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他们的地位甚至不如普通人。如果是普通的百姓,光复都督府会把他们当成可以依靠的政权基础。剥夺了这些人的土地、财产之后,光复都督府上下都认为这帮人会记恨,会想翻天。这些人实际上处在被监视的境地。不仅没有服兵役的权力,更没有考公务员的机会。这两项是眼下民间获得身份晋升的唯二途径。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被剥夺了政治权力,没有了上升的机会。

根本不用韦泽刻意描述,政权争夺失败者的惨状已经明明白白的由光复都督府亲手创造出来。光复都督府现在所致力去开创的新政权如果失败了,其结果不会比失败的满清更好。

韦泽曾经做过很多讲话,这一次无疑是高度打动了与会众人的一次。暂时停顿了一下杀气腾腾的讲话,韦泽平复了一下呼吸,然后说出了更加杀气腾腾的话。

“到现在为止,满清在战争中杀了那么多人,我们杀过那么多人,这已经让很多家庭绝户了。未来的战争,战火将席卷整个中国,这种杀戮的规模只会十倍百倍的扩大。无数的家庭将断子绝孙。甚至整个家庭彻底死光。大家读一读新编的《中国简史》后就能知道,中国改朝换代十几次,绵延上百年的分裂与战争也发生过好几次。现在是满清要覆灭,从我们真正建起新国家的那一天,若是我们再和以前一样,这个国家也会有覆灭的那一天。而在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后代就会处于现在满清后代的境地。我们很多同志以前只怕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偶尔考虑一下也不坏。”

会议室里头是死一样的寂静,因为韦泽正在谈论的就是死亡。那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更是政治意义上的死亡。

“我们大家都是凡人,都会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我们都扛不过去。但我们肉体的死亡却不等于我们真正死亡了,只要我们建立的国家还在,我们就永远活在这个国家中,新国家的人民就会记得使我们创造他们所生活的国家。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所有人民都是我们所创造的国家的延续。如果我们建立的国家灭亡了,人民还会活着。但是他们和我们就没有任何关系了。就如满清覆灭之后,人民还在,可满清就永远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他们从现在变成了历史的过客而已。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韦泽又停顿了一下,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些被自己的话给打动了。在演讲的时候,韦泽竟然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悲凉的感觉。一份事业往往比一个人的生命短暂得多,只有很少的事业能够延续数代人。即便是开创国家这样能够延续十代人的伟业,可也会无可避免的走上毁灭的终点。

那些生前威名赫赫的伟人,也最终会变得籍籍无名。“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数千年名声的人,他们本身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荀子、李白、杜甫、白居易,甚至是韩非、李斯,这些人被回忆起来的,是他们留下的伟大著作。甚至是岳飞或者秦桧,他们也是作为鲜明的善恶的代表人物。与他们本人的行动并无关系。

而韦泽与光复会的同志们会留下什么呢?一个新国家的开创者,或者是更伟大功业的奠基者?韦泽当然希望是后者。因为只有后者才能真正的不朽。

在这一刻,韦泽突然理解了“身后评价”这四个字的含义所在。盖棺论定,是对包括皇帝在内的普通人的评价,而对那些历史上的不朽者,即便是他们死了千年,在整个社会没有能够全面超越他们之前,他们始终会被记起,他们的思想与理念总是会有追随者。那些需要力量的后来者们,不管有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前者,都也会毫不犹豫的举起这些伟大前辈的旗帜,向着他们所奋斗的目标而前进。

不由自主的,韦泽失神了。他的思维沉浸在对历史的感悟中,直到韦昌荣喊道:“都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建立起一个千秋万代的国家?你赶紧说啊!”

听到这样的呼唤,韦泽一怔,他的思维再次回到了现实中。向台下扫视了一圈,却见所有中央委员都盯着韦泽,大家的神情都那么认真而且焦虑。这些正在亲手埋葬满清的人们突然看到了韦泽向他们展现出的看似以必然的毁灭收场的结局,大家都希望韦泽能够说出跳出这个毁灭结局的办法来。那目光是如此的灼热,如果目光中传导他们心中的热度,上百人的目光足以让韦泽现在立刻燃烧起来。

韦泽本来只是想对大伙威胁恐吓一番,在这个时代搞封建地主那套是注定要完蛋的。自忖不可能完全说服同志们,韦泽就只能用事实来吓唬这些人。可他没想到,把血淋淋的历史展示给大伙,竟然能够起到以前无论韦泽怎么努力说都达不到的效果。大家是真的希望韦泽能够提出一个跳出历史王朝周期律的办法来。在战争,在工业发展上都很有信心的韦泽却再也不敢侃侃而谈。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确是该由韦泽来解释,但这个问题韦泽的确没有办法拿出一套能够清晰解释的理论出来。

“三言两语是说不清这个问题的。若是能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那世上就不会有王朝灭亡的事情。”韦泽先谨慎的选择了让自己脱身的说法,不过对着同志们,韦泽却不敢把这个问题的解释权放弃掉,放弃了这个终极政权问题的解释权,就意味着韦泽彻底放弃了他在光复会中的权威,不管韦泽有没有信心,他都得坚持下去。这就是领袖不可逃避的责任。

恢复了严肃的表情,韦泽继续说道:“但是,我可以给大家讲述历史到底是什么。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一定可以建起一个不灭的国家,在这点上我要问大家,你们相信我么?”

可这话好像没有起到效果,代表们跟了韦泽好几年,对于韦泽还是有些了解的。韦泽那种表情可不是极有信心的模样。

相处几年乃至快十年,韦泽也看得出代表们的动摇。他平静地问道:“我建立起总参谋部之前,又有谁觉得是可以这样组建军队,又有谁觉得是可以这样用兵打仗的么?但是大伙听了我的话,跟着我走。现在呢,拉一个人出来,就能把总参谋部制度讲述的头头是道。那么,是我没能耐领着大家走到今天,还是总参谋部制度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大家怎么看呢?”

领袖们从来不靠嘴,而是靠实力靠功绩。当韦泽拿出实绩的时候,质疑的感觉立刻就消退了。

趁着大伙的情绪终于回到了轨道上的时候,韦泽立刻把王朝兴亡的大议题跳过去,他说道:“现在我们就从王朝兴亡的角度来和大家好好讨论一下土地问题。”

光复会全国代表们开了一个长达三天的闭门会议,之后经过一周的文件和历史文献准备之后,又召开了一次四天的闭门会议。两次会议结束前,在以前就开始推行的授田令的基础上,全国代表会议拿出了一个《光复都督府土地法大纲》的文件,《土地法》前面的立法理念解释文件中总结了传统王朝土地问题,头五十年自耕农占据了绝对优势,五十年到一百年间则是土地疯狂兼并。等兼并引发的政治改革以地主们的胜利告终之后,王朝就向着覆灭一路狂奔。

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对于土地问题的纲领就变得非常明确。为了未来新国家的长治久安,“土地是特殊的生产资料,土地事实全面国有,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纲领就顺理成章的被推导出来。而且这个纲领经由全国代表们一致同意,也具有了极大的权威性。

当然,在这部《光复都督府土地革命大纲》文件的开头,却是看似与这个议题关系有限的一句话,“政治工作是光复会的核心,我们要建立起拥有钢铁纪律的政治组织。无数历史都证明了一件事,没有钢铁般的政治组织,没有钢铁般的政治纪律,就没有钢铁般不可动摇的江山。”

有了光复都督府最高权力机关的决议与共识,这部《光复都督府土地革命大纲》随即在光复会、光复军、光复都督府里面全面推行。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光复会全国代表会议负责解释法律,光复都督府行政机构负责执行。

很快,光复军第四军就接到了文件。此时正在第四军里头负责调研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的沈心看了《光复都督府土地法大纲》之后,长长的舒了口气。在第四军里面干了半个月,沈心疲惫的都有些消沉了。此时,生气终于回到了他的脸上。

站起身深呼吸了好几次,沈心对旁边的军长雷虎说道:“雷军长,请召集干部们开会。开始学习文件。”

雷虎见过沈心这半个月来在各个部队里面开会,虽然年轻,沈心却有罕见的耐心。他听的多,说的少,更没有对提出各种问题的官兵进行任何呵斥。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耐心,雷虎很是佩服,他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点的。

对沈心的举动,雷虎的感觉是,有着中央文件,沈心终于不用害怕说错话了。而且看了《光复都督府土地革命大纲》开头那句话,雷虎敏锐的感觉到一件事,以前韦泽是通过建立总参谋部,彻底消除了传统的兵为将有的模式。总参谋部打造起了一支强悍的军队,而且将部队独立的可能性消除到了最低。而现在,在总参谋部的体制之上,韦泽是铁了心准备用政治部来建立起一套更强有力的制度。

即便是对未来的政治部有所意识,但是雷虎现在也没有反对的打算。韦泽的命令对雷虎来说几乎是一种“绝对”的存在。雷虎既不敢,也不想去反对韦泽的命令。如果未来的政治部门里头的人如同沈心这样,雷虎是能接受的。

最初沈心到达第四军的时候,雷虎是很担心这个年轻人会以手持尚方宝剑的姿态出现。韦泽电报里面命令“一个不杀”,可下面的人若是一定要立威请功,雷虎也会非常为难。沈心在第四军里头不仅没有努力去激化矛盾,反倒是反复向部队解释,对土地问题的看法是大家的个人观点,只要不因为这个观点与影响工作,激化矛盾。这个问题就只存在于讨论的层面。这的确让得知抓了周金才而有些人心浮动的部队安定下来。

“好,我现在就去。”雷虎应了一声,他很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会怎么推行接下来的工作。

第7章 永兴(七)

“土改有关江山万代,种地的若是连地都没有了,或者靠种地根本养活不了自己,不起来造反还能怎样?推行土改,就是要让大家以后能活下去。”

第四军里头的宣传倒是简明扼要,沈心其实也对这样的宣传不是太有信心。可以江山万代为理由的宣传效果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光复军内部立刻就表示了支持,公开反对的声音消失的无影无踪。至少是在公开场合再也听不到反对的意见。

沈心还担心大家是不敢说话,他也参加了不少会议,在会议上询问同志们的看法。同志们的看法极为统一,“既然土改保证大家都有地种,税收只有三成。既然土改是要保卫万代江山,那大家还有什么可说的?光复军里头没有一个人不想跟着都督建立万代江山。”

部队同志们高度的政治觉悟,至少是高度的造反觉悟,让沈心无言以对。在给韦泽的报告中,沈心写道:“民心可用,军心可用。”

第四军的营长周金国倒是没有这样的感触,他起来造反的目的就是想有稳定的土地,而且不要再受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听了有关土地问题的“讲道理”会议之后,他也不想再受盘剥。更何况土改与“万代江山”有关,他就更没有反对的理由。

令周金国高兴的是,部队内部很快稳定下来。周金国甚至有机会见了周金才一次。举报周金才的不是周金国,而是周金才的营政委。周金才百般请求见周金国当面向他道歉。当众大骂周金国,给周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请求最终被同意了。

禁闭区域在营地中的一个小院,倒也是砖瓦房。但这并不是因为特殊优待,而是怕他们跑了。在院子的接待室里头等了一阵,周金国见到警卫把周金才带了出来。这二十几天的禁闭生活让周金才整个人都蔫了。他胡子拉碴,脸色苍白。刚在周金国对面坐下,周金才为了骂周金国的事情连连道歉。

周金国此时已经基本把被骂的事情放下了,不过头几日他是杀了周金才的心都有。此时看到了周金才的惨状,他心里头其实蛮开心的。若是周金国出手,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把周金才整成如此模样。

“金国,我请你来是想求你两件事,第一件事我想求你能不能在师长面前替我说说好话,我知道错了,只求部队不要把我撵走。”周金才一脸悲戚的神色,“我不想被部队撵走。部队的饭我还没吃够呢!”

这理由倒是真的打动了周金国,进了部队之后就有大米饭吃,可进了部队之后却不是只有大米饭吃。第四军原本在韶关驻扎,部队自己种地,种菜,养鸡,养猪,养鱼,种桑。平常的伙食那可不是一般的好。周金国在家乡的时候就没怎么吃过肉,在韶关这几年里头,部队不仅有肉吃,烹调的时候还有各种香料,食用油的供应也很充足。一个礼拜怎么都得有两三天可以吃肉。若是回家种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这等伙食。

在这样伙食的滋润下,部队的同志们身体强壮,即便是战斗和训练中要经受风吹雨打,各个晒得黝黑。但是人人都有那种顶级大户人家才有的带点油光肤色。更准确的说,吃进肚子里头的油水在点皮下脂肪层中颇有储存。

周金才这二十几天的禁闭之后,那种油水已经被耗掉的所剩无几,看上去和这个时代普遍干巴巴的肤色没啥不同了。周金国经常与周金才一起吃饭,他深知周金才已经养成了爱吃肉食的习惯。周金国忍不住问道:“你这些天都吃了什么?”

“稀饭,咸菜。”周金才哭丧着脸答道。

“金才,你怎么想着一定要当地主呢?”周金国又问道。

这个问题让周金才更加痛苦起来,他眼中此时已经闪烁着泪水,“那还不是听了以前的熊团长说的话。他在两年前说过,等以后不打仗了,咱们这帮营长们各个都要分几百亩地当地主。他是团长,他说了之后我能不信么?所以一听说分地,我就觉得是都督说话不算是。没想到原来是熊团长胡说八大,都督可从来没有这么说过。”

听了周金才的回答,周金国目瞪口呆,他根本没想到事情背后还有这样的缘故。对与以前的熊团长,周金国很有印象。这家伙平素里就好吹牛,净说些听着就不靠谱的事情。例如他以后能如何的飞黄腾达,跟着他没错。两年前部队整顿,很大一部分人都被叫去军校学习。熊团长就去了军校,从此再没了消息。

周金国虽然官职不高,资历却在那里摆着的。因为人面广,他很清楚被送去军校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是正常的进军校培训,这种培训都是在部队进行人事调动时候会出现的情况。另一种则是突然接到进军校培训的命令,这种调动的人中很多都是被认为有问题的。只是部队给他们留点面子,不说解职,而是用去军校培训为理由给弄走。

“熊团长的话你也敢信么?”周金国说话的声音都有点颤抖。

周金才懊悔的哭了,泪水滚滚而出,周金才用脏兮兮的衣袖猛擦,都没能及时擦干。哭了好一阵,他情绪得到了疏解,这才哽咽地说道:“我这不是猪油蒙了心么。以前看家里头地主的威风,我也想当地主啊!熊团长这么一说,我就光想着能当地主了。后来他去了军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