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褚蒜子闻言,点了点头,认可道:“哀家觉得可行,就让这三位将军前去接收黄河以南的失地好了。”

“太后,接收四州失地让桓将军与殷将军所部兵马就可以了,华将军的兵马就不必参与了。”突然一名大臣反对道。

“为何要单独撇开华将军?”褚蒜子连忙问道。

这名大臣抱拳解释道:“启禀太后,如今,我大晋的各位将军,就以华将军所管辖的土地最多,梁州、益州、雍州、秦州的全部,司州和并州的大部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若是再让其进军兖州,则与国不利啊!所以,臣下以为,让桓将军负责接收豫州和兖州、殷将军负责接收徐州和青州,如此,三位将军所管辖的土地相近,可以互相制衡,如此,方为大晋之福啊!”

褚蒜子闻言,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他对华安很是信任,但毕竟多年没有见面了,让大晋的几位将军分别管辖土地,有利于大晋朝廷政权的稳定。

“传哀家旨意,让桓将军立即出兵,接收豫州北部与兖州全部,并驻守许昌,让殷将军立即率军接受徐州北部与青州全部,并驻守琅琊。”褚蒜子当庭下达了命令。

褚蒜子的命令,很快被传达到了荆州军团和扬州军团的大本营,桓温与殷浩接到命令之后,立即率领麾下主力大军一路北上,接收魏国将领投降的区域。

此刻,在邺城的皇宫之中,冉闵接到了部将送来的信件,这些部将已经投靠了大晋朝廷,为了让冉闵了解这一情况,便分别写了一封信件派遣心腹送给冉闵。

在信中,诸位部将将河北一带的形势,以及大魏国缺少粮草难以久持的事实全都诉说了一遍,并表示自己投靠大晋朝廷是迫不得已,甚至在信中劝说冉闵也一同投靠大晋,以免落得兵败身死的命运。

其实,冉闵的部将之所以投降大晋朝廷,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大魏国的粮草已经严重不足了,驻守邺城的精锐部队都食不果腹,自然更没有多余的粮草供给黄河以南的部队。

这些驻守黄河以南的部队,在没有粮草供给的情况下,自然忍受不了多久,民以食为天,士兵也是一样,在忍受了数月之后,这些官兵为了能够活命,便投降了大晋朝廷,因为,江南朝廷有足够的粮草,可以供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吃得饱喝的足。

读完部将们送来的信件,冉闵大为震怒,这些昔日的爱将,不但背叛了自己,而且,还要奚落自己,让自己屈膝投降,作为一名帝王,这是难以忍受的,虽然,冉闵也知道自己目前的险恶处境,但他相信自己的武力,相信麾下乞活勇士的强大战斗力,他相信,只要他还活着,大魏国就不会亡国,敌军的阴谋就永远不可能得逞。

“皇上,这些软骨头实在是可恨,我军当立即集结主力兵马,渡河南征,将这些投降的软骨头斩首示众。”一名乞活军将领,大声吼道。

“皇上,万万不可,燕国二十万主力大军已经南下,坚守鲁口方向的王将军已经多次告急,在这种时候,我军绝不可以渡河南征,以免腹背受敌啊!”冉闵还未表态,另一名乞活军将领,便反对了起来。

冉闵考虑了片刻,正色道:“算了,周成、张遇等人,之所以投靠晋国,都是因为我军粮草不足,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现在,慕容俊的燕国大军,才是我大魏国的死敌。”

“皇上,目前,我大魏国粮草极度缺乏,将士们都只能吃个半饱,如此情况可谓万分危急,若不能尽快得到足够的粮草,无需敌军进攻,我军当不攻自溃啊!”一名将领,担忧的说道。

冉闵闻言,眉头蹙成了一个大疙瘩,顿了顿,问道:“邺城有足够的金银财宝,为何不去多购买一些粮草?”

部将无奈道:“皇上有所不知,晋军已经对边境进行了封锁,我军有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到多少粮草了,况且,缺粮问题,仅靠购买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啊!金银钱财总用用完的一天。”

“皇上,据斥候探查,晋军在洛阳城囤积了十万旦军粮,不如我军主力突袭黄河以南的洛阳,从晋军的手中抢夺粮草,如此,方可暂时解决我军缺粮的问题。”一名乞活军部将,大声说道。

“皇上,不可啊!洛阳附近,晋军兵力足有十五万之多,我军贸然南下,只怕很难取胜。”另一名将领立马反对道。

“若不如此,我军缺粮问题,当如何解决?总不能让我军将士全都活活饿死吧!”一名乞活军将领无奈的说道。

冉闵仰天叹了口气,在战场上,他是所向无敌的猛将,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他的脚步,但如今缺乏粮草的问题,却着实将他难倒了,在河北无月不战的环境中,老百姓根本无心种粮,而这种情况,就必将导致大魏国极度缺粮,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正文第六百四十八章邺城严重缺粮

冉闵看向众将领,大声问道:“邺城还有多少军粮?”

“皇上,邺城军粮已经不足五千旦,半个月后,我邺城数万大军就要断粮了。”一名部将无奈的说道。

冉闵闻言,吁了口气,大声道:“立即传令,让城内的三万主力大军,立即增援鲁口,八千乞活近卫随朕前往中山郡征粮,剩余人马守城。”

部将们闻言大惊,忙劝道:“皇上,主力倾巢而出,倘若有敌军进攻邺城,可如何是好呢?”

“邺城缺乏粮草,主力大军呆在成内也会被饿死,如今,燕国主力日夜攻打鲁口,鲁口已经告急,让主力大军前往鲁口,一来可以抵挡燕国大军,二来,鲁口附近还有余粮,可以填不饱主力大军的肚子。”冉闵大声说道。

部将又问:“既然如此,皇上为何不亲自前往鲁口抵御燕军,而要前往中山征粮呢?”

冉闵笑了笑,大声道:“中山郡在鲁口西侧,朕率‘精’兵前往中山郡,一来可以征集大军所需的粮草,二来可以从西部向燕国大军的侧翼发起进攻,从而与鲁口的王将军两面夹击,彻底击溃燕国兵马,并一路向北,进‘逼’蓟城,斩杀慕容俊。”说完眼神之中,‘露’出了自信的神‘色’。

部将闻言,大半认可冉闵的战略,但对挥师北进,直‘逼’蓟城,都持保留态度,并劝说冉闵要缓图燕国。

但冉闵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大魏国缺粮问题越发严重,这严重制约了国力,而冀州北部和幽州遭受战‘乱’的幅度要小得多。尽快拿下幽州,可以有效的解决国内缺粮的危机,为此,冉闵必须孤注一掷,全力向北进攻。

其实,冉闵还有另外一条选择,那便是挥师南下。占领晋国的鱼米之乡,从而解决国内缺粮的危机。但这样一来,势必要与晋国大军发生大战,他并不认为晋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是。一旦与晋国开战,燕国就坐收渔翁之利了,一旦魏晋战力衰竭,燕国极有可能挥师南下,占领整个天下。

而在冉闵的心中,燕国慕容氏是胡虏之辈,若让燕国占领整个天下,那么,华夏一族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若是全力向北进攻,江南的晋国也会坐收渔翁之利。并且,自己在黄河以南的部将,都已经投靠了晋国,但天下的格局就是如此无奈,他必须在攻打晋国还是攻打燕国之间,做出一个明确选择。而不论他如何选择,都会有一个敌国坐收渔翁之利。

为了华夏一族的血脉能够延续下去。他下定决定,放弃黄河以南的兖、豫各州,率领主力大军全力对抗燕国的南下大军,就算是同归于尽,他也无怨无悔。

进行简单的备战之后,邺城三万主力乞活军,向鲁口方向增援而去,而冉闵则亲率八千‘精’锐乞活近卫,向常山郡进发。

在洛阳城之中,华安接到了朝廷的回复,与他之前预料的情况一样,朝廷果然没有同意迁都洛阳一事,并否决了对冉闵的招降,而且,下令严守边境,不得随意渡河北进,也不得给予魏国粮草的支持。

“朝廷这些大人们会如何决策,本将不用想都能知道。”华安调侃的噫吁了一句,并看向麾下的部将。

“将军,属下以为,朝廷的决策并无任何不妥之处,隔岸观火不是‘挺’好的吗?”张育小声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本将也没说朝廷的决策不对,只是,冉闵若是迅速败亡,对我大晋也并非好事啊!”

“将军多虑了,冉闵骁勇善战,曾以数千乞活军,大破燕国的数万‘精’锐,如此看来,乞活军的战力不可小觑,不会那么快败亡的。”张育说道。

华安看向众将,问道:“怎么,你们也这么认为。”

王三道:“大哥,冉闵凭借‘精’锐的乞活军,已经在河北杀出了一片天下,两年多来,几乎从未打过败仗,燕国虽有二十万‘精’锐,但鹿死谁手,真的很难预料。”

“是啊!将军,冉闵与慕容俊鹿死谁手都未可预料,怎么能说冉闵会迅速败亡呢?”诸葛雄大声说道。

“将军,朝廷大概是觉得冉闵胜算更大,所以,让我军谨守边境,让冉闵得不到粮草,从而削弱魏国大军的实力。”邓羌猜测道。

“冉闵与慕容俊最好是两败俱伤,这样一来,我大晋收复河北与辽东就轻而易举了。”一名将领更是假想了起来。

华安闻言,笑了笑,轻声道:“你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不过,魏国缺乏粮草是最大的劣势,冉闵就算再怎么英勇,在没有粮草支撑的情况下,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也许要不了多久,魏国就会崩溃了。”

部将闻言,皆是一脸不信的表情,华安摆了摆手,让部将各自回去备战。

部将走后,华安与张育在大帐中,商议一旦渡河北进,该从何处下手,出动多少大军等事宜。

“报,将军,数年前派往邺城的几名斥候回来了。”就在这时,亲兵汇报了邺城斥候返回的消息。

华安闻言,怔了一下,犹豫了片刻,轻声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几名斥候进入了中军大帐,并无力的跪拜行礼。

一见几名斥候的模样,华安与身旁的张育皆是大吃一惊,这些斥候,皆是面黄肌瘦的模样,看上去完全不像是自己派遣的斥候,而是逃难的难民。

华安连忙伸手让几名斥候起身,并诧异的问道:“你们几个,怎么瘦成这样,几天没吃饭了?”

“将军,邺城极度缺粮,我们几个已经几个月没有吃到粮食了,实在饿得不行,听说将军已经到了洛阳,我们便擅离职守,偷偷前来,还请将军恕罪。”一名斥候,抱拳说道。

“几个月没有吃到粮食,那你们几个是怎么活下来的。”张育闻言,诧异的问道。

斥候回道:“禀将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在山中采野果、挖野菜充饥,而后,野果被摘光了,野菜被挖光了,便挖草根充饥,再然后便是以树叶草叶为食,而后连树皮也扒光了,最后只得吃土充饥,为此,死了好些人。”

“是啊!将军,最近几个月邺城缺粮愈发严重,已经出现易子相食的惨剧了。”另一名斥候补充道。

华安闻言,心下大为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邺城缺粮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就连自己派遣的斥候,都没有办法取得粮食。

“既然邺城如此缺粮,那邺城还有多少大军?魏*队手里有粮食吗?”华安正‘色’问道。

斥候回道:“回禀将军,邺城主力大军已经兵分两路,分别向鲁口和中山方向奔去,留守城内的兵马仅有五千左右,粮草估计还有数千旦。”

“将军,邺城仅有五千人马,这岂不是我军投降邺城的绝佳机会吗?”张育高兴的说道。

华安瞪了张育一眼,轻声道:“你难道忘了朝廷的禁令了。”

“呵呵!属下一时‘激’动,忘了。”张育笑道。

华安微微斥了一声,看向几名斥候,正‘色’问道:“邺城还有多少百姓,本将要尽可能准确的数字。”

斥候回道:“将军,邺城原本足有三十万百姓,可为了寻找食物已经相继离开邺城,并在周围的山中聚集,城内的百姓应该不足五万,而且,每日都要出城寻找食物,以邺城周围方圆三十里算的话,应该仍有二十万左右。”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邺城的百姓如此缺粮,而我军在洛阳已经囤积了十万旦军粮,却不能施以援手,这让本将心里何安?”

“将军,军粮是大军的命脉,而且,朝廷已经下了严令,不许向魏国提供粮草,将军可要三思啊!”见华安有为魏国百姓提供粮草的意思,张育小声提醒道。

华安看向几名斥候,轻声道:“没你们的事了,先下去吧!”

几名斥候闻令,先后退出中军大帐。

斥候都离开中军大帐之后,华安看向张育,小声说道:“朝廷下令不许向魏国提供粮草,是为了削弱魏军的实力,可如今,在邺城的魏国兵马仍有数千旦粮草,而老百姓却已经断粮了,这件事,若是本将不知道还好,可如今本将既然已经知道了,就决不能袖手旁观,让邺城的二十万百姓活活饿死。”

“将军,若是让朝廷知道了,可如何是好?”张育小声的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若是我军派遣兵马,大规模的向邺城运输粮草,自然会被朝廷发现,但若是让那些胆大的商人,小批多次的向邺城方向贩卖粮草,朝廷便很难发现,况且,就算被发现了,我们也没有多大的罪过,最多也就是疏忽的责任罢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如何?”

“既然将军已经决定了,那属下奉命执行就是了,为了邺城的老百姓,被朝廷治罪也值了。”张育正‘色’领命道。q。。。

正文第六百四十九章进军中山

见张育大义凌然的接受了命令,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将这件事交给张育去办,华安非常的放心。

虽然依靠商人贩卖,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邺城几十万百姓的缺粮问题,但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这种状况有所缓解,能多让一名老百姓活下来也是好的。

为了了解河北方向的实时动态,华安继续派遣斥候,前往河北探查,并让这些斥候带足一定量的口粮,以免被饿死在河北地区。

在邺城周遭还在为粮草困扰的时候,在冀州的鲁口正在进行激烈的血战,慕容恪麾下的十余万大军,已经成功的渡过沦水,并对鲁口城发起了进攻。

鲁口城易守难攻,燕国主力大军在城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却无法攻破城池,当然,防守鲁口的魏*队损失也是相当的大,并有多名将领为国捐躯。

对于防御如此坚固的鲁口城,慕容恪本打算绕过鲁口攻打其它位置,但燕王慕容俊听说燕军在鲁口方向首战失败,大为震怒,并觉得若是放弃攻打鲁口,有损大燕国的声威,于是下令,一定要全力以赴攻破鲁口城,将燕国的大旗悬挂在鲁口城的上方。

当然,慕容俊只是因为一时意气,却怎么也没有想到,鲁口城的魏国守军防守的居然如此严密,而且,鲁口城周遭又是易守难攻的地形,非常有利于魏军防守。而不利于燕国大军进攻。

尽管燕国以最善战的慕容恪为将,并先后添兵数万,达到了十余万兵马的规模。但面对不利的地形和顽强死守的魏国守军,仍旧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紧张,虽然攻破了沦水防线,并给予魏国大军以重创,但自身损失也比较大,而且,在燕国派遣援兵抵达的同时。魏国的援兵也先后抵达了数万。

在鲁口城不大的一块地方,双方的大军已经足有二十万之多。并展开了激烈的对战。

当然,燕国大军的战力更胜一筹,若是在野外作战,魏国的鲁口守军一定不是燕国大军的对手。但魏军主将王午看出了燕军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因此,完全依托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