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普鲁士以极为务实的态度决定建立排除了奥地利的“小德意志”,结束不久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战败,奥地利将威尼提亚省割让给意大利,永远不得干预德意志一切事务,失去对原德意志邦联内成员国家的影响力。

普鲁士建立起北德意志同盟,法国则希望吞并莱茵河地区的南德意志,双方的矛盾已经没有调解的可能了。

普鲁士大使见到韦泽后,直接提出了一个请求,“我们想购买贵国的1865步枪的生产技术。”

第204章 中英矛盾(二)

“这些事情都是外交部负责谈判的内容。”韦泽说着废话。全世界的外交部都只负责事务工作,而不负责政务工作。就如同普鲁士大使本身没能力决定是否买中国1865步枪的生产技术。因为大使本人没钱,更没有权限。

普鲁士公使并没有被韦泽推诿,他态度坚定地说道:“陛下是否同意出售技术?”

韦泽盯着普鲁士公使看了片刻,他并不讨厌这个人,只是有些讶异普鲁士公使的坚定。他不知道能否把这种坚定与普鲁士进行普法战争的决心等同起来。想到这里,韦泽试探道:“如果你们想要这款步枪,那就用克虏伯的火炮技术来换。我听说贵国克虏伯兵工厂有一款火炮射程超过三公里,如果贵国肯用这款火炮的技术来交换的话,我们也会同意提供步枪的技术。”

中国步枪独领世界风骚,按照道理来说,自打韦泽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工业组织领导人之后就是一个必然而不是偶然。工业产品很多时候都是这样,革命性的设计往往是其中某一部分的天才设想,想把这个革命性的设计变成一个体系,需要千锤百炼的努力,以及某种机遇。

光复军的1865步枪就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这款设计思路上“非常先进”的单打一历经十年工艺锤炼总算是能批量标准生产了。11毫米口径,均匀分部膛线,冲压黄铜弹壳,被铜尖锥弹头。所有的革命性设计都被统一在1865步枪之上,让这款步枪有850米的有效射程。这款步枪在战斗中呈现出碾压的威力,面对任何敌人都能所向披靡。

德国也有针击枪,但是比不上法国的步枪。可普法战争中德国的克虏伯火炮有效射程在3。5公里,法军根本不是对手。韦泽当然很清楚克虏伯火炮的赫赫威名,虽然法国的“75小姐”那款火炮的确极为出色,但是在历史上都到1897年左右了。气液混合的退炮架对韦泽没有理论设计上的难度,只有工艺上的困难。与之相比,德国克虏伯的钢炮工艺就显得很是珍贵。

听了韦泽的话,先被唬住的不是普鲁士大使,尽管这位大使其实已经被唬住了。中国对普鲁士,或者说北德意志联邦的了解程度未免太高。说真的,连普鲁士大使都不清楚克虏伯钢炮的很多事情,对面这位中国皇帝居然能提出如此要求。

真正感到不安的是外交部长左志丹,左志丹没想到韦泽对外国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外交部。外交部搜集的情报里面都没有如此明晰的针对德国火炮的情报。在结束不久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各国武器都有大量登场。各种传说的数据漫天飞,韦泽能够只选择相信德国的武器,这种眼力和判断力未免太古怪了。

普鲁士大使的震惊只维持了片刻,不管大家是否认同价码,至少这种讨价还价的方式并不过份。他思忖片刻之后才说道:“这件事我会向国内询问。”

送走了普鲁士大使,韦泽对左志丹说道:“你确定一下英国对未来德法之间战争的态度。”

左志丹答道:“就我们收集到的情报,英国好像没什么态度。英国国内好像并不在乎这场战争。”

“真的么?那法国人对意大利统一战争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韦泽问道。1850…1870之间,全世界除了英法之外的好几个国家都发生了激烈的内部战争。欧洲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北美的美国,亚洲的中国与日本。占了全世界主要人口四成的国家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因为韦泽的出现,这期间互相之间关联有限的国家内战都以推翻旧有制度而告终。此时的第一强国英国态度暧昧,它并没有真正赤膊上阵介入任何一场战争,反倒是法国除了没有直接介入美国内战之外,在其他几场战争中都有介入。韦泽以前没有能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现在他这样考虑法国问题之后,发现法国这种姿态或许为普法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与左志丹讨论了一番,左志丹有点恍然大悟地说道:“陛下,你的意思是英国人乐于见到法国人失败么?”

“英国当了上百年的欧洲搅屎棍,岂是浪得虚名?”韦泽笑道。

只有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处于“均衡”状态,英国才有机会上下其手,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如果法国人在欧洲大陆上称王称霸,英国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英国当年卖肝卖肾的作为反拿破仑的中坚力量,就是这种政策的绝佳表现。

“都督,英国人就不怕其他各国反扑么?他造下这么多罪孽,欧洲国家就不会联起手来先把这个王八蛋给灭了再说?”左志丹以前也知道英国人的态度,这几年来对英国人是越来越不待见。

听了左志丹有强烈个人态度的观点,韦泽笑了,“谁能灭了英国,谁就是欧洲老大。欧洲的问题在于它不是一个统一国家,各国之间心怀鬼胎。左部长,你这就是标准的大陆心态,还是标准的大陆的大国心态。在欧洲哪里有大国可言?就算是毛子那种土地广袤的国家,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北方冰原上的国家而已。中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心态不同,我们从来认为我们是中央之国,我们有东南西北的四方概念。”

“我会尽力打听英国人的态度,不过陛下到底担心什么呢?我们距离英国人这么远。”左志丹大概有点理解了英国人的感觉,他想弄得更清楚一点。

韦泽解释道:“英国人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一旦被从西太平洋赶走,很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也就是说英国人手里面拿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放弃了一件之后,其他人就会群起效仿。例如我们如果能够把英国人撵出西太平洋,英国人还能回来么?如果英国人回不来,那其他国家觉得英国人能丢了西太平洋,那为什么没有理由丢掉印度洋?为什么没有理由丢掉地中海?这个你能理解吧?”

左志丹当然能理解,满清哪怕是不甘退出历史舞台,可丢掉了南方,丢掉了西北,后来连捻军都起来在北方四省打击满清,连苗沛霖那样的首鼠两端的家伙都敢占领了山东南部之后要求满清封他齐王。当然,满清的应对很简单,打不过光复军,他们暂时避而不战。可满清始终没有放弃过与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斗,甚至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至于苗沛霖这家伙,文祥统领八旗在山东北部的时候,想办法分化收买了苗沛霖的手下,突然派兵猛攻济宁,把苗沛霖抓到之后砍了脑袋。满清尚且如此,没理由英国人不这么做。

对这个想的越清楚,左志丹反倒不安起来。他皱着眉头说道:“都督,难道我们真的要和英国人来一场大决战么?”

“不是大决战,我们会和英国人来一场漫长的战争。”看着左志丹那忧心忡忡的模样,韦泽一点都没有生气。一个热衷于战争的领导者无疑是国家的祸害,就如同现在的拿破仑三世一样。中国说忘战必危,好战必亡。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好战比忘战更可怕一点,他笑道:“但是你不要弄错一件事,这场战争并不是那么低格调的战争。这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这场漫长战争的胜利者就会拥有世界霸权。”

“那得打多久?十年?二十年?”左志丹没有被韦泽的话所主导,打仗的消息并不能让左志丹感到高兴。

韦泽给左志丹倒了杯茶,“如果把战争广义话一点,那就有很多战线。外交无疑就是重要的战线,如果能够弄清楚英国人的态度,英国人的介入范围,我们就能在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担心与英国人直接打起来。最关键的是,我们近期的目标只是荷属东印度,消化掉这么广大的地区,对我们来说需要十年甚至更久。如果能够消化掉荷属东印度,我们之后的战争就只是砍瓜切菜而已。如果不能消化掉荷属东印度,也同样不用担心去挑战英国了。英国人那时候会打上我们的门来。总之,我们完成了战略目的之后,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认真的消化着韦泽所说的话,左志丹好一阵子之后才说道:“都督,你是说我们打荷属东印度的目的不是为了与英国人开战。但是英国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一定会和我们开战喽。”

“对!”韦泽很满意地答道。如果左志丹连这个都理解不了,那韦泽只能选择寻找新的外交部人选。因为在之后的外交中,一个满脑子只想着与英国人打仗的外交部长明显不合格。虽然荷属东印度某种意义上也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好歹名义上是属于荷兰的。名义在很多时候非常重要。

“如果英国人和我们打起来,我会据理力争。”左志丹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了下去。

“很好!”韦泽满意的点点头。一个以避免战争为首要目标的外交部长,同样是完全不合格的外交部长。

第205章 中英矛盾(三)

“如果你们能够让我们得到西澳大利亚的探矿权,我们就可以支持萨长联盟。”左志丹说着一些他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话。

韦泽交给了左志丹一个任务,就是在外交谈判中提出矿产开发权的讨论。如果英国人肯答应,那么中国也可以同意英国人在日本的立场。

英国大使听完之后眨巴着眼睛,这个要求未免太出人意料。英国大使甚至都没有怀疑中国要入侵西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个大荒漠,西澳大利亚地域广袤,更是个鸟不生蛋的鬼地方。仅仅没水源这一条就足以让所有入侵的可能等于零。中国人真的到了西澳大利亚,他们难道能靠喝海水为生么?

至于矿产就是个扯淡了,从西澳大利亚到中国有几千公里的距离,除非是运送的黄金白银,否则的话这种矿产的运输消耗就足以让任何有利可图的买卖变成赔本买卖。英国公使心中想到的只有一件事,中国肯定要从矿产买卖中得到无比巨大的利益。

不管是中文的“月亮”和英文的“Moon”之间天堑鸿沟般的差距,但是天上的那轮月亮不会因为人类的称呼分歧而受到丝毫影响。英国人说不出中文的“攻守之势异也”,英国人却知道新中国与满清统制下的中国完全不同。满清是尽力抵御外国对中国的渗透,新中国则全力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伦敦方面对此非常难受,派遣几千甚至几万军队到中国来就是送死,根本无法让中国屈服。

克里米亚战争已经证明一件事,幅员辽阔的大国只要还能战斗,英国就无法取胜。英国现在的实力无法让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屈服。如何应对中国这样的大国突然崛起是个全新的课题。

“那贵国想开发什么矿产呢?”英国公使试探着问道。

“铁矿。”左志丹回答的极为干脆。说完这话之后,左志丹与英国大使都有种极为扯淡的感受。铁矿石在这个时代不是特别珍贵的玩意,英国自己就有铁矿,欧洲的铁矿也不少。中国现阶段更不缺乏铁矿。海南岛的石碌铁矿,马鞍山的磁铁矿,都足以让中国的钢铁企业全力开工。且不说西澳大利亚有没有铁矿,就算是有,千里迢迢的从西澳大利亚运输铁矿到中国,怎么看都是无比离谱的选择。

与英国方面的震惊相比,中国外交部长左志丹的感受更有神秘主义因素。

光复军里面最近十年来一直有一个“玩笑”,那就是洪天王创立了拜上帝教,实际上真正的天王转世不是洪秀全,而是韦泽。这是一个不算玩笑的玩笑。平心而论,如果不是韦泽从一开始就把大量的基础知识在光复军中普及,大家会觉得包括电报在内的很多东西都是法术。即便是大家知道这不是法术,而是韦泽所说的“科学”,但是能够创立这样科学的体系,这件事本身就有一种浓厚的神秘主义感受。

为什么只有韦泽一个人才能看到并且创造出中国的科学体系,这是“例外”,这是“孤例”。想解释这种“孤例”,神秘主义往往是最好的解释。“受命于天”“天授”“星宿下凡”,中国特有的解释在中国科技发展以及工业化建立上有着莫名的说服力。越是强调韦泽的与众不同,就越有说服力。越有说服力,就越强化了韦泽的与众不同。

从韦泽的角度来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对中国极为重要。那鬼地方的铁矿无比精纯,铁矿越纯,炼钢成本就越低。最重要的是,精纯的铁矿能够让生产工艺变得简化,钢材的品质可控程度提高。21世纪韦泽在钢铁业的朋友们说过此事,中国21世纪的钢铁炉子都已经“极为娇嫩”,用中国自产的铁矿只怕会炸炉。

如果能用上澳洲铁矿,中国1870年的钢产量只怕能够轻松突破三百甚至五百万吨的规模。这就完全凌驾在英国之上。从更长远的视角看问题,只要有利可图,中国的航海业就会以可怕的速度膨胀起来。

最近两年军舰的建造就极大促进了民用船只的发展,广东造船厂就提出了一种万吨轮的设计方案。传统的铁骨木壳遭到了颠覆,一种钢骨架钢壳的运输船设计被提了出来。只有这种设计才能实现快速建造万吨轮的理念。而这种万吨轮无疑能够让远洋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左志丹并不清楚这种变化,他只是觉得韦泽的跳跃性思维已经让他无法跟上。他对一脸不可思议的英国大使问道:“英国方面能接受么?”

“如果真的只是铁矿的话……”英国大使差点就要说出“NoPloblem”两个字。但是处于外交的技巧,英国大使把这两个人咽回了肚子里头。他思忖了片刻答道,“我会向国内汇报此事。不过日本的问题还得先确定才行。”

“铁矿的事情不确定,日本的事情就不能确定。”左志丹也想把这件事给弄成死循环。毕竟如此的商业讨论未免太离谱了,中国根本就没去过澳大利亚,韦泽怎么都不太可能知道澳大利亚的矿产分部。与其信誓旦旦的谈论之后的事情,还不如把这个当作一个筹码来堵住英国人的要求。此时左志丹突然怀疑韦泽也是这么想的,外交上的确要说实话,但是有时候实话却完全要当作瞎话来说。讨价还价就是如此。

“我认为左部长把中英的贸易与日本问题联系到一起并不合适。”英国大使也明白了左志丹的想法,他立刻提出了抗议。

左志丹白了英国大使一眼,他说道:“中国和日本作为邻居几千年,不论英国是不是插手,我们都是邻居,我们也会继续做生意。英国要求中国在日本内战上和英国站到一起,我不认为英国有理由命令中国。我们本来也没有介入日本内战的打算。”

这话让英国大使无言以对,英国现在距离日本最近的地盘就是大马,这个近距离差不多等于西澳大利亚到中国广东的距离。正如左志丹所说,中国与日本的贸易不可能中断,这是地理所决定的。就如同英国与法国的贸易不可能中断一样,一条窄窄的英吉利海峡不可能改变英国与法国的关系。

正在想该怎么谈判此事,英国大使就听到左志丹继续说道:“高丽是中国的属国,最近高丽就承认了新中国政府是高丽的宗主国。基于这样的关系,我们不接受任何国家介入高丽。”

韦泽要求左志丹搞定与高丽的问题,外交部派人去和高丽联络,高丽国王最终不情不愿的承认了新中国的宗主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