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7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沃沮王闻言,心里暗叫厉害,王猛如此做法的确是帮助自己解决了高句丽的威胁。让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但大晋驻军带方和乐浪,则可以完全控制沃沮等国。沃沮日后将完全成为大晋的傀儡,绝对没有任何自主的权利,崛起就更不可能了,而且,王猛说的很清楚,要在带方和乐浪驻军。也就是说,燕国割让给沃沮的乐浪郡。大晋将收回,不会让沃沮得到那里土地。从而让沃沮王内心的小算盘完全失效,当然,乐浪原本就不属于沃沮,所以,沃沮王心疼的不算太厉害。

“若大晋王师能够驻军带方和乐浪就最好不过了,如此,我沃沮就再也不用受高句丽的欺辱了,小王心里高兴啊!”沃沮王违心的说道。

王猛从沃沮王的表情便可以看出他内心的不情愿,不过,只要沃沮王肯归附大晋就好,对于沃沮王内心的小九九,王猛觉得完全可以不用理睬,毕竟,只要大晋军队完全控制带方和乐浪,沃沮王有再多的鬼主意,也动摇不了大晋对这里的统治。

“哈哈!看来大王是想通了要归附我大晋,如此,我们便是一家人了,日后还要并肩作战,同甘共苦才是啊!”王猛笑着说道。

“将军说的对,小王已经下决心要归附大晋,日后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了。”沃沮王连忙应道。

王猛闻言大为高兴,并正色说道:“既然大王已经归附大晋,那便立即拔营北进,准备进攻高句丽。”

沃沮王闻言一惊,连忙紧张的问道:“将军,我沃沮大军如何是高句丽大军的对手,将军这么做,岂不是让小王前去送死么。”说完一脸的紧张。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大王不必担心,本将很快就会亲率麾下精兵与三韩兵马前去与大王会师,只要有本将在,高句丽大军一定会一败涂地的。”

一听到三韩二字,沃沮王的胸口便涌起一股巨大的怒意,三韩兵马洗劫了白山城,三韩首领更是将他宠爱的姬妾霸占了,如此奇耻大辱让他难以咽下,而如今不但不能报仇,还要与仇人并肩作战,这种感觉真的比宠姬被霸占还要让人屈辱。

“将军,三韩人劫掠白山城,三韩王更是霸占了小王的妻妾,这口气让小王如何咽得下。”沃沮王难以忍受屈辱,当着王猛的面愤怒的说了出来,话语之中,大有指着王猛驭下无方的意思。

王猛蹙了蹙眉,故作无奈的说道:“本王原本无意进犯沃沮,只是率军前往白山城附近,打算与大王商量归附大晋的事情,不料大王不再白山城之中,王子更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亲率一万大军向我军杀来,本将无奈只好让三韩兵马迂回进攻白山城,不料,三韩人居然在城内劫掠,这是本将始料不及的,不过,本将已经严厉的教训了三韩王,并让他们释放大王的家人,如今,大王的家人全都在城内的王宫之中,包括大王的妻妾在内,并不曾少了一个,何谈霸占一说,大王的心胸要开阔一些,不要计较太多的小事,眼光要向远处看,不要只看脚底下的一块小地方。”

沃沮王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王猛说的太圆滑,让他无从反驳,身后全是他麾下的心腹将士,既然王猛已经表明他的妻妾并没有被霸占,他便只得作罢,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若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妻妾被三韩王霸占了,对他的威望是极大的打击,也让他的脸面挂不住,有句话说的好,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有什么资格做男人,如此就更没有资格做沃沮的一国之君了。

“将军说的是,小王狭隘了,沃沮与三韩日后就是一家人了,小王这就回去让大军做好拔营北进的准备,明日一早。必定拔营北上。”沃沮王温和的说道。

不过,说归说,他的内心却并没有原谅三韩人,并暗暗发誓要好好收拾三韩人,甚至要阉了三韩首领。以解心头之恨。

王猛不关心沃沮王内心是怎么想的,他只关注结果,如今,沃沮王已经答应归附大晋,并率军北进,那么,他的目的便达到了,至于。在进攻高句丽的过程之中,沃沮大军能否很好的配合三韩兵马,王猛觉得。只要自己调配合理,便可以完全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哈哈!大王早些回去准备,本将也将在明日一早,亲率大军北进,五日后,我们会在丸都城以南二十里的位置汇合。”王猛正色说道。

“好。一言为定,告辞。”沃沮王应了一声。带领麾下的兵马策马离开,前去大营。

王猛朝沃沮王离开的背影方向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并调转马头返回白山城。

在返回白山城之后,王猛立即开始部署北进的方案,为了确保后路的安全,王猛决定留下五百兵马镇守白山城,并由沃沮王子统领收拢的三千沃沮大军作为辅助,以确保沃沮城的绝对安全。

沃沮王返回大营之中,众部将全都聚拢了过来,并等待着沃沮王的命令。

“大王,我军何时发起进攻。”一名部将大声问道。

沃沮王摇了摇头,正色道:“各位将军,晋军不可战胜,本王已经决定投靠晋国了,大军准备一夜,明日向北进发。”

“大王何出此言,难道我军三万兵马,还不敌晋军三千吗?大王也太小看我沃沮勇士了。”一名部将有些不满的说道。

沃沮王开口道:“晋军三千倒不是太可怕,不过,大晋全部兵马已超百万,若是有更多的兵马抵达沃沮,我军岂能抵挡,不如早降,况且,投靠大晋比依附高句丽强多了,本王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众部将自然也对高句丽非常不满,听了沃沮王的解释,顿时想通了许多,不过,依旧依附与人的事实,还是让他们有些不爽,毕竟,天底下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的依附他人,独立自主的**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大王,三韩人劫掠白山城,欺辱我们的家人,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吗?”一名部将恨恨的说道。

“我们与三韩人的仇恨不共戴天,决不能就这么算了。”又一名部将气愤的吼道。

显然,沃沮将士不愿意忍受这种屈辱,想要报仇雪恨。

沃沮王蹙了蹙眉头,正色道:“诸位放心,本王不会忘记三韩人对我们所做过的一切,这个仇本王一定会加倍奉还,不过不是现在,眼下我们还不能与三韩兵马闹翻,需要先配合他们进攻高句丽,摆脱来自北境的威胁,而后,我们便可以从容的寻找机会对三韩人下手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属下支持大王的英明决策。”谋士抱拳附和道。

众沃沮将领闻言,也明白了当下尽快解决高句丽的威胁才是首要的任务,至于找三韩人报仇雪恨只能放到最后了。

见众部将已经不再反对,沃沮王便将第二日一早的所有行动计划告诉了他们,并让他们立即开始准备。

在洛阳城方向,华安始终严密关注河北与辽东的局势,对于这两个方向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格外上心,毕竟,麾下超过一半的兵马都投入这个方向了,最优秀的将领也派往这里,这里的成败关乎华安的命运,绝对不可以发生任何的意外。

随着辽东传来王猛亲率三千精锐进入三韩半岛的消息,华安的内心显得非常的忐忑,毕竟,王猛是他麾下的大才,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将是巨大的损失。

三千精锐实在是太少了,华安已经后悔当初只给王猛三千人马,若是让他统领一万,甚至两万兵马进入辽东就好了,当然,华安当初让他统领三千精锐进入辽东的目的,是要他接替王午的指挥权,统领王午和韩勇麾下的兵马,不料王猛突然改变主意,率领三千兵马跑到三韩半岛去了,这让华安感到大为意外,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华安原先的作战计划。

不过,华安并不怪罪王猛,他相信王猛是睿智的,既然王猛统领三千兵马进入三韩半岛,就足以说明辽东的局势需要这么做,他是根据辽东具体的情况作出的临时决策,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没有必要完全听从上司的决定。

“报,王上,辽东方向传来消息,王猛将军与所部的三千精锐,已经成功收服三韩,并将三韩的五千兵马纳入麾下。”就在这时,王猛收复三韩的消息传入了洛阳城。

华安闻言,显得大为高兴,王猛果然厉害,居然凭借三千精锐,轻轻松松的收服了拥兵数万的三韩,这份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不过,最新的消息还没有传来,若是华安得知王猛又成功招降了沃沮,一定会更加高兴的。

“河北方向的局势如何?”见一名心腹走了进来,华安连忙问道。

“回王上,我军四十万主力大军已经兵临蓟城南部的治水南岸,距离蓟城仅有一步之遥,不过,燕国兵马越聚越多,兵力已经与我军旗鼓相当。”心腹正色说道。

华安闻言一愣,正色道:“怎么,燕国居然陆续集结了四十万兵马?怎么会有这么多,这与细作探查的情况不符啊!”

“王上,燕国本有十万大大军,从辽东撤回的兵马有十七万,共计只有二十七万兵马,不过代国派出了五万援兵,扶余四万,濊貊两万,挹娄两万,共计正好四十万。”心腹正色说道。

正文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兵临丸都

燕国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结了四十万兵马,兵力丝毫不弱于大晋的北伐军团,这样的事实让华安颇为心惊,此次北伐是极其重要的决战,是完全收复大晋失地的最后一战,对华安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必须取得完全的胜利,并收复幽州和平州。

不过,在出兵之前,华安显然忽视了燕国以北的诸小国,没有想到,濊貊、扶余和挹娄等与燕国敌对的小国,居然会出兵帮助燕国抵挡晋军的北伐军团,这是严重的战略失误,直接导致了燕国获得大量的援军,从而在兵力上与大晋军团旗鼓相当。

“濊貊、扶余、挹娄等国,常年遭受燕国欺凌,居然会派兵增援燕国与我大晋为敌,真是岂有此理。”华安愤怒的吼道。

“王上息怒,此等小国不足为虑,就算他们全都支援燕国,我大晋军队也是可以战胜他们的。”一名部下劝道。

“是啊!王上,我军兵马精锐,粮草充足,将士一心,而敌军粮草不足,各小国援军势必各怀鬼胎,如此形势,我大晋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又一名属下说道。

“王上,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各小国出兵增援燕国,与我大晋为敌,如此,我大晋在灭燕之后,就可以顺势将这些小国全部灭掉,如此,我大晋又可以多出数州的土地。”一名部将说道。

华安闻言,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各小国之所以增援燕国,与大晋军队为敌。多数是害怕唇亡齿寒,怕大晋在灭燕之后继续北进,从而灭掉他们,不过,就算他们派遣兵马增援燕国。也不会真的为了燕国而拼命,他们派军前来多数是为了虚张声势,让晋军兵马知难而退,从而维持燕国继续占据幽州和平州的现状,当然,诸小国前来增援燕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燕国给了他们大量的财物,他们不好拒绝。

“你们说的对,既然这些小国不知死活的增援燕国,本王就要在灭燕之后。将这些小国全部消灭,并在辽东方向新置五州,以增加我大晋的土地。”华安兴奋的说道。

“五州,王上心中已经有详细的计划了?”心腹属下,好奇的问道。

华安走到地图的前方,指着辽东方向的位置,正色道:“这里是三韩,本王打算在此设置韩州。这里是沃沮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可设置沃州,高句丽的都城丸都是个不错的地方。可以在此设置丸州,濊貊的土地可设置濊州,至于,扶余和挹娄居住的地方,则设置北州,北州以北已经人迹罕至。凡是人能够抵达的地方全都是北州的土地,这便是本王初步的计划。不知此次能不能完成啊!”说完一脸的兴奋。

众属下闻言,也全都跟着高兴。毕竟,作为大晋的官员,看到大晋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大,任何人都会非常高兴的,并全都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力量。

“王上,三韩已经归附大晋,若是在其领土设置州郡,三韩王族岂能答应,这不是逼着三韩王造反吗?”一名部将担忧的说道。

“这个无妨,只要我大晋王师驻守带方郡,三韩王就无力反对,况且,只要他们听话,他们应得的利益是不会少的,韩州官员的任命也会偏向三韩人,他们仍然可以继续锦衣玉食。”华安正色说道。

显然,只要先解决燕国,这些小国就没有力量与大晋相抗衡了,届时大晋想怎么对付他们就可以怎么对付,他们听话则可以保留王位,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若是他们胆敢反抗大晋,就只有全部灭掉,并将他们的土地,变成与中原一模一样的郡县,彻底抹除他们的存在。

众属下闻言,皆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对华安的想法表示支持。

“王上,如今燕国方向的兵马已经与我军旗鼓相当,若是我军再次从中原调兵十万北上,必然可以一举击破燕国众联军的防御,从而攻破蓟城,灭亡燕国,将大晋的失地全部收回。”一名属下,正色建议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继续增兵十万,的确可以增加更大的优势,本王打算亲自统领十万精锐增援河北,你们觉得如何?”

“属下觉得不妥,王上当坐镇洛阳城,岂能以身犯险,况且,我军已经具备很大的优势,只要将十万大军增援上去,必然可以彻底压垮燕国方面的联军,根本不需要王上亲自前往。”属下劝道。

“前方有众将领便足以,王上应该坐镇洛阳城,以免洛阳城方向发生意外。”又一名属下说道。

见众属下全都反对自己亲自统兵增援河北,华安便只要答应,并考虑调拨哪支兵马增援河北。

河北战事极为重要,所以,华安必须调拨最精锐的兵马增援上去,但洛阳城的防御也非常重要,所以,华安又不敢将所有的精锐兵马全部调离洛阳城周围,以免心怀不轨之徒趁机进犯洛阳城。

“王上,此次增援河北,我们何不再次下圣旨,让荆州军团,派遣部分兵马前往河北呢?”一名部下似乎看出了华安的忧虑,轻声建议道。

华安闻言,微微摇了摇头,正色道:“荆州等地接连发生民族叛乱,荆州军的部分兵马,正在围剿叛军,所以,即便我们以皇上的名义下达圣旨,他们也不会领命,而是以平叛为由,拒绝派兵北上,所以,还是算了吧!”

众部下闻言,尽皆默然。

“报,王上,交州发生大规模叛乱,叛军足有十万之众,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镇守交州的一万荆州军将士,已经被困在交趾城内动弹不得。”就在这时,传来了交州发生大规模叛乱的消息。

华安闻言,微微吁了口气。交州这已经是第三次发生大规模的叛乱了,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里就像毒瘤一样,时不时的就会发作。

“交州发生大规模的叛乱,看来荆州军需要出动精锐主力才能弹压下去了。如此荆州军主力离开襄阳,洛阳城方向就不会存在压力了,王上可放心大胆的派遣精锐进入河北了。”一名部下兴奋的说道。

华安点头道:“你们说的没错,本王不用担心荆州军的威胁了,不过,为了让荆州军前往交州平叛。本王还是要上奏皇上,让皇上下圣旨,敦促荆州军主力尽快南下。”

“王上圣明,正该如此。”部下点头称是。

随后,华安前往皇宫。将交州发生大规模叛乱的事情禀告了司马聃,并很顺利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仅仅一个时辰之后,圣旨便被送往襄阳城方向。

一日后,华安从洛阳城周边的弘农、河南、河内三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