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乌江渡口的北岸,石虎主力大军的哨兵见对岸燃起的狼烟,立即向石虎做了汇报。

石虎亲自前往渡口观察,见对岸升起三缕狼烟,便明白是姚戈仲释放的,于是,立即下令,让麾下刚训练出来的水军向南岸进发。

在乌江渡口南岸的晋军大营,随着晋军主力从战船上回援大营,姚戈仲大军的嚣张气焰被大大的压低,但晋军水兵的陆战实力不如姚戈仲大军,因此,尽管主力陆续回援,但仍无法击溃姚戈仲麾下的大军,双方顿时呈现胶着状态。

两刻之后,从渡口北岸驶来的赵国水军率先抵达南岸附近水域,与防守的晋国水军战船厮杀在一起。

赵国水军战船近千艘,正陆续驶来,而晋军负责防守的战船仅百余艘,双方兵力差距是巨大的,但晋军水师凭借娴熟的指挥和操作,硬是将数倍于自己的赵国水军挡住了。

但随着赵国水师的陆续涌来,晋国水师兵力不足的弱点便逐渐显现出来,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见赵军水师趁势杀来,姚戈仲和麾下的人马,顿时是士气大振,杀的更起劲了,而晋军将士则士气低落,惶恐不安。

在突然面对赵军的两面夹击之下,连晋军主将都觉得胜利无望了,他若是率军退回战船,与赵国水军大战一场,一定可以击退赵国水军,但这样一来,乌江渡口的南岸就将被姚戈仲所占据,而水军不能一直呆在江面上,失去依靠的船队,为了获得补给,必须撤离乌江渡口,前往别的渡口。

这样一来,乌江渡口的南北两岸都将被赵国大军占据,石虎的主力大军便可以通过乌江渡口,源源不断的踏上江南的土地,后果不堪设想。

“将士们,一定要夺回大营,杀……”晋军主将在绝望中,大声命令士兵与姚戈仲大军厮杀。

此刻,在他心中,重新夺回大营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大江上的赵国水师,他所布置的百艘战船还可以抵挡一阵子。

晋军兵力占据优势,在晋军主将的亲自指挥和鼓舞下,晋军水兵恢复了一些士气,作战起来更勇猛了,姚戈仲的大军顿时占不到任何便宜。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刻,雷暴率领麾下七千骑兵已经快要抵达乌江渡口了,负责警戒的姚戈仲亲兵,立即策马奔向乌江渡口,将晋军骑兵杀来的消息向姚戈仲做了汇报。

闻之晋军七千骑兵就在数里之外,姚戈仲大吃一惊,他抬头向东一看,已经可以隐约的看到晋军骑兵的影子了。

“将军,又是晋军援兵,我们撤退吧!”一名部将劝说道。

“将军,晋军全是骑兵,此时不退,待其杀至,我军退无可退,一定会损失惨重的。”另一名部将接着劝道。

眼看着晋军腹背受敌,就要撑不住了,在这关键的时刻,北伐军援兵再一次出现,而且是七千骑兵,这让姚戈仲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恨意,恨不得将所有北伐军碎尸万段。

“将军,快撤吧!不要犹豫了,小将军还在芜湖渡口等着我们呢?”部将再次劝道。

一听到部将提起姚襄,姚戈仲心头也响起了姚襄此前的告诫,那就是万一建康城方向的援兵出现,一定不可以恋战,要快速撤离。

“撤,全军撤退。”姚戈仲终于忍痛下了撤退的命令。

这对于他来说是个无可奈何的决定,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姚戈仲都不愿意放弃,毕竟,渡江一趟,没有取得大的胜利,就这么灰溜溜的撤回去,他将面临极大的心里压力。

“撤,快撤。”部将们大声呼喊,传达姚戈仲的命令。

很快,姚戈仲的大军陆续向西面撤离,而渡口的晋军主将,下令不得追击,全军返回战船,准备迎击石虎的数万水军。

雷暴快马加鞭,率领七千骑兵抵达乌江渡口时,姚戈仲的大军已经撤离了一段距离,见渡口安然无恙,自己麾下的人马都很疲乏,雷暴没有下令追击,而是让将士们在乌江渡口附近下马歇息,以等候还在后面的王六军团,待王六军团一到,他们便可在附近扎下营帐,驻守在这里了。

晋军水兵主力纷纷回到战船之后,在主将的指挥下,开始向挑衅的赵国水军发起进攻。

为了给赵国水军一点颜色看看,让其明白大晋水师不是好惹的,晋军主将命令水师采取危险的穿插战术,派出主力战船,穿透赵军的阵型,将不熟悉水战的赵军战船切成数段,让其首尾不能相顾,而后各个击破。

在晋军水师的强大战斗力面前,赵国水师显然不是对手,上千艘战船被冲的七零八落,几乎完全丧失了战力。

正文第三百五十五章江面阅兵

见自己麾下的战船被晋军水师冲的七零八落,新任的赵军水师主将支雄慌忙命令麾下战船向渡口北岸撤退。

赵军水师仓皇撤退,而晋军水师则抓住战机全力追击,一些行动迟缓的赵军战船则被晋军的多艘战船包围起来,无路可逃的赵军士兵,只好与晋军水兵展开接舷战。

短兵相接本是赵军最擅长的,但那是在陆地上,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赵军士兵连站都站不稳,战斗力自然大大的降低,而熟悉水战的晋军水兵则不然,他们在左右摇晃的战船上行走起来如履平地,战斗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挥。

当敌我两艘战船靠近之后,勇猛的晋军水兵手持短刀,熟练的从自己战船的甲板上跳向赵军战船的甲板,而后在赵军战船的甲板上与赵军士兵厮杀。

赵军士兵在甲板上站立不稳,在与晋军水兵的交战中显得非常力不从心,很快便死伤殆尽,尸体则被晋军水兵仍入大江,战船随即被晋军士兵俘获。

赵军水师一路撤退,晋军水师则一路追击,直到赵军水师退回渡口水寨,晋军水师才停止追击。

因为在渡口的水寨,赵军士兵涉水搭建了许多高大的箭塔,上面布置的数千弓弩手正严阵以待,甚至一些大型的塔台上还安装了可以抛射巨石的霹雳车,只要晋军水师靠近赵军的水寨,便会遭到这些弓弩和霹雳车的攻击,损失一定不会小。

为了震慑赵军,展现大晋水师的强大,晋军主将并没有下令立即返回渡口南岸,而是让麾下的大小战船排成几排,以极为整齐的阵型在赵军的水寨外围巡弋了起来。

在这些大小战船中,包括刚刚俘虏的十几艘赵国战船,由于时间仓促,这些战船上飘扬的旗帜都没来得及更换,仍是赵军的旗帜。

晋军水师在赵军的水寨外展开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大营内的赵军士兵全都看傻了眼,众士兵无不对晋军水师的强大深感忧虑,就连赵军的将军们都觉得晋军水师难以战胜,不如撤退北归为妙。

一身黄袍,站在高台上的石虎,也亲眼目睹了晋军水师的阅兵,见晋军水师队形整齐,变阵迅速,石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辛苦半个多月建立起来的水师,目前仍不是晋军的对手,若要战胜晋军水师,还需要继续增强水军的实力。

不过,对于晋军水师的挑衅行为,石虎着实觉得很没面子,尤其是那些飘着赵军旗帜的被俘战船,极大的刺痛了石虎的自尊心。

为了挽回一些面子,石虎下令水寨上的弓弩和霹雳车,全力向晋军船队射击,即便射程不够,至少可以展现赵军强硬的态度。

“嗖嗖嗖,呼呼呼……”一阵急促的箭雨和石弹群,射向晋军战船的方向,在距离晋军战船不远的位置落入江面,激起了无数的水花。

见赵军发射箭雨和石弹却打不到自己,战船上的晋军将士,顿时都大笑起来,甚至高声起哄,大有嘲笑赵军水师不敢出战的意味。

见晋军水师大声起哄,似乎有嘲笑自己的意思,石虎勃然大怒,大声命令身旁的支雄,让其立即率领战船出击,狠狠的教训晋军水师。

支雄自然知道石虎说的是气话,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王者的尊严,他这个做将领的,自然要牺牲自己的颜面来保持石虎的尊严,于是,自认无能,请求石虎收回命令,身旁的其余将领,也纷纷进言,以阻止石虎下达错误的命令。

恰好此时,晋军主将见示威的目的达到了,便率领晋军水师向南岸的大营进发。

见晋军水师已经撤走,石虎心中的怒气稍减,便收回了战船出击的命令,但他要求诸将要加紧训练士兵,尽快让擅长陆战的士兵熟悉水战,同时命令工匠,加紧打造战船,多建大船、楼船,试图以数量的优势抵消士兵不善水战的劣势,并最终取得对晋军水师的全面优势。

就在晋军水师返回南岸的途中,王六率领的五千人马抵达了乌江渡口,并紧靠水军大营搭建起了数千顶帐篷,雷暴的七千骑兵和王六的五千人马全部进驻其中,一座简易的北伐军临时大营搭建完毕。

晋军水师返回南岸后,主将带领大部分人马上岸,开始清理被姚戈仲破坏的面目全非的大营。

乌江大营的损坏是极为严重的,仅被大火烧毁的营帐就有上千顶,其余的各种物资就更多了,最为紧迫的是,大营内的粮草仓库被烧毁了,晋军近三万水兵的口粮没了着落,这是其主将最为头疼的。

可以说,姚戈仲的一场偷袭战,虽然斩杀的晋军水兵不是很多,但给晋军水军大营造成的损失着实不小,算得上是一场成功的偷袭了,况且,若不是雷暴的七千骑兵及时赶到,乌江渡口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姚戈仲的偷袭而失守,整个大晋的江山也将岌岌可危。

乌江渡口的水军主将,安排好清理大营的部下,便立即向北伐军临时大营方向走去,他之所以能够守住渡口,多亏了雷暴所部骑兵的及时增援,因此,他要前往北伐军大营,亲自向援军表示感谢。

此时,雷暴和王六正在中军大帐中商议敌我双方的形式,一名传令小兵便汇报了水军将领的到来。

雷暴和王六的职位均在对方之下,于是连忙起身向大帐外迎接。

双方见面先是寒暄了一阵,水军主将对雷暴所部的及时增援表示感谢,雷暴和王六则连说不敢当,并表示同为大晋的军队,及时增援友军是应该的。

而后,水军主将摇头叹息,将自己所部遭受的损失告诉了雷暴和王六二人,并表示自己的大营已经断粮,要向北伐军暂借一些军粮。

雷暴和王六二话不说,连忙命令士兵,将此行携带的军粮全部资助给水军将士,以解除水军大营的燃眉之急,同时,王六派遣两千将士返回北伐军粮仓,继续搬运粮草。

正文第三百五十六章大船哪儿去了

能这么顺利的得到北伐军的全力资助,水军将领甚为感动,感谢一番之后,便返回了自己的大营。

在芜湖渡口方向,由于姚戈仲大军奇袭建康城之时,并没有派遣士兵留守这里,因此,当姚襄再次率领三千人马抵达渡口的时候,渡口已经被晋军人马占据。

不过晋军兵力不多,驻扎在渡口的人马只有八百余人,另外,芜湖城内还有千余守军,可以随时增援渡口方向。

当然,渡口的守军明白自己的力量很弱小,根本不足以对抗姚戈仲的主力大军,因此,特意将渡口的几百艘大船全都拖上岸,并藏在一处隐蔽的草丛里,渡口只留下十几艘小船,以方便渡口两岸的联系。

姚襄率领三千人马抵达芜湖渡口之后,立即对驻守在渡口的晋军发起进攻,渡口守军兵力不足,仓促之下更是无力抵抗,因此,在姚襄的人马向渡口发起进攻之时,渡口的守军在其主将的带领下,迅速撤离,将渡口拱手让给了姚襄。

如此轻松的便占据了渡口,姚襄心里很是得意,不过,当他进入渡口的岸边时,却是大吃了一惊。

偌大的一个渡口,只有十几艘小船,原本应该有的百艘大船到哪里去了,姚襄心中很是疑惑。

“小将军,渡口的大船全消失了,会不会全在对岸。”一名部将说道。

姚襄摇了摇头,蹙眉道:“不会,应该不会,我大赵主力皆在江北,晋军只有可能将江北的船只驶往江南,而绝不会将江南的船只驶往江北。”

“是啊!小将军说得对,不过,这么多的大船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难不成全都被晋军凿沉了。”部将皱眉说道。

姚襄微微一笑,打趣道:“这么多的船,让你凿沉,你舍得吗?”

“太可惜了,末将还真舍不得。”部将回道。

姚襄看了看四周,轻声说道:“你都舍不得,晋军将领也一定舍不得,那么这批战船只有两个去处,第一是调往他处了,第二是被他们拖上岸藏起来了。”

“小将军,若是晋军将大船全都调往他处了,我军该怎么办才好?”部将问道。

姚襄轻哼了一声,正色道:“那就要看天意了,若是父将可以击破乌江渡口的晋国大军,王上的主力大军便可渡江南下,我军自然无需渡江北上,也就用不着这些大船了,但若是父将铩羽而归,乌江渡口岿然不动,晋军主力向芜湖渡口杀来,我军就要考虑退路了,这些大船对我军来说,也就显得很重要了,我军当全力寻找这些大船的下落,若真的被晋军调走了,那么,我军就只好原地造船,不过,这样会耽误好几日,晋军主力若是杀来,我军压力不小啊!”

部将一听,心里紧张了一下,忙道:“小将军,为了预防万一,末将这就安排将士们砍树,准备建造大船。”

“不必这么着急。”姚襄连忙阻止了一句,顿了顿,道:“晋军大船调往他处的可能性极小,藏在附近的可能性倒是很大,你先派出数百将士,前往附近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晋军大船的下落。”

“是,小将军,末将这就去办。”部将慨然领命。

很快,姚襄麾下的三百士兵,分成几十个行动小组,分散着向渡口周围探查,赵军士兵探查的很仔细,连一个小山坳都不放过,但探查了一个多时辰,却毫无晋军大船的下落。

就在三百赵军士兵,返回渡口向姚襄汇报情况的时候,姚戈仲率领八千大军抵达了渡口。

见姚戈仲一脸的不高兴,姚襄连忙上前问道:“父亲,怎么了,奇袭乌江渡口失败了?”

姚戈仲叹了口气,遗憾道:“我军奇袭本是极为顺利,王上的主力大军也从大江北岸前来增援,眼看着乌江渡口的晋军就要撑不住了,就在这时,晋军七八千骑兵突然杀来,为父不敢恋战率军撤离,真是功亏一篑啊!”

“父亲不必难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奇袭芜湖渡口,孤军深入晋国腹地,本就犯了兵家之大忌,是一招险旗,胜了则是运气好,败了也不必难过,大不了从头再来。”姚襄安慰父亲道。

听了儿子的安慰,姚戈仲心情稍缓,顿了顿,轻声道:“襄儿,我军兵力尚有万余,若是占据一座城池,则足以自守,难道就这么撤回江北吗?”

从父亲的话中,姚襄听出了不甘,但此时,在建康城附近,晋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有扩大的趋势,就凭万余人马,已经很难保障自身的安全了,只有退回江北才能万无一失。

“父亲,细作已经传回消息,前天夜里突然杀出的晋军骑兵,是北伐军的主力骑兵,也就是说,北伐军主力返回建康城了,我军遇到的,还只是北伐军的骑兵,若是其主力步兵抵达建康城附近,我军更加无力抵挡啊!为今之计,还是暂时撤回江北为妙。”姚襄劝说道。

“那万余骑兵竟然是北伐军,北伐军不是还远在交州吗?怎么会这么快就返回建康城了?”姚戈仲心中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这个,孩儿也想不太明白,不过,北伐军万余骑兵返回建康城,倒是个不争的事实,骑兵能这么快返回,后续的步兵什么时候会抵达,真的很难说,我军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此时,唯有返回江北,才能确保剩下的半数大军万无一失,我羌人人丁稀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