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旅旅长吴辽面无表情,他只是点点头,“师长,我会打好这仗。”

看到吴辽的表现,李英飞心里面怎么都觉得不安心,可他也只能相信吴辽。在佛山战役中,吴辽当时所属的第二团打出了惨烈的一战。全团85%的伤亡率创造了光复军的最高记录。吴辽也身负重伤,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好不容易才活了下来。从那之后,吴辽就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学习。

光复军大扩军,李英飞调到了第五军当了第一师师长,他手下二团现在成了第一师第一旅,吴辽则晋升了旅长。吴辽那全身心投入学习和训练的态度让李英飞很是担心。韦泽在军校中反复讲“军事科学”,“将一怒而兴兵”这是军事中的大忌。所以李英飞忍不住继续劝道:“老吴,这次咱们按照部署打……”

看李英飞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吴辽冷静地答道:“师长,我知道今天要打的是法国人!”

部队里面有管心理调整的人员,面对这些受过战争创伤的人员,解开他们心结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从过去走出来,不要把现在发生的事情与过去强行联系起来。不管效果好不好,该讲的道理别说那帮受伤的兄弟们听了许多遍,李英飞这样没受伤的军官也都听过多遍,都会背诵了。李英飞知道自己如果再说的过多,那就是表示不相信吴辽了。更不用说吴辽的话里头也表明了他知道此战斗不是佛山战役的延续,无论从战斗对象还是战争时间都完全不同。

“去吧,好好干!我们的部队就在你后面!”李英飞最后说道。

光复军在战后不仅建设了虎门炮台,还在九龙地区以狮子山为核心建起了防御体系。九龙一带是个海边的平原,很适合大规模战斗。光复军可不想让英国人轻易的突破这里,从陆路进攻虎门炮台侧翼。

此时,在海边防御的部队已经退了回来。战前的时候大家恶补了一番世界各国的国旗、军旗、军装,部队确定有大概两千名左右的法军部队从香港岛的港口出发,越过了窄窄的海峡在九龙海滩上登陆。

看着吴辽前去指挥部队迎击,李英飞焦急的等着虎门那边的电报。洋鬼子进攻九龙地区的同时只怕也会对虎门动手。

“师长,九龙来的电报!”通讯参谋拿了一张纸跑了过来。

李英飞打开电报一看,上面写了一段话,“虎门海域并未发现敌人军舰。”

“难道这帮洋鬼子真的是想从陆路打进广东么?”李英飞大惑不解,就那么几万人的洋鬼子,上了陆地完全不够看啊。

第133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十三)

“上帝保佑法兰西!”

“让我们给野蛮的中国人一次教训!”

好战而且嚣张的口号在法国登陆部队中回响着,英国方面不想出兵的意思非常明显。不过这却不是阻挡法国人进攻的理由。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法兰西军队,等于是夺回了欧洲第一强军的地位。滑铁卢战役之后,被俄国人攻进巴黎,这对于法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借着那次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俄国成了“欧洲宪兵”,在东欧各地耀武扬威。只要有国家爆发了革命,就能看到前去镇压革命的俄国军队的身影。

如此嚣张的俄国人终于让英国人决定给俄国人一番教训,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拉着法国打击俄国,战后又开始扶植奥斯曼土耳其,把手沉沉的插入了地中海。这对于法国来说也不是什么高兴事。

为了在战后能够获取进军印度支那的权力,法国指挥官认为自己有必要展现出法兰西的战斗力来。所以他才决定发动战争。

法国陆军当然不是只懂得靠嘴皮子来指挥军队,有过克里米亚战争的经验,法国人的舰炮停在香港岛与九龙之间的海峡中掩护法军登陆部队。法国海军的炮兵们示威般对着岸上猛烈开火,攻击着他们认为可能有威胁的地域。隆隆炮声中,满载着法国陆军的登陆船队在香港岛对面的九龙登陆,法军们纷纷跳下船,开始在平坦的海岸边列队。

美国舰队人员不仅没有参与战斗,反倒都上了岸,在高处架起望远镜观看着这场战斗。法国可以说是美国的“贵人”。从独立战争开始,法国就全力支持着美国。从历史上讲,“落樱神斧”游而不击,正面战场的战斗都是法国人打的。而且美国独立之后,还反咬了一口。吃下了法国人控制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路易斯安那等地。

看着法国陆军进攻光复军,美国观战一方内心深处自然是希望看到法国陆军大发神威,在英国人不肯直接开战的时候,狠狠给中国人一次教训。

然而法国人刚登陆,远处的光复军就用火炮开始射击登陆点。九龙的岸边土地比较硬,开花弹落到地上就猛烈的炸开。数公里长的海岸上,几乎每一发炮弹都要让法军损失一两名乃是十几名法军的战斗力。没等法军在滩头完全站稳脚跟,就出现了一百多名伤亡者。

法国人明显没想到会遭到这样的猛烈攻击,舰炮并不能有效的对内陆目标实施打击,所以法军放弃了在比较平躺的岸边整理起大队列的打算,而是以排为单位,登陆之后就开始向内陆前进。

“中国人的炮兵好像撤退了?”有些美国军官从望远镜中看到一些骡马牵引的跑车向山区方向行动的身影,他们忍不住喊道。

“中国人胆子就这么小!”美国部队开始嘲笑起来。此时若是中国军队不撤退,还是能够利用法国军队立足未稳的机会继续给法军造成损失的。

旅长吴辽并不知道自己被美国军人这么嘲讽,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会有丝毫的在乎。法军的确是欧洲强军,他们的部队没有傻乎乎的从正面猛攻,而是快速的从两翼包抄过来。如果等着法国人攻上来,只会分散部队的火力。而且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随着光复军的炮兵们开始撤退,轰击的法军的炮弹也暂时停止下来。法军很快的就稳住了战线,开始排成的标准的进攻队形。这下美国军人们忍不住开始赞赏,法军的行动速度的确比美国陆军迅捷很多。而且由小方阵组成的大阵线看着就更有冲击力。

在狮子山负责指挥的吴辽也忍不住点点头,远远望去,法国军队行动敏捷,与光复军的精锐部队相比绝不逊色。看着法军的战线开始前进,吴辽却又微微皱了皱眉头。

法国指挥官同样有些讶异,中国军队的胆小畏战的确超出了他的想象。能让英国佬重视的军队不该是一支胆小的军队。英国军队打硬仗是把好手,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更是可以称为“神军”。面对那么多落后的部落,英国人有着无比丰富的经验。

光复军的撤退之迅捷,甚至比满清的军队都快很多。在攻打大沽口的时候,法军好歹也是能用陆军的大炮给满清军队以迅猛的杀伤。现在法国的炮兵还没上阵呢,中国军队就逃跑了,这算是什么事?

不过战场上是没有机会长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敌人撤退了,自己就得开始追击。中国炮兵明显撤往了狮子山高地,炮兵撤到高地上之后,射程会自然增加,这对于法军接下来的战斗未必有利。此时必须加快速度前进。占据了这片高地之后,法国的第一轮才算是达成了目的。所以法军排着整齐的队列开始向着狮子山方向快步前进。

“呯!呯!”随着枪声,地面上开始出现步枪射击后冒出的硝烟。令法军意外的是,他们的视野中并没有看到光复军步兵方阵的身影。

子弹呼啸而来,法军方阵中的士兵纷纷中弹。他们很快就看到了那些冒烟的地方都是在一些地面上起复的遮蔽物之后,难道中国人在那里挖掘了壕沟么?不然的话步兵是不可能躲在那后面连续射击的。

“炮击!”有过克里米亚战争的经验,法国海军的舰炮对着中国军队冒出硝烟的位置开火了。这些炮兵们都是经验丰富,有桅杆上的炮兵观察员们指引,炮击非常的顺利。中国人射击的距离未免太远了吧。在距离法军两三百米的地方中国人就开火了,这明显背离了战场射击的常理。这样疑惑可以用中国军队战斗意志薄弱来解释,看到精锐的法国军队,中国人被吓得六神无主,为了壮胆而胡乱开枪。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站在狮子山上,吴辽看着战场。光复军的新式步枪优先装备一线部队,而不是装备卫戍部队。所以吴辽的部队都是一水钢质枪管的单打一。虽然双手紧握着望远镜,可吴辽只觉得自己的身体仿佛与战场上的战士们一样,匍匐在地,稳定的调整的呼吸,准确的瞄准着敌人不停的射击。

后膛带来福线的步枪精准度惊人,在30米内的射击可以说是百发百中。300米内也能用排枪准确的杀伤敌人。更重要的是,由于采取了全新的卧倒射击姿势,战士们的身体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暴露在敌人的视线内,伤亡率大大降低。

所以吴辽认同了法军战斗力不亚于英国军队的事情,在这样的战斗中,能够给光复军部队们以有效杀伤的就是火炮。而法军甚至没有吃大亏,就使用火炮轰击光复军的步兵阵地,这种军人的应变能力,的确不是普通的军队能做到的。如果光复军的对手是清军那群窝囊废,杀了他们他们只怕也不会想出这样的法子来。甚至是光复军,在进行纸面上战术推演的时候,也是大家想了好一阵才想明白应该用炮兵对付敌人的新式战术。

当然,这也就是法军的应对极限了。而光复军有韦泽都督在,吴辽记得很清楚,韦泽都督先写了一张纸条,扣在桌面上。等光复军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想出了解决方法之后,韦泽都督才掀开了那张纸,上面写了“用炮兵覆盖敌人阵地”几个字。

接下来,韦泽都督又讲述了步兵面对这样局面的应对战术。而吴辽现在看到了光复军一线部队正在采用这样的战术,阵地的撤退路线早就准备好了。因为不想给法军可以利用的阵地,所以一线部队没有挖壕沟,而是稍微修整了一下地形。所以部队猫着腰站起身,拎着步枪从一个遮蔽点快步跑向另一个遮蔽点。如果两个遮蔽点之间没有足够高的凸起,部队就匍匐前进,胳膊腿并用,快速爬过那些地段。

这姿势看着的确丢人,可这样的姿势能够最大限度的隐蔽自己。部队的行动都是依照队列执行的。如果被敌人发现一个士兵,他们就可以集中火力对这一带猛轰,那时候损失的可就不是一个士兵的生命,而是十几个,几十个士兵的生命。同时还会把部队的动向暴露给敌人。让之后的战斗变得非常困难。

看到第一线部队终于顺利在法军的炮击中撤回了第二道的防线,吴辽终于松了口气。方才,他只感觉自己也和一线的战士们在一起,那种身体与地面接触的感觉是如此清晰,仿佛是吴辽也跟着大伙一起在地上匍匐前进一般。

身体恢复之后,吴辽立刻就回了部队。在所有的训练中,吴辽自己每次都要与部队一起练。在烈日下,在阴云下,在雨水里,吴辽亲自摸爬滚打。训练的艰苦让基层军官都看不下去了,觉得吴辽不光自己往死里练,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往死里练!

即便部队里面怨声载道,吴辽却没有丝毫的放松、部队心理医生已经把道理给吴辽讲的清楚,过去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以后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全新的战斗。人永远都活在当下,而且只可能活在当下。

吴辽承认这没错,可佛山战役中那漫天的血色,还有看着兄弟们一排排倒在敌人枪口下的场景,会经常从吴辽的心中冒出来。让他颤栗,让他绝望。只有一遍遍的操演着新式的武器和战术,才能让吴辽感觉到他和部队有了新的力量,他和部队已经拥有了超过佛山战役时的作战能力。佛山战役的梦魇,再也不会重现。

抬头仔细观察着法军的指挥,吴辽看到来自军舰的炮击终于停歇了。法国陆军开始继续前进。

“冲锋!”法国各个方阵的军官们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同样的命令。不管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准备,在那么密集的炮击下,中国军队是不可能有幸免可能的。此时需要的是让法军快速靠上去,然后利用密集的火力解决山区的中国军队。因为法军继续向前的话,就不可能受到舰炮的保护了。即便法军的舰炮还能射击,可那时候到底是炮击敌人还是炮击法军,可就很难讲了。

两百多米的距离很快就冲过去了,法军在抵达中国军队第一道防线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一下。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弹坑的确是个问题,而地面上只留下了二十几具被火炮击中而死亡的中国军人的尸体。这不能不让法军感到极为意外。方才法军被打死打伤了上百号人,难道仅仅是这二十几个人就给了法军如此巨大的伤亡么?这二十几个中国士兵是这么厉害的射手么?

脱离了舰炮的掩护射程之后,法军的大炮终于运上了九龙这边的海岸。有了陆地炮兵的掩护,法军指挥官也觉得心里面踏实了不少。他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一气攻下狮子山高地。

第二道防线也抵挡了大概二十分钟,因为距离近了不少,吴辽能够看得更加清楚。部队只是给了法军一部分打击之后就撤退到了第三道防线,这也是狮子山正式防线的第一道。这里挖了半人多深的战壕,战壕前面四十米处布下了竹签阵与陷阱阵。足以抵挡一下法军的进攻速度。

而率先与光复军这条战线接战的不是中央战线,而是法军两翼的战线。无论是光复军还是欧洲军队,都非常清楚侧翼进攻的威力。在侧翼,吴辽各放下了两个营的部队。反倒是正面的战线上,吴辽也只放了两个营。

光复军把法军被放到了距离阵地六十米的地方才开始用步枪猛烈射击,而狮子山上的炮兵此时也加入了战团,炮兵们首先要摧毁的是法军的陆军炮兵。半山腰上的滑膛炮对着法军炮兵阵地猛烈开火。

观战的美国军人们目瞪口呆的看到光复军的火炮突然间就猛烈了将近十倍,狮子山炮台上的炮位终于伴随着硝烟展现出它们的身姿,而法军在岸边设置的炮兵阵地附近则是猛烈的爆炸开来。那些炮弹都用了延时引信,铁球在地面上弹跳着,旋转着。或者直接冲进法军炮兵阵地,把人和大炮一起撞倒。即便是没有命中,过了片刻,这些炮弹就在法国炮兵阵地附近猛烈的炸开。把法国炮兵的炮组淹没在沙石与浓烟里头。

除了炮击之外,枪声也如同爆豆般响起。也不知道开火的是法军还是中国军队,总之,到处都是硝烟,到处都是响声。整个战场如同沸腾的大锅般笼罩在烟雾之中。

“前进!”“开火!”“开火!”“前进!”法国军官们或者歇斯底里,或者声音颤抖的发布着这两个命令。

他们终于看到了敌人,他们躲在地面上的壕沟内,几乎毫不停歇的对着法军猛烈射击。那些鼹鼠般的中国军人只有半个脑袋勉强能够被法军看到,而在这被硝烟逐渐遮蔽的战场上,那半个脑袋也很快就在法军视线里头模糊起来。在六十米内想击中这样的目标未免是太难了。所以法军不顾自己的伤亡,向着光复军冲了过去。

然而脚上的剧痛很快让他们发现地面上有玄虚,把血淋淋的脚掌从地面上拔起来,他们才看到地面上竟然密布尖锐的竹签。法军立刻试图绕过竹签,跑在前面的士兵们身体突然猛的一歪,仿佛整个人挨了一截。地面上挖了不少半条腿深的孔洞,一不小心就会踩进去,重则骨折,轻则崴脚,即便是没有受伤,想从这里头把脚拔出来也得费点力气。

可就这么一耽误,部队就遭到了密集的子弹射击。不少法军就以怪异的姿势扑倒在地,前仰后附的倒在竹签上或者陷坑里头。如果法军肯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