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皇甫家族便分成了学医一脉和学文一脉,学医一脉以治病救人谋生,而学文一脉则开办私塾,以教书育人谋生,当然,由于天资的问题,也有一些族人学医和学文都不行的,则也只好从事其它的行业,但他们仍然属于两脉之一,就像皇甫医的两个儿子,医术非常浅薄,只会一点简单的东西,根本不能单独给人看病,但仍然属于学医一脉。

见自己的大伯皇甫儒如此说话,皇甫医开口解释道:“大伯有所不知,华将军除了要组建医学馆之外,还要组建其他的机构,就连我家聪儿,将军都要委以重任,说要组建一支由聋哑之人构成的聋哑馆,大伯知识渊博,只怕华将军见了,一定会重用的。”

皇甫儒闻言,点了点头道:“若我们学文一脉也有用武之地,老夫便同意前往汉中,以发扬我皇甫家族的文学成就。”

见年纪最大,最难说服的皇甫儒都同意了,皇甫医心下大喜,忙道:“有大伯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天色不早了,各位叔伯早些回去歇息,明日午后,我会再次前往华将军的大营,将我皇甫家族学文一脉的事情,向华将军做一番汇报,相信,华将军一定会重用的。”

“如此甚好,我们先回去了。”皇甫儒带着家族中的一众长辈,在小辈的搀扶下,离开皇甫医家的小院,向自己的家中而去。

见终于搞定了自己的族人,皇甫医大大的松了口气,他多年精心钻研医术,自信医术不比自己的曾祖父皇甫谧差多少,只是窝在晋寿城这个小地方,无法让外界所知罢了,只要给他一个发挥实力的平台,他便可以将自己的医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世人对自己的医术刮目相看,同时,也让整个皇甫家族名垂青史。

内心兴奋不已的皇甫医,在自家的院子里来回的踱着步子,时不时的抬头仰望星空,憧憬起了自己的未来,许久之后,才困意朦胧的返回屋内休息。

第二日午后,皇甫医带足所需的药材,与自己的两个儿子,皇甫聪、皇甫明,按时前往华安的大营,并继续为病重的李青怜诊治。

第四百七十一章晋寿陈霆

经过一夜的休息和服药,李青怜的病情好转了许多,气色也红润了起来,不过从暗淡的眼角,还是可以看出病情并没有痊愈。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皇甫医为李青怜把了把脉,随后便配好药材,走出帐篷交给自己的长子皇甫聪,让其尽快熬药。

见皇甫医走出帐篷,华安也跟着走出来,并看着皇甫医,轻声问道:“皇甫先生,青怜姑娘的病,何时可以痊愈。”

“哦,将军不必担心,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最多还有五六日便可痊愈。”皇甫医肯定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道:“五六日,还要这么久,那我军岂不是还要在晋寿停留五六日。”

见华安急着前往汉中,皇甫医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将军若是想早日前往汉中,也是可以的,最多两日,青怜姑娘的症状便会稳定,完全可以承受旅途的劳顿。”

华安点头道:“太好了,不知皇甫先生两日后可否同行,若是皇甫先生可以同行,本将就再放心不过了。”说完期待的看向皇甫医。

皇甫医笑了笑,抱拳道:“回将军,昨夜子时,在下已经与家族的长辈们商议了许久,众长辈一致表示支持将军,同意在下赴汉中组建医学馆,以发扬我皇甫家族的针灸医术,只是,我皇族家族分为两脉,除了学医一脉,还有学文一脉,不知,将军是否有组建文学馆的打算,在下回去也好向文学一脉的长辈们回话。”

华安闻言大为高兴,大声道:“哈哈!本将早有如此打算,正愁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呢?想不到你们皇甫家族还有学文一脉,真是太好了,你回去便可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跟随本将前往汉中,便由他们负责组建文学馆,本将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太好了,有将军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族中学文一脉的长辈,早就表态了。只要将军有组建文学馆的打算,他们便会跟随将军前往汉中,以发扬我皇甫家族的文学。”皇甫医高兴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大声感慨道:“青怜姑娘的这场病可算是立了大功了。若非得病,本将便无法相识先生,也就不会有你们皇甫家族的支持,如今,皇甫医学馆和皇甫文学馆,算是都有着落了,本将心里真是高兴啊!”

见华安将皇甫家族捧得这么高。身为皇甫家族的子孙,皇甫医的心情也显得十分的兴奋,心里有很多知心话,都忍不住想告诉华安。

犹豫了片刻。皇甫医终于开口,将皇甫家族的历史,以及重要的人物和成就都仔细的告诉了华安。

原来,皇甫家族早在汉朝便是著名的世家大族,皇甫医的六世祖,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汉朝太尉皇甫嵩,在汉末黄巾起义的时候,与卢植、朱隽一道,率领大汉朝军队,与黄巾军厮杀,为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算是汉末剿灭黄巾起义的三大将之一。

皇甫医的曾祖父皇甫谧的名气就更大了,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晋朝时期著名的人物,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先后撰写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针灸甲乙经》等书籍,在医学和文学上都富有盛名,让后人尊崇不已。

皇甫谧不仅在医学和文学上成就颇高,而且,也是后辈立志的好榜样,在年轻的时候,皇甫谧与一些世家公子一样,喜欢游手好闲,后改过自新,专心学习,终于有所成就。

但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不幸患了风痹病,左脚不能动,双耳也失聪,可谓成了一个腿脚残疾的聋人,但皇甫谧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的攻读医术,并在这个时候编写了让后人景仰的《针灸甲乙经》,最后,更是凭借自己的精湛针灸之术,亲手治好了自己的耳聋之症,让后人惊叹不已。

皇甫谧的故事,激励人心,为后人树立了一个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好榜样,华安听完之后,也是感慨不已,并更加确定,自己重用皇甫家族是对的,有了皇甫家族相助,自己建设梁州的计划,将更加顺利。

皇甫医一口气将自己家族的历史都诉说了一遍,见华安耐心听候,并无厌烦之意,心中更加肯定自己跟对了人,并下定决心要将医学馆办好。

由于学文一脉的长辈还在等候消息,皇甫医在与华安谈论了半个时辰之后,便告辞离开大营,临走前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定要认真的熬药,不可在军营内放肆。

皇甫医离开时,华安亲自将其送出了辕门,而后,便在大营内巡视一圈,最后来到皇甫聪和皇甫明熬药的位置。

此刻,二人正在认真的熬药,见华安走过来,皇甫聪毫无感觉,似乎没有看见华安一般,而皇甫明则立刻站起身来,向华安行礼问候,同样是皇甫医的儿子,但这两人的性格和秉性却是完全不同。

“二位公子武艺不凡,不知师承何人,可否告知本将。”华安开口询问道。

皇甫聪听不见声音,自然不会回答,而皇甫明则立即回道:“回将军,我和大哥的师父便是晋寿城的枪棒高人,姓陈,讳名一个霆字,师父武艺高强,我和大哥跟随师父学了十余年了。”

“陈霆,真是个响亮的好名字,本将最喜欢结交武艺高强之人,可否让本将见你师父一面。”皇甫聪和皇甫明的武功,华安是亲眼所见,对于他们的师父,华安自然充满了好奇,毕竟,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任何一个人才,华安都不愿意错过。

皇甫明点了点头,正色道:“这个将军请放心,我师父就住在军营的附近,据此不过二里,待明日,我与师父说一声,便可前来拜见将军。”

“好,如此甚好。”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二人,问道:“你们二人武功高强,对于今后,你们可有什么打算。”说完看向皇甫明。

“日后的打算,这个……”皇甫明挠了挠头,不知该如何回答。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你们是打算跟随父亲学医,治病救人,还是另有一番宏观大志,一个男人,对将来总得有打算不是。”

“不瞒将军,我和大哥只是喜欢枪棒,对于日后的打算,还没有想过。”皇甫明如实回道。

华安摇了摇头,批评道:“你们二人的年纪都不小了,对于将来,怎么可以没有一番打算呢?本将见你们武功不错,是否想过要做一名将军,征战沙场,建立一番功业。”

“做一名将军,还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我们能行吗?”皇甫明有些怀疑的看向华安。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昨日,你们联手打败了本将麾下最勇猛的将领,还有什么是你们做不到的呢?只要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完全可以胜任将军之职,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量和勇气。”

见华安如此说,皇甫明心头掀起了一阵波澜,他用手语与自己的大哥商议了片刻,看向华安,正色道:“将军,我和大哥商量好了,我们愿意从军,还望将军收留。”说完抱拳向华安行了一礼。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好,你们都是好样的,本将最需要的就是像你们这样,有本领的年轻人,日后跟随本将,亏不了你们。”

“多谢将军。”皇甫明连忙抱拳向华安行礼,一旁的皇甫聪也跟着向华安行了一礼。

药材很快便熬好了,皇甫聪小心的将熬好的汤药倒入碗中,并轻轻的放在旁边的案子上,以待冷却。

汤药冷却之后,华安亲自端起汤药,前往李青怜的帐篷之中,并亲手喂其喝药,以安慰跟随自己舟车劳顿以至染疾的李青怜。

这一举动让李青怜的芳心萌动不已,并温柔的让华安留下多陪陪自己,但皇甫医曾告诉华安,李青怜病重,要多喝温水,多休息,而且还忌房事,故华安不敢停留太长时间,一是怕让李青怜休息不足,病情再次加重,二是因为李青怜那副楚楚可怜的姿态,总能勾起华安心中的欲念,只怕待的久了,华安便浴火难耐,控制不住自己了,那样一来,更是会加重李青怜的病情,华安一心想让李青怜的病情早日痊愈,故只得忍痛离开,让李青怜一个人在营帐内独守空房。

傍晚的时候,皇甫医返回晋军大营,查看了李青怜的状况,而后,便叮嘱了几句,随后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离开晋军大营。

第二日一早,皇甫医再次前往晋军大营查看李青怜的症状,他的两个儿子皇甫聪和皇甫明也如约将他们的师父陈霆带入晋军大营,在陈霆的身旁除了皇甫聪和皇甫明,还有两个英俊的年轻人,看上去威风凛凛,像是武功高强之人。

第四百七十二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将军,这位便是我的师父,这两位是我的师兄。”皇甫明指着身旁之人,开口向华安介绍道。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用赞许的目光看向三人。

“在下晋寿陈霆,拜见华将军,这两位是我的犬子破虏和灭胡,他们听说华将军乃大晋名将,所以闹着要来见上一见,还望将军莫怪。”陈霆说着拱了拱手,向华安行了一礼。

“陈破虏拜见华将军。”

“陈灭胡拜见将军。”

陈破虏和陈灭胡对视一眼,抱拳向华安行礼。

“哈哈哈!破虏、灭胡,真是好名字啊!看得出来,陈师傅有立志驱除胡虏,收复失地之志啊!”华安说着,赞许的看向陈霆。

陈霆闻言,憨笑了两声,轻声道:“将军过奖了,在下年轻的时候的确是有此志向,可惜年岁不饶人,如今,在下已经四十有五了,驱除胡虏、收复失地是想都不敢想了,呵呵!”说完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伤感。

华安看的出来,陈霆这是看着自己一天天老去,而年轻时的梦想却无法实现,心中有些郁闷罢了,这与当年自己的师傅韩潜的状况,是何其的相似。

“廉颇七旬,尚能食肉,陈师傅不过四十有五,还很年轻,怎么可以有如此感慨,五年之内,本将便会北伐关中,驱除胡虏,只要陈师傅愿意,完全可以加入我军,一展宏图远志,可好。”华安很直接的向陈霆表达了自己的招募之意。

陈霆闻言愣了一下,而他的两个儿子,陈破虏和陈灭胡则大喜过望,连忙抱拳道:“将军北伐关中。我们兄弟二人愿意效力,收下我们吧!将军。”

“哈哈哈!二位加入我军,本将正求之不得呢?以你们的武功,本将现在就可以封你们为都尉。日后立功。更是前途无量。”华安大声的同意了二人的请求。

二人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而他们的父亲,陈霆也表示要加入华安麾下。

一下子便得到了三位武功高强的人才,华安心头别提有多高兴了,顿了顿。便邀请陈霆父子三人,以及皇甫聪,皇甫明共五人,前往中军大帐中,坐下慢慢谈。

在中军大帐之中,华安向五人详细的表达了自己北伐关中的雄心,并表示只要时机成熟。完全可以一战而拿下关中。

皇甫明一边仔细的听取华安所说的话,一边用手语向自己的大哥汇报情况。

经过华安的一番讲解,五人都对北伐关中,驱除胡虏充满了信心。并表示会全力支持华安。

能得到五位俊杰的支持,华安心头很是高兴,随意的聊了一会儿天下大势之后,便问起了陈霆的身世。

让华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陈霆居然也是出身名门,其曾祖父竟是蜀汉皇帝刘备麾下的大将陈到,这个陈到以勇猛著称,在蜀国名声极大,仅次于赵云,是刘备非常倚重的大将之一,刘备麾下最精锐的白耳兵,便是由陈到统领的,陈到一直跟随在刘备的身旁,随刘备转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真是想不到,三位竟然也是名将之后,本将运气可真好,在晋寿城,这个小小的县城,居然连续遇到皇甫家和陈家两个名门之后,哈哈!”华安笑着感慨了一句。

“将军,在下收徒十余人,个个武功高强,并对胡人恨之入骨,若是可以的话,在下打算让他们全部投靠将军。”陈霆见华安看得起自己,便打算让自己所教的徒弟,全部投靠华安。

“若是如此,那是最好不过了。本将现在可是求贤如渴啊!有多少人才要多少。”华安大声说出来自己的求贤如渴的心里。

陈霆闻言,抱拳道:“将军放心,在下这就回去,通知各位弟子,明日一早便前来投靠将军。”

“好,真是太好了,有陈师傅相助,本将的北伐大业就更容易实现了。多谢了。”华安感激的向陈霆行了一礼。

“将军留步,在下告辞。”陈霆抱拳一揖,目视二子,随即转身离开军营,陈破虏和陈灭胡亦是抱拳一礼,转身跟随自己父亲离开。

陈霆父子三人走后,华安看着他们三人的背影,感慨道:“蜀中人才如此之多,而李势却不能任用,如此,岂能不亡国。”说完笑着摇了摇头。

皇甫明见华安说的有理,也跟着点了点头。

在李青怜的营帐之后,皇甫医仔细的给李青怜检查了一番,见李青怜的病状已经好了九成,便放下心来。

此时,李青怜虽然还没有痊愈,但从外表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有生病的样子,只有像皇甫医这样医术高明的人,才能看出李青怜身体里仍有病根。

为了彻底治愈李青怜的伤寒之症,皇甫医决定给李青怜开最后一味药,以巩固之前的疗效,防止旅途劳累而再次复发。

配好药之后,皇甫医轻轻走出营帐,恰好遇到了正准备进帐的华安。

“皇甫先生,青怜姑娘的病情怎么样了,好些没有。”华安见皇甫医走了出来,连忙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