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精明果断,他们扔下大炮就走。赶在光复军合围完成之前撤上船,跑了。

对光复军来说,单纯被敌人算计几乎是第一遭,连着算计两回更是前所未有。伤亡六百多人对与光复军来讲那是和英国龙虾兵这样的强军打仗才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不用说以光复军现在的训练与装备,大家对压倒龙虾兵非常有信心。

雷虎强行压下怒气,还算是情绪正常的对林绍璋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能接受的两个选择,第一太平天国被消灭,第二,太平天国就这么离开。而且根据天气,根据各个地区的粮食收获以及加工时间,我们定出了一个时间表,我方会按照这个时间表对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发动进攻。你把这个带回去给太平天国的负责人。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这不是我们在开玩笑。”

林绍璋接过这张表一看,由于太平天国现在控制地区的城市非常有限,所以表格长。现在是4月10日,光复军最早将在十天内,也就是4月19日对镇江地区发动进攻。而最晚进攻的就是天京城,5月15日,光复军就将进军天京城。

“难道不能再等等?”林绍璋试图给太平天国获得一些拖延的时间。

雷虎冷笑道:“再等下去就是梅雨季节,在梅雨天里头带了那么多人员与辎重行军?你开玩笑也得有个节制吧?你们那个时候不走,再动身就得7月,那么热的天走江南,能行么?我现在再给你说明白,我们之所以让你们去西北,是出于情谊。可不是说没了你们太平天国之后,我们什么都干不成?这个问题我希望你能回去之后给洪秀全讲清楚,不要让他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送走了林绍璋,雷虎开始写检查。对于最新战斗的问题,雷虎首先就做出了检讨,部队虽然三令五申,但是大胜之下部队还是有了轻敌与麻痹。至于解决办法,雷虎认为将此战斗通报全军,让全军上下以警戒,敌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弱旅,他们也有现代武器,有步枪,有大炮,光复军的任何失误都会导致失败。

检查写完之后发向广州。从安庆出发,这封文件与其他文件一起乘坐轮船沿着长江直奔南昌。一天半之后,文件抵达南昌中转站,由信使押送直着奔抚州。又过了一天半,文件抵达抚州。光复军在抚州已经建起了点报站,相关的电报内容就直接通过点报站直奔广东而去。而更具体的信件则通过信使的运输向着目的地而去。

如果能够解决掉太平天国,光复军无疑就能在江南建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电报通讯网络。有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整个光复军中,自始至终对战争保持着绝对支持的无疑是电报部门,理由很简单,只有靠战争扫平所有抵抗者之后,电报单位才能真正解决电报不安全的问题。为了在广东山区确保没人砍了电线杆搬回家,光复军刚开始是宣传,这几年已经开始抓人入狱。在光复军控制的地区,维护电报系统尚且需要动用非常强硬的手段。在敌占区想确保通讯畅通,自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哪怕仅仅是为了降低营运成本,就必须用战争手段消灭敌人。光复都督府里面不少单位都是如此看待问题的。

所以在4月18日,通过电报以及信使的努力,一封信终于送到了福建兵团司令部。福建兵团司令阮希浩看着有关雷虎的两湖兵团吃了亏的介绍,心里面对这封电报非常满意。

骄兵必败,这话说着容易,但是骄兵们能骄傲起来,无疑得有能力,得有大量胜利的经验。不然他们也不敢骄傲。不仅是雷虎的两湖兵团,或者是胡成和的江西兵团,还有阮希浩指挥的福建兵团。大家的所有战斗都轻松获胜,若是说敌人真有什么了不起,部队也不信啊。

阮希浩自己反复警告的话,大家也只是当个耳旁风。中央有了通告,正好让阮希浩有了更好的理由召开会议。虽然4月19日就进攻镇江,阮希浩硬是把战斗时间给退后,先把所有前线指挥官都给叫回兵团司令部开会。

把雷虎兵团遇到的问题向部队通告了一遍,阮希浩说道:“我现在也不说大家能不能打赢,我现在只是说大家有没有针对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环境下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预案。如果同志们觉得只要按照我们想象的方法打仗就能赢,那我现在要求部队按照战术手册来重新检查。”

“太平军连湘军都打不过,我们有什么好怕的?”自然有不同的意见。

以前阮希浩对这种观点有过猛烈抨击,但是他发现批评之后根本没用,那帮人顶多嘴上承认,实际执行的时候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所以他也不去镇压这等意见,而是继续强调,“此次进攻之前,所有的战术制定,都需要按照基本战术条令重新检查。”

阮希浩下达了严令之后,就让部队指挥官回去了。与阮希浩搭班的兵团党委书记是林梦楚,这个1855年才在广东加入革命队伍的家伙是军中“早革命不如晚革命”的典型案例。林梦楚一直在琼州负责琼州和第三军的政治工作,也算是老政工。阮希浩问林梦楚,“书记,你觉得会不会有人敢瞒报消息?”

林梦楚能明白阮希浩的想法,政治工作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不少同志不认同组织上的命令,例如阮希浩要求部队能够戒骄戒躁,能够认真制定计划。但是就是有那么一部分同志不接受这个方法。他们总觉得决定事情成败的是那些偶然因素,他们追求的是成功带来的奖赏,追求的是成功带来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接受会有失败存在”的事实。

这种人遇到失败之后,自然会想办法掩饰失败。阮希浩所在的六个土家村落不止一次的反抗过附近吴家镇的土家,可以说是每战必败。所以他对于失败非常能够理解,他承认了有失败的存在。但是很明显部队里面不少人不这么想,对他们来说,失败会阻碍他们的晋升,失败会让他们的前程遭到沉重打击。既然失败不可避免,不少人干脆就玩起了掩耳盗铃的把戏。

林梦楚回答的非常干脆,“这又不是他们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就算是党委负责制,或许会出现内部几个人沆瀣一气的问题,可咱们的制度里面可不容他们胡来。”

“能这样就太好了。”阮希浩答道,“雷老虎这家伙非常聪明,他现在做了个自我批评,都督反倒不会太追究他的责任。雷老虎那边能出事,咱们这边也不会没事。”

“是汉王,不是都督。”林梦楚答道。

“切,都督说过了不会封王,那咱们就等都督当了皇上之后再改口也来得及。”阮希浩答道。

林梦楚对阮希浩根本也很没办法,他只能接上方才的话题,“这次我们该说的该做的都说了,都做了。就等着看大家的表现吧。”

第57章 相残(十三)

一支冷兵器部队非常巧咩的利用了自己对地形的熟悉接近了手持单打一步枪的部队,然后不畏死亡的杀进了这支部队中缠斗起来。更重要的是,这支手持单打一步枪的部队并没有做好肉搏准备,出于进攻的方便的考虑,他们没有上刺刀。

光复军进攻镇江的战斗并不顺利,警戒部队面对大量肉搏型刀盾手的猛攻,猝不及防之下竟然崩溃了。中军部队从开战后就耀武扬威的对着镇江城猛烈开火,这招对清军把守的城市非常管用,经过一番震撼性的火力输出,再进行攻城的时候就轻松很多。只要有一点能够突破,部队杀进了清军把守的城市,清军整个防御体系立刻就崩溃了。

光复军出自太平军,不过经过这好几年中断联系之后,大家对太平军的印象完全单薄了。很明显,这耀武扬威的火力对太平军好像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光复军这通猛烈射击反倒是消耗了部队不少的精力。在太平军杀过来的时候,部队的反应速度大打折扣。

所幸的是,部队毕竟经历过几个月地狱般的训练,基本功极为扎实。而且在此之前的半个月休整虽然没有能够完全恢复精神上的疲劳,至少肉体上积攒的疲劳被消除了大部分。中军部队立刻发动了刺刀冲锋。

两支嚎叫的部队互相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光复军除了军事演习之外的第一次千人级别的刺刀战终于爆发了。战士们吼叫着,盾牌、短刀与刺刀猛烈的碰撞着。一定要说的话,光复军杀心并不太盛,毕竟面对的是太平军而不是清军。而且这一路之上,清军也没有引发真正的杀戮之意。所以真正肉搏的时候大家还是手下留情了,能不戳死对方,大家就只戳伤。能戳成轻伤,大家也不会一定要戳成重伤。

战场上打仗是以性命相搏,对方有没有下死手,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太平军即便是初期杀进了光复军的军阵,却因为相差悬殊的基本功而没能扩大战果。突入军阵的那帮精锐人员被围住之后,真正想战到死的那一小撮人被解决之后,光复军要求剩下的人投降。

明刀明枪的来了这么一阵厮杀,双方拎着武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光复军的部队还好,接受了21世纪训练理念主导的训练之后,他们虽然同样汗流浃背,却还能抱持着继续激烈战斗的能力。而太平军的这帮战士们体力耗尽,不少人大有死都行,至少让我们休息的态度。听了光复军的吆喝,知道自己不用死。这帮太平军投降了。

而城上的太平军看到光复军轻松顶住太平军发挥了最高水平的突袭,加上突袭的精锐全军覆没,镇江守军挨了光复军一通炮弹后乖乖投降了。

这么一场胜仗与雷虎那场胜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敌人完全发挥了自己的实力,而光复军却被敌人给趁虚而入。当然,光复军积累起的战略优势与装备和训练的优势太大,敌人实在是无法撼动,最终才让光复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阮希浩早就知道部队一定会出纰漏,夺取了镇江之后,福建兵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5月5日渡过长江,对在镇江对面的扬州发动进攻。把一众指挥官给叫到司令部,阮希浩只是一句话,“介绍一下战斗吧!”然后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等着这帮垂头丧气的家伙们表演。

如果阮希浩没有事先开会的话,这帮家伙们或许还能有底气做点反抗,因为这毕竟是一场胜仗。不管阮希浩如何的说,这个结果都不可能有任何疑问。

这个汇报最后变得非常简短,没有人敢再吹嘘自己的丰功伟业,一帮人最终只能说自己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之后完成了工作。

看着这帮家伙们一个个终于肯老实了,阮希浩冷笑道:“我再给你们讲一次,失败很正常。觉得自己不会失败,觉得自己不会打败仗这个不正常。我们跟了都督之后的确是每战必胜,但是都督自己都说了无数次,你只要一上战场就可能打败仗。这次让太平军突破了侧面防御,你们能给我讲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么?我不批评你们,但是你们得给我说清楚!”

一众军官面面相觑之后,终于是老老实实的开始讲述起来。其实这件事大伙也没有玩弄弄明白,因为太平军的调动相当的玄妙,光复军不是没有任何防备,甚至对那个地方也有派侦察部队过去。可在战斗中太平军不知道怎么调动的,竟然硬是在那个地方就集结起了一支精锐肉搏部队。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未免太神奇了。

有了问题之后,调查开始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太平军在那个地方埋伏下精锐实施突袭,并不是整个战斗中的一个战术选择。太平军的整场战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那次突袭。对付清军的时候,这种近战是屡试不爽的手段。只要让太平军杀进敌人的阵营,敌人就必然会崩溃。

光复军一部分高层倒是知道这种战法,但是光复军自己早就越过了这样的阶段。依靠了强大的实力,即便外围被突破了,光复军的中军也不是仅仅靠冷兵器就能被击破的部队。冷兵器作战里面光复军只遇到过英国佬这个对手。

最后阮希浩也向军委递交了一份带了自我批评的报告书,这份报告书文字内容很多,虽然没办法用电报传递。却能够通过蒸汽船直接从镇江的港口直接送去广州城的港口。吨位接近一千吨的蒸汽船在镇江卸下了大量的物资之后,带上了文件和其他需要送回广州的物件踏上了征程。四天后,文件就送到了军委这里。

阮希浩全面分析了镇江战斗,提出了“我军在冷兵器战斗与步枪战斗技能上都全面超过敌人”的判断。韦泽对此深以为然。在这句话下面,他批了一句话,“现代军队只拿着刺刀,也不是封建军对就能击败的”。

第58章 相残(十四)

光复军按照计划书里面攻克镇江的军事行动震动了天京城,镇江一旦失守,太平天国最后的防御体系完全依靠杨秀清在天京城外修建的一众堡垒。这些堡垒对付清军或许还能行,对付光复军只怕是完全不行。

此时的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接到了光复军给他的一封信。赖汉英乃是洪秀全正宫妻子的弟弟,属于洪秀全的铁杆。在天京之变里面,赖汉英出力甚大,手上沾了太多人命。所以他对韦泽部队进军天京城的反应比谁都强烈。带兵进攻齐王府的就是赖汉英,他没能抓到韦泽,就把韦泽齐王府里面的人给杀了个干净。如果韦泽拿下天京城,赖汉英相信自己绝无活下去的道理。

接到光复军的信,赖汉英很想看,却有没胆量去看。但是拖下去不是办法,就如同太平天国可以赖在天京城,当然赖下去的结果就是束手待毙。所以迟疑了好一阵,赖汉英带着悲壮的表情开始读起了书信。

只读了片刻,赖汉英就傻了眼,把书信全给读完之后,赖汉英再也坐不住,直接冲出府门前去洪秀全的天王府。

天王府防卫森严,看着来来往往的卫队,赖汉英忍不住想起七年前发动天京之变除掉杨秀清的事情。身为洪秀全的铁杆,赖汉英还记得那一次的局面到底有多危急。杨秀清、韦泽,这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能力除掉洪秀全。哪怕是杨秀清被杀,韦泽依旧有足够的实力攻破天京城,杀了洪天王。洪天王和忠于洪秀全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危如累卵”。

上次韦泽选择了离开,洪秀全终于逃过一劫。现在韦泽又回来了,这次韦泽看样子并没有放过洪秀全的打算。

虽然天已经晚了,洪秀全还是接见了自己妻弟。行礼之后,赖汉英索性直接把韦泽给他的信交给了洪秀全。洪秀全看这封信的时候并没有过于激动的表现,那种表情让赖汉英忍不住想起几年前洪秀全决定除掉杨秀清时候的模样。

只是赖汉英也未必敢完全相信洪秀全不生气,光复军给赖汉英的信中讲述的内容其实就是一条,如果太平天国众将护送“幼天王”去西北,光复军不会在路上截杀。

洪秀全经常说“父兄朕幼坐朝堂”,这里头的父兄指的是天父、天兄,朕自然是洪秀全本人,幼则是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富贵。

洪秀全虽然也做了撤离天京城的准备,不过这毕竟是被光复军逼出来的撤离,洪天王满心不爽。所以在这件事上他数次喊出不同的说法,天王洪秀全一会儿说要带大家去西北,一会儿又说天父会派天兵天将下凡拯救洪秀全,一会儿又歇斯底里的表示,洪秀全坚决不会离开天京城。

光复军在这封信里面专门提到幼天王,最终通牒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洪秀全不肯离开天京城不打紧,只要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能够离开天京城,太平天国的法统就依旧存在。赖汉英其实很清楚,洪秀全经过天京之变后的个人名声已经是臭不可闻。石达开脱离天国固然带走了那些对洪秀全个人极度失望的人,但是留在太平天国里面的人也未必就是忠于洪秀全的。以幼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