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泽落了什么呢?此时就得肯定的祁红意的功劳,祁红意付出的努力必须得到极为正面的肯定。

儿子表现出色,丈夫称赞的态度诚恳,祁红意觉得心满意足。她把儿子从丈夫怀里抱走,然后说道:“这孩子们都是见风长,我都快抱不动他啦。”

养儿子不能没结果,韦泽立刻答道:“等韦睿长大了,让他背着你。”

听丈夫这么说,祁红意的母亲本能立刻发作,她答道:“不要,我这么重,把他压坏了怎么办?”

“那好,我来背着。”韦泽笑道。

家庭就这么其乐融融,祁红意笑道:“韦泽,也不用你背。等韦睿长大了,让他扶着咱们两个走路就行了。”

“我们爷俩一人一边,你在中间,我们扶着你走。”韦泽做着承诺。

想到那样的场面,祁红意觉得非常开心非常满足,她笑道:“那就等我老了再说吧。现在我带韦睿洗澡睡觉。韦泽你也早点休息。”

终于不用费心力去哄老婆孩子,韦泽再次拿起电报。韦泽相信左宗棠大概是能够杀出重围的,可他也不能不考虑另外一个可能,如果左宗棠被捻军歼灭的话,江苏北部就会落入捻军手中。徐州一带也是中国的精华地区,让捻军这么拿走未免太便宜他们了。

想到这里,韦泽把机要秘书叫进来,下达了命令,“让雷虎他们北上,夺取整个江苏。如果捻军想和咱们争,那就军事驱逐。边角地区现在就算是不用着急,但是徐州一带绝不许有失。”

这些战争预案早就定好,此时韦泽启动了其中之一。当然,这种命令原则上需要军委讨论,但是此时的军委一大部分还在广州,韦泽就使用了他皇帝可以单独决定启动军事预案的特权。

不过这话说完之后,韦泽又觉得不妥,他又命道:“这道命令先起草好,通知军委连夜开会。”

军委会议召开之后,大家一听最新消息,意见一致的表达要夺取徐州。这其实是个非常正常的战略应对。大家原本觉得清军或许能够压制捻军,既然清军表现的如此无能,光复军也不能坐视捻军这么尽情扩大地盘。

达成了一致之后,军委又提出了别的看法,“陛下,拿下整个苏北的话,淮河防线就已经过时了,我们建立徐州军区吧。原本安徽那边的防线由安徽军区负责,徐州军区以后就是进攻的出发点。”

7月17日早上,左宗棠红着眼睛召集了众将。突然落入捻军的重围之后,左宗棠才发现捻军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支流寇。

前天上午与捻军交战之时,探马突然禀报,后路出现了捻军。左宗棠还没完全当回事,他命令部队暂时收缩,并且试探着敌人的虚实。可周围的捻军越来越多,到了前天晚上,楚军就被围住了。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捻军,更重要的是,捻军各个防守阵地上竟然都有大炮。楚军哨一靠近,捻军就用开花弹猛烈开火。

此时的河北、河南、山东到处都有捻军在活动,各种求援告急信,满天乱飞,左宗棠发现自己被这种局面给误导了。他以为捻军还是四处作乱,逼得官军疲于奔命,没想到捻军的整体战略如此明白,竟然是要歼灭他左宗棠的主力。

捻军此时也没有立刻发动猛攻,而是围着左宗棠所在的地区修建土垒。摆明了是要搞长期围困。白天的时候捻军不断挑战,到了晚上,捻军则疯狂骚扰。除了炮击之外,各个方向上响起的是此起彼伏的喊杀声,以及敲锣打鼓的声音。

连着两个晚上如此,楚军被骚扰的休息困难。士兵们或许还能不管不顾的打瞌睡,但是军官们一个个都要打起精神,生怕捻军真的半夜劫营。所以各个眼睛都红了。

左宗棠看着疲惫的手下,他果断的命道:“今天上午大家休息一下,中午吃完饭,下午就突围。”

“大帅,向哪里突围?”将官们连忙问道。

“向东。去济宁。”左宗棠答道。

第102章 捻军(十四)

部队启动不是容易事,五万以上的军事行动更是大事。雷虎7月17日早上接到了军委电令,当天他也只能派出一个军向徐州进发。好在满清军队的特色就是只知道守城,所以光复军的军事计划不用制定的那么繁杂。

左宗棠被围,淮河防线司令部其实也颇为紧张。上次放走太平军那是战略考量,在捻军做大的现在,光复军就不能不考虑下一步的要与捻军作战的可能。清军只懂得守城,捻军可没有这么容易对付,光复军必须考虑在野战中击败到处乱窜的捻军。

菏泽一带没有电报,光复军只能动用了自己的信鸽部队。突然某家新来没几年的人放出去几十只鸽子,这种异常的情况只怕是躲不了别人的怀疑。所以这种据点是用一次就得让人员撤离。光复军的情报员可是很珍贵的。

到了7月20日,跑回来的情报员遇到了光复军进军徐州的部队,最新消息在7月21日传到了雷虎这里。捻军部队大举在菏泽汇集,在7月18日已经攻下菏泽。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苏、豫、皖三省接壤,菏泽这里更是产粮地。看来捻军下一步只怕是要以菏泽为中心大搞一番了。

就在昨天,雷虎已经得到了消息,左宗棠所部并没有选择菏泽为突破包围圈后的目的地,而是转而东进直奔济宁。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大家都觉得左宗棠挺聪明的,如果他不经考虑,从庄寨直奔菏泽。即便是突破了一次重围,也不过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大的危险之下。

“黑成刚同志,党委派你前去济宁见左宗棠,此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党委想再提醒你一次,你愿意去么?”党委会议上,党委书记徐开文郑重问道。

“既然是党委的命令,我自然服从党委的命令。”黑成刚回答的非常坚定。

徐开文正色说道:“那么我们再强调一次,左宗棠是不是投降,那是他的问题。如果看到事情不对,你就不要和他争辩太多。你能安全回来就好。”

“如果能多救点人,我愿意承担这个风险。”黑成刚认真地答道。

此行的目的性,政治性,党委毫不保留的向黑成刚说清楚了,左宗棠面对捻军的拙劣表现也让光复军对他的评价越来越低。如果不是韦泽下了命令,只怕此事就会停顿下来。听了黑成刚的表态,大家心里面反倒更加不安起来。这样的好同志是谁都不想毫无意义损失掉的,在大家看来,黑成刚的价值远胜左宗棠。

部队为了赶时间,直接派遣了蒸汽船从徐州进入微山湖。毕竟左宗棠是逃到济宁的,他能在济宁待多久大家都无法确定。左宗棠的楚军的老巢设在徐州,徐州被夺,若是此人带着部队又跑掉了,想再找到他还真得花费点力气。若是左宗棠跑去了北京,那就完全超出了光复军现在的联络能力之外。

在接近微山湖北岸的地方换了船,黑成刚在7月24日带了几名在徐州被俘的楚军军官抵达了济宁。

左宗棠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徐州的部下突然到了济宁,可看着部下那畏惧的神色,左宗棠就明白徐州已经失守了。干哑着嗓子,左宗棠问道:“光复军北上了?”

“大帅,卑职们没用,徐州一天就失守了。”军官带着哭腔答道。

左宗棠面如死灰,他颓然问道:“除了你们之外,还有多少人逃出来了?”

军官畏惧地说道:“都……都被光复军抓了。光复军说和大帅约定见此面,所以才派我们带他们的人前来这里。”

“他们也是煞费苦心啊!”左宗棠冷笑道。这冷笑声其实是左宗棠的自嘲,可听在他的部下耳朵里头却是别的意思了。几名军官立刻就给跪下了,“大帅,卑职没用,没能守住徐州……”

左宗棠此时万念俱灰,他挥挥手,“你们起来吧,带那个人进来。”

等部下离开之后,左宗棠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几天前,左宗棠全力突围的时候才发现捻军真正的战斗力与他曾经设想的完全不同。这支军队给左宗棠留下了“阴魂不散”的感觉。

正面突围的时候,捻军的战斗力也不过是一般般而已,左宗棠的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了。左宗棠明显选对了方向,西边防线的捻军数量并不算多。但是逃往的道路之上,捻军的骑兵紧紧跟着左宗棠。不过是两百多里地的距离,做事谨慎的左宗棠硬是走了五天才走完。那些呼啸而来的捻军骑兵们在那些看着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突然冲出来,能占便宜的时候,捻军就冲过来砍杀一圈,占不了便宜的地方,他们就远远放一通枪。

楚军的训练已经相当不错,偏偏对这样的骚扰毫无办法。若是在两翼派出小股防御部队,捻军骑兵就会集结起来,突然给小股部队以重大杀伤。也就是左宗棠性格坚毅,他硬是将部队控制住,不让部队轻举妄动。总算是按部就班的抵达了济宁。

等他到了济宁才知道,菏泽已经失守。原本对向东撤退感到不满的楚军将领才明白他们是真的逃出了一条性命。若是按照大家的意思,部队全力向菏泽撤退,那不过是从一个包围圈跳进另外一个包围圈。

左宗棠本想着休整几天,征集船只通过微山湖回到徐州。现在光复军占领了徐州,楚军此时已经成了一支彻头彻尾的孤军。

下一步该怎么办?左宗棠此时完全想不出来。就在他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之中难以自拔的时候,从徐州逃来的部将带进了一个人。那个人个头不高,一看就是南方人的容貌。见到左宗棠之后,他自我介绍道:“左先生你好,我叫黑成刚,乃是光复军淮河军区的一名政委。”

“你来有何事?”左宗棠疲惫的问道。他其实曾经想过要好好折辱一番光复军的代表,此时这种心思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徐州失守,楚军的老巢被端掉。别说杀了黑成刚,就是真的把黑成刚大大折辱一番,那结果也是引发光复军的猛烈报复。

“我受命来次,是想问问左先生怎么看待世界的。”黑成刚问。

“我怎么看待世界?”虽然心情低落,左宗棠还是被这话给逗乐了,他冷笑道:“你们难道不是来劝降的么?”

黑成刚微笑着说道:“降或者不降都是左先生的决定。左先生不会是那种会任人摆布的人。我们问问左先生怎么看待世界,只是看看能不能请左先生做些对天下有好处的事情。”

得到了黑成刚的尊重,左宗棠也不想发火,他说道:“成王败寇而已,有什么对天下有没有好处的事情?”

黑成刚说道:“左先生,我们陛下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过一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问题。陛下讲过,普通人做事往往会认为偶然性决定事情成败。譬如迟到了,他想的是把自己任何一个耽误的功夫剩下来,就能不迟到。这等事么,理由自然就多了。可真正能干的人都是知道自己会迟到,所以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去迟到。不知道您能不能接受这个说法呢?”

第103章 捻军(十五)

在一个政权大厦将倾之时,投降的有,招降的有,左宗棠自然知道这点。光复军前来招降左宗棠并没有出乎左宗棠意料之外。若是光复军连左宗棠这样的人才都不来招揽,左宗棠会认为光复军是徒有其表而已。只是光复军的招降者居然以是否迟到做开场,倒也大出左宗棠意料之外。

这不能怪左宗棠难以沟通,韦泽很早就开始在光复军内普及钟表,哪怕是质量不高的钟表至少也比没有强。有了钟表就有了统一的时间概念,有了统一的时间概念就有了迟到的问题。从左宗棠这边来看,迟到其实与个人摆谱有关。上司当然要晚来,下属自然要早到。若是下属拖拖拉拉,那是对上司的严重不尊重。被上司记仇那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左宗棠尽量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如果是身为下属而迟到,那可就糟糕了。他问道:“这与偶然必然有何关系?”

黑成刚虽然不太理解为何左宗棠对迟到为何如此没反应,却能看出自己选择的话题不合适。他立刻换了一个话题,“我打仗不是很行,对打仗的道理也不是那么清楚。只能用些在课堂上听来的话和左先生聊聊。”

左宗棠知道光复军热衷于办学校,虽然不教四书五经,但是好歹让孩子们上学,帮着百姓认字。这是他勉强能认可光复军的地方。只是听黑成刚竟然要用打仗来讲道理,左宗棠心中忍不住起了鄙视黑成刚的意思。与左宗棠讲军事道理?这摆明了是要自取其辱。从外表上看,黑成刚虽然皮肤还算是有些光泽,可那晒得黝黑的肤色,粗糙的手掌,都证明他是个吃过不少苦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是不可能是读书人的。

黑成刚坦然说道:“我们陛下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过,人不能追求上限,而是要确定底线。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兵法里面通篇都在讲,我们一定会做错事,我们为什么要遵循战争的规律,目的是让我们尽量少犯错。至少也得知道我们错在哪里……”

听完了这话左宗棠登时就懵了,不知不觉之间,左宗棠的有些下垂的眼角都上挑起来。他忍不住打断了黑成刚的话,“这是何人所讲?”

黑成刚对左宗棠的震惊有点意外,但是他还是很礼貌地答道:“这是我们的陛下韦泽同志在军校授课的时候所讲述的内容。”

左宗棠不吭声了,黑成刚所说的内容已经是境界的不同。寻常的武人学习孙子兵法是想学习如何打胜仗,只有左宗棠这种极少的人物才能读明白孙子所讲的是少犯错。黑成刚绝非是重要人物,如果是重要人物,就不会让他以身犯险。光复军一个普通的将校就能在军校里头学习到孙子兵法的真意,至少是学习到了孙子兵法自我认知的境界,这可是骇人听闻的事情。

黑成刚见左宗棠不再说话,他也不管此时左宗棠怎么想,而是先把自己的理念说完,“我们必然会犯错,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少犯错。如果不管怎么努力,都是不停的打败仗,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我们或者是认错了自己,干了自己其实不想干的事情。或者是我们找错了行当,这行当真的不是我们能干的。又或者是我们走错了路,踏上了一条一定会打败仗的路。”

这话一出,左宗棠脸色登时就难看起来。他现在屡战屡败,这当然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找偶然的理由。就如同前几天被捻军重兵包围,部队虽然逃了出来,可菏泽却丢失了。或者是光复军突然出兵徐州,楚军的老窝被连锅端掉。如果说找理由,左宗棠可以找到无数理由。他其实不是没有反思过,如果当时清军能够听从他的建议,在韦泽脱离太平天国的时候集结重兵把韦泽的军队给歼灭掉。哪怕是让太平天国肆虐江南,也不能让韦泽成了气候。那现在的局面就会大大不同。

但是反思来反思去,左宗棠也发现,其实满清因应当时的问题做出了当时觉得最有利的选择。要是现在非得说当时就是用了最糟糕的策略,那完全是事后诸葛亮的说辞了。

采取了当时看最好的选择,导致现在走到了穷途末路。那黑成刚的话就没错。理由只可能是两个,第一个自然是包括左宗棠这帮人是真心不想挽救满清,第二个是包括左宗棠这帮人干了他们不适合的行当。第三个则是左宗棠投奔了一定会覆灭的满清。左宗棠并不相信第一个理由,他也不认为自己和江忠源等人真的没能耐。那么剩下的就是第三个理由,左宗棠他们投错了效忠对象了。

黑成刚不傲慢,不狷介,只是就事论事。但是这种态度直指根本,反倒让左宗棠感受到了空前的羞辱。左宗棠长得狮鼻阔口,此时因为脸上肌肉扭曲,那神色狰狞宛如暴怒的狮子。

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愤怒,左宗棠勉强用还算正常的语气说道:“黑先生倒是非常能言善辩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