下郭爱卿。”

“陛下有话请说。”

李二陛下从几案上拿起一本书来,道:“李淳风!”

“微臣在。”

“这本《推背图》可是你所作?听说此书最近已经大行于世……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想不到我大唐竟有如此人物,真是可喜可贺!”

“微臣惶恐!”李淳风再次跪倒在地,道:“陛下能否把那本书给微臣一观。”

“当然可以。董顺,拿给国师看。”

“是。”

李淳风接过书来,略微一瞧,就知道此书正是自己被偷的《推背图》。

李二陛下问道:“怎么样?此书可是你写的?”

“启禀陛下,此书确实是微臣亲手书写,却不是微臣所著。”

“什么意思?”

“有上古先贤,根据周易八卦,推算千年变革,写下了两本书。其一,为《梅花图》。其二,为《推背图》。这两本书乃我道门至高秘典。您见的,是微臣的手抄本。”

“哦?果真如此?”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您若是不信,可派人去蟠龙观中。这两本书的原本尚在。只是有些破旧了。”

这种事很容易就验证真假,李二陛下相信李淳风不会为此事欺君,他的脸微微泛红,道:“这样呀……朕倒是有些错怪国师了。”

李淳风得理不讨人,道:“这本书半个多月以前就离奇失踪。不知陛下是从何得来?”

阴贵妃插话道:“此事待会自会让国师知道。在此之前,陛下还有几句话要问你呢。”

李二陛下道:“对,朕是还有件事想请教国师。”

“不敢当请教二字,陛下有话请说。”

“《推背图》上写着,太白昼现女主昌,唐三世代之武王。你看这两句话该如何解释?”

“微臣才疏学浅,只能试着解释。可能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多多包涵。”

“你尽管说。朕不会因言罪人”

“太白昼现就是金星与日同辉,大凶之兆。唐三世代之,说得乃是朝代更替之事。至于女主和武王,指的当然就是那个代唐而立的开国之君了。”

李二陛下肃然道:“那女子和武王应该应在何人身上?”

“微臣以为,所谓女主者,当然得是个女人。至于武王么,应该是他的名字中带个武字。”

“女子?武字?”李二陛下面含讥讽之色,道:“郭爱卿,你说呢?”

第2055章道信

“我?”郭业道:“陛下您问我可是问错人了,微臣只是得了仙人传法,又不是自己成仙得道了。关于这种预测未来的事,我是一窍不通。”

阴贵妃道:“那也没关系,天意莫测,未必精研此道的人才能说准。那样的话,群雄逐鹿之时又何必拼个你死我活,找个算命先生算一下不就行了?秦王千岁您福缘深厚,很可能说得比国师还准呢。”

“这样呀……那微臣就姑且一试。”郭业考虑了一下,道:“微臣以为,此人恐怕指的是阴贵妃。”

阴贵妃的脸色微变,道:“秦王说笑了。妾身乃女子之身,怎么可能当皇帝?”

郭业双手一摊,道:“微臣也认为不可能。不过从这两句话来讲,说您还是非常恰当的。”

李二陛下道:“此言怎讲?”

“陛下请想,女主昌那肯定就得是个女的,阴贵妃非常符合。武王,那就更符合了,阴贵妃功夫了得。想当初在芙蓉园文会上,要不是她保护,陛下恐怕就要被那刺客得手了。这岂不是应了一个武字?”

阴贵妃道:“秦王千岁的这个理由太牵强了,照您这么说,天下会武艺的女子岂不是都有嫌疑?”

“贵妃娘娘别着急,微臣的话还没说完呢。除了这两条理由以外,还有更重要的第三条。”

“第三条是什么?”

“就是您乃陛下的贵妃,齐王殿下的生身之母。万一太子登基,贵妃娘娘您不大服气,发动政变……这天下不就改姓阴了吗?”

“怎么可能?人心附李,哪有那么容易?”

“要不然就是太子坏事,齐王登基。您以太后之尊,布局几十年,最后临朝称制。”

“郭业,休要血口喷人!本宫和你何仇何怨,你竟然非要置本宫于死地不可?”

郭业充满委屈地说道:“不是微臣故意与娘娘做对,是您非要微臣说的。”

李淳风道:“启奏陛下,这种预测之言,要说有用也有用。要说没用,其实也没什么大用,不可深信。”

“此言怎讲?”

“陛下您想想,历朝历代,哪朝没有得道的高人?可是这些高人阻止得了朝代的更替吗?”

“这……”

“虽然从后往前看,似乎《推背图》说的很准。但在当时,恐怕没人能猜中。”

李二陛下一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天意如此,不可更改。”

“古语有云,王者不死。陛下请想,您想当初是不是一直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此人就位之前,恐怕是杀错了人。要么即便是推算出来,也杀之不死。而且,小道还有另外一桩担忧……”

“什么忧虑?”

“微臣也小有道行,默默推算此事恐怕是应在三十年后。现如今天象示警,说明那人已经成人。三十年后,其人已老,说不定还有些菩萨心肠。陛下的子孙即便失国,也未必不能保全血脉。”

“你的意思是……”

“若是陛下现在真的把那人找出来杀了。上天很可能会让他投胎转世。三十年后,此人正当盛年,又心怀前世之怨。唉,恐怕陛下的血脉都难以保全。两权相害取其轻,陛下还是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这……”说实话,李二陛下还真被李淳风的这番言语给吓住了,道:“国师此言有理。”

“哼!有什么道理?君不闻天命无常乎?”

帘栊一挑,从侧门那里出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武连县公李君羡,另外一个郭业却不认识。

郭业道:“你是何人?”

“阿弥陀佛,施主叫我道信即可。”

郭业眉头一皱,道:“你是个和尚?”

“那倒不是。吾虽然佛法精深,却并未受戒。您可以称我为居士。”

“道信居士?”

“然也。”

“不知居士可戒酒肉?”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可戒色?”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郭业冷笑,道:“酒色肉全然不戒,恐怕您的法力也是稀松平常。”

“哪里,施主着相了。不敢妄自菲薄,若论法力,天下贫僧称第二,天下就没人能敢称第一。”

郭业白眼一翻,道:“我还说我仙法第一呢!反正就是吹牛呗,谁不会呀?”

李君羡赶紧道:“秦王还请慎言,道信大师真的法力高深。”

“何以见得?”

“大师虽然用些酒肉,不过是游戏人间罢了。实际上,人家的道行都已经到了辟谷之境,不需任何食物,但饮清水即可。想当初我曾经亲眼见过,道信大师半个月不食。”

郭业当然不会信他这种鬼话,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师辟谷的时候,是穿着衣服吧?”

“废话,大师是辟谷,又不是疯了,为何不穿衣服?”

“那我就大概知道大师究竟是怎么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