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这些城市和地区被一个个夺下。后续部队乘坐轮船登陆之后,向周边进攻。而海军则是轻松的继续向北,向北。

3月1日,左宗棠在杭州城内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放弃杭州北上突围。

十天前,法国已经把最新的战略局面告诉了左宗棠。光复军海军最晚会在3月15日进入上海。英国人已经接受光复军占领上海的未来,法国人不接受也没办法。他们根本没有舰队能够阻挡光复军的步伐。

当然,英法都希望能够给光复军制造麻烦,那就是尽可能帮助清军退到长江以北。当然,这种帮助也是有限度的,光复军500多吨的蒸汽动力军舰真的强行构筑海上封锁线,英法也没办法应对。就满清方面展现的战斗力,他们根本不足以在陆地上阻止光复军进攻上海。即便英法与光复军闹翻,也阻止不了光复军夺取上海。

左宗棠这位今亮看着杭州的浙江巡抚衙门的公堂,这是他到现在为止官职的顶峰。虽然有传闻说,左宗棠会被提升为闽浙总督,而福建此时完全落入了光复军手中,如果不是像任命彭玉麟为广东巡抚那样“激发士气”的举动,他这辈子的最高官位只怕就是浙江巡抚了。

即便自自命清高,左宗棠的眼中也满是遗憾。左宗棠对江忠源开创靠团练晋升封疆大吏的道路非常佩服,而他也无疑达到了江忠源同样的高度。执掌浙江军政之后,左宗棠击退了石达开对浙江的进攻,面对李秀成二十万大军的猛攻,他还是守住了浙江,并且准备了全面反击的计划。而这苦心孤诣的数年努力,在光复军的猛攻前顷刻化为泡影。

闭上眼睛,左宗棠忍不住叹口气。在当今天下,他还真没有服过什么人。凡是与左宗棠结交的,不管是高官或者大儒,亦或是当世豪杰,都对他赞赏有加,称其为不世之才。就如左宗棠很看不起的曾国藩,哪怕是被左宗棠多次羞辱,照样低声下气的请求左宗棠出山。对自己的能耐,左宗棠有绝对的自信。

而韦泽杀进广东的时候,正是左宗棠成为浙江练兵剿匪大臣的时候。七年过去了,韦泽从占据广东的一股势力变成了席卷江南的格局势力。与历史上诸多人物相比,韦泽已经建成了一个南朝。这南朝正朝气蓬勃,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与韦泽相比,左宗棠只能选择逃去长江以北。如此的对比之下,左宗棠连“既生瑜何生亮”都说不出来。天下大乱,竟然催生出了韦泽这样的悍匪,左宗棠很想说的是“生不逢时”。

“大人,东西都搬完了,我们是不是赶紧撤?”胡雪岩在旁边问道。

左宗棠睁开眼,看了看自己挖掘出来的这位商业奇才。在撤退中,众人早就人心惶惶,尽可能先跑,而始终跟在左宗棠身边的胡雪岩却还是忠心耿耿。

“走吧!”左宗棠对胡雪岩说道。

今亮毕竟是今亮,左宗棠非常懂得审时度势,此时他已经知道了曾国藩率军渡过长江进入庐州的消息。光复军最新的北伐榜文中,满清固然是光复军的死敌,信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国同样在光复军的敌人名单里头。以前是清军与太平军打仗,光复军坐山观虎斗。现在虽然局势不妙,不得不撤退。可这也是清军暂时跳出圈外喘口气,看太平军与光复军打仗的时候了。

在李秀成的猛攻下离开杭州固然有军事上的风险,不过把杭州给了李秀成,却也能够让光复军与李秀成直接开战。这也是左宗棠选择此时跑路的另外一个重大理由。

卫队护送着左宗棠离开了只剩下些旧家具的杭州巡抚衙门,即便是撤退,左宗棠也留在后队。这是他的自尊,如果撤退时遭到李秀成的追击,最后变成一场溃逃。左宗棠是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

也差不多在此时,清军江南大营的统领,江南提督德兴阿此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他的部队驻扎在临安,名义上是与杭州护卫掎角之势。实际上在李秀成猛攻杭州的时候,江南大营的部队根本没动静。江南大营本来就无力作战,特别是前江南提督张国梁率领精锐与李秀成作战时遭到了惨败,张国梁被杀。自此,江南大营就以自保为最高原则。

李秀成猛攻杭州的时候也派出了李世贤监视江南大营,所以左宗棠虽然早早就告诉德兴阿撤退之事,可江南大营数次尝试移动,都遭到李世贤猛攻,不得不缩回临安。此时眼看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江南大营还是动弹不得。

来回溜着圈,德兴阿突然站住,咬牙切齿的对部下将领命道:“让你们的手下什么都不要带了,我们赶紧走。”

“大人!这么多东西怎么可能不带呢?”将领们纷纷说道。江南大营这几年与其说是一支军队,还不如说成了一个享乐的巢穴。军营里面市场、赌场、妓院一应俱全。因为光复军在两广禁烟,所以大烟价格暴跌。原先一个月的军饷只能抽大半个月,现在能让江南大营的普通士卒美美的抽上一个月,还能有点剩余。

让这支部队抛下一切,轻装上阵。这是想都不用想的。就在此时,却有探马满脸喜色的跑来禀报,“大人,粤匪撤退啦!”

这真的是个好消息,德兴阿脸上立刻就有了光彩。

第51章 相残(七)

如果能在六个月前施施然进入杭州,李秀成会非常高兴。在六个月之后杀进了“今亮”左宗棠扔下的杭州,李秀成脸上没有丝毫的喜色。左宗棠能想到的事情,李秀成当然也能想到。

光复军要干掉拜上帝教的含义再清楚不过,太平军此时面对的乃是比清军更强大的敌人。身为东王一系的人,李秀成这些年从来没见过能比韦泽的部队更善战的军队。

1851年8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李秀成的家乡,沿途召集拜上帝会人马,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当了一名圣兵。比韦泽投奔太平军稍晚了一两个月。太平天国二年(1852年)五月,太平军出湖南、攻武昌,下江南,于太平天国癸开三年(1853年)建都天京,那时候李秀成已随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亲自提拔李秀成为右四军帅,把守太平门外新营,不久,又升为后四监军,把守仪凤门外高桥。李秀成勤劳学练,生性秉直,不辞劳苦。逢轻重苦难不辞,修营作寨,无不尽心,所以深得东王杨秀清器重。后来跟着胡以晃西征,立下了极大功劳。

在太平天国蒸蒸日上的时期,真正立下赫赫威名的甚至不是翼王石达开,而是齐王韦泽。攻略淮南,建立制度,北上接回第一波北伐军,攻破江北大营。年轻的齐王指挥着三万大军撑起了太平天国的北方战场。不管西线与东线遭到何等挫败,天国的北方淮河防线稳如泰山。

李秀成比韦泽大十岁,然而年轻的韦泽在李秀成心中无疑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当年韦泽要进军江浙的时候,天国所有将领都相信,江浙指日可下。这也是洪秀全不得不赶紧发动天京之变的重要原因。如果让杨秀清从容封得万岁,等韦泽拿下江浙,再回师攻取两湖,杨秀清就会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那时候取洪秀全而代之不过是举手之劳。

现在韦泽离开太平天国七年后再次进攻杭州,李秀成根本没有战胜韦泽的自信。等左宗棠一跑路,李秀成立刻把监视江南大营的李世贤所部调到杭州。

“我是准备撤了。”李秀成对他堂弟李世贤说道。

李世贤明显不认同他堂兄李秀成的选择,他不满地说道:“大哥,你准备撤到哪里去?”

李秀成答道:“我准备先撤到苏州。”

李世贤逼问道:“那光复军到了苏州城下,你还要不要撤?”

李秀成一时答不上来,李世贤明确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光复军推进到淮河以南之前是不会停下来的。面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光复军,李秀成准备撤到哪里去呢?

见李秀成毫无战意的模样,李世贤大声说道:“大哥,不打怎么知道打不过呢?”

李秀成心中一动,这话的确激起了他的战意。不过这种激昂仅仅维持了片刻,李秀成的理智就占了上风。他慢条斯理地说道:“咱们和湘军打过,虽然湘军不好打,咱们也能和他打一打。可现在湘军在哪里?几乎让齐王杀光了。咱们和左妖头打过,打起来胜负在五五之数。可现在光复军打过来了,左妖头把杭州一扔就跑了。这帮人不是没能耐,他们也不是傻子。”

李世贤也不傻,只是他更清楚,如果这么一味的退缩。最终能退到哪里去呢?林凤祥派人送来了信件,说光复军短期内要打下淮河以南。天京城距离淮河几乎有一千里地呢,淮河以北从来不是太平天国的地盘。甚至到过淮河以北的太平军都没有太多人。

“我们赶紧撤退吧。把能带的都带上。到天京城的时候,与大伙一起商议。”李秀成继续说道,“其实,在曾妖头带兵前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天京城实在不可守。即便是没有齐王杀过来,咱们也未必能在这里站住脚。”

李世贤还是不太能接受李秀成的说法,但是不打就得撤,已经没有了更多选择。李世贤最终还是同意了李秀成的说法。

而此时的光复军也距离杭州也没多远了。光复军北伐部队分为两湖兵团,江西兵团,福建兵团。而福建兵团又分为水陆两支。在海军采取蛙跳战术攻击沿海地区的时候,陆路则靠了行军能力在山区攻城略地。

当海军还没进军上海的时候,江西兵团的先头部队18军就率先突破了山区,直逼杭州。军长孙崇毅有两个选择,要么直接进攻杭州,要么就直接进攻临安,歼灭在那里的清军江南大营部队。则北伐战役目标中,清军是最优先打击对象。所以孙崇毅并没有自作主张,他带领部队向着有大概七万人马的江南大营驻扎的临安发动了进攻。

因为清军比较弱,此次战役其实挺从容的。基本战术就是攻下要点,后续部队接过先头部队控制的城市,然后向外围发展。而先头部队则是继续进攻。光复军并没有理由一定要组织主力部队势如破竹的一插到底,再回头包抄。

之所以有以长江为终点和以淮河为终点的两个考量,很大原因是天气的因素。长江中下游每年梅雨季节丰沛的雨水滋润了大地,也同样给了战争极大阻碍。梅雨天基本都会连续将近一个月,即便光复军的武器已经是中国最能耐得住雨季的武器,但光复军此次是外线作战。内线作战的优势在于补给、驻地、交通,这些都可以从容安排,而外线作战对营地与补给的要求太高。现在部队是第一次打进浙江,事前有再多的侦查也只是侦查。一旦下起连绵不断的雨来,部队非战斗损失未必会比战斗损失要少。

大练兵把进军时间推迟到了11月,如果没有这个因素,北伐至少能提前到9月。既然不得不11月动手,部队就只能加快进度。

两个多月来一直是行军打仗,部队基本都没有怎么休整,此时已经极为疲惫。原本每天能行军60里,现在能有50里就不错了。只是围住清军实在是太过于容易,江南大营根本就没有反应。任由光复军占据了城外的要点,并且构筑起工事。

“军长,咱们等后续部队上来再打吧。”党委会议上,军政委提出了建议。

参谋长很赞同这个看法,“是啊,咱们说不定还要打杭州呢。既然围住了,就不怕江南大营还能跑掉。至少休息两天。”

军长当然知道部队的现状,不过他担心的是后续部队能否跟上来。光复军40万部队看着很多,往两湖、江西、浙江一分散,这些部队就没什么了不起了。一个军有九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驻扎一个新拿下来的县,九十个县就需要十个军二十万兵力。光复军并不招降纳叛,前线的部队就这么越打越少。

计划里面,随着后方的稳定,当地部队也会逐渐减少。不过现在才打了两个多月,地方上远没稳定到能够随意减少兵力的程度。军长最终同意了党委的建议,暂时围而不打。不过他忍不住羡慕起两湖兵团来,两湖并不用完全夺取长江以北的地盘,而且出发前半个湖南就已经在光复军手中,更不用说两湖地区还有长江这条航道可以快速运兵。与之相比,福建这个大山区就是噩梦。

两湖兵团的总司令雷虎并不知道有人如此羡慕他,此时的雷虎已经把司令部搬到了安庆,就近指挥战斗。此时雷虎与沈心面前站着十几名百姓打扮的人,正哭着向雷虎他们倾诉。

安庆是光复军真正起家的所在,从安庆开始,韦泽正式获得了负责一个方面战斗的机会。湘军当然知道安庆重要,但是派遣几千人守城守不住。派遣几万人守城的话等于是要在这里和光复军决战。曾国藩干脆就没派遣什么兵力,由淮军守安庆。六千多严阵以待的淮军两天就被干掉了,安庆在九年后重新回到了韦泽手中。

七年前离开淮南的时候,韦泽带走了愿意跟着他走的人。此时在雷虎面前的都是当时不肯走的本地人,他们哭泣着指控的也同样是本地人,甚至不少是他们的亲戚。

在中国,一村,一个乡基本都有点亲戚。例如这里面一位叫沈立荣的小地主就是沈心没出五服的亲戚。虽然沈立荣与沈心年纪差不多,却得向沈心叫叔叔。

“乡里大地主沈立金黑了心,为了向官府讨个官身,杀了无数的人。当地的乡官被他抓去送给了官府,地方上有人从军的人家,他带人抄了那些人家,夺了那些人家的土地。连我这样和天国没什么瓜葛的,他也不放过。因为看中了我家那几亩好地,就说我家勾结天国,硬是夺了我家的地。”沈立荣边哭边说,他原本只想在家种地,谁当政都是要大家交钱纳粮,而且太平军在这里的时候,日子远比满清当政的时候好过的多。沈立荣自然更不想当什么出头鸟。如果不是遇到田地被夺的事情,他根本不会得知齐王韦泽的军队打回来的消息之后,立刻赶到安庆来求助。

沈立荣的情况是淮南的缩影,湘军淮军联手夺回了淮南之后,湘军是在城市里头猛抢,而当地早就对太平军极度不满的大地主们立刻进行了反扑。太平军在地方上的基层组织被完全破坏,因为有能力勾结湘军,大地主们完全掌握了地方上实权。这些人勾结湘军可不是为了效忠什么朝廷,他们自然而然的把这些权力用在了扩大自己利益之上。

跑到安庆求助的基本都是中小地主,因为那些紧跟太平军的人已经被这帮大地主组建的团练给杀光了。

听完了这些人的哭诉之后,让工作人员先把他们带下去。雷虎问道:“沈书记,你怎么想?”

沈心若有所思地说道:“雷司令,你觉不觉得这是个征兵的好机会?”

第52章 相残(八)

曾国藩对左宗棠的评价很高,看完了左宗棠写给江忠源的信之后,曾国藩松了口气。他叹道:“季高也到了长江以北。”

江忠源知道左宗棠对曾国藩一直看不上眼,所以他很怀疑曾国藩这话里面有什么恶意。曾国藩还是那种风轻云淡的模样,神色中倒是有些欣喜。江忠源也只能暂且认为曾国藩没有什么恶意了。

湘军、淮军、楚军这三支地方武装此时都已经位于长江以北。而满清的绿营则失陷在杭州附近,如果没有发生奇迹的话,这支几乎与太平军同时出现的武装力量即将走到它的尽头。据江忠源所得知的消息,或许在江南大营完蛋后没多久,太平天国也会被韦泽消灭。歼灭了太平天国之后,韦泽下一步的目标自然就是长江以北的清军。

“涤生兄,我们能守住淮河么?”江忠源问道。

面对令人听起来无比泄气的问题,曾国藩并没有出言驳斥。不久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