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百五十一章西北战事再起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半年过去了,在这半年里,梁州的农牧业、矿业、商业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益州和秦州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在南郑城的仓库中,为北伐准备的各种物资堆积如山,足以支撑十万大军十年之用,为了解决辎重的压力,兵器馆成功的发明了各种适应山地和复杂地形的辎重车,以大幅度减轻后勤运输的压力。

在春耕之后,秦、梁二州的所有将士,全都在各自的驻地进行一番大规模演练,以锤炼部队的战斗能力。

按照华安的预想,要不了多久,赵国为了报一箭之仇,一定会采取行动进攻凉国,而凉赵二国一旦开战,华安决定不再作壁上观,而是要率军夹击赵国大军,从而大幅度削弱赵国的实力,更可以锻炼麾下部队的战斗力。

为了随时洞察凉赵二国的动静,华安将大批斥候和近半聪士都派往西北方向,也有少量斥候和聪士被派往西部的吐谷浑,毕竟,那里的情况还不明朗,虽然吐谷浑一直没有入寇的迹象,但吐谷浑的大单于收留了王誓等人,因此,华安心里总是用心不放心。

为了防备关中赵军可能的进犯,华安将赵武麾下的两万大军调回褒中城,而将陈霆麾下的三万大军调往河池城,以应对西北方向的局势。

在南郑城的亲卫军大营,华安正在视察部队,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训练,将士们的战术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生铁原料的充足,蒲铁打造了更多精良的兵器,从而让亲卫军的装备发生了大的变化。

现在,在华安面前的亲卫军,已经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足以匹敌任何对手。

唯一的遗憾,便是这支部队只有两成的将士得到实战的训练,而剩下八成的将士则完全没有上过战场。略显稚嫩了。

“将军,斥候汇报,关中的赵国大军已经开始异常集结,似乎有大的行动。”就在这时,一名部将向华安汇报道。

华安闻言,问道:“赵军集结了多少兵马,在什么方向集结。”

“将军,据斥候回报,赵军多处集结的兵马总共足有十余万,主要在临渭、略阳和冀县。另外成纪、清水、甘谷数城也有数千兵马集结的动作。”部将如实汇报道。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通过部将的汇报,他已经可以肯定,赵国大军已经做好了进攻凉国的准备。在天水和略阳二郡集结兵马,明显就是要进攻陇西。

“大哥,石虎终于又要对凉国动手了,我军该如何应对?”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指着地图上武都郡北面不远的祁山,正色道:“这里是祁山,距离武都郡仅有几十里。旁边这座城池是始昌城,只要我军攻下始昌城,控制祁山,则进可以攻打天水郡,退可以防守下辨城,只要赵国大军进攻凉国。我军便要立即夺取始昌城,从而威胁赵国大军的后背。”

听了华安的分析,王三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道:“大哥说的是。若要抢占始昌城,我军现在便要做好准备才是。”

华安点头道:“传令亲卫军立即准备行装,辎重营带足大军所需物资,明日一早,向河池城进发,待我亲卫军与梁州军的三万人马汇合后,便可以进军始昌城,威胁赵国腹地了。”

“是,大哥,我这就去准备。”王三应了一声,转身前去准备。

在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之后,第二日一早,华安率领亲卫军和辎重营人马,离开南郑城,缓缓向河池城进发。

在临行之际,华安将南郑城的各种事物都交给了马当,并让其全权处理,不必向自己汇报,以增加办事的效率,对于马当的办事能力,华安是非常信任的,自然不必有太多的干涉。

在率军前往河池城的途中,华安还传令杨安,让其集结麾下一万大军在城中待命,以随时听候自己的命令。

在冀县的麻秋主力军大营,主将麻秋已经下令附近各城集结的大军全部向冀县靠拢,以便随时向凉国的河州进攻。

有了去年失败的教训,这一次麻秋决定要小心谨慎,并要以优势兵力进攻凉国,发誓一定要报去年的一箭之仇。

在邺城方向,石虎为了支援麻秋,调集了五万援军,正日夜兼程的向关中赶来,只要邺城的援军一到,麻秋直接指挥的兵力将高达十五万,对凉国可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将军,新阳的五千大军已经开到,上邦的三千大军也不远了。”一名部将走进中军大帐,向麻秋汇报大军最新的集结情况。

麻秋点了点头,问道:“邺城的援军可有消息,本将最关心的是邺城方向的援军。”

“将军,邺城援军在五日前已经进入潼关,估计三日后可抵达冀县。”部将如实回道。

麻秋闻言,很是满意,看着帐内的一众部将,大声道:“邺城援军在五日内可以抵达,而雍州和秦州的各路人马也只需数日便可至此,如此,三人后,我军在冀县可集结十五万大军,三日之后,便是我军进攻西凉,报仇雪恨的日子了。”说完颇为激动的看向帐内诸将。

“将军,这一战我军一定要打败凉军,然后一举灭掉凉国,帮王上完成统一北方的宏愿。”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没错,此战,我军要一战攻灭凉国,尤其是那个匹夫谢艾,一定要活捉他,送往邺城。”另一名部将狠狠的说道。

麻秋笑了笑,正色道:“去年连续几次惨败,皆是由于中了谢艾的奸计,此次我军进兵,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莫再让谢艾这匹夫有机可乘。”

“将军放心,我等一定谨小慎微,决不让谢艾匹夫有机可乘。”众部将大声说道。

见众部将都是信心满满,麻秋放心了不少,在他的心里,仍旧没有太把谢艾当回事,毕竟,自己连续几次惨败,都是由于轻敌和大意造成的,因此,他认为,只要自己小心谨慎,凭借兵力和战力的优势,完全可以一举击败谢艾,从而实现灭亡凉国,帮石虎一统北方的宏愿。

三日后,华安所率领的亲卫军和辎重营已经抵达河池城,并与陈霆麾下的三万梁州军会师,武都城的杨安也将麾下的一万人马集结完毕,并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命令。

与此同时,在冀县附近,赵国的十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并做好了随时进军的准备。

不过,麻秋布置在秦州的斥候,探查到了华安所部大军的异常集结,并将这一紧急情况,快速向麻秋做了汇报。

麻秋闻言,不禁蹙起了眉头,不过,此刻他麾下有十五万大军,而且有五万是邺城的精锐士兵,面对华安的几万大军,他自然不会惧怕,但若是要两面作战,同时面对华安和谢艾,他就有些压力了。

“将军,晋将华安所部,已经在武都郡集结了七万人马,大有偷袭我军后方的可能啊!”一名部将首先说道。

“是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晋军华安所部的实力已经不可小觑,我军必须有所防备,以免后路被切断。”又一名部将劝说道。

麻秋闻言,觉得很有道理,看向旁边的孙伏都,下令道:“孙将军,你率领三万大军留守冀县,并严密监视武都郡方向,一定要确保我军后方的安全。”

“将军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孙伏都接受了留守的任务。

麻秋仔细设想了一番,下令道:“主力人马立即出发,先攻大夏城,再进攻枹罕。”

“是,将军。”部将领命,转身离开大帐,前往各自的军中调集部队。

几个时辰之后,麻秋率领十二万主力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凉国的大夏城杀去,而孙伏都则率领三万大军留守冀县,准备应对武都郡方向的威胁,同时兼顾押运后方粮草,以保证麻秋主力大军的粮食供应。

在凉国方向,酒泉太守谢艾还在后方的酒泉郡任职,坐镇姑臧的张重华得知赵国大军即将再次入寇,连忙下达命令,让谢艾立即前往姑臧,并要让其再次率领大军前去抵挡麻秋。

在谢艾抵达姑臧的这段时间,麻秋所部大军的进攻速度极快,在短短的数日之间,便攻破了凉国边境的十几座城池,而后一鼓作气拿下大夏城,并在大夏城屯兵休整,准备再次进攻枹罕城。

在大夏城中,部将王擢看向麻秋,正色道:“将军,枹罕城易守难攻,就算我军全力进攻,短时间内也难以攻下,而这样一来,我军将士必然会士气衰退,一旦如此,凉国援军抵达枹罕,便可从我军背后发起进攻,我军以疲惫之师对抗增援的凉国大军,这对我军将士大大的不利啊!”

“王将军,那你有何妙计?”麻秋看向王擢,轻声问道。

王擢立刻抱拳道:“将军,不如我军全力北进,直捣姑臧,只要拿下姑臧,活捉张重华这小子,便可大功告成。”

第五百五十二章全新的攻城方式

麻秋闻言,看向王擢,点头道:“你说的对,我军与其强攻易守难攻的枹罕城,不如直捣姑臧,只是这样一来,我军的后路便会不安全,随时有被枹罕城凉军切断的危险,一旦粮草不足,前线大军就危险了。”

“将军放心,末将愿意留守大夏城,以监视枹罕城的凉国守军,并负责保护粮道,将军可全力急袭姑臧,早日立下大功。”王擢正色说道。

见王擢说的很有道理,麻秋点了点头,下令道:“那好,王将军,你率领三万大军在此留守,本将率九万主力大军急袭姑臧。”

王擢点头道:“是,将军,有末将在,粮道可保无忧。”

几个时辰之后,赵军主将麻秋率领九万主力继续向北行进,打算直捣姑臧,灭了凉国,只是由于上一次急袭姑臧城的时候被谢艾打得大败,因此,这一次,麻秋显得异常谨慎,除了派遣大量的斥候前往姑臧城方向打探外,还在主力大军的前后左右布置了许多警戒军团,以防止谢艾的偷袭,如此一来,大军行进的速度就慢了许多,一日仅能行军三十里。

在姑臧城方向,酒泉太守谢艾匆匆赶到王府,并连忙前往正堂拜见张重华,对于张重华急忙召见自己的目的,谢艾当然是非常清楚的,赵国十几万大军入寇,凉国危在旦夕,张重华这是让自己带领姑臧的大军前去抵挡麻秋的进攻。

对于打败麻秋,谢艾心中充满了自信,因此一点也没有畏惧的感觉,反而觉得这既是自己尽人臣义务的机会,同时也是表现自己强大实力的机会。

“臣酒泉太守谢艾,拜见王上。”谢艾走进正堂,连忙向张重华行礼。

张重华正在着急,见谢艾大步走了进来,心中稍定。连忙走到谢艾的身旁,握着谢艾的双手,激动的说道:“谢将军,你总算是来了。赵国大军突然入寇,已经攻陷我河州的几十座城池,估计这会儿已经兵临枹罕城下了。”

这些情况,谢艾在前往姑臧的路上就已经听说了,见张重华一副紧张不已的模样,连忙安慰道:“王上勿忧,麻秋不过一匹夫而已,只要王上给臣一支劲旅,臣一定可以击败麻秋,以保社稷安定。”

听了谢艾的表态。张重华心中安定了不少,点了点头,正色道:“谢将军,本王给你三万精兵,明日一早出征。可好?”

谢艾抱拳道:“多谢王上信任,所谓兵贵神速,臣只需准备一个时辰,便可立即领兵出征。”

“好,既然谢将军这么说,那就一个时辰后出兵,三万大军已经在城外准备就绪。将军可前往检阅。”张重华点头说道。

谢艾抱拳行了一礼,转身离开大殿,前往城外的军营调集兵力。

一个时辰之后,谢艾率领三万精锐凉国大军,向东南方向行进,以抵挡麻秋的主力赵军。

凉王张重华站在姑臧城的城门上。看着谢艾率领大军出征,心中安定了不少,此刻,他不禁在心下暗叹,若是凉国没有谢艾这样的人才。只怕他这个国君就要沦为石虎的阶下囚了。

在河池城方向,华安所部大军正在休整,说是休整,其实就是在等西北方向的消息,因为只有赵国的主力大军进入凉国,凉赵之间的战争已经爆发,他才能率领大军急袭始昌城,否则,赵国主力大军很有可能会全力压向始昌城,这样一来,面临的压力太大,所部将士的损失也将是十分的巨大,这不符合华安的利益。

华安要帮助凉国抵御赵军,只能小帮一下,不能让自己麾下的军队伤筋动骨,否则,又要好多年才能恢复元气,这样将严重影响日后北伐时,大军的实力。

“大哥,凉赵之间打起来了。”王三走进中军大帐,大声说道。

“哦,具体情况如何,快说说。”华安连忙问道。

王三指着大帐中的地图,大声回道:“据斥候汇报,麻秋率领十二万主力大军已经攻入凉国腹地百余里,连大夏城都被攻破了,孙伏都率领三万兵马留守冀城,看样子是专门用来防备我军进攻的。”

华安闻言,笑了笑,轻声道:“这个麻秋倒是聪明,还知道留下三万大军来防备我军,只可惜只有三万大军,如何能防住我军的进攻。”

“大哥,冀城可是赵国的腹地啊!我军对那里的地形不熟悉,那里的百姓也不了解我军,贸然进攻冀城,只怕不会太顺利。”王三谨慎的说道。

华安笑了笑,回道:“你紧张什么,大哥只不过随口一说而已,并不一定真的要进攻冀城,毕竟,我军现在还没有做好北伐的准备,只是,大哥已经和凉王结盟,现在凉国遭到赵国的全力进攻,大哥总要出出力,免得落人口实啊!”

“那大哥打算如何出力?”王三有些不解的问道。

华安指着祁山的位置,正色道:“祁山是个很好的防守位置,只要我军占据了祁山东侧的始昌城,将数万大军布置在祁山,便足以威慑赵国主力大军,说不定留守冀城的孙伏都会主动找我军作战呢?这样一来,大哥与孙伏都的赵军作战,不就算是支援凉国了吗?若是情况顺利,我军还可进一步西进,以切断赵国的粮道,这样一来,凉国所面临的压力就更小了,我军以轻微的损失大大支援凉国,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大哥高见,王三远远不及。”王三闻言,连忙恭维了一句。

华安笑了笑,下令道:“立即集结兵马,全军准备奔袭始昌城,还有,派亲兵通知武都城的杨安,让他率领麾下一万大军从西部向始昌城进军,如果情况顺利,两路大军当在始昌城下会师。”

“是,大哥,我这就去准备。”王三应了一声,转身前去准备。

几个时辰之后,华安率领亲卫军、梁州军团,以及辎重营人马,共计四万余人,浩浩荡荡的向祁山脚下的始昌城进发。

一日后,在武都城方向,接到命令的杨安,立即率领麾下一万大军离开武都城,从西部向始昌城方向进军。

又过了一日,华安所部主力大军率先抵达始昌城下,杨安所部的一万主力人马随后抵达,仅比华安所部大军晚了半个时辰。

此刻,华安所率领的五万大军逼近始昌城下,让城内的赵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始昌城虽然只是个小城,但背靠祁山,城池两面临山,仅有南、北两座城门,可谓易守难攻。

麻秋自然知道始昌城的重要性,因此,在这座坚固的小城部署了三千大军,并准备了足够的粮草,从而让始昌城具备坚守半年的能力。

若是以前,面对如此易守难攻的小城,华安势必要让自己麾下的部队遭受很大的损失才能快速破城,或者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建造大量攻城霹雳车,以用霹雳车抛射大量石弹的持续攻击,虚弱守军的实力,但这两种方法要么损失巨大,要么太过耗费时间,万一敌军的援兵抵达就不太好办了。

不过,此刻,华安有了新的秘密武器,而且根据此秘密武器进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