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7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胜眼前的敌军之后,金州城的一万兵马立即返回守城,而韩勇则统领麾下的五万兵马,向汶县等四座城池奔去,由于已经得知这四座城池仅有少量燕国兵马象征性的防守,为此。韩勇决定兵分四路,以尽快拿下这四座城池。

其中,两支骑兵队伍分别奔袭新昌和居就,而两路兵马较多的步兵则奔袭距离较近的汶县和安市。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晋军大胜燕军的消息,很便传到了马右津渡口,并第一时间让王猛得知。

这一切早就在王猛的预料之中,不过,当听说晋军以极其微小的损失消灭燕军一万五千余兵马的消息之后,王猛还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预示着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捷报。

“将军。我军大胜燕军,真是可喜可贺啊!”部将也跟着高兴。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怎么。你看着别人立功不眼馋吗?”

“哈哈哈!”部将大笑了起来。

王猛站起身来,正色道:“如今也该轮到我们立功了,传令下去,所有兵马立即用餐,半个时辰之后,上船离开渡口。前往带方郡。”

“是,将军。末将这就去准备。”部将应了一声,转身前去准备。

很快。王猛与麾下的三千精兵便准备就绪,并立即登上五十余艘大船,浩浩荡荡的向带方郡方向奔去,此时的带方郡是个什么情况,王猛还不是很清楚,不过,不论是什么样的情况,他都有足够的信心应对。

在襄平城方向,王午是日日夜夜都无法入眠,麾下的将士虽然决心坚守襄平城,但心里却是非常的恐惧,毕竟,他们仅有不足两万人马,而城外的燕国大军已经超过十七万,兵力远远超过他们。

看着燕国大军正在加紧打造攻城器械,王午的心里是异常焦急的,他对襄平城的防御和燕军的战力都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只要燕国大军准备了足够多的攻城器械,并从四面发起进攻,襄平城是很难守住的,城池的陷落几乎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将军,燕军足有近二十万兵马,而我军却不足两万,兵力相差十倍,想要守住襄平城,看样子是很难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想好退路?”

“退路,什么退路。”王午轻声问道。

部将说道:“放弃襄平城,撤回马右津渡口,并返回青州。”

“不行,这岂不是逃跑吗?若是我军不战而逃,日后如何向王上交代。”王午不同意的说道。

部将急道:“将军,敌军势大,我军根本抵挡不住,撤离襄平城也是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这哪里有错。”

王午闻言,觉得部将说的是有些道理,如今燕军兵力如此强大,他与麾下的不足两万兵马根本很难守住襄平城,而万一城池被攻破,他与麾下的兵马一定全都无法幸免于难,所以,暂时撤离也是为了保存实力,倒也说的过去。

“燕军近二十万兵马已经将襄平城完全困住了,我军想要撤离,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了。”王午突然想到襄平城已经被燕军包围,为此,无奈的说道。

“将军,末将已经观察了数日,东门外的燕军兵马是最少的,若是利用夜间撤离,一定有把握冲出燕军的包围圈。”部将正色说道。

王午蹙了蹙眉头,正色道:“我军经营襄平城一年有余,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本将心里非常不甘啊!让本将再想想吧!”

此时,燕军兵马仍旧在准备攻城器械,所以,短时间内是不会攻打襄平城的,王午自然也就不必急于做出决定。

其实,王午的心里还存有一丝侥幸,他觉得谢艾麾下的兵马众多,如今多半已经攻破易水防线,并直逼燕国的都城蓟城而去,若是燕国都城被谢艾军团包围,燕军主力必然会迅速撤离。如此,襄平城的危机自然也就解除了,他若是早一步放弃襄平城,岂不亏大了。

在襄平城西南方向数里的首山大营,燕军主将慕容恪正在部将的陪同下。看向远处的襄平城,通过连续数日的观察,他已经对襄平城的防御情况了如指掌,并计算出攻陷襄平城所需的兵马和器械,并让麾下大军立即开始备战,准备两日后就发起进攻。以彻底拔除这个钉子。

“将军,眼前的襄平城已经是我军的囊中之物了,最多两日,襄平城就会被我军攻下,城内的两万晋军一个都不会剩下。”部将高兴的说道。

慕容恪笑着点了点头。正色道:“只要攻下襄平城,辽东的问题便解决了大半,倒时候,我军主力就可以挥师西进,增援京城了,只是不知道京城的情况怎么样了,晋军是否已经攻破易水防线。”说完眼中有了一丝忧虑。

“将军,将军。大事不好了。”一名士兵匆忙的奔了过来。

“何事如此惊慌,慢慢说。”慕容恪连忙问道。

“将军,我军两万偏师在金州城下。遭到六万晋军的突然袭击,损失大半,仅有不足五千兵马逃了回来,汶县等城池,也全都被晋军攻破了。”士兵如实回道。

“什么,我军两万精锐损失大半?”慕容恪闻言大惊。顿了顿,疑惑的问道:“晋军在辽东南部最多仅有两万兵马。怎么会突然冒出六万大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兵如实回道:“将军。是晋军的援兵,从装束上看,是晋国扬州军团的兵马。”

“将军,就是那支屡战屡败的扬州军团。”部将连忙解释了一句。

慕容恪点了点头,轻声道:“原来是扬州军团的兵马增援辽东了,看样子,晋军是打算将我大燕的主力拖在辽东,好让他们的主力攻破蓟城啊!”

“将军,即便扬州军团增援辽东,我军仍旧占据极大的优势,只需分兵南下,便可一举攻灭这支晋军援兵,末将愿分兵七万南下,彻底击溃晋军扬州军团。”一名部将抱拳请命道。

慕容恪轻轻摇了摇头,轻声道:“在辽东我军的实力自然远胜晋军,即便他们有了援兵,也是如此,不过,晋军的援兵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若要将其全部歼灭,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如今一来,蓟城岂不就危险了,当下,既然无法迅速击破晋军,就应当立即返回蓟城,以防止都城被晋军攻破。”

“将军,我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襄平城旦夕可下,难道就这么放弃了。”部将非常不爽的说道。

“将军,攻下襄平城再撤离不迟,末将愿意领兵立即攻城。”另一名部将直接请命道。

显然,他们已经准备了很长的时间,若是就这么放弃攻打襄平城,错过这个立功的机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

慕容恪自然也不希望打击部将的积极性,于是,正色说道:“既然你们一心想要攻打襄平城,那本将就给你们两个时辰的准备时间,两个时辰之后立即攻城,若是不能破城就放弃吧!”

“是,将军。”部将应了一声,转身前去准备。

“报,将军,蓟城送来紧急信息,晋军已经攻破易水防线,三十万晋军主力正在向蓟城方向步步紧逼,王上让将军立即解决辽东的战事,并增援蓟城,辽东会有援军前来应对的。”一名心腹说道。

“援军,我们还会有援军吗?”慕容恪疑惑的问道。

心腹说道:“将军,王上已经决定将辽东、带方、乐浪三郡全部割让给三韩、沃沮和高句丽,为此,自然会有军队前来辽东与晋军厮杀的,我军退到辽水以西便可。”

慕容恪微微松了口气,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样我就放心了,就让他们与晋军争夺辽东的土地吧!我们放心撤往蓟城就好了。”

此时,慕容恪迫切想要统领大军撤往蓟城,以解决蓟城所面临的重大危机,不过,既然已经答应麾下兵马进攻襄平城,他自然也不会食言,为此,决定继续向襄平城发起进攻,不论能否攻下襄平城,都要立即撤离。

两个时辰之后,燕国大军开始向襄平城发起进攻,为了给驻守襄平城的晋军兵马造成最大的损失,燕国大军将准备的所有攻城器械全都用上了,大量的石块通过抛石机抛向襄平城的城墙,对晋军防守兵马进行打击,大批重装士兵在巨型盾牌的掩护下,怀抱攻城云梯向襄平城冲去。

燕国大军突然发起进攻,这让防守襄平城的晋军兵马有些惊慌,不过,双方的关系是死敌,若是襄平城被攻破,他们都逃不脱被杀戮的命运,为此,只得奋力死守城池,以赢得生机。

“将士们,守住城池,给我守住城池。”王午大声呼喊,让麾下的将士全力防守城池。

晋军将士为了保住城池,保住自己的性命,自然全力以赴的防守城池,并对进攻的燕国大军发起猛烈的反击。

虽然燕军进攻的极为猛烈,不过,晋军的准备也极为充足,在城墙之上,早已准备了大量的滚木和礌石,火油和棉絮稻草之类的易燃之物也准备了很多,在燕军蜂拥杀至城下的时候,防守城池的晋军,首先用箭雨对攻城的燕国兵马展开射击,然后,大量的滚木和礌石倾泻而下,最后将棉絮和稻草浇上火油,点燃后扔到燕军之后,如此一来,便对进攻的燕军造成了极大的损伤,让燕军不得不败退而去。

燕军十余万兵马,一连进攻了六轮,直到天色完全黑透,也未能攻破襄平城,并为此付出了近万人马的伤亡,不过,防守襄平城的晋军也付出了同样的伤亡,近一半的兵马都失去了战斗力,防守城池的兵马仅剩一万余人。

在燕国大军疯狂攻城的时候,燕军主将慕容恪一直在首山观察,看着自己麾下的兵马不断伤亡,慕容恪心里非常的焦急和无奈,在第六轮攻城失败之后,他终于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以免进一步损失兵马。

“将军,让末将再进攻一次,这一次一定可以拿下襄平城。”部将奔上首山,大声恳求道。

慕容恪摆了摆手,正色道:“不行,大军立即撤离,快去执行吧!”

“是,将军。”见慕容恪已经下决心要放弃攻城,部将只得同意。

正文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歼敌六千

在带方郡的一处很不起眼的小渔港,众多正准备出海打鱼的渔民,惊奇的发现,在距离渔港不远的海面上,出现了大量船只,这些船只比他们的渔船大多了,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惊奇,并好奇的看向这些正在靠近的渔船。

这支庞大的船队,自然就是王猛亲率的三千精锐,共有五十余艘战船,此时,王猛正站在最大的一艘战船的甲板上,看向前方的小鱼港。

“将军,这个小鱼港实在是太小了,又有这么多的小渔船挡在岸边,根本容不下我军船队,要不要换一个地方上岸。”部将小声问道。

王猛摆了摆手,轻声道:“不必了,就从这儿上岸,先派一艘小船上岸,让岸边的渔民将渔船停在一起,为我军船队腾出进港的道路,对了,多给他们一些钱财。”

“是,将军。”部将闻令,立即前去准备。

很快,大船上的一艘救生船缓缓放入海中,几名士兵跳上小船,快速奔向小鱼港。

小鱼港附近的渔民都是带方郡的普通百姓,没有多少见识,所以,当他们看到五十余艘大船的时候,心里既紧张又好奇,并怔怔的看向这些大船,一些胆小的渔民,更是握紧手中的鱼叉,躲在礁石的后面,仅仅露出一颗脑袋。

跳上岸边的几名士兵,将大晋王师要征用渔港的决定告诉了这些渔民,并给了他们很多财物。

众渔民见大晋军队并没有什么恶意,便高高兴兴的将他们的渔船划到了一块,给大晋军队腾出了可以靠岸的空位。

很快。五十余艘战船依次停在小鱼港的岸边,并相互靠在一起,战船上的三千大军也立即奔上岸边,并随时准备向带方郡的腹地行去。

此时,带方郡已经被燕国割让给三韩了。燕国留守的数千兵马也全部撤离了这里,而三韩的兵马正在向这里赶来。

三韩是马韩、辰韩和牟韩,是三个独立的政权,但他们之间又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为此,三个政权的首领。都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统一三韩,以壮大他们的力量,建立一个大一些的国家。

此次,燕国主动割让带方郡给他们,以换取他们对燕国的支持。三韩各国首领自然爽快的同意了,不过,他们可不会死心塌地的为燕国卖命,他们在意的只有带方郡,在得到带方郡之后,象征性的派遣一支兵马前往辽东走一圈就好。

为了更好的分配带方郡的土地,三韩各国首领,各自带领麾下的五千大军。在合兵一处之后,向带方郡方向奔去。

不过,让三韩首领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刚刚抵达带方郡不久,还未来得及分割地盘,大晋的三千精锐居然突然抵达了带方郡,这让他们很是不满,并决心好好教训晋军兵马,保住他们即将得到的土地。

“燕国已经将带方郡让给我们。晋国大军却突然出现在这里,这分明是抢夺。赤果果的抢夺,我们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马韩王激动的说道。

“对。带方郡已经属于我们三韩,晋军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牟韩王大声说道。

“说这么多废话干甚,直接派兵消灭他们就好了。”辰韩王不耐烦的说道。

马韩王想了一下,正色道:“不如我们各自派遣两千大军,合兵一处向晋军发起进攻,两倍的兵力一定可以彻底击破晋军,如此,也算给燕国一个交代了。”

“好,我同意。”

“好,就这么办。”

辰韩王与牟韩王皆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马韩、辰韩与牟韩各自分兵两千,并合并一处,由马韩大将统一指挥,向王猛所在的位置杀去。

此时,王猛与麾下的三千精锐,已经抵达带方郡的列口城,距离三韩兵马盘踞的南新城还有六十余里。

不过为了摸清带方郡的情况,王猛花钱雇佣了很多当地的百姓,让他们帮助自己收集整个带方郡的各种情况,并且,还派遣了自己麾下的斥候前往各大城池视察情况。

“将军,据斥候回报,燕国数千兵马已经撤离带方郡,而三韩的一万五千联军也已经进入带方郡,兵力是我军五倍,情况不是太妙啊!”部将有些担忧的说道。

王猛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看来你还是对三韩不太了解啊!三韩的大军可不能与燕国精锐相比,一万五千兵马,只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说完表情极为轻松。

部将闻言,蹙眉点了点头,既然王猛说三韩大军战力不强,他自然比较相信。

“报,将军,三韩六千援军已经从南新城方向杀来,估计明日就可以杀至列口城。”就在这时,传来了三韩大军奔袭列口城的消息。

“将军,三韩联军来者不善,我军必须做好备战。”部将连忙说道。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不是备战,而是主动出击,将三韩联军歼灭在来袭的路上,以彻底震慑这些蛮夷小国,让他们知道大晋王师的实力,从而不得不归附我大晋。”

“将军英明,那我军何时出发。”部将大声问道。

王猛看了看眼前的地图,指着其中一处山谷,正色道:“这里是敌军前往列口城的必经之路,只要我军埋伏在这里,便可以对敌军展开突袭,如此,必然可以用最小的损失歼灭最多的敌人,命令所有人马立即出发,傍晚之前必须抵达山谷,并埋伏起来。”

“是,将军。”部将大声应道,并立即开始进行准备。

很快,三千晋军精锐兵马,分两批八组从四座城门分别出城,并向山谷所在的方向奔去。

两个时辰之后。三千晋军精锐兵马先后抵达山谷,并立即在山谷的两侧埋伏,等待三韩联军的抵达。

此时,太阳西沉,距离傍晚最多还有半个时辰。三韩联军还没有抵达,不过,王猛已经计算的很精确了,他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